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5.1认识技术与工程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5.1认识技术与工程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1认识技术与工程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内窥镜(如图所示)是医生用来观察人体内部器官的仪器,关于内窥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科学家研究出光在光纤中传播的规律
B.工程师利用科学原理设计并制造出光纤和内窥镜
C.内窥镜的应用帮助医生了解更多有关人体的信息
D.科学、技术与工程三者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2.小科自制了一把“午休椅”。在检验后,小科针对“胜哥”提出的优化建议进行调整,该过程属于工程实践中的 (  )
A.明确问题 B.设计方案 C.检验作品 D.改进完善
3.小明给班级制作一个花盆架,经历的环节有:①设计方案②明确要求③检验作品④制作原型⑤改进完善。从工程实践的角度看,合理的顺序是
A.①②④③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④①③⑤ D.②①③④⑤
4.科学的核心是发现,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制造。据此分析,风力发电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属于科学发现的是
A.风是如何形成的 B.风能如何转化为电能
C.如何建造风力发电站 D.如何将风电并入电网
5.技术与人类生活和文明进程息息相关,且在人类文明进步中不断得到发展。下列是几种文字记录和处理技术,经历的发展顺序是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
6.在制作三球运动演示模型时,需要根据工程实践的一般流程进行,下列关于工程实践流程补充正确的是
A.①设计方案②实施计划③改进完善④检验作品
B.①实施计划②设计方案③检验作品④改进完善
C.①设计方案②实施计划③检验作品④改进完善
D.①设计方案②检验作品③实施计划④改进完善
7.目前,我国许多船只都安装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船员可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导航,但用指南针和观星的方法导航仍然是船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这说明
A.技术的发展是必然的,与人们的需求无关
B.技术的发展对提升船只航行安全作用不大
C.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导航的技术还不够先进
D.现代导航技术的发展不能完全取代原有技术
8. 关于我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者都属于科学成果
B.两者都属于技术成果
C.活字印刷术属于科学成果,造纸术属于技术成果
D.活字印刷术属于技术成果,造纸术属于科学成果
9.法拉第在实验中偶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于是,他思考了以下两个问题:①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是什么 ②如何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造出能持续不断产生电流的发电机 下列对这两个问题的认知正确的是(  )
A.①属于科学问题,②属于技术问题
B.①属于技术问题,②属于科学问题
C.①②都属于科学问题
D.①②都属于技术问题
10.最早的红绿灯只有红、绿两种颜色,后来经过改进,增加了一盏黄色的灯,提醒人们注意安全,于是红、黄、绿三色信号灯问世了。这一过程属于工程实践环节中的 (  )
A.明确问题 B.实施计划 C.改进完善 D.设计方案
11.我们要认真区分科学、技术、工程,进而促进整个科学、技术和工程的快速发展。下列有关说法或观点中不合理的是(  )。
A.对于高校和科研机构内搞原始科学发现的科研工作者,应强化其年度考核,以促进他们尽快发表基础科学论文
B.原始技术创新和某些新兴技术领域,我国和西方都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有机构和人去搞原始技术创新
C.我们在推进技术发展的同时,还要全面而长远地考虑技术对人、社会和环境的多方面影响
D.工程实践是解决具体的工程问题,需要发挥市场机制,树立“谁出资谁承担投资风险,谁解决问题谁受益”的观念
12.下列活动中,属于技术活动的有(  )。
①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
②小明在实验室做实验验证自由落体规律
③科学家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
④农学院的导师带领学生研究植物的生长与阳光、水分的关系
⑤小明给自己设计的小凳子进行承重测试
⑥我国成功测量出中微子的混合参数
A.③⑤⑥ B.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13.如图所示为筷子和叉子组合的多功能餐具,该设计历时3个月,可最终销量极差。经调查发现有该需求的人极少,此种餐具的需求不具备普遍性,这说明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出现了纰漏的环节是(  )。
A.发现问题 B.明确问题 C.收集信息 D.设计分析
