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第五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漯河市第五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漯河五高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B.由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
C.煅烧石灰石属于△H>0,△S>0的反应,高温下才能发生。
D.已知,,则 >
2.对于可逆反应3X(s) + Y(g)2Z(g) + 2Q(g) ,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X)=0.4 mol·L-1·s-1 B.v(Y)=6mol·L-1·min-1
C.v(Z)=0.15 mol·L-1·s-1 D.v(Q)=9mol·L-1·min-1
3.在一恒温恒容容器中,表明反应A(?)+2B(g) 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2amolB
B.B、C、D的浓度之比为2:1:1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再改变
4.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M(S) N(s)+P(s)+2Z(g)平衡后缩小体积加压,压强不改变。
B.对于反应体系,给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C.氯水中存在的平衡:,当加入适当的后,溶液颜色变浅
D.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若向溶液中滴入5滴浓硫酸,溶液颜色橙色加深
5.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中和反应反应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用铜质搅拌器,测得中和反应反应热会偏高
B.上下移动玻璃搅拌器能加快中和反应
C.如果用稀Ba(OH)2溶液和硫酸实验,不会影响结果
D.杯盖的作用是防止热量散失,提高实验精确度
6.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一定条件下,气态原子生成、、放出的能量分别是,则
7.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工业上,利用上述反应合成甲醇,温度越高越好
B.P点,在此温度和压强下k=2
C.图像中X代表温度,M1与M2代表不同压强,且M2>M1
D.图像中X代表压强,M1与M2代表不同温度,且M2<M1
8. mA(g)+nB(g) pC(g)的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T1<T2,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由图2可知,该反应m+n>p
C.图3中,表示反应速率v正>v逆的是点1
D.图4中,a曲线一定是减小体积、增大压强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加入KCl固体,该平衡逆向移动
B.一定温度下,只改变反应物中对反应的影响如图2所示,反应a、b、c点均为平衡点,则b点时SO2的转化率最高
C.,该反应分离出SO3,则平衡时间延长
D.图1中曲线a表示反应: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只能加入催化剂使反应过程按曲线b进行。
10.已知下。在反应器中充入和,在不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得到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下再向反应器中充入0.45molNH3,则达平衡时 N2体积分数比原平衡高
B.a,b,c三曲线,T aC.图中点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为
D.M、N、Q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关系为tN11.催化剂Cat1、Cat2均能催化反应W(g) G(g),反应历程如图所示,P为中间产物。其它条件相同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使用两种催化剂,反应均经3步完成
B. P(g)所达到最高浓度:Cat1>Cat2
C.达到平衡所用时间:Cat1>Cat2
D. 该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减小
12.在体积分别为V1L和V2L的两个恒容容器中,均充入2molCHCl3(g)和1molO2(g),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 2CHCl3(g)+ O2(g)2COCl2(g)+ 2HCl(g),测得CHCl3(g)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1B. T1℃时,若V2=2L,则反应平常数K=4.05
C.此反应仅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
D.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投料比〔n(CHCl3/n(O2)〕投料,平衡后可提高CHCl3的转化率
13.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H4(g)和一定量的水,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CH4(g)+H2O(g)CO(g)+3H2(g)△H。CH4的平衡转化率按不同投料比x[x= n(CH4)/n(H2O)]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己知x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点化学平衡常数K=0.7x2.13/0.32 B. x1>x2
C.△H<0 D.V逆(a)>V逆(b)
14. 在1L甲、乙的密闭容器中,甲中充入1molN2和3molH2,乙中充入2mo1NH3,在一定温度下,甲中保持体积不变,乙中保持压强不变,分别达到平衡:N2(g)+ 3H2(g) 2 NH 3(g)△H<0,若甲中NH3的体积分数为2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密度:甲=乙
B. 平衡后N2浓度: 甲<乙
C. 向乙中再充入0.1mol NH3,再平衡后NH3的分解率减小
D. 乙平衡时,NH 3的分解率大于60%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8分。
15.(14分)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欲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I.甲组:利用KMnO4与H2C2O4(草酸)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气体的体积来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实验中所用KMnO4溶液已加入稀硫酸酸化)。
(1)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 该反应V—t图象如下图,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速度迅速上升的原因是:
