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1/4月考试卷
八年 级道德与法治
(范围:上册第一课至第三课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4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规定的位置。每小题2分,共40分)
1.社交是青少年走向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今,部分青少年不是宅家,就是与手机游戏相伴,在日光下呼朋唤友奔跑嬉闹的场景已逐渐消失,他们不愿主动参与社会生活,融入社会,有的甚至产生社交恐惧。为克服“社交恐惧”,你建议 ( )
①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关注自我发展,积极谋求个人的利益
④拒绝融入社会,寻求自身的舒适安逸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菏泽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听报告,谈感受,诉心声。大家感慨万千,热议不断,感慨祖国发展的速度,立志报效祖国。同学们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
①会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自觉融入社会
②是为了得到他人的接纳认可,提升自身人生价值
③会更好地了解国家,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④有利于拓宽国际视野,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3.进入八年级,小明经历了很多“大事”,下面是他的日记节选:
9月 周末回老家帮助爷爷奶奶摘花生,虽然觉得很累,但也很兴奋
10月 和妈妈一起体验了武汉“罗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满满的科技感
10月 随父母走进十堰市博物馆,听解说、看馆藏,聆听历史足音,感受灿烂文化
小明的日记让我们体会到 ( )
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②走进社会,我们对社会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③只有走出家门才能了解社会,实践活动多多益善
④社会生活绚丽多彩,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了解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4.2025年2月23 日,乒乓球亚洲杯男单决赛王楚钦与梁靖崑对决,主教练王皓化身观众“悠闲”观赛。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 )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主教练王皓与两位队员的关系是地缘关系
③主教练王皓与两位队员的关系是业缘关系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这反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 ( )
①社会的发展与青少年没有关系 ②社会发展需要每个人积极参与
③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④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关系不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6. “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揭示的道理是 ()
A.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C.获得社会的关爱就会取得成功 D.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
7.下边漫画表明 ( )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
③每个人都能从“白纸”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④合格的社会成员应具有竞争意识和实践能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学校定期组织劳动体验、研学旅行等实践活动。这可以帮助我们 ( )
①学会合作共享,增强劳动观念 ②丰富社会关系,推动社会发展
③走进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 ④培养良好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公益广告语:“每人进步一小步,社会进步一大步”。鲁迅先生说:“一个人想要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对此两句话的理解你认为 ( )
A.两者的意思都是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B.两者的意思都是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能离开社会
C.广告语的意思是社会的发展决定个人的进步
D.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10、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5年3月5日上午开幕,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于3月4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小宁对此非常关注,每天向同学播报最新两会动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小宁的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形成正确价值观
B.小宁能欣赏和接纳自己的不足,做更好的自己
C.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小宁能够在互联网上传播网络正能量
11.一段“小松果”红领巾讲解员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火,点赞量突破10万。视频中的小讲解员吴同学,是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的一名“小松果”讲解员。她利用假期休息时间,从事志愿讲解工作100多场,服务时长达300多小时,服务观众3000余人次。这说明她 ( )
①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培养亲社会行为
②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主动塑造健康人格
③为人谦逊,待人宽厚,不争抢荣誉、利益
④热心交往,严守纪律,做时间的小主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让老年人生活更舒适、更舒心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某初中学生社团计划暑假期间开展助老爱老活动,以下方式合适的是 ( )
①教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共享互联网时代的便捷
②开设老年课程班,提高老年教育的普及率
③打扫文体活动场地,为老年人创造安全方便的环境
④成立老年观光团,带领老年人饱览祖国大好河山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暑假里,中学生小华经历了很多“大事”,以下是他的日记节选,这种经历有助于( )
7月16日 晴
今天到科技馆的儿童乐园当志愿者,引导和照顾前来玩耍的小朋友。一天下来,虽然累得精疲力竭,却很有成就感!