二、填空题
14.相传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工匠。有一回,鲁班在着急上山砍树的时候,不小心被小草划破了手。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这个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受此启发,鲁班发明了锯子(如图5.1-3所示)。鲁班应该被称为   (填“科学家”或“工程师”),理由是   。
15.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和革新的过程,如农业技术的初始阶段使用   和简单机械进行耕作;发展阶段引入   和更复杂的犁具,提高耕作效率;现代化阶段使用拖拉机、收割机等机械化农业设备,以及   和精准农业技术。
16. 技术是在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   和    。
三、实验与探究题
17.我是小小工程师
每年十月要举行校园运动会,学校想利用暑假在操场搭建一个塔台,要求高1.8米,台面需带有护栏且面积不小于1平方米,塔台要能移动,方便教师站在塔台上指挥训练,其成本不超过6000元。学校发布了征集令,同学们纷纷报名参加此次竞标……
(1)下列不属于本次校园塔台建设中的限制条件的是(  )。
A.塔台高度 B.塔台形状 C.站立面积 D.建造成本
(2)塔台建造需要经历以下步骤,请填写正确的排列序号   。
①实施建设②明确要解决的问题③建立一个模型
④进行设计⑤模型测试,评估改进
(3)有三组同学率先展示了其模型,以下是学校对三个小组模型的评价表。
组别 塔高 顶端承重 抗风能力 抗震能力 材料成本
第1组 1.36米 良 优 优 4600
第2组 1.29米 良 合 合 4200
第3组 1.51米 优 优 优 4150
根据评价表,我们可以发现第   组建造的塔台稳定性存在不足,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至少写1条)   
(4)根据上题中的评价表,请你设计自己的塔台设计图,要求图文结合(包括材料、结构、规格等),并写出两条你的设计优点。
(注意:图画在答题卡上)
我的设计图:    我的设计优点: ①    ②    (一点1分)
四、综合题
18. 小龙想利用家中的生活用品自制一个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如图甲所示,他分别选择了平底玻璃杯和塑料瓶作为材料,经过测量发现,玻璃杯最多可以装 200mL水,塑料瓶最多可以装350mL水。请结合题目信息,评价用玻璃杯和塑料瓶制作的测量工具。
(1)你认为用哪种材料制作的测量工具更好 请说明理由。   。
(2)使用塑料瓶制成的工具时(如图乙所示),当待测液体体积在   (填“A”或“B”)区域范围内,测量结果较精确。
(3)请简要叙述如何给玻璃杯标上分度值为10mL的刻度线:   。
19.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如图所示,内窥镜是医生用来观察人体内部器官的仪器。它是工程师利用光纤及其传播光的原理制造的。反过来,内窥镜的应用又帮助科学家了解更多有关人体的信息。
(1) 科学家、工程师有不同的职责,在内窥镜的发明过程中,他们的研究成果分别是什么
(2) 上述材料说明了科学、技术与工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0.夏天来了,同学们每天趴在课桌上午睡,很不舒服。小明想设计制造一款可坐又可躺的椅子。
(1)小明发现同学们午睡不舒服,这属于工程设计中的   。
(2)小明设计的椅子可折叠变形,这是因为小明考虑到了椅子的使用会受   条件的限制,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   、   等条件的限制(举两个例子)。
(3)根据设计的要求,小明画出了草图,请你试着画一个草图供大家交流。
(4)制作出模型后,调节靠背,测量倾斜角度,这个过程叫   。
(5)小明的体重是40kg,他将40kg的重物放在椅子上,然后观察椅子座位与靠背的变形程度,发现变形程度并不明显。于是他决定不再修改材料的品种和规格。请你对他的决定作出评价。
(6)小明制造出了产品,请从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的角度,拟定适当的验收标准。(可用表格表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认识技术与工程
【解析】【分析】1、科学问题的特征
客观性:问题应该基于客观存在的现象、事实或规律,不依赖于个人的主观感受或偏好。
可验证性:能够通过科学方法,如观察、实验、测量等手段进行验证和研究,以获取客观的数据和证据来回答问题。
2、刻度尺选择相关知识点
量程的选择:要根据被测物体的大致尺寸来选择合适量程的刻度尺,确保刻度尺的量程能够覆盖被测物体的长度,以保证可以一次测量完成,避免多次测量带来的误差和不便。
分度值的选择:根据测量的精度要求来选择合适分度值的刻度尺。如果需要精确测量,就应选择分度值较小的刻度尺;如果对精度要求不高,可选择分度值较大的刻度尺。
【解答】A 、科学家确实研究出了光在光纤中传播的规律,比如光的全反射原理等,使得光可以在光纤中沿着特定路径传播而减少损耗,该选项说法正确。
B 、工程师根据光在光纤中传播的科学原理等,设计并制造出了光纤和内窥镜,将科学理论应用于实际产品的研发和制造,该选项说法正确。
C 、内窥镜通过光纤等技术可以深入人体内部,将内部的情况清晰地呈现给医生,帮助医生了解更多有关人体的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诊断等医疗工作,该选项说法正确。
