安徽省蚌埠市A层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0月)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蚌埠市A层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0月)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安徽省蚌埠市A层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黄帝是大约4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原始部落的部落联盟首领。他提倡种植五谷,驯养牲畜,促使这个部落联盟逐步强大。在黄帝生活的年代( )
①是以打制石器为主的旧石器时代 ②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③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④氏族长可以靠强制手段管理氏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恩格斯将人类历史划分为获取现成的天然产物的蒙昧时代,学会靠人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野蛮时代,以及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文明时代。这一论断( )
①描绘了阶级社会的不同形态 ②可用于佐证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③描述了生产关系变革的历史过程 ④把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作为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依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任何国家都意味着使用暴力,而全部区别就在于:这种暴力是用来反对被剥削者还是反对剥削者。”这段话折射出( )
①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②任何性质的国家都是维护剥削者的利益
③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④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是在原始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中唐诗人张籍在《野老歌》中写道“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对这首诗,分析正确的是( )
①农民有一定人身自由,比较自主地进行劳动
②封建社会下,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和生产工具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④征税是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形容“工人的个人消费,只不过是维持自己的劳动力的运转,这同役畜要吃饲料,机器要上油一样,已成为再生产过程的第一个要素。”随着剥削的加重,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资本家把工人当作会说话的工具
②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始终无法克服的痼疾
③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是经济危机爆发根源
④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是工人阶级被剥削的根本所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在一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问:“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是因为?”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
①仅从理性正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弊病 ②完全是脱离实际的空想,无合理之处
③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④没有寻找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在实践方面,共产党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共产党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在当前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这一论述( )
①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必然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②揭示了无产阶级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为建立新社会创造条件
③阐明了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最有觉悟、最有战斗力的先进部队
④阐明了共产党为了自己特殊利益而有组织地进行斗争,建立自己的政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某校学生在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中,收集到下列资料,其中对应正确的有( )
①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②“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③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翻旧制度后,中国人苦苦探索新道路,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都想过了,试过了,结果都行不通。最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材料说明( )
①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富强
②辛亥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1939年底1940年初,毛泽东同志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制定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提出了一个具有独创性的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
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④中国革命的步骤是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再进行民主革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换了人间”出自1954年夏天毛泽东创作的《浪淘沙·北戴河》。填词当天,北戴河狂风大作、暴雨倾盆、白浪滔天,毛泽东无惧惊涛骇浪,在海滨畅游了一个多小时,上岸后乘兴而至,填就一词:“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下列对“换了人间”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②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③意味着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④彻底结果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下表反映的是我国1952-1957年期间部分经济数据的变化,由此可以推断( )
时间 项目 1952年 1957年
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占比 21.30% 92.30%
国内生产总值 679.1亿元 10714亿元
①社会主义改造顺利推进
②我国的过渡时期完成了对私营工商业的彻底改造
③我国生产力有了比较快速的发展
④我国经济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上建立。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由此可见,中共八大( )
①明确了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
②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③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 )
①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③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英文版面向海内外发行。该书英文版的出版发行,为国外读者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提供了权威读本,系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①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②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
③完成了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1920年前后,李大钊、毛泽东等先进分子经过摸索逐步划清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转向了马克思主义:《新青年》《湘江评论》等报刊纷纷刊载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中国思想界出现了新气象。这种新气象意味着马克思主义( )
①成功实现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②已经成为中国先进分子的自觉追求
③为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指明了新方向
④在中国进入了全面系统的传播阶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5年前的1848年2月21日,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在伦敦以单行本问世,由此吹响了全球共产主义运动的号角。《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矗立起一座马克思主义精神丰碑。《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的知识,分析《共产党宣言》为什么能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人类历史进程。
18.材料一 二十一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爆发周期缩短,破坏力更大,波及范围更广: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全球金融市场环境急剧恶化;2023年美国遭遇汽车工业史上最强势的工人联合罢工,最后以资本家们的妥协收场;2024年英国政府宣称英国已“陷入破产和支离破碎”的境地,国内经济停滞,通货膨胀率上升,低收入人群遭遇灭顶之灾,社会矛盾加剧。
材料二 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通过掠夺无产阶级的劳动集聚财富获取利益,却加深了无产阶级的贫困。生产力发展越快,工人就被剥削得越严重。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自己培养了掘墓人。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归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和基本特征。
(2)结合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自己培养了掘墓人”。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的卓越才智和特有经历对这一伟大思想体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但这一思想体系产生的根源绝不应仅从他们的天才中去寻找,而要从那个时代的历史条件中去寻找。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在英国等欧洲国家占据了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其自身固有的内在矛盾日益暴露并趋向激化,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也趋于尖锐,工人反抗资本家的斗争此起彼伏。在斗争中,工人阶级的政治意识不断增强,斗争发展为大规模的政治罢工甚至武装起义,矛头开始指向资本主义制度。但由于缺乏革命理论的指导,无产阶级还不能准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找到实现自身解放的正确道路,工人运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19世纪上半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探索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并且作了大胆的试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提出了很多“天才的思想萌芽和天才的思想”。但随着无产阶级对社会革命的要求愈加迫切和具体,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缺陷逐渐成为社会主义运动的障碍。
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同时,把黑格尔头足倒置的辩证法“倒过来”,发现并吸取了其“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在摆脱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世界观的过程中,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对马克思、恩格斯也产生过重大影响。同时,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亚当 斯密、大卫 李嘉图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等思想,并最终完了《资本论》这部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分析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抚今追昔,继往开来。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在近代以来中国合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出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七十多年的政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里,中国频遭侵略和蹂躏之害、饱受战祸和动乱之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5年,是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5年,是沿着民族复兴之路奋勇前行的75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筚路蓝缕,一路走来,走向辉煌,走向复兴。
(1)结合材料,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中国的意义。
(2)2024年是建党103周年,请你为学校的建党纪念活动写两幅宣传标语,要求围绕与党有关的内容,字数不超过20字。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B D B C A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B D A C
17.①《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是科学的理论。
②《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为世界各国的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③《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18.(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2)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只要这一基本矛盾存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但这些措施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
③资本主义越发展,其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随着阶级矛盾的加剧,资本主义终究要灭亡,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9.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趋尖锐,工人运动不断发展,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②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20.(1)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2)答案示例:①一船红中国,万众跟党走。②一盏盏明灯照亮民心,一次次挥手指引前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