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潜山北部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胡夫金字塔高约146米,基底每边长约230米,用石约230万块,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做成三角形就会分散压力,经过几千年,依然屹立不倒。材料主要说明金字塔()A. 体现了神权的至高无上 B. 是“尼罗河的赠礼”C. 是古埃及人的智慧结晶 D. 是埃及法老的陵墓2.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甲骨文的出土,有力地证明了我国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B. 罗塞塔石碑上刻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C. 《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说明印度河流域很早就进入了文明时代D. 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3.下面示意图正确反映了某宗教的传播路线,由此推断这一宗教是( ) A. 佛教 B. 基督教 C. 道教 D. 伊斯兰教4.居住在古代雅典的外邦人虽然“名义上是市民,却有着奴隶的嘴,是没有自由的”,即使是已在雅典世代居住的“移民”家庭也不例外。这说明古代雅典:()A. 公民对政治无知 B. 民主程序不规范 C. 外邦人等同奴隶 D. 民主具有局限性5.下图为某同学学习古代欧洲历史时梳理的时间轴,其中①处应填的内容是( )A. 波斯帝国 B. 西罗马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奥斯曼帝国6.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有123天;4世纪时增至175天。在节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等活动皆由国库开支。这段材料可用于探究()A. 罗马城邦的兴起 B. 罗马帝国的扩张 C. 罗马帝国的衰亡 D. 罗马公历的缘起7.以下四张扑克牌各自代表着历史上著名的君王,其中推行“什一税”、被称为“罗马人的皇帝”的是()A. 大卫王 B. 查理大帝C. 凯撒大帝 D. 亚历山大大帝8.下列是对中世纪一个西欧庄园中农奴卡洛斯一天生活的描述,其中不可能的是( )A. 清晨,卡洛斯吃过简单的早餐,先到领主的直领地除草B. 半晌午,到自家的份地里给庄稼捉虫C. 中午,向领主缴纳继承捐,准备把自己的份地传给儿子D. 下午离开庄园到不远处的城市中打工9.中世纪西欧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由此可见,西欧庄园( )A. 农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 B. 为城市兴起奠定了基础C.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D. 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状态10.“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市民身份”“城市工商业还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这些措施使市民阶层不断扩大。下列各项中,能表达当时市民心声的是( )A.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B.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C. 大学是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D. “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11.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奴隶地位,对财产、债务、契约关系作出明确规定,奠定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A. 《罗马民法大全》 B. 《法学汇篡》 C. 《法理概要》 D. 《查士丁尼法典》12.今日大部分欧洲国徽的双头鹰都是源自拜占庭帝国的国徽版本,如俄罗斯、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的国徽图案与拜占庭帝国的徽章图案有共同的元素--双头鹰标识(见如图)。这表明拜占庭文化( )A. 对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B. 起源于俄罗斯和东欧文化C. 孕育了阿拉伯文化 D. 为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13.“今天的日本文化表面上有浓厚的‘欧洲色彩 ,剥去这一层,下一层是中国文化色彩很强的‘农业社会 文化。……这层中国文化色彩从制度上主要来源于一次模仿。”这次“模仿”()A. 基本上实现了日本的统一 B. 仿效了唐朝的典章制度C. 使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D. 建立起了封君封臣制度14.大化改新和阿拉伯国家建立的相同点是( ) ①都实现了社会性质的转变②都通过改革的方式实现了本民族的发展③都善于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④都缓解了社会危机,实现了社会的稳定⑤都实现了本民族、本地区的统一A. ①②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④ D. ①③④15.《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一部民间故事集,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其创作者是古代( )A. 埃及人 B. 印度人 C. 日耳曼人 D. 阿拉伯人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16.(1)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水变化规律的长期观测,制定了儒略历。判断: 改正: (2)《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判断: 改正: (3)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英吉利、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判断: 改正: (4).