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5.4 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物质的磁性、导电性、导热性等物理属性,明确这些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性。2.能区分导体与绝缘体、热的良导体与热的不良导体,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典型应用。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体会物理属性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学习重点】1.物质导电性、导热性的探究;2.导体与绝缘体、热的良导体与不良导体的区分及应用。【学习难点】1.理解不同物理属性的本质区别;2.综合运用多种物理属性分析实际问题。【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展示三组生活场景图片:门吸吸附在门上、硬盘存储数据(磁性应用);铜导线导电、塑料外壳绝缘(导电性应用);不锈钢锅导热、木锅柄隔热(导热性应用)。提问:“这些现象分别体现了物质的什么特性?不同物质的这些特性有何差异?” 引出本节课主题 ——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二、自主学习 快乐感知阅读教材第 136 - 139 页,完成填空题:1.物质的______是指物质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生活中应用实例有______(如门吸)、______(如硬盘)等。2.物理学中,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______,例如______、______;极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______,例如______、______。3.容易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______,例如______(如不锈钢汤匙);不容易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______,例如______(如木筷)。三、合作探究 快乐学习活动任务一:探究 “物质的导电性能”1.实验操作:参照教材图 5-4-2 的装置,将铜片分别插入糖水、盐水、纯净水中,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记录实验现象:液体类型 糖水 盐水 纯净水灯泡发光情况2.小组讨论:① 哪些液体容易导电?哪些不容易导电?② 归纳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并举例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活动任务二:比较 “木筷和不锈钢汤匙的导热性能”1.实验操作:将木筷和不锈钢汤匙同时浸泡在热水中,数秒后,用手触摸两者的末端,感受冷热程度,记录现象并分析。2.小组讨论:① 哪种材质的导热性能更好?由此区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② 结合电熨斗(图 5-4-5)的结构,分析其哪些部分是导体、绝缘体,哪些是热的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并说明这样设计的原因。活动任务三:探究 “不同铅笔芯的导电性能”1.实验操作:选取 6B、HB、H 三种型号的铅笔芯(长度、粗细相同),分别接入图 5-4-6 的电路中,观察小灯泡的亮度,记录在表 5-4-3 类似的表格中。小组讨论:① 不同型号铅笔芯的导电性能有何差异?与铅笔芯的硬度有什么关系?② 实验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接触不良)?是如何解决的?四、智能演练 快乐升级(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具有磁性的是( )A. 铜B. 铝C. 铁D. 塑料2.下列属于导体的是( )A. 干燥的木材B. 玻璃C. 盐水D. 橡胶3.下列属于热的良导体的是( )A. 棉花B. 塑料C. 不锈钢D. 空气(二)填空题1.物质的物理属性有很多,如______、导电性、导热性等,这些属性决定了物质的用途。2.生活中,电线的芯线用铜制作(利用铜的______性),外皮用塑料制作(利用塑料的______性);铁锅用铁制作(利用铁的______性),锅柄用木头制作(利用木头的______性)。(三)简答题1.为什么高压电线的上方要悬挂橡胶制成的绝缘子?请从物质的物理属性角度解释。2.请列举一个同时利用物质多种物理属性的生活物品,并说明分别利用了哪些属性。(四)实验探究题1.某同学想探究 “不同液体的导电性能”,除了教材中的糖水、盐水、纯净水,还可以选择醋、食用油等液体进行实验。请设计实验步骤,记录实验现象,并归纳结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