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1.(2024四上·定州期末)足球场上,相对于地面,踢球的学生位置改变了,我们说他们是 的;坐在场外看比赛的学生位置没有改变,我们说他们是 的。2.(2024四上·定州期末)声音可以在固体、 和 中传播。3.(2024四上·定州期末)按照岩石成因,地质学家将岩石分为三大类: 、 、 。4.(2024四上·定州期末)站在操场上观察我们的影子,早晨,影子在 ;傍晚,影子在 。(在横线上填写“东”或“西”)5.(2024四上·定州期末) 关于声音,你还想研究的问题是: 6.(2024四上·定州期末)运动小车的能量跟小车速度有关,速度越快,能量越大。( )7.(2024四上·定州期末)发声的音叉可使平静的水面溅出水花,鼓面上的豆子会随鼓面振动而跳跃,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8.(2024四上·定州期末)爸爸经常戴耳麦听歌,并且音量开得很大,这样不会影响耳健康。( )9.(2024四上·定州期末)在高速公路上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减少噪音,防止影响附近居民。( )10.(2024四上·定州期末)为了节约用电,家里空调制冷温度不宜设置过低。( )11.(2024四上·定州期末)雷电是自然界的一种放电现象,不会发生雷电事故。( )12.(2024四上·定州期末)不同矿物的硬度、颜色等不同,矿物的用途十分广泛。( )13.(2024四上·定州期末)古代的青铜不是合金,现代的不锈钢是合金。( )14.(2024四上·定州期末)生活中使用的铁锅、铝盆等金属制品来自于矿产,大理石不是来自矿产。( )15.(2024四上·定州期末)农历每个月的初一是赏月的最佳时间。( )16.(2024四上·定州期末)下列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A.山上转动的风车 B.在教室平直推桌子 C.转弯行驶的火车17.(2024四上·定州期末)体育课上进行跑步,下面三个同学中跑得最快的是( )。A.小雨18秒跑了100米B.小花跑200米用了40秒C.小华18秒跑了110米18.(2024四上·定州期末)红红面朝南时,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后面,很短。这时是( )。A.上午 B.下午 C.中午19.(2024四上·定州期末)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家用电器异常时,要断开电源B.将手伸入插座C.一边充电,一边玩手机20.(2024四上·定州期末)小光在家写作业,但是外面的一些汽笛声影响了他,他准备想办法减弱噪声,下列做法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打开窗户 B.佩戴耳塞 C.关紧门窗21.(2024四上·定州期末)声音引起鼓膜振动,再传递到( )。A.耳朵 B.外耳道 C.大脑22.(2024四上·定州期末)月球绕着地球转动,是地球的( )。A.卫星 B.恒星 C.行星23.(2024四上·定州期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B.长石具有玻璃光泽C.花岗岩中只有一种矿物24.(2024四上·定州期末)地球上的海洋分为四个大洋,其中最大的是( )。A.大西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25.(2024四上·定州期末)下列做法中,不能保护矿产资源的是( )。A.用坏的铝盆直接扔掉B.绿色出行,节约石油C.使用水力发电代替煤炭发电26.(2024四上·定州期末)下列几种方法中,可以让小车加速运动的是 ,可以让小车在运动中转弯的是 ,可以让小车停止运动的是 。A.用手挡住小车 B.向侧面用力拉小车 C.向前用力拉小车27.(2024四上·定州期末)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用刻度尺测量小车在玻璃、棉布和木板三种不同材质的水平面上滑动的距离。小车滑动距离数据:材质 玻璃表面 棉布表面 木板表面滑动距离(米) 1.3 0.5 1结合以上数据分析得出:小车在 材质水平面上滑过的距离最短,在 材质水平面上滑过的距离最长。小车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力的作用。28.(2024四上·定州期末)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使物体 或 。29.(2024四上·定州期末)自行车是人们常见的出行工具。我们骑自行车,给脚蹬施加 ,自行车就能运动起来。在骑行过程中,为了让自行车停止运动,我们可以捏紧 。30.(2024四上·定州期末)把一个小灯泡、一块电池,用一根导线连接起来形成闭合回路时,可以使小灯泡亮起来。下图的连接方式中, 和 能让灯泡亮起来, 不能让灯泡亮起来。(填序号)31.(2024四上·定州期末)想让一个开关控制两盏灯,应该怎样连接?请你在下图中连一连。32.(2024四上·定州期末)把下面的材料分别连接到电路中,观察现象如下表所示: 铁片 铜钥匙 塑料尺 纸 五角硬币 橡皮 干树枝 湿树枝灯泡亮 √ √ √ √灯泡不亮 √ √ √ √ 通过实验发现:有些物体连接到电路中,灯泡会亮,这些物体能导电,是 ;有些物体连接到电路中,灯泡不会亮,这些物体不易导电,是 。(选填“绝缘体”或“导体”)33.(2024四上·定州期末)声音的强弱。在科学课上我们探究了声音的高低强弱,知道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 决定的。如下图,一只手将钢板尺按在桌边,保持钢板尺位置不变,另一只手拨动钢板尺。图 声音强;图 声音弱。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运动;静止【知识点】参照物【解析】【分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并非绝对结论,而是由所选的“参照物”决定,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其核心判断逻辑是:若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那么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就是运动的;若二者相对位置始终保持不变,则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是静止的。足球场上,相对于地面,踢球的学生位置改变了,我们说他们是运动的;坐在场外看比赛的学生位置没有改变,我们说他们是静止的。2.【答案】气体;液体【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依靠“介质”,而固体、液体、气体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三类介质,声音可在这三类物质中传播,只是传播效果不同。气体是日常生活中声音传播最常见的介质,比如我们听到的说话声、鸟鸣声,都是声音通过空气振动传递到耳朵的;液体也能传播声音,例如在水中潜水时,能听到岸边的声音,或鱼群能通过水的振动感知同伴的信号;固体传播声音的能力通常更强,比如将耳朵贴在桌面上,能更清晰地听到桌面另一端敲击的声音。需要注意的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真空没有介质),这也是宇航员在太空必须通过无线电交流的原因。3.