①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③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④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2025春节前夕,DeepSeek通用人工智能系统正式上线,其应用场景覆盖教育、生活服务等领域。学生使用后反馈其具有“真人互动感”,能通过语音指令解答学科难题、生成个性化学习方案;普通用户可通过该系统实时查询年货物流、规划春运路线。此外,DeepSeek还与多家企业合作,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生产效率,并推动智能家居、虚拟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材料表明,网络 ( )
①丰富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便利 ②阻碍人际交往,打破时空限制
③促进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④丰富民主方式,拓宽民主渠道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15.乘坐高铁可以“扫码”进站;用手机遥控电饭袋煮饭,回家就能享受美味;和远方的父母视频聊天,关心他们生活。这些生活片段说明 ()
A.网络取代了传统的交往方式 B.网络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C.网络为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 D.网络扩大了公民的社会权利
16.右侧漫画《有诉必应马上办》体现了( )
A.网络打破了交往的时空限制
B.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C.网络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D.网络搭建了文化传播新平台
17.《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调查数据显示: 57.8%的青少年选择微信、QQ交友,41%的青少年会把网上没见过面的人加为好友, 59.4%的青少年会在朋友圈晒自己、家人、朋友的照片……。这告诉我们( )
①网络交友正在成为青少年交友的新方式 ②网络交友方便快捷且安全性有保障
③青少年应增强网络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 ④网络交友比现实交友更值得信任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8.一些青春期的学生过度依赖电子产品,导致社交能力弱化,进而产生心理困境。处于青春期的你,面对电子产品的诱惑,你会 ()
A.每天花费大量时间玩游戏、刷短视频,享受生活
B.完全拒绝使用电子产品,排斥一切线上交流方式
C.合理安排使用电子产品,积极参与现实社交活动
D.追求网络上的认同感,在网上随意发布交友信息
19.2025年1月 1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共同关注》栏目以《真相来了:这些都是谣言》为题,报道了四起典型网络谣言案件。网络谣言会影响当事人的信誉,引发社会信任危机,损害公共利益。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 ()
①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加强网络监督和管理工作
②学会辨别网络信息,提高媒介素养
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净化网络环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0.扫码进群免费领红包、点开链接领取福利……近期,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案时有发生。警方提醒,未成年人不要听信别人的花言巧语,遇到陌生电话、信息等一定要提高警惕;家长、学校要多给孩子普及防骗知识等。由此可以看出,未成年人()
①需要全社会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
②面对诈骗完全不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
③应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辨析网络信息
④要学习防骗知识,加大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力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
21. (12分)
近日,某校公布了该校“青春社会实践行”名单。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同学们的事迹,向他们学习,汲取榜样力量。
【青春社会实践行】
情境一 小与和妈妈在家通过电视观看了国务院总理答中外记者问的直播,了解了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情境二 暑假期间,小法参加夏令营,到知名农场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了现代生态农业经营情况。
(1)小与和小法分别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社会生活的 (4分)
【青春需融入生活】
情境三 曾经,街头巷尾是自行车的洪流,邻里隔着院墙喊一声就能传信,买东西要攥着粮票排队;如今,新能源车穿梭在智能红绿灯下,微信视频里能看见千里外的亲人笑脸,手机扫码就能把生鲜送上家门。老作坊变成了网红文创园,黑板报换成了社区电子屏,但公园里下棋的老人、放学路上追跑的孩子,又藏着不变的烟火气。从写信要等一周到5G实时连线,从凭票供应到直播带货,社会生活的变迁里有科技的加速度,更有日子越过越透亮的温度。
(2)结合材料分析,我们的社会生活有何特点。(4分)
(3)请你简要说明,社会生活对青少年有何要求 (4分)
22.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创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是社会。”参加研学旅行,我们学会将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深度融合;参加模拟法庭活动,我们的法律意识得到增强……越来越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越来越多样的社会交往形式,让我们不断感受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喜悦。
(1)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的理解。(6分)
材料二 小王向同学们分享了暑假期间的三则日记,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日记一我今天带表弟表妹去科技馆,给他们讲解科技展品。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我也很有成就感!
日记二今天,我应同学邀请去乡下劳动,帮助生活不便的老人锄草、采摘蔬菜。劳动很辛苦,但能帮到别人,我感到很快乐。
日记三今天,我在小区里参加了小区垃圾分类协商会,发表了对小区垃圾分类的看法。叔叔阿姨向我投来赞赏的目光,我感受到了身上的责任。
(2)在这三则日记中,“我”分别是什么身份?这三种身份分别是通过哪种社会关系确定的 (6分)
日记 身份 社会关系
日记一 ① ②
日记二 ③ ④
日记三 ⑤ ⑥
23.(12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呀么小儿郎,背着那书包回家喽放下书包就把电视……强强放学回到家里,边唱歌边去开电。干什么 刚到家作业还没做就想看电视,越来越不像话了,写作业去!”爸爸拦住了他。“我要看《新闻联播》马上就要开始了。”“那又怎么了 和你学习有关吗 看那些有什么用,快去写作业!”强强刚被今天道德与法治课上“亲近社会”的内容激起的了解社会、亲近社会、融入社会的激情,一下子被爸爸吼去了一半,“老师告诉我们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强强回忆着老师上课时说过的话,想说服爸爸……