D 、科学、技术与工程三者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科学研究为技术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技术的进步又为工程实践提供手段和方法,工程实践则是将科学和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和产品的过程,同时工程实践中也会提出新的科学和技术问题,推动科学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2.【答案】D
【知识点】认识技术与工程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解释、评估、交流与合作。
【解答】在检验后,小科针对“胜哥”提出的优化建议进行调整,该过程属于工程实践中的改进完善,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答案】B
【知识点】认识技术与工程
【解析】【分析】从工程实践的角度来看,其核心在于运用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理论转化为实际产品或解决方案,以满足特定的需求。它涉及多个相互关联的环节,强调系统性、逻辑性和实践性,注重从问题的提出到最终解决方案的实施与优化的全过程。
【解答】从工程实践的角度来看,小明给班级制作一个花盆架,合理的环节顺序应该是:
②明确要求:这是工程实践的第一步,需要先与班级同学或老师沟通,明确花盆架的尺寸、样式、承载能力、使用环境等具体要求和期望,以便为后续的设计提供依据。
①设计方案:在明确要求后,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和知识,进行花盆架的设计,包括绘制草图、确定材料、计算结构强度等,形成一个详细的制作方案。
④制作原型:按照设计方案,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开始制作花盆架的原型。在制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工艺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花盆架的质量和性能。
③检验作品:制作完成后,对花盆架进行全面的检验,检查其是否符合最初的设计要求,如尺寸是否准确、结构是否稳固、外观是否美观等,同时测试其在实际使用中的性能,如承载能力等。
⑤改进完善:根据检验结果,对花盆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完善,使花盆架更加完美,满足班级的使用需求。
故答案为:B。
4.【答案】A
【知识点】认识技术与工程
【解析】【分析】科学是人们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的活动。
【解答】风是如何形成的属于科学发现,是科学家研究的问题,而风能如何转化为电能、如何建造风力发电站和如何将风电并入电网属于工程师研究的范畴。
故答案为:A。
5.【答案】D
【知识点】认识技术与工程
【解析】【分析】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发展对于文字记录的和处理方式的影响很大,文字记录的和处理方式越来越便捷。
【解答】最早的文字记录是通过用笔手写文稿进行记录的,之后演变为使用打字机打印,再之后可使用计算机输入并编辑文稿,再到现在可以用语音识别系统输入并编辑文稿。
故答案为:D。
6.【答案】C
【知识点】工程方案设计;认识技术与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实践的流程:
明确问题:这是工程实践的起始步骤。在制作三球运动演示模型时,需要先确定要解决什么问题,比如模型要展示哪些天体运动、达到怎样的演示精度等,清晰界定需求和目标。
设计方案:基于明确的问题,构思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并从中选择最优的。要考虑模型的结构组成(如球体的连接方式)、运动实现方式(如如何模拟天体的公转和自转)、使用的材料(如轻质且耐用的塑料等)以及尺寸规格等,形成详细的设计蓝图。
实施计划:依据设计方案,准备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按照一定的步骤和顺序动手制作模型。在制作三球运动演示模型过程中,可能涉及零件的加工、组装等操作,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检验作品:对制作完成的模型进行测试,将模型的实际表现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比如观察三球的运动是否能准确模拟天体运动,模型是否稳定等,找出模型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改进完善:根据检验发现的问题,对模型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如调整球体的运动轨道、加固结构等,使模型的性能和效果不断提升。
发布成果:经过改进完善后,将最终的作品及其相关说明、制作过程等信息进行展示和分享,让他人了解该工程实践的成果。
【解答】工程实践的一般流程是:
首先是明确问题,了解需求。之后就是①设计方案,根据明确的问题构思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和设计蓝图,包括模型的结构、各部分尺寸等。
接着进入②实施计划阶段,按照设计方案准备材料、工具,动手制作三球运动演示模型 。
制作完成后要进行③检验作品,通过实际操作模型,观察其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演示效果,是否存在一些问题 。
最后根据检验结果进行④改进完善,对模型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更符合设计要求,之后就可以发布成果了。