【答案】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知识点】地壳的组成【解析】【分析】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形成原因(成因),将自然界中的岩石划分为三大类,它们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各不相同:岩浆岩:由地下深处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若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如火山喷发),形成玄武岩等“喷出型岩浆岩”;若岩浆在地下缓慢冷却,形成花岗岩等“侵入型岩浆岩”,是地壳的主要组成岩石之一。沉积岩:由地表的岩石碎屑、动植物遗骸等物质,经流水、风力等搬运后,在低洼处沉积、压实、胶结而成。常见的有砂岩、石灰岩,其显著特征是常含层理构造或化石。变质岩:由岩浆岩、沉积岩在地下高温、高压等地质条件下,发生矿物成分、结构的改变形成。例如,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页岩变质成板岩。4.【答案】西;东【知识点】日影与方向【解析】【分析】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物体挡住太阳光后,在物体背光一侧形成的暗区,因此影子的方向始终与太阳光的照射方向相反。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光从东方照射过来,物体会挡住东方的光线,背光侧在西方,所以影子朝向西;傍晚:太阳向西方落下,太阳光从西方照射过来,物体会挡住西方的光线,背光侧在东方,所以影子朝向东。这一现象的本质是太阳的方位变化导致光照方向改变,进而使影子方向随之反向变化。5.【答案】噪音的防治办法有哪些【知识点】噪音【解析】【分析】噪音也是声音的一种,噪音会对人体产生很多危害。我们可以研究噪音的防治办法有哪些。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具体方法有:在有噪声的地方多植,在生活区学校区设置“禁止鸣喇叭”的标牌,窗户上用双层玻璃、带褶皱的窗帘,在产生噪声的机器上安装消声器,用隔音装置断绝噪声进入耳朵等。6.【答案】正确【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解析】【分析】运动的物体必然具有能量,这种因运动产生的能量(动能),其大小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紧密相关,当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快,物体所具有的能量也就越大,题目说法正确。7.【答案】正确【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音叉发声时,其振动非常微小,难以直接用肉眼察觉,但当它接触平静水面时,振动会传递给水,使水面溅出水花,间接证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鼓面发声时,其振动同样不明显,而鼓面上的豆子会随鼓面振动跳跃,豆子的运动成为鼓面振动的“直观证据”,说明发声的鼓面在振动。题目说法正确。8.【答案】错误【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长期高音量使用耳麦会显著损害听力健康。耳朵内负责感知声音的关键结构是“耳蜗毛细胞”,它们能将声音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当耳麦音量过大时,强烈的声音振动会对耳蜗毛细胞造成持续刺激和机械损伤——这种损伤具有不可逆性,受损的毛细胞无法再生。长期如此,会导致听不清小声,逐渐发展为“噪声性听力损失”,还可能伴随耳鸣、耳朵胀痛等不适。因此,爸爸经常高音量戴耳麦听歌,会严重影响耳健康,题干表述错误。9.【答案】正确【知识点】噪音【解析】【分析】高速公路安装隔音板的核心目的就是阻断噪音传播,保护附近居民生活环境。噪声的传播通常需要经过“声源产生—介质传播—人耳接收”三个环节,隔音板的作用聚焦于“阻断传播环节”:它由高隔音性能的材料制成,能像“屏障”一样阻挡高速公路上车辆行驶产生的噪音(如发动机声、轮胎摩擦声)。当噪音遇到隔音板时,大部分声波会被反射或吸收,无法顺利传播到公路附近的居民区,从而显著降低居民区的噪音强度,避免噪音对居民的睡眠、休息和身心健康造成干扰。因此,题干表述符合隔音板的实际功能,是正确的。10.【答案】正确【知识点】节约能源【解析】【分析】设置过低的制冷温度会显著增加耗电量,不利于节约用电。空调的制冷原理是通过压缩机工作,将室内热量转移到室外,使室内温度降至设定值。当制冷温度设置过低时,室内外温差会增大,压缩机需要更频繁、更长时间地运行才能维持低温——运行时间越长,消耗的电能就越多。据测算,在合理温度区间,每将空调温度调高1℃,大约可节省6%-10%的耗电量。反之,温度设置过低不仅会造成电能浪费,还可能因室内外温差过大,增加人体患感冒、关节不适等健康问题的风险。因此,“空调制冷温度不宜设置过低以节约用电”的表述正确。11.【答案】错误【知识点】安全用电【解析】【分析】雷电不仅是自然放电现象,还极易引发严重的雷电事故。雷电发生时,云层与地面之间会形成强大的电场,瞬间放电产生的电流可达数万至数十万安培,伴随极高的温度和强烈的冲击波。这种能量释放会带来多重危害:击中建筑物、树木或电力设施时,可能引发火灾、烧毁设备,甚至导致建筑物坍塌;击中人体时,强大电流会直接危及生命,造成电击伤亡;还可能干扰通信信号、破坏电子设备,引发停电、数据丢失等事故。现实中,每年都有因雷电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案例,因此“不会发生雷电事故”的表述完全错误,雷电是需要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之一。故题目说法错误。12.【答案】正确【知识点】矿物的外观【解析】【分析】矿物的独特物理性质决定了其广泛用途。首先,矿物具有多样的物理特性:硬度上,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矿物,可用于制作切割工具;石墨硬度极低且有润滑性,适合做铅笔芯或润滑剂。颜色上,赤铁矿呈暗红色,是重要的炼铁原料和红色颜料来源;蓝铜矿呈鲜艳蓝色,可用于古代颜料制作。这些“硬度、颜色等不同”的特性,是矿物分类和应用的重要依据。其次,矿物的用途贯穿生产生活各领域:金属矿物是冶炼金属的核心原料,支撑工业制造;非金属矿物在建筑、化工、电子等行业不可或缺。正是基于多样的物理性质,矿物才能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用途十分广泛。因此,题干表述正确。13.【答案】错误【知识点】金属【解析】【分析】古代的青铜同样是合金,并非只有现代不锈钢是合金。合金的核心定义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古代青铜的主要成分是铜和锡,是典型的铜锡合金,其熔点低于纯铜、硬度高于纯铜,更易铸造且耐用,因此被广泛用于制作青铜器,是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合金应用成果;现代不锈钢则是以铁为基础,加入铬、镍等金属熔合而成的合金,凭借抗腐蚀性强的特性用于餐具、建材等领域。故题目说法错误。14.【答案】错误【知识点】岩石的用途【解析】【分析】大理石同样来自矿产,并非只有铁锅、铝盆的原料来自矿产。