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10月八年级物理月考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北京冬奥会虽然已经闭幕,但人们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依然高涨。受场地影响,很多人选择室内模拟滑雪场,滑雪模拟机可以调整速度和坡度,带给人们真实的感受。如图所示,小朋友在教练的指导下在白色的仿真雪毯上专心练习滑行,此时说小朋友是运动的,选取的参照物是(A.教练B.地面C.雪毯D.扶手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声音在不同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报@/cm振m戗峰0.2个y报/m0.10.0.2s谷甲丙A.甲和丙音调相同B.甲和乙的音调相同C乙的响度最大D.甲和丙的响度相同3.小小同学测一桌子高度时,四次测量结果分别为85.5cm、85.7cm、86.8cm、85.6cm,则桌子的高度应记为()A85.565cmB.85.57cmC.85.6cmD.85.58cm4.一个人对误差的判断有如下方法,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A.测量时总是要出现误差的B.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操作不规范造成的C.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除误差D.用精密工具测量长度,就不会有误差5.2021年在东京奥运会百米半决赛中,苏炳添跑出了9秒83的好成绩,成功晋级决赛,成为第位闯入奥运百米决赛的黄种人:某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自行车1min内通过0.48km的路程。比较他们速度的大小,则()A.苏炳添的最大B.汽车的最大C.自行车的最大D.三者一样大6,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v的大小不变,与s、t的大小无关7.探究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先把物体将要通过的路程分成若干段,再分别测量物体通过每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如图所示,将运动员跑步的路程分为长度相同的三段,分别测量运动员跑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就可以确定运动0员跑步时速度的变化情况。由图可知,则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A.不变B.逐浙变火C.逐渐变小D,先变小再变大8.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随之一,我们在欣赏的时候,经常发现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的》全文如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猫苔草映身。路人借问溷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蓬头稚子”是根据响度辨别“路人”是陌生人B.“過招手”一一是在声源出减弱“噪声”C.“怕得鱼惊人不应人”一一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D.“借问”一一是“路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9,如图所示的课本上的几个实验,能够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花四溅B.听见放在水中的音乐芯片发出的声音C.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变小D.齿轮齿数越多,纸片振动的频率越高货转方向按抽气机芬10.在陶笛兴趣课上,小明用相同的力吹陶笛,手堵住不同的小孔,听到陶笛发出的“声音不同'根据这一现象,他提出了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A.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B.物体发出声音的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C.为什么陶笛会发出不同的声音D.陶笛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小孔之间有什么关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11.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B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2min0cml0C.八年级物理教科书长约260mmD.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m/s203012.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实验室中测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球相对于桌面是运动的B.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2sC.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通过的路程为15cmD.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m/s13.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一t本m10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8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6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D.3s时乙在甲的前方14.2023年8月6日凌晨德州市平原地区发生了5.5级地震,济南有震感。某些动物能感觉到地震之前发出的声波,而人耳却听不见,这是因为此声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