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阶段性调研(时间:100分钟 全卷:110分)题号 一 二 三 附加题 总分(一) (二) (三)得分一、基础 积累。(40分)1.读拼音,写词语。(5分)yòu zhì fáng yù rǎn gāng qīn xí dān gē( ) ( ) ( ) ( ) ( )2.辨字组词。(5分)绽( ) 哀( ) 惧( ) 覆( ) zàng( )淀( ) 衷( ) 俱( ) 履( ) cáng ( )3.补充成语,并根据语境选择成语填空。(5分)( )( )于事 ( )( )其所 ( )( )非福( )然不( ) 翻( )倒( ) 万不( )( )这个结果和我们预计的 。眼前吃点亏不用太沮丧,要知塞翁失马, 。4.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1)我现在开始郑重其事地考虑我目前的情形和环境。(缩句)(2)王老师说:“张强,你把作业本送到办公室。”(改为转述句)(3)这份礼物我盼望了很久,终于盼来了。(改为夸张句)(4)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又何必介意呢?(改为陈述句)5.判断下列各题,对的打“√ ”,错的打“× ”。(4分)(1)“一律、清一色、都”这三个词语都是表示“全部”的意思。 ( )(2)《匆匆》和《十六年前的回忆》都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 ( )(3)藏戏是一个戴着面具演出的,而且没有舞台,有时一部戏可以演三五天不会结束的剧种。( )(4)《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史铁生,文章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法来写“我”的心理变化。 ( )6.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2+2+2+2+2)(1)《迢迢牵牛星》诗中 , 一句通过描绘织女的姿态美,意在写出织女的勤劳形象。(2)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 。”(3)古人常常借诗言志,清代诗人郑燮用这句诗“ , ”表达自己不屈不挠、坚忍顽强的精神。(4)萌萌这一天早早地来到公园准备晨练,却发现公园里已有了不少晨练的人,她不禁感叹道“ , 。”(5)爷爷常常告诫我们:“良药苦口利于病, ”;他还说:“ ,莫把无时当有时。”7.语文实践。(3分)今学期,学校开展了“我与家长共读名著”的读书活动。张家父子同读《水浒传》, 当他们读到“鲁提辖打死镇关西”这一情节时,引发了一段对话。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对话。崇拜英雄的儿子说:身为律师的爸爸说:二、阅读 感悟。(30分) (一)文言文阅读。(7分,1+1+2+1+2)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惟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这本书是记录战国_时期的_______(姓名)言行的。(1分)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分)(1)思援弓缴而射之( ) (2)非然也( )3.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4.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1分)A.夫战,勇气也。 B.甚矣,汝之不惠。 C.莲,花之君子者也。5.《学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实用类文本阅读(6分,2+2+2)材料一:类似“脑残”“矮穷矬 ”这样不雅的词语, 经由互联网传播,已经渗透进民众的日常生活里。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语言传播设备的普及,网民接受新词且被新词浸染的速度异常快。同传统媒体对新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相比,新媒体则显得原始而粗放得多。(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作家池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当一个耄耋老人、一个公务员、 一个银行职员、 一个汉绣的绣花徒,上来都称呼我为‘亲’时, 我何止被惊呆,简直是崩溃。”(摘自《文汇报》)材料三:2 月 21 日为“国际母语日 ”,这个国际性纪念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在各种新兴表达令人眼花缭乱、各种网络新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的当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 年设立的这个节日,显得前瞻而又意义非凡。 (摘自《文汇报》)6.根据材料一可知, 传统媒体少有不雅之词的原因是 。7.“亲 ”“点赞 ”这两个新词现在使用频率极高,请你结合材料对热词的分析,说说这种表达的缺点。8.在个人言论都有机会发表的今天, 请你就如何维护汉语的纯洁性,说说自己的看法。(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4+3+2+2+3+3)粽子情结尤今①每当燕子轻盈地剪开冬的帷幕之后,我们便开始期盼着那细长的苇叶儿快快地生长。每当布谷鸟快乐地站在枝头欢唱时,我们便开始在外婆的组织下进行一项快乐的劳动——采芦苇叶。②每年的端午节,是住在吴滩的外婆的大忙季节。端午节的前一天,她就开始煮粽叶、淘糯米、切咸肉、剥蚕豆、买葡萄干、拣蜜枣。午饭后,外婆就开始包粽子。等到傍晚时分,桌上就堆起了像小山一样高的粽子。外婆包出来的粽子特别漂亮,每一个都是那样的清秀,就像她那灵巧的双手。③天刚上黑影儿,她便抱回早已准备好的柴火,把粽子放入大锅里煮,彻夜地煮。她自己呢,也彻夜不眠,守在旁边,不断往火堆里添柴、往大锅里加水。垂在耳边的花白的鬓发,被汗湿透,火光一照,亮晶晶的,闪动着慈爱的光辉。而那一刻,锅里的粽子,在她眼里,不是食物,而是“艺术品”。她脸上那股专注而执著的神情,让我想起了在地头守望的农人。④当我们从渐浓的粽子香味中醒来时,天已经泛鱼肚白了,而粽子还在锅里翻滚着。⑤外婆用湿毛巾把一夜不曾合眼的疲惫一股脑儿地抹去后,继续着她的守望。⑥粽子嘶叫了足足十个小时后,终于喷出了异香。把粽子从锅内提出来,摆晾,然后,平均地分成几份,搁进竹篮里,外婆整天整夜的劳动就成了我们的“战利品”。提着沉甸甸的粽子回家,一路上,我们就成了最骄傲的“天鹅”,而那沁人心脾的香味,也就丝丝缕缕地洒满了乡间的小路。⑦外婆的粽子有一种独特之处——糯米粒粒分明,绝不粘口。食毕,余香犹存,回味悠长。别人学她,总学不成。别人问她秘诀,她说:“我的糯米从不浸水,煮它一整夜,让它自然熟、自然香。”⑧其实,外婆粽子的独特之处在于:别人没有她的两项特殊的“材料”——耐心与爱心。9.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1)沁人心脾:(2)回味悠长: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主要内容。11.第⑥自然段划横线“粽子嘶叫了足足十个小时后,终于喷出了异香”这句话运用了修辞手法 ,作用是 。12.结合短文内容,想想第③自然段划波浪线“锅里的粽子,在她眼里,不是食物,而是‘艺术品’”这句话中,“艺术品”的引号起什么作用?为什么称粽子为“艺术品”呢?13.“情结”指心中的感情纠葛或深藏心底的感情,联系短文内容,说说你对短文题目“粽子情结”的理解。14.中华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人情美、文化美,在课外,你也知道了很多的民风民俗,请把传统节日和节日相关习俗写下来!(至少两个)古诗也有写到传统节日和习俗的,请写一句你课外积累的古诗。三、习作与表达,二选一。(30分)1.作为一名潜水员,你深入海底,探索神秘的海底世界,你遇到了哪些奇特的生物?有哪些惊险或有趣的经历?请以“海底世界的冒险”为题,发挥想象,将你的探险之旅写下来,不少于500字。2. 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请以“那一刻,我泪流满面”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100200300400四、 附加题。(10分,2+3+5)1.鲁滨逊在日记中把自己流落的荒岛命名为 ;一个偶然机会鲁滨逊抖装饲料袋子,过了雨天抖袋子的地方长出了_____苗和_______苗;鲁滨逊 岁时重返自己的祖国。2.《骑鹅旅行记》的作者是 ,主要人物是 ,他变成了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 和 被困在洞中 ,大家以为他们死了。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第二天,十六日,我沿着旧路走去,走到比昨天更远的地方发现那小溪和草地都到了尽头,而树木却愈来愈密了。在那里,我看到许多不同的水果,特别是地下有许多瓜类,树上有许多葡萄,葡萄藤子爬满在树上,一挂一挂的葡萄生得非常茂盛,又熟又大。这是一个意外的发现,我心里非常高兴。但经验却警告我,叫我不要多吃,因为记得我在伯尔伯里海岸的时候,有几个在那里当奴隶的英国人,因为葡萄吃多了,害痢疾和热病而死。但是,我对于这些葡萄,却想出了一个极好的办法加以利用,那就是把它们放在太阳下面晒干,制成葡萄干,把它们收藏起来;这种东西,我相信(事实上也是如此)等到没有葡萄的时候来吃,一定又滋养又可口。(1)片段选自 ,文中“我”指的是 。(1分)(2)结合文段和书中内容,你觉得“我”是个怎样的人?(2分)小学六年,你一定读过不少经典名著,你用过什么方法阅读呢?请说一说。(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