矿产是指自然界中经过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固态、液态或气态物质,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铁锅的原料(铁)来自金属矿产(如铁矿),铝盆的原料(铝)来自金属矿产(如铝土矿);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非金属矿产中的“碳酸盐岩矿产”,它由石灰岩经变质作用形成,是自然界中天然产出的具有开采和利用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广泛用于建筑装饰、雕塑等领域,完全符合矿产的定义。因此,“大理石不是来自矿产”的表述错误,题干整体判断为错误。15.【答案】错误【知识点】月相【解析】【分析】农历每月初一并非赏月最佳时间,反而几乎看不到月亮。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亮是其反射的太阳光,而月相变化由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决定。农历初一:此时月球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的“暗面”朝向地球,从地球上几乎看不到月球的反光,这种月相被称为“新月”,而赏月的最佳时间通常是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此时月球运行至地球另一侧,“亮面”完全朝向地球,形成“满月”,月亮最大、最亮,才是传统意义上赏月的最佳时机。因此,“农历每个月的初一是赏月的最佳时间”的表述错误。16.【答案】B【知识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解析】【分析】A.“山上转动的风车”,风车的叶片围绕中心轴做圆周运动,运动轨迹是圆形,并非直线,属于曲线运动,不符合直线运动定义。B. “在教室平直推桌子”,若桌面平整且推力方向不变,桌子会沿着平直的路径移动,运动轨迹为直线,方向未发生改变,完全符合直线运动的特征。C. “转弯行驶的火车”,火车在转弯时,运动方向会随轨道弯曲而改变,轨迹为曲线,属于曲线运动,不符合直线运动定义。综上,只有选项B属于直线运动。17.【答案】C【知识点】速度【解析】【分析】判断谁跑得最快,核心是比较三人的速度。速度的计算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速度值越大,说明跑步速度越快。A.小雨:18秒跑100米,速度为100÷18≈5.56(米/秒);B.小花:40秒跑了200米,速度为200÷40=5(米/秒);C.小华:18秒跑了110米,速度为110÷18≈6.11(米/秒)。6.11>5.56>5,所以小华的速度最快。选项C正确。18.【答案】C【知识点】日影与方向【解析】【分析】判断时间需结合“面朝方向、影子位置、影子长度”三个关键信息,核心是分析太阳位置与影子的关系: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位置决定影子的方向和长短。若为上午:太阳在东方,红红面朝南时,影子应朝向西方(与太阳方向相反),即影子在身体右侧,不符合“影子在身体后面”的条件。若为下午:太阳在西方,红红面朝南时,影子应朝向东方(与太阳方向相反),即影子在身体左侧,也不符合“影子在身体后面”的条件。若为中午:太阳大致在正南方向(北半球),红红面朝南时,太阳在她正前方,影子会朝向正北方,即落在身体后面;且中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光线接近直射,影子最短,完全符合“影子在身体后面且很短”的特征。综上,正确答案是C。19.【答案】A【知识点】安全用电【解析】【分析】判断做法是否符合安全用电要求,需依据“避免触电、防止电路故障”的核心原则,分析各选项风险:A.“家用电器异常时,要断开电源”:电器异常(如冒烟、异响)可能是内部短路或故障,此时断开电源能切断电流,防止故障扩大引发火灾或触电,是正确的安全防护措施,符合要求。B.“将手伸入插座”:插座接入电路后有 220V 电压(家庭电路),手伸入会直接接触带电金属片,极易发生触电事故,严重时危及生命,不符合安全要求。C.“一边充电,一边玩手机”:充电时手机电池处于活跃状态,若设备或充电器存在质量问题,可能因过热引发电池鼓包、起火;同时充电时使用手机,也可能因电流不稳定增加触电风险,不符合安全要求。故答案为A。20.【答案】A【知识点】噪音【解析】【分析】A.“打开窗户”:噪声(汽笛声)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打开窗户会让室外噪声更顺畅地进入室内,不仅无法阻断传播,还可能放大噪声,不能减弱噪声。B.“佩戴耳塞”:耳塞能直接阻挡噪声进入耳朵,属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的控制方式,可有效减弱噪声对小光的影响。C.“关紧门窗”:门窗关闭后,能利用玻璃、墙体等障碍物阻挡室外噪声的传播路径,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控制方式,可明显减弱室内听到的汽笛声。综上,不能减弱噪声的做法是A。21.【答案】C【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A.“耳朵”:是声音接收和初步处理的整体器官,并非鼓膜振动后的具体传递目标(鼓膜本身就属于耳朵的一部分),表述过于宽泛,不符合“传递到”的具体指向。B.“外耳道”:位于鼓膜外侧,作用是收集并传递外界声波到鼓膜,是声音传递的“前序环节”,而非鼓膜振动后再传递的方向,逻辑顺序错误。C.“大脑”:鼓膜振动后,会通过中耳的听小骨、内耳的耳蜗等结构,将振动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最终神经信号会传递到大脑的听觉中枢,人才能真正感知到声音,这是鼓膜振动后声音传递的最终关键环节,符合生理过程。综上,正确答案是C。22.【答案】A【知识点】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解析】【分析】A.“卫星”:科学定义为“围绕行星运行、自身不发光的天体”。月球自身不能像太阳一样发光,且始终围绕地球按固定轨道转动,完全符合卫星的特征,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B.“恒星”:指“自身能通过核聚变反应发光发热、质量巨大的天体”,比如太阳系中心的太阳。月球自身不发光,质量远小于恒星,显然不属于恒星。C.“行星”:指“围绕恒星运行、自身不发光、且能通过引力清空轨道附近天体的天体”,比如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属于行星。而月球围绕的是行星(地球),并非恒星,不符合行星的定义。综上,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正确答案是A。23.【答案】C【知识点】矿物的外观【解析】【分析】A.“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这是岩石的核心定义。例如,石灰岩主要由“方解石”这一种矿物组成,而多数岩石(如花岗岩)由多种矿物构成,该说法符合科学事实,是正确的。B.“长石具有玻璃光泽”:光泽是矿物的重要物理特征,长石(如正长石、斜长石)表面经光线反射后,呈现出类似玻璃表面的光亮感,属于典型的“玻璃光泽”,该说法正确。C.“花岗岩中只有一种矿物”:花岗岩是典型的“复矿岩”,其主要组成矿物有三种 —— 石英(通常呈透明或乳白色)、长石(多为肉红色或灰白色)和云母(黑色或白色片状),并非只有一种矿物,该说法与事实不符,是不正确的。