江户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判断: 改正: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7题10分,第18题10分,共20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今天我们不难在希腊、西亚、北非各地寻觅到罗马人留下的神庙、廊柱、浴场、剧院等遗迹,甚至在罗马——埃及时代的木乃伊棺椁上都出现了具有罗马写实风格的墓主人画像。罗马人将文化传播给高卢人、不列颠人以及日耳曼人,“罗马化”使不同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各个地区进行交融,客观上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与强盛。(1)观察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请你说说两者的建筑风格有何联系。请再举一例符合此类风格的古罗马建筑。(3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罗马文化发展与传播的影响。(3分)(3)综合上述探究,你从古罗马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4分)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典型的庄园,和乡村一致,即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庄园。庄园的土地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两部分。领主自营地由依附于庄园的农民无偿耕作,其收获全归领主。各户农民的小块份地则由农民用自己的农具耕作, 其收获用以维持农民一家的生活。庄园上的劳动者有三种人:奴仆,其身份有的近似奴隶,由主人供给饮食;也有的虽耕种小块土地但不足以维持生活, 还须由主人支付一定实物及货币。他们担任的是庄园上长年需人从事的工作,如运输、放羊、挤奶材料二 “我的附庸的附庸, 不是我的附庸”, 这样的局面出现很多年后,这条常规流行于西欧的某些国家和地区。材料三 在西欧中世纪,人们相信世上的一切权力都是上帝授予的。11世纪,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七世竭力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 宣称教皇权力来自上帝,有权废黜君主。皇帝亨利四世就是于1077年被教皇废黜的。12—13世纪,教皇权力终于达到顶峰:教皇有权废黜君主,罗马教廷成为中欧和西欧一切宗教事务和教义问题的最高裁判机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庄园里都有哪些劳动者。(2分)(2)材料二中局面的出现,说明当时西欧实行什么制度。从哪个国家开始的 (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罗马教廷处于什么样的地位。(2分)(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分析,说明中世纪西欧处于什么社会形态。(2分)四、活动与探究(12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亚非文明古国分布图。(1)材料一中字母所指代的文明古国中,修筑金字塔的是________(填字母)。金字塔在该国文明中有着怎样的地位?(2分)材料二:目前仍不清楚古埃及有多少法老,一切历史都是从金字塔中获取。科学家们每发现一座新的金字塔,意味着我们又将认识一位新的法老。(2)金字塔属于何种史料?为什么说发现一座新的金字塔意味着又将认识一位新的法老?(2分)材料三:在影响文明发展和文化创造的多种因素中,有许多学者将地理与环境的作用排在了首位,比较著名的有亚里士多德、汤因比等人。……我们必须承认地理与环境、气候在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叶锋、唐彩霞编著《中西文明十五讲》(3)请根据材料三提炼一个观点,并以古埃及为例进行论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行文流畅。)(8分)潜山北部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 C 2. D 3. A 4. D 5. B 6. C 7. B8. D 9. D 10. B 11. A 12. A 13. B 14. D15. D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16. (1)×;将“儒略历”改为“太阳历”。(2)√(3)判断:×;改正:“英吉利”改为“德意志”(4)×,将“江户”改为“镰仓”。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7题10分,第18题10分,共20分)17. (1)罗马建筑吸收希腊建筑特点并有所创新。罗马大竞技场;凯旋门;斗兽场;引水道工程等。(3分)(2)影响了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发展;促进不同文明的交融;促进国家的发展与强盛。(3分)(3)继承和创新有利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文明的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文明的交流与传播有利于国家的发展。(4分)18. (1)农民、奴仆。(2分)(2)封建等级制度。法兰克王国。(4分)(3)在当时的西欧,教皇和教会的权力最大(或神权至上)。(2分)(4)封建社会。(2分)四、活动与探究(12分)19. (1)B。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2分)(2)实物史料或第一手史料。因为金字塔是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2分)(3)观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的发展。论述: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利于航行,促进了古埃及统一;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肥沃的土壤,非常利于农业生产;古埃及人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推动了数学的发展;古埃及人根据尼罗河的涨落规律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任写2点)综上所述,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的发展。(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历史卷.docx 历史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