(1)面对爸爸的阻拦,强强想到了老师告诉他们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培养这种亲社会的情感呢 (4分)
(2)如果你是强强,为了能使爸爸同意自己适当地观看电视节目,请从人的社会化的角度来说服爸爸,改变爸爸的看法。(4分)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亲近社会 (4分)
2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互联网+”经济正在蓬勃发展,互联网+吃饭=美团、饿了么;互联网+集市=淘宝、京东:互联网+银行=支付宝、微信钱包;互联网+交通=滴滴打车、哈罗单车……这些新业态的出现大大便利百姓的生活,促进社会进步。
(1)结合材料分析一下,网络是如何推动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 (6分)
材料二 自2014年3月起,中国政府网开设“我向总理说句话”常设栏目,留言经汇总整理后,报送国务院相关领导和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这一栏目收到海内外网友的一致好评;打破传统学习模式、时空限制,各大高校教授在线上直播开讲引发网课热潮,网友们纷纷点赞教授们开讲,让知识落地。
(2)结合材料,说一说网络改进社会治理有何作用 (6分)
25.(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网络直播迅速兴起,但网络平台主体责任缺失、主播良莠不齐,直播打赏乱象频生,部分主播诱导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的现象多发,导致不少未成年人沉溺其中。八年级学生小佳正是其中一员,他沉迷打赏主播,不仅学习受影响,情绪和交友也出现障碍,甚至在一个月内将自己的零花钱和父母的血汗钱打赏给了主播。小佳认为,打赏自己崇拜的主播是我个人的自由,与他人无关。
(1)材料中小佳的言行是否正确 (2分)
(2)结合材料谈谈未成年人如何合理利用网络,做网络的主人 (10分)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5 ABCBD 6-10 AACAA 11-15 ABABB 16-20 BCCBA
二、非选择题
21. (1)①小与通过看电视(或关注新闻媒体)的方式了解社会生活;②小法通过社会调查(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了解社会生活。(每点2分,共4分)
(2)①社会生活不断变迁,科技推动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如从写信等传统方式到5G实时连线、直播带货等现代方式;②社会生活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既有科技带来的便捷,也有不变的生活温情,如公园里下棋的老人、放学追跑的孩子体现的烟火气。(每点2分,共4分)
(3)①主动关注社会发展变化,了解社会生活的新动态、新趋势;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学习,提升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③尊重社会生活中的不同现象,学会在多样的社会生活中汲取正能量。(每点2分,共4分,任答2点即可)
22. (1)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②社会为个人成长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条件,如多样的社会活动能提升个人能力,像研学旅行融合书本与生活经验,模拟法庭增强法律意识;③个人在社会交往和实践中不断成长,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交往形式的多样性促进个人发展。(每点2分,共6分)
(2)①表哥/表姐;②血缘关系;③志愿者(或帮助老人的人);④业缘关系(或互助关系);⑤小区居民(或参与协商会的成员);⑥地缘关系。(每点1分,共6分)
23. (1)①亲社会情感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生活;②培养亲社会情感有助于我们在社会中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支持,实现个人价值;③亲社会行为能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每点2分,共4分,任答2点即可)
(2)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需要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来实现社会化;②观看《新闻联播》能让我及时了解国家大事、社会动态,这是参与社会生活、实现社会化的一种方式;③通过了解社会,我能更好地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结合,提升自身的社会认知和适应能力,这有助于我的健康成长。(每点2分,共4分,任答2点即可)
(3)①主动关注社会,了解社会发展变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②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尊重他人,在社会交往中学会合作与分享;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主动伸出援手,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每点2分,共4分,任答2点即可)
24. (1)①网络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催生了新的业态,如“互联网+餐饮”形成美团、饿了么,“互联网+零售”形成淘宝、京东,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模式;②网络提高了生产和经营效率,如“互联网+交通”的滴滴打车、哈罗单车,优化了资源配置,让服务更高效;③网络拓展了生产经营的空间范围,打破了地域限制,使企业能够更广泛地对接市场和消费者,促进生产方式的革新。(每点2分,共6分)
(2)①网络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新渠道,如中国政府网“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让公民意见能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②网络改变了传统的学习和信息获取方式,如高校教授线上直播开课,打破时空限制,让知识传播更广泛,提升公民素质,为社会治理奠定良好基础;③网络增强了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提升了政府服务的效率和透明度,赢得公民好评,促进社会治理的和谐发展。(每点2分,共6分)
25. (1)不正确。(2分)
(2)①树立正确的网络认知,明确网络使用的目的是学习和丰富生活,而非沉迷打赏等不良行为;②合理安排上网时间,控制使用网络的时长,避免因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和生活;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将个人和家庭财物用于网络打赏,保护自身和家庭的财产安全;④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理性看待网络主播,不盲目崇拜和打赏,认清不良诱导的危害;⑤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自觉抵制网络中的不良行为,做到文明上网,做网络的主人。(每点2分,共1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