综上,不正确的说法是C。24.【答案】C【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A.“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呈“S”形分布,横跨南北半球,面积约9336.3万平方千米,覆盖地球表面积约20%,虽规模庞大,但仍小于太平洋。B.“北冰洋”:是四大洋中最小、最浅且最寒冷的大洋,主要位于北极圈内,面积约1475万平方千米,仅为太平洋面积的约1/16,显然不是最大大洋。C.“太平洋”:是地球表面积最大的大洋,北起白令海峡,南至南极洲,东起南美洲西海岸,西至亚洲和澳大利亚东海岸,面积约1.8134亿平方千米,覆盖地球表面积约35.6%,不仅面积远超其他三大洋,其平均深度(约4028米)和体积也居四大洋之首,完全符合“最大大洋”的定义。综上,地球上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正确答案是C。25.【答案】A【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解析】【分析】A.“用坏的铝盆直接扔掉”:铝是从铝土矿中提炼的重要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用坏的铝盆仍含有可回收利用的铝,直接扔掉会导致矿产资源被浪费,无法实现循环利用,反而增加了对新铝土矿开采的需求,不能保护矿产资源。B.“绿色出行,节约石油”:石油是重要的能源矿产,绿色出行(如步行、骑行、乘坐公共交通)能减少汽车燃油消耗,从而降低对石油的开采和使用量,减少矿产资源的消耗速度,属于保护矿产资源的做法。C.“使用水力发电代替煤炭发电”:煤炭是关键的能源矿产,水力发电利用的是可再生的水资源,用其替代煤炭发电,能减少对煤炭的依赖,降低煤炭开采量,属于保护矿产资源的做法。综上,不能保护矿产资源的做法是A。26.【答案】C;B;A【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拉力【解析】【分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关键因素:当力的作用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契合时,会为物体“助力”;方向不同时,会让物体“转向”;方向相反时,则会成为阻碍运动的“阻力”。对于运动的小车,若向前用力拉,拉力与小车前进方向一致,相当于给小车额外的动力,能明显加快它的运动速度,实现加速;若向侧面用力拉,拉力方向偏离小车原有运动轨迹,会打破其直线运动状态,迫使小车改变行进方向,从而发生转弯;若用手挡住小车,手对小车的作用力与它的运动方向相反,会不断削弱小车的运动能量,最终让小车的速度逐渐减为零,实现停止。27.【答案】棉布;玻璃;摩擦【知识点】摩擦力【解析】【分析】对比实验数据,三种材质对应的滑动距离为:玻璃表面1.3米、棉布表面0.5米、木板表面1米。通过数值大小可直接判断:棉布表面的滑动距离(0.5米)最短,玻璃表面的滑动距离(1.3米)最长。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初始速度相同。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会受到接触面施加的阻碍其运动的力,这种力即为摩擦力。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小车速度减小得越快,滑动距离越短(如棉布表面粗糙,摩擦力大,距离最短);反之则滑动距离越长。最终,摩擦力使小车的运动速度逐渐减为零。28.【答案】启动;停止【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解析】【分析】力的关键作用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不仅体现为“运动快慢”的变化,还包括“从静止到运动”和“从运动到静止”的状态转换,即物体的“启动”与“停止”。从“启动”来看:原本静止的物体(如静止在地面的箱子),自身没有运动趋势,当对其施加一个大于阻力的力(如向前推箱子)时,静止状态被打破,物体开始从原地移动,实现“启动”,这是力让物体从静止转为运动的典型表现。从“停止”来看: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滚动的皮球),若对其施加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力(如用手挡住皮球),运动的能量会被阻力抵消,速度逐渐减小,最终完全停下,实现“停止”,这是力让物体从运动转为静止的直接结果。因此,给物体施加力,除改变运动快慢外,还能使物体启动或停止。29.【答案】力;车闸【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摩擦力【解析】【分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关键。自行车静止时,要让它运动,需对其施加力:脚蹬是自行车的动力输入部件,当我们给脚蹬施加力时,会通过链条带动车轮转动,车轮与地面产生摩擦力,打破自行车的静止状态,使其开始运动。骑行中要让自行车停止,需施加阻碍其运动的力:车闸是制动部件,捏紧车闸时,闸皮会与车轮紧密接触,产生巨大的摩擦力,这个阻力会快速减慢车轮的转动速度,最终让自行车从运动状态转为静止。30.【答案】①;③;②【知识点】点亮小灯泡【解析】【分析】要使小灯泡亮,电路必须形成闭合回路(通路),即电流能从电池正极出发,依次经过导线、小灯泡(需连接灯泡的两个接线柱,确保电流通过灯丝),最终回到电池负极。观察可知,①和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②直接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形成短路电路。31.【答案】【知识点】电路连接图【解析】【分析】串联电路就像“串珠子”,电流只有一条通路,两盏灯和开关依次相连,电流需经过所有元件才能形成回路。这种情况下,开关相当于“总闸门”,无论安装在电路的哪个位置,只要断开,整个电路的电流就会中断,两盏灯都会熄灭;闭合时,两盏灯则同时亮起,因此开关能控制所有用电器。运用串联电路,将所有电路元件连接起来,即可一个开关控制两个灯泡。32.【答案】导体;绝缘体【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解析】【分析】判断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核心依据是其能否让电流通过,而电路中“灯泡是否亮”是直观的判断标志——灯泡亮说明电流能顺畅流过物体,形成完整回路;灯泡不亮则说明电流难以通过物体,电路处于断路状态。从实验结果来看,铁片、铜钥匙、五角硬币、湿树枝连接电路后灯泡亮,因此这类物体是导体。而塑料尺、纸、橡皮、干树枝连接电路后灯泡不亮。这类物体不易导电,被称为绝缘体。通过实验可明确区分:能导电使灯泡亮的是导体,不易导电使灯泡不亮的是绝缘体。33.【答案】幅度;A;B【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并非由振动速度决定,而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直接影响。振动幅度越大,物体对周围空气的撞击力度越强,产生的声波能量就越大,传递到我们耳朵里的声音就越响亮;反之,振动幅度越小,声波能量越弱,声音也就越轻柔。用手拨动桌边的钢板尺时,拨动的力度较大(图A),钢板尺会偏离原位置更远,振动幅度更大,因此产生的声音更强;拨动的力度较小(图B),钢板尺偏离原位置较近,振动幅度更小,产生的声音自然更弱。