故答案为:C。
7.【答案】D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认识技术与工程
【解析】【分析】根据现代先进技术和传统技术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可知。
【解答】A、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的需求。比如人们为了更便捷地出行,发明了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为了更高效地通信,发展了移动通信技术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出现也是因为人们对更精准、更可靠导航的需求,所以技术发展与人们的需求密切相关,A选项说法错误。
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为船只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导航等功能,大大提升了船只航行的安全性,如在复杂气象条件下能更准确地确定位置,避免触礁等危险,说其对提升船只航行安全作用不大是错误的,B选项说法错误。
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先进,能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C选项说法错误。
D、虽然有了先进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但指南针和观星等传统导航方法仍作为船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这表明现代先进技术的发展并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技术。因为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卫星信号受干扰等,传统导航方法可能会发挥重要作用,D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8.【答案】B
【知识点】认识技术与工程
【解析】【分析】科学成果是指某一问题或者是某项研究的结果,技术成果是指技术上面的成功,往往体现在操作上;
【解答】 关于我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都属于技术成果;
故答案为:B
9.【答案】A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认识技术与工程
【解析】【分析】科学问题是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为了揭示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而提出的问题,侧重于对自然现象及其原理的探索和理解。
技术问题是指在技术发明、创新、改进等实践活动中,为了满足社会的某种需求,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提出的问题,侧重于如何利用科学原理实现具体的应用和创造。
【解答】对问题①的分析:“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是什么”,这个问题旨在探究电磁感应这一自然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是为了从理论层面深入理解电磁感应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属于对自然科学原理的探索,所以①属于科学问题。
对问题②的分析:“如何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造出能持续不断产生电流的发电机”,该问题重点在于利用已经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这一科学原理,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实现制造能持续发电的发电机这一具体的应用目标,是关于如何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技术产品的问题,所以②属于技术问题 。
综上,①属于科学问题,②属于技术问题。
故答案为:A。
10.【答案】C
【知识点】认识技术与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活动有:(1)明确问题。(2)前期研究。(3)设计方案。(4)制作模型。(5)测试改进。①首先依据任务的要求,共同商定一个测试方法;②然后进行反复多次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判断是否满足任务要求; ③对达不到要求的部分进行改进。(6)展示交流。
【解答】工程实践的六个环节: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展示交流。最早的红绿灯只有红、绿两种颜色,后来经过改良后,增加了一盏黄色的灯,提醒人们注意危险,于是红、黄、绿三色信号灯即以一个完整的马路工具出现在世界上。这一过程属于工程实践的测试改进环节。
故答案为:C。
11.【答案】A
【知识点】认识技术与工程
【解析】【分析】根据自己对科学、技术、工程的认识和理解分析即可。
