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庆市2026届高三(上)10月金太阳好教育政治答案1-5CABDC6-10DABDA11-16BCABCD1.c【一解析】①错误:“摆脱自然的束缚”表述绝对化。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只是使人类从“被动采集渔猎”转向“主动生产食物”,但农业、畜牧业仍受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制约,并未真正“摆脱自然束缚”。②正确: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农业、畜牧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人类从“食物获取者”(采集渔猎)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符合题干中“农业、畜牧业等生产经济逐渐取代采集渔猎经济”的表述。③正确:社会分工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发展。正是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如生产工具改进、劳动技能提升)的进步,才推动游牧部落与采集渔猎部落分离,形成第一次社会大分工。④错误:因果关系颠倒。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导致“产品有了剩余”,剩余产品的交换和私有制发展才推动贫富分化加剧,而非“贫富分化加刷推动社会分工和剩余产品出现”。2.A一解析】①正确:国家通过“和平赎买”方式对永安公司实行公私合营,避免了暴力剥夺私有制,以和平方式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资本主义工商业)向公有制(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转变,符合三大改造中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核心方式。②正确:“保障了资本家的合法权益”“公方代表主导企业决策”的模式,既避免了企业因所有制变革陷入动荡,又保证了生产经营的连续性,体现了“生产经营稳定”。③错误:“避免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和矛盾”表述错误。三大改造的本质是解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矛盾,改造过程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而非“避免矛盾”。④错误:“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的标志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而非1955年单个企业(永安公司)的公私合营,题干事件是三大改造的具体实践,而非历史转折点。3.B一解析】①正确:李大钊将儒家“大同”思想与共产主义理想契合,毛泽东赋予传统“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内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性,为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大地提供了文化基础。②错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表述错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其作为科学理论,符合中国近代以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需求,能够指导中国革命实践,而非“与传统文化融合”。③错误:题干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而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如中国革命国情、社会矛盾)的结合”,选项核心概念与题干不符。④正确:儒家“大同”思想、传统“实事求是”治学方法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李大钊、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文化滋养,使马克思主义更易被中国人民理解和接受。4.D【一解析】①错误:“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表述不准确。题干强调的是改革“方法论”(渐进式改革、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而非“理论本身”(如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理论贡第1页共6页重庆市2026届高三(上)10月金太阳好教育政治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考试范围:必修1,必修2。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恩格斯认为,游牧部落从以采集渔猎的部落中分离出来,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其在生产方式方面的进步表现为农业、畜牧业等生产经济逐渐取代采集渔猎经济,产品有了剩余,交换成为必要。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①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使人类摆脱了自然的束缚②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促使人们成为食物的生产者③生产力的发展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根本原因④贫富分化加剧推动了社会分工和剩余产品的出现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上海永安公司作为民国时期最大的私营百货企业,1955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批准实行公私合营。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创造性地采取“和平赎买”的方式,既保障了资本家的合法权益,又通过公方代表主导企业决策,实现了商业流通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这种改造模式①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②保障了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经营稳定③避免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和矛盾④标志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李大钊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将儒家“大同”思想与共产主义理想相契合,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担当精神号召民众参与革命。毛泽东同志赋予“实事求是”传统治学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内涵,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核心原则。这表明①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能够扎根中国大地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一个永恒的过程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文化滋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第1页共6页4.1978年以后,邓小平同志推动“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改革,通过试点探索经验再推广,以“三个有利于”指导经济发展;2012年以后,习近平同志强调“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用法治保障推动“五位一体”全面深化改革。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①两者都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②前者的改革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后者的改革目的是完善上层建筑③两者的改革理念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改革在不同阶段的体现④两者的改革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近年来,歼-20战机划破苍穹,北斗系统天地联通,“天眼”探秘宇宙,“5G”技术领航智能时代…这些突破性成就的取得,正是我国青年科研人员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不懈奋斗的生动写照。可见,中国青年①坚持把祖国的大我融入小我的奋斗之中②勇于做担当时代责任的奋斗者与开拓者③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定力量④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深厚的爱国情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25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第99家中央企业)正式成立,同步启动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突破抗震、生态、智能建造三大世界难题,总投资1.2万亿元,将重塑西藏经济格局,更关乎国家能源安全与南亚地缘战略。材料表明①攻克复杂科技难题必须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②中央企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承担着重大战略使命③中央企业聚焦战略安全,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④政府巨额投资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2025年1月,某县搭建全省首个县级农业供应链数字平台。该平台构建“电商推介十全国市场十种子公司”多维运营模式:选拔10名“乡村推荐官”直播带货;对接华中、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团餐、大型商超、农业食品企业配送食材;与种子公司建立深度合作,形成统一培育、标准种植、定向销售的闭环机制。该平台的运行能够①将小农户与大市场衔接,提升供给与需求匹配的效率②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并盘活农业产业链资源③变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④降低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成本,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利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受持续高温及强降雨影响,蔬菜产量下降,加之蔬菜运输、存储成本增加,青椒、青菜、黄瓜等9种蔬菜平均价格为2.82元,较前一周上涨4.83%。可见①蔬菜价格变动反映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②蔬菜价格变动是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③市场机制能够引导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④蔬菜供求关系的变动会影响蔬菜的价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重庆市好教育联盟2026届高三(上)10月联考+政治.pdf 重庆市好教育联盟2026届高三(上)10月联考+政治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