1 / 1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1.(2024四上·定州期末)足球场上,相对于地面,踢球的学生位置改变了,我们说他们是 的;坐在场外看比赛的学生位置没有改变,我们说他们是 的。【答案】运动;静止【知识点】参照物【解析】【分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并非绝对结论,而是由所选的“参照物”决定,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其核心判断逻辑是:若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那么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就是运动的;若二者相对位置始终保持不变,则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是静止的。足球场上,相对于地面,踢球的学生位置改变了,我们说他们是运动的;坐在场外看比赛的学生位置没有改变,我们说他们是静止的。2.(2024四上·定州期末)声音可以在固体、 和 中传播。【答案】气体;液体【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依靠“介质”,而固体、液体、气体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三类介质,声音可在这三类物质中传播,只是传播效果不同。气体是日常生活中声音传播最常见的介质,比如我们听到的说话声、鸟鸣声,都是声音通过空气振动传递到耳朵的;液体也能传播声音,例如在水中潜水时,能听到岸边的声音,或鱼群能通过水的振动感知同伴的信号;固体传播声音的能力通常更强,比如将耳朵贴在桌面上,能更清晰地听到桌面另一端敲击的声音。需要注意的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真空没有介质),这也是宇航员在太空必须通过无线电交流的原因。3.(2024四上·定州期末)按照岩石成因,地质学家将岩石分为三大类: 、 、 。【答案】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知识点】地壳的组成【解析】【分析】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形成原因(成因),将自然界中的岩石划分为三大类,它们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各不相同:岩浆岩:由地下深处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若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如火山喷发),形成玄武岩等“喷出型岩浆岩”;若岩浆在地下缓慢冷却,形成花岗岩等“侵入型岩浆岩”,是地壳的主要组成岩石之一。沉积岩:由地表的岩石碎屑、动植物遗骸等物质,经流水、风力等搬运后,在低洼处沉积、压实、胶结而成。常见的有砂岩、石灰岩,其显著特征是常含层理构造或化石。变质岩:由岩浆岩、沉积岩在地下高温、高压等地质条件下,发生矿物成分、结构的改变形成。例如,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页岩变质成板岩。4.(2024四上·定州期末)站在操场上观察我们的影子,早晨,影子在 ;傍晚,影子在 。(在横线上填写“东”或“西”)【答案】西;东【知识点】日影与方向【解析】【分析】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物体挡住太阳光后,在物体背光一侧形成的暗区,因此影子的方向始终与太阳光的照射方向相反。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光从东方照射过来,物体会挡住东方的光线,背光侧在西方,所以影子朝向西;傍晚:太阳向西方落下,太阳光从西方照射过来,物体会挡住西方的光线,背光侧在东方,所以影子朝向东。这一现象的本质是太阳的方位变化导致光照方向改变,进而使影子方向随之反向变化。5.(2024四上·定州期末) 关于声音,你还想研究的问题是: 【答案】噪音的防治办法有哪些【知识点】噪音【解析】【分析】噪音也是声音的一种,噪音会对人体产生很多危害。我们可以研究噪音的防治办法有哪些。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具体方法有:在有噪声的地方多植,在生活区学校区设置“禁止鸣喇叭”的标牌,窗户上用双层玻璃、带褶皱的窗帘,在产生噪声的机器上安装消声器,用隔音装置断绝噪声进入耳朵等。6.(2024四上·定州期末)运动小车的能量跟小车速度有关,速度越快,能量越大。( )【答案】正确【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解析】【分析】运动的物体必然具有能量,这种因运动产生的能量(动能),其大小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紧密相关,当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快,物体所具有的能量也就越大,题目说法正确。7.(2024四上·定州期末)发声的音叉可使平静的水面溅出水花,鼓面上的豆子会随鼓面振动而跳跃,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答案】正确【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音叉发声时,其振动非常微小,难以直接用肉眼察觉,但当它接触平静水面时,振动会传递给水,使水面溅出水花,间接证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鼓面发声时,其振动同样不明显,而鼓面上的豆子会随鼓面振动跳跃,豆子的运动成为鼓面振动的“直观证据”,说明发声的鼓面在振动。题目说法正确。8.(2024四上·定州期末)爸爸经常戴耳麦听歌,并且音量开得很大,这样不会影响耳健康。( )【答案】错误【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长期高音量使用耳麦会显著损害听力健康。耳朵内负责感知声音的关键结构是“耳蜗毛细胞”,它们能将声音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当耳麦音量过大时,强烈的声音振动会对耳蜗毛细胞造成持续刺激和机械损伤——这种损伤具有不可逆性,受损的毛细胞无法再生。长期如此,会导致听不清小声,逐渐发展为“噪声性听力损失”,还可能伴随耳鸣、耳朵胀痛等不适。因此,爸爸经常高音量戴耳麦听歌,会严重影响耳健康,题干表述错误。9.(2024四上·定州期末)在高速公路上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减少噪音,防止影响附近居民。( )【答案】正确【知识点】噪音【解析】【分析】高速公路安装隔音板的核心目的就是阻断噪音传播,保护附近居民生活环境。噪声的传播通常需要经过“声源产生—介质传播—人耳接收”三个环节,隔音板的作用聚焦于“阻断传播环节”:它由高隔音性能的材料制成,能像“屏障”一样阻挡高速公路上车辆行驶产生的噪音(如发动机声、轮胎摩擦声)。当噪音遇到隔音板时,大部分声波会被反射或吸收,无法顺利传播到公路附近的居民区,从而显著降低居民区的噪音强度,避免噪音对居民的睡眠、休息和身心健康造成干扰。因此,题干表述符合隔音板的实际功能,是正确的。10.(2024四上·定州期末)为了节约用电,家里空调制冷温度不宜设置过低。