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下列方式有助于我们了解、感受社会生活的是 ( )
①沉迷于网络世界 ②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
③参观博物馆、研学旅行 ④到农村或商场参与劳动体验活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动;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这说明 ( )
A.我们可以尽情地享受生活 B.我们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C.我们的社会不需要发展了 D.工人和农民都在辛勤劳动
3.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强调要“带动更多市民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这充分体现了社会生活具有 ( )
A.开放性 B.多元性 C.包容性 D.公共性
4. 在某部动画电影中有这样的情节:哪吒拜太乙真人为师,跟随他学习仙法道术。太乙真人不仅传授哪吒法术技巧,还教导他为人处世的道理。由此可看出哪吒与太乙真人之间的关系属于 (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亲子关系
5. 下列属于地缘关系的是 ( )
A.兄弟姐妹 B.同事 C.同学 D.邻居
6. 小丽说:“我在小区里是居民,在学校是学生,在家里是女儿。”这说明 ( )
A.人的身份是固定不变的 B.人的身份由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
C.身份越多,责任越小 D.社会关系对个人没有影响
7. 刚出生的婴儿就像一张“白纸”,通过父母的抚育、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才能逐步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这表明 ( )
A.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相同的 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C.人人都能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D.学校教育是人社会化的唯一途径
8. 围绕“社会化”这一话题,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以下同学的观点,你赞同的是 ( )
A.小星:社会化是大人的事,与初中生无关
B.小月:社会化只要求在学校学习社会知识
C.小圣:社会化的过程是不需要和他人交往的
D.小晖: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我们应持续学习,促进自我发展
9. 鲁迅先生说,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这说明 ( )
A.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社会进步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C.个人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进步 D.个人不可能离开地球生存发展
10. 置身广阔的大地,我们要融入社会,感受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而不能脱离社会,脱离他人。下列古语与这句话意思表达一致的是 ( )
A.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B.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C.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1. “人不学,不知义”说明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 )
A.找到自己的位置 B.与他人友好相处
C.学习行为规范 D.扮演不同的角色
12. 在主题班会课上,同学们分享了如下素材:你认为最恰当的主题是 ( )
☆主动帮助有困难的老人、小孩 ☆自觉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A.促公平我守护 B.亲社会我行动
C.守规则我成长 D.倡民主我参与
13. 国庆假期,明明和家人一同观看了“盛世启航——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成就”展览。明明表示:“回首过去,我为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展望未来,我对祖国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他的行为体现了亲社会行为中的 ( )
A.谦让 B.分享 C.关心社会发展 D.帮助他人
14. 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
A.将捡到的100元钱捐献给受灾群众 B.在观看球赛时给对手喝倒彩
C.在风景区的石壁上刻励志语 D.就垃圾分类问题向环保部门提建议
15.“借阅书籍像点外卖一样方便。”某区图书馆上线的“书易借·新书直借”平台,有海量书籍任读者选择。读者直接线上下单图书,由快递配送上门,即可足不出户完成借书。这表明网络( )
A.满足了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需求 B.可以便捷地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C.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D.给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6. 李奶奶喜欢和远在外地的子女交流,但子女工作繁忙,不能经常回家。学会使用视频通话后,李奶奶每天都能和子女“见面”,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感觉子女就在身边,心情也变得更加愉悦。下列观点能全面反映上述情境的是 ( )
A.互联网助力我国科技的发展 B.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C.网络推动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 D.网络打破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17. 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推出“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很多网友利用网络平台表达自己对两会的看法,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这说明 ( )
A.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B.网络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
C.网络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D.网络衍生了许多社会问题
18.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成年人使用AI智能体聊天引发关注。14岁的秋月沉迷于与AI角色进行剧情聊天,甚至出现了和“AI男模”早恋的倾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AI丰富生活是个人的自由,其他人无权干涉
B.要学会正确使用网络,选择与学习有关的信息资源
C.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不用在意伦理道德和法律要求
D.利用AI消遣娱乐是网络发展潮流,不必大惊小怪
19. 下列属于网络谣言的是 ( )
A.官方发布的疫情防控信息 B.经多方验证的科学知识
C.夸大其词的虚假中奖信息 D.权威媒体的新闻报道
20. 在学校的宣传橱窗中,小安看到了这样一幅图片:
下列言行与民警提示主旨一致的是 ( )
①网络新武器,打击报复成本低
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约网友
③不造谣不传谣,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④不宣泄负面情绪,不恶意攻击他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份,履行相同的责任。 ( )
22.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仅在学校完成学业即可实现自我成长。 ( )
23.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养成亲社会行为的一种重要形式。 ( )
24.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便利和美好。 ( )
25.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 ( )
三、综合题 (本大题共2题,共30分)
2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着物质生产活动、社会政治活动、精神生产活动等,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从马车到飞机,从烽火狼烟到智能手机,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我们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
(1)社会生活的特点有哪些?(6分)
(2)在生活中,谈谈青少年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6分)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可办理业务、享受文化盛宴;也促进了人际交往和社会发展。但同时,网络上也存在虚假信息、谣言等不良现象。
(1)请列举网络的利与弊?(各举三例)(12分)
(2)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6分)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月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D C D B B D A B C B C D C D A B C D
二、判断题
21-25 :X X √ √ √
三、综合题
26.(1)①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②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③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
(2)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
③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④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27.(1)利:①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②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
④网络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
⑤查找资料
⑥丰富了娱乐生活
⑦网络购物
⑧在线学习
弊:①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影响身心健康。
②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容易弱化道德感,放纵自己的言行
③在网络时代,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④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窥秘偷拍、信息泄露、网络盗号等不良行为。
⑤侵犯个人隐私和危害信息安全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
(2)①提升媒介素养。
②学会选择网络信息。
③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⑤传播网络正能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