Ⅱ.乙组:通过测定KMnO4与H2C2O4(草酸)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的长短,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该实验小组配制了以下3组溶液。
实验 1 2 3
水/mL 10 5 X
5 Y 4
5 5 5
时间/s 40 20 -
(3)实验3中X= Y= 。
(4)实验2反应中,H2C2O4的反应速率为 。
Ⅲ 合成氨实验: N2(g)+ 3H2(g) 2 NH 3(g)△H<0
(5) 某温度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的N2和3molH2,NH3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t1 t2 t3 T4
NH3物质的量(mol) 0 0.2 0.35 0.4 0.4
0 t1min, mol·L-1·min-1;该达平衡后再充入N21mol、NH30.2 mol,则此时上述反应 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16.(14分)以煤为原料的化工原料气中含有CO、氧硫化碳(COS)等有毒气体,它们能使催化剂中毒和大气污染。使用这样的原料气时需要进行净化处理。
Ⅰ.CO的处理:硝酸的工业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用氮氧化物处理CO能使有毒气体都变为环境友好型物质。已知有下列反应:
① K1
② K2
(1)写出反应 NO(g)+ CO(g) N2(g)+ CO2(g) 的平衡常数
K= (请用K1、K2表示)。
(2)下列措施中能够增大该反应有毒气体平衡转化率的是 (填序号)。
a.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b.使用优质催化剂
c.适当降低温度 d.增大NO的浓度
(3)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水蒸气和氧硫化碳,在一定条件发生脱硫反应 COS(g) + H2O(g) H2S(g) + CO2(g) △H<0
测得一定时间内COS(g)和CO2(g)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物质的量/mol T1/℃ T2/℃
0min 5min 10min 15min 20min 25min 30min
2.0 1.16 0.80 0.80 0.50 0.40 0.40
0 0.84 1.20 1.20 1.50 1.60 1.60
①0~5min内以COS(g)表示的反应速率v(COS)= 。
②若15min末改变温度为T2,由表中数据变化判断T1 T2(填“>”,“<”或“=”)。
③若15min末保持温度T1℃不变,向该容器中继续加入水蒸气和氧硫化碳各2mol,重新达到平衡时,CO2(g)的物质的量 (填序号)。
a.等于1.2mol b.等于2.4mol
c. d.大于2.4mol
(4)实验测得:,(、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在T2℃温度下达到平衡时, , 在20min时,
V正:V逆 =
17. (14分) 以CO2、H2为原料合成CH3OH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CO2(g)+3H2(g)CH3OH(g)+H2O(g) △H 1
Ⅱ.CO2(g)+H2(g)CO(g)+H2O(g) △H 2
回答下列问题:
(1) 反应 CO(g) +2H2(g) CH3OH(g) △H 3 则△H 3 =
(△H 1,△H 2 来表示 )
(2)上述反应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后,若先在恒温恒压下充入N2,反应Ⅱ的平衡将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再将反应体系体积压缩至原来一半,重新达到平衡时,两反应所需时间 (填“>”“<”或“=”)。
(3)反应Ⅰ、Ⅱ的lgK (K代表化学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倒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反应 CO(g)+2H2(g)CH3OH(g) ①降低温度时,它的化学平衡常数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②X轴为1.2时 , 该温度下的K =
(4)不同压强下,维持投料比相同,实验测定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在恒压密闭容器中,维持投料比相同,将CO2和H2按一定的流速通过反应器,CO2的转化率[]和甲醇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图示温度范围内催化剂的活性受温度影响不大。
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P1<P2<P3
B.图1中550℃后以反应Ⅱ为主,反应Ⅱ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压强改变对平衡基本没有影响
C.图2中236℃前,升温使CH3OH选择性上升,原因是升高温度使反应Ⅰ速率加快,且加快程度大于反应Ⅱ
D.改用活性更好的催化剂能使图2中各温度下CO2转化率都增大
②图2中236℃后,升温使CO2转化率和CH3OH选择性都下降,请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原因 。
18.(16分)汽车尾气的污染不容忽视,对汽车尾气中污染气体NO和CO的转化是研究热点。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尾气中的CO是由于汽油在气缸内不均匀、不充分燃烧导致的,而生成的可能原因是 。(用必要化学方程式解释)
(2)利用铑催化处理汽车尾气中的NO与C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O(g)+2NO(g) 2CO2(g)+N2(g)。
①已知该反应的ΔH=-746.5kJ·mol 1,正反应活化能为akJ·mol 1,则其逆反应活化能为 kJ·mol 1。
②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上述反应,部分物质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字母)。
A.上述反应的正反应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
B.曲线b表示随时间的变化
C.2v正(NO)=v逆(N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3)某研究小组探究催化剂对、转化率的影响。将和按物质的量之比1:1以一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的催化剂进行反应,相同时间内测量逸出气体中含量,从而确定尾气脱氮率(即的转化率),结果如下图所示(曲线Ⅱ最高点对应温度是450度):
①I和II的催化剂,催化剂效率较高的是_____,催化剂II下,生产所选温度_____
②温度超过240℃,I曲线催化剂下脱氮率的迅速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该反应分别在a.b.c三点温度下达到平衡,这个平衡常数的比较________________(用Ka.Kb.Kc表示)
④假设430℃时,平衡脱氮率为50%,压强恒为,则 (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