( )【答案】正确【知识点】节约能源【解析】【分析】设置过低的制冷温度会显著增加耗电量,不利于节约用电。空调的制冷原理是通过压缩机工作,将室内热量转移到室外,使室内温度降至设定值。当制冷温度设置过低时,室内外温差会增大,压缩机需要更频繁、更长时间地运行才能维持低温——运行时间越长,消耗的电能就越多。据测算,在合理温度区间,每将空调温度调高1℃,大约可节省6%-10%的耗电量。反之,温度设置过低不仅会造成电能浪费,还可能因室内外温差过大,增加人体患感冒、关节不适等健康问题的风险。因此,“空调制冷温度不宜设置过低以节约用电”的表述正确。11.(2024四上·定州期末)雷电是自然界的一种放电现象,不会发生雷电事故。( )【答案】错误【知识点】安全用电【解析】【分析】雷电不仅是自然放电现象,还极易引发严重的雷电事故。雷电发生时,云层与地面之间会形成强大的电场,瞬间放电产生的电流可达数万至数十万安培,伴随极高的温度和强烈的冲击波。这种能量释放会带来多重危害:击中建筑物、树木或电力设施时,可能引发火灾、烧毁设备,甚至导致建筑物坍塌;击中人体时,强大电流会直接危及生命,造成电击伤亡;还可能干扰通信信号、破坏电子设备,引发停电、数据丢失等事故。现实中,每年都有因雷电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案例,因此“不会发生雷电事故”的表述完全错误,雷电是需要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之一。故题目说法错误。12.(2024四上·定州期末)不同矿物的硬度、颜色等不同,矿物的用途十分广泛。( )【答案】正确【知识点】矿物的外观【解析】【分析】矿物的独特物理性质决定了其广泛用途。首先,矿物具有多样的物理特性:硬度上,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矿物,可用于制作切割工具;石墨硬度极低且有润滑性,适合做铅笔芯或润滑剂。颜色上,赤铁矿呈暗红色,是重要的炼铁原料和红色颜料来源;蓝铜矿呈鲜艳蓝色,可用于古代颜料制作。这些“硬度、颜色等不同”的特性,是矿物分类和应用的重要依据。其次,矿物的用途贯穿生产生活各领域:金属矿物是冶炼金属的核心原料,支撑工业制造;非金属矿物在建筑、化工、电子等行业不可或缺。正是基于多样的物理性质,矿物才能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用途十分广泛。因此,题干表述正确。13.(2024四上·定州期末)古代的青铜不是合金,现代的不锈钢是合金。( )【答案】错误【知识点】金属【解析】【分析】古代的青铜同样是合金,并非只有现代不锈钢是合金。合金的核心定义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古代青铜的主要成分是铜和锡,是典型的铜锡合金,其熔点低于纯铜、硬度高于纯铜,更易铸造且耐用,因此被广泛用于制作青铜器,是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合金应用成果;现代不锈钢则是以铁为基础,加入铬、镍等金属熔合而成的合金,凭借抗腐蚀性强的特性用于餐具、建材等领域。故题目说法错误。14.(2024四上·定州期末)生活中使用的铁锅、铝盆等金属制品来自于矿产,大理石不是来自矿产。( )【答案】错误【知识点】岩石的用途【解析】【分析】大理石同样来自矿产,并非只有铁锅、铝盆的原料来自矿产。矿产是指自然界中经过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固态、液态或气态物质,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铁锅的原料(铁)来自金属矿产(如铁矿),铝盆的原料(铝)来自金属矿产(如铝土矿);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非金属矿产中的“碳酸盐岩矿产”,它由石灰岩经变质作用形成,是自然界中天然产出的具有开采和利用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广泛用于建筑装饰、雕塑等领域,完全符合矿产的定义。因此,“大理石不是来自矿产”的表述错误,题干整体判断为错误。15.(2024四上·定州期末)农历每个月的初一是赏月的最佳时间。( )【答案】错误【知识点】月相【解析】【分析】农历每月初一并非赏月最佳时间,反而几乎看不到月亮。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亮是其反射的太阳光,而月相变化由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决定。农历初一:此时月球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的“暗面”朝向地球,从地球上几乎看不到月球的反光,这种月相被称为“新月”,而赏月的最佳时间通常是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此时月球运行至地球另一侧,“亮面”完全朝向地球,形成“满月”,月亮最大、最亮,才是传统意义上赏月的最佳时机。因此,“农历每个月的初一是赏月的最佳时间”的表述错误。16.(2024四上·定州期末)下列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A.山上转动的风车 B.在教室平直推桌子 C.转弯行驶的火车【答案】B【知识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解析】【分析】A.“山上转动的风车”,风车的叶片围绕中心轴做圆周运动,运动轨迹是圆形,并非直线,属于曲线运动,不符合直线运动定义。B. “在教室平直推桌子”,若桌面平整且推力方向不变,桌子会沿着平直的路径移动,运动轨迹为直线,方向未发生改变,完全符合直线运动的特征。C. “转弯行驶的火车”,火车在转弯时,运动方向会随轨道弯曲而改变,轨迹为曲线,属于曲线运动,不符合直线运动定义。综上,只有选项B属于直线运动。17.(2024四上·定州期末)体育课上进行跑步,下面三个同学中跑得最快的是( )。A.小雨18秒跑了100米B.小花跑200米用了40秒C.小华18秒跑了110米【答案】C【知识点】速度【解析】【分析】判断谁跑得最快,核心是比较三人的速度。速度的计算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速度值越大,说明跑步速度越快。A.小雨:18秒跑100米,速度为100÷18≈5.56(米/秒);B.小花:40秒跑了200米,速度为200÷40=5(米/秒);C.小华:18秒跑了110米,速度为110÷18≈6.11(米/秒)。6.11>5.56>5,所以小华的速度最快。选项C正确。18.(2024四上·定州期末)红红面朝南时,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后面,很短。这时是( )。A.上午 B.下午 C.中午【答案】C【知识点】日影与方向【解析】【分析】判断时间需结合“面朝方向、影子位置、影子长度”三个关键信息,核心是分析太阳位置与影子的关系: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位置决定影子的方向和长短。若为上午:太阳在东方,红红面朝南时,影子应朝向西方(与太阳方向相反),即影子在身体右侧,不符合“影子在身体后面”的条件。若为下午:太阳在西方,红红面朝南时,影子应朝向东方(与太阳方向相反),即影子在身体左侧,也不符合“影子在身体后面”的条件。若为中午:太阳大致在正南方向(北半球),红红面朝南时,太阳在她正前方,影子会朝向正北方,即落在身体后面;且中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光线接近直射,影子最短,完全符合“影子在身体后面且很短”的特征。综上,正确答案是C。19.(2024四上·定州期末)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家用电器异常时,要断开电源B.将手伸入插座C.一边充电,一边玩手机【答案】A【知识点】安全用电【解析】【分析】判断做法是否符合安全用电要求,需依据“避免触电、防止电路故障”的核心原则,分析各选项风险:A.“家用电器异常时,要断开电源”:电器异常(如冒烟、异响)可能是内部短路或故障,此时断开电源能切断电流,防止故障扩大引发火灾或触电,是正确的安全防护措施,符合要求。B.“将手伸入插座”:插座接入电路后有 220V 电压(家庭电路),手伸入会直接接触带电金属片,极易发生触电事故,严重时危及生命,不符合安全要求。C.“一边充电,一边玩手机”:充电时手机电池处于活跃状态,若设备或充电器存在质量问题,可能因过热引发电池鼓包、起火;同时充电时使用手机,也可能因电流不稳定增加触电风险,不符合安全要求。故答案为A。20.(2024四上·定州期末)小光在家写作业,但是外面的一些汽笛声影响了他,他准备想办法减弱噪声,下列做法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打开窗户 B.佩戴耳塞 C.关紧门窗【答案】A【知识点】噪音【解析】【分析】A.“打开窗户”:噪声(汽笛声)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打开窗户会让室外噪声更顺畅地进入室内,不仅无法阻断传播,还可能放大噪声,不能减弱噪声。B.“佩戴耳塞”:耳塞能直接阻挡噪声进入耳朵,属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的控制方式,可有效减弱噪声对小光的影响。C.“关紧门窗”:门窗关闭后,能利用玻璃、墙体等障碍物阻挡室外噪声的传播路径,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控制方式,可明显减弱室内听到的汽笛声。综上,不能减弱噪声的做法是A。21.(2024四上·定州期末)声音引起鼓膜振动,再传递到( )。A.耳朵 B.外耳道 C.大脑【答案】C【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A.“耳朵”:是声音接收和初步处理的整体器官,并非鼓膜振动后的具体传递目标(鼓膜本身就属于耳朵的一部分),表述过于宽泛,不符合“传递到”的具体指向。B.“外耳道”:位于鼓膜外侧,作用是收集并传递外界声波到鼓膜,是声音传递的“前序环节”,而非鼓膜振动后再传递的方向,逻辑顺序错误。C.“大脑”:鼓膜振动后,会通过中耳的听小骨、内耳的耳蜗等结构,将振动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最终神经信号会传递到大脑的听觉中枢,人才能真正感知到声音,这是鼓膜振动后声音传递的最终关键环节,符合生理过程。综上,正确答案是C。22.(2024四上·定州期末)月球绕着地球转动,是地球的( )。A.卫星 B.恒星 C.行星【答案】A【知识点】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解析】【分析】A.“卫星”:科学定义为“围绕行星运行、自身不发光的天体”。月球自身不能像太阳一样发光,且始终围绕地球按固定轨道转动,完全符合卫星的特征,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B.“恒星”:指“自身能通过核聚变反应发光发热、质量巨大的天体”,比如太阳系中心的太阳。月球自身不发光,质量远小于恒星,显然不属于恒星。C.“行星”:指“围绕恒星运行、自身不发光、且能通过引力清空轨道附近天体的天体”,比如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属于行星。而月球围绕的是行星(地球),并非恒星,不符合行星的定义。综上,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正确答案是A。23.(2024四上·定州期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B.长石具有玻璃光泽C.花岗岩中只有一种矿物【答案】C【知识点】矿物的外观【解析】【分析】A.“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这是岩石的核心定义。例如,石灰岩主要由“方解石”这一种矿物组成,而多数岩石(如花岗岩)由多种矿物构成,该说法符合科学事实,是正确的。B.“长石具有玻璃光泽”:光泽是矿物的重要物理特征,长石(如正长石、斜长石)表面经光线反射后,呈现出类似玻璃表面的光亮感,属于典型的“玻璃光泽”,该说法正确。C.“花岗岩中只有一种矿物”:花岗岩是典型的“复矿岩”,其主要组成矿物有三种 —— 石英(通常呈透明或乳白色)、长石(多为肉红色或灰白色)和云母(黑色或白色片状),并非只有一种矿物,该说法与事实不符,是不正确的。综上,不正确的说法是C。24.(2024四上·定州期末)地球上的海洋分为四个大洋,其中最大的是( )。A.大西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答案】C【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A.“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呈“S”形分布,横跨南北半球,面积约9336.3万平方千米,覆盖地球表面积约20%,虽规模庞大,但仍小于太平洋。B.“北冰洋”:是四大洋中最小、最浅且最寒冷的大洋,主要位于北极圈内,面积约1475万平方千米,仅为太平洋面积的约1/16,显然不是最大大洋。C.“太平洋”:是地球表面积最大的大洋,北起白令海峡,南至南极洲,东起南美洲西海岸,西至亚洲和澳大利亚东海岸,面积约1.8134亿平方千米,覆盖地球表面积约35.6%,不仅面积远超其他三大洋,其平均深度(约4028米)和体积也居四大洋之首,完全符合“最大大洋”的定义。综上,地球上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正确答案是C。25.(2024四上·定州期末)下列做法中,不能保护矿产资源的是( )。A.用坏的铝盆直接扔掉B.绿色出行,节约石油C.使用水力发电代替煤炭发电【答案】A【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解析】【分析】A.“用坏的铝盆直接扔掉”:铝是从铝土矿中提炼的重要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用坏的铝盆仍含有可回收利用的铝,直接扔掉会导致矿产资源被浪费,无法实现循环利用,反而增加了对新铝土矿开采的需求,不能保护矿产资源。B.“绿色出行,节约石油”:石油是重要的能源矿产,绿色出行(如步行、骑行、乘坐公共交通)能减少汽车燃油消耗,从而降低对石油的开采和使用量,减少矿产资源的消耗速度,属于保护矿产资源的做法。C.“使用水力发电代替煤炭发电”:煤炭是关键的能源矿产,水力发电利用的是可再生的水资源,用其替代煤炭发电,能减少对煤炭的依赖,降低煤炭开采量,属于保护矿产资源的做法。综上,不能保护矿产资源的做法是A。26.(2024四上·定州期末)下列几种方法中,可以让小车加速运动的是 ,可以让小车在运动中转弯的是 ,可以让小车停止运动的是 。A.用手挡住小车 B.向侧面用力拉小车 C.向前用力拉小车【答案】C;B;A【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拉力【解析】【分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关键因素:当力的作用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契合时,会为物体“助力”;方向不同时,会让物体“转向”;方向相反时,则会成为阻碍运动的“阻力”。对于运动的小车,若向前用力拉,拉力与小车前进方向一致,相当于给小车额外的动力,能明显加快它的运动速度,实现加速;若向侧面用力拉,拉力方向偏离小车原有运动轨迹,会打破其直线运动状态,迫使小车改变行进方向,从而发生转弯;若用手挡住小车,手对小车的作用力与它的运动方向相反,会不断削弱小车的运动能量,最终让小车的速度逐渐减为零,实现停止。27.(2024四上·定州期末)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用刻度尺测量小车在玻璃、棉布和木板三种不同材质的水平面上滑动的距离。小车滑动距离数据:材质 玻璃表面 棉布表面 木板表面滑动距离(米) 1.3 0.5 1结合以上数据分析得出:小车在 材质水平面上滑过的距离最短,在 材质水平面上滑过的距离最长。小车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力的作用。【答案】棉布;玻璃;摩擦【知识点】摩擦力【解析】【分析】对比实验数据,三种材质对应的滑动距离为:玻璃表面1.3米、棉布表面0.5米、木板表面1米。通过数值大小可直接判断:棉布表面的滑动距离(0.5米)最短,玻璃表面的滑动距离(1.3米)最长。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初始速度相同。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会受到接触面施加的阻碍其运动的力,这种力即为摩擦力。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小车速度减小得越快,滑动距离越短(如棉布表面粗糙,摩擦力大,距离最短);反之则滑动距离越长。最终,摩擦力使小车的运动速度逐渐减为零。28.(2024四上·定州期末)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使物体 或 。【答案】启动;停止【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解析】【分析】力的关键作用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不仅体现为“运动快慢”的变化,还包括“从静止到运动”和“从运动到静止”的状态转换,即物体的“启动”与“停止”。从“启动”来看:原本静止的物体(如静止在地面的箱子),自身没有运动趋势,当对其施加一个大于阻力的力(如向前推箱子)时,静止状态被打破,物体开始从原地移动,实现“启动”,这是力让物体从静止转为运动的典型表现。从“停止”来看: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滚动的皮球),若对其施加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力(如用手挡住皮球),运动的能量会被阻力抵消,速度逐渐减小,最终完全停下,实现“停止”,这是力让物体从运动转为静止的直接结果。因此,给物体施加力,除改变运动快慢外,还能使物体启动或停止。29.(2024四上·定州期末)自行车是人们常见的出行工具。我们骑自行车,给脚蹬施加 ,自行车就能运动起来。在骑行过程中,为了让自行车停止运动,我们可以捏紧 。【答案】力;车闸【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摩擦力【解析】【分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关键。自行车静止时,要让它运动,需对其施加力:脚蹬是自行车的动力输入部件,当我们给脚蹬施加力时,会通过链条带动车轮转动,车轮与地面产生摩擦力,打破自行车的静止状态,使其开始运动。骑行中要让自行车停止,需施加阻碍其运动的力:车闸是制动部件,捏紧车闸时,闸皮会与车轮紧密接触,产生巨大的摩擦力,这个阻力会快速减慢车轮的转动速度,最终让自行车从运动状态转为静止。30.(2024四上·定州期末)把一个小灯泡、一块电池,用一根导线连接起来形成闭合回路时,可以使小灯泡亮起来。下图的连接方式中, 和 能让灯泡亮起来, 不能让灯泡亮起来。(填序号)【答案】①;③;②【知识点】点亮小灯泡【解析】【分析】要使小灯泡亮,电路必须形成闭合回路(通路),即电流能从电池正极出发,依次经过导线、小灯泡(需连接灯泡的两个接线柱,确保电流通过灯丝),最终回到电池负极。观察可知,①和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②直接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形成短路电路。31.(2024四上·定州期末)想让一个开关控制两盏灯,应该怎样连接?请你在下图中连一连。【答案】【知识点】电路连接图【解析】【分析】串联电路就像“串珠子”,电流只有一条通路,两盏灯和开关依次相连,电流需经过所有元件才能形成回路。这种情况下,开关相当于“总闸门”,无论安装在电路的哪个位置,只要断开,整个电路的电流就会中断,两盏灯都会熄灭;闭合时,两盏灯则同时亮起,因此开关能控制所有用电器。运用串联电路,将所有电路元件连接起来,即可一个开关控制两个灯泡。32.(2024四上·定州期末)把下面的材料分别连接到电路中,观察现象如下表所示: 铁片 铜钥匙 塑料尺 纸 五角硬币 橡皮 干树枝 湿树枝灯泡亮 √ √ √ √灯泡不亮 √ √ √ √ 通过实验发现:有些物体连接到电路中,灯泡会亮,这些物体能导电,是 ;有些物体连接到电路中,灯泡不会亮,这些物体不易导电,是 。(选填“绝缘体”或“导体”)【答案】导体;绝缘体【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解析】【分析】判断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核心依据是其能否让电流通过,而电路中“灯泡是否亮”是直观的判断标志——灯泡亮说明电流能顺畅流过物体,形成完整回路;灯泡不亮则说明电流难以通过物体,电路处于断路状态。从实验结果来看,铁片、铜钥匙、五角硬币、湿树枝连接电路后灯泡亮,因此这类物体是导体。而塑料尺、纸、橡皮、干树枝连接电路后灯泡不亮。这类物体不易导电,被称为绝缘体。通过实验可明确区分:能导电使灯泡亮的是导体,不易导电使灯泡不亮的是绝缘体。33.(2024四上·定州期末)声音的强弱。在科学课上我们探究了声音的高低强弱,知道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 决定的。如下图,一只手将钢板尺按在桌边,保持钢板尺位置不变,另一只手拨动钢板尺。图 声音强;图 声音弱。【答案】幅度;A;B【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并非由振动速度决定,而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直接影响。振动幅度越大,物体对周围空气的撞击力度越强,产生的声波能量就越大,传递到我们耳朵里的声音就越响亮;反之,振动幅度越小,声波能量越弱,声音也就越轻柔。用手拨动桌边的钢板尺时,拨动的力度较大(图A),钢板尺会偏离原位置更远,振动幅度更大,因此产生的声音更强;拨动的力度较小(图B),钢板尺偏离原位置较近,振动幅度更小,产生的声音自然更弱。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学生版).docx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