【解答】A.对于高校和科研机构内搞原始科学发现的科研工作者,应适当强化其年度考核,以促进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加快科研成果的输出,而发表论文没有太大的意义,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原始技术创新和某些新兴技术领域,我国和西方都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有机构和人去搞原始技术创新,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我们在推进技术发展的同时,还要全面而长远地考虑技术对人、社会和环境的多方面影响,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工程实践是解决具体的工程问题,需要发挥市场机制,树立“谁出资谁承担投资风险,谁解决问题谁受益”的观念,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2.【答案】B
【知识点】认识技术与工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1、性质不同 科学是反映和认识客观的过程;而技术则是要有所发明、实现发明的手段;
2、解决的问题不同 科学旨在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因而要解释因果性和揭示可能性;技术则关心“做什么”、“怎么做”,因而要给出具体的操作方法。科学强调客观,是理性认识;而技术则反映了主体的价值取向,是实践认识;
3、研究过程不同 科学主要是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从经验到理论,多采取抽象、概括、分析等方法,需要再现客体;而技术则是从一般到个别、从普遍到特殊、从理论到经验,多采取想象、综合等方法,需要建构客体;
4、衡量标准不同 科学讲是非,要求符合实际;技术讲优劣,具有功利性。
【解答】技术则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所以选项中的③和⑤符合概念。
故答案为:B。
13.【答案】B
【知识点】认识技术与工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设计的一般过程。设计的一般过程: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收集信息、设计分析、方案构思、方案呈现、方案筛选)、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维护和保养。
【解答】该设计者设计产品后,经过调查才发现有该需求的用户极少。说明该设计者没有遵循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设计产品,没有明确该问题是否具有普适意义,属于遗漏了明确问题这个步骤。
故答案为:B。
14.【答案】工程师;锯子是一项技术发明而不是自然规律
【知识点】认识技术与工程
【解析】【分析】科学源于问题的发现,我们要留意身边的事,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解答】科学家的创造性劳动成果是发现自然规律,而工程师的创造性劳动成果是技术发明。 因为鲁班发明的锯子是一项技术发明,所以他应当被称为工程师,而不是科学家。
答案 工程师 锯子是一项技术发明而不是自然规律。
15.【答案】手工工具;畜力;自动化
【知识点】认识技术与工程
【解析】【分析】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和革新的过程,如农业技术的初始阶段使用简单的手工农具(比如石斧、石锄等)和简单机械(像耒耜这类较为简易的工具)进行耕作;发展阶段引入畜力(例如牛、马等牲畜被用于牵拉犁具)和更复杂的犁具(像曲辕犁等构造相对精巧、功能更完善的犁),提高耕作效率;现代化阶段使用拖拉机、收割机等机械化农业设备,以及农业信息技术(涵盖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用于精准定位、分析农田状况等)和精准农业技术(可依据不同地块的实际情况,精准地进行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操作)。
【解答】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和革新的过程,如农业技术的初始阶段使用手工工具和简单机械进行耕作;发展阶段引入畜力和更复杂的犁具,提高耕作效率;现代化阶段使用拖拉机、收割机等机械化农业设备,以及自动化和精准农业技术。
16.【答案】方法;技能;工具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认识技术与工程
【解析】【分析】根据技术的定义进行解答。
【解答】技术是在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方法、技能和工具。
故答案为:方法;技能;工具。
17.【答案】(1)B
(2)②④③⑤①
(3)2;没有采用上轻下重、上小下大的结构;没有采用镂空结构
(4);框架使用三角形结构,稳定性好;整体结构上小下大,更稳定
【知识点】工程的测试与改进;认识技术与工程
【解析】【分析】在设计塔台时,会考虑的因素有:材料的实用性,安全性,成本,人员分工,设计对环境的影响,抗风抗震能力等,这些因素都要考虑。
【解答】(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塔台要求高1.8米,带有护栏的台面不小于1平方米,方便体育老师站在塔台上指挥队员训练,且成本不超过6000元。因此,属于本次校园塔台建设中的限制条件的是A塔台高度、C站立面积、D建造成本,不属于本次校园塔台建设中的限制条件的是B塔台形状。
故答案为:B。
(2)建造一座塔台,应该经历的步骤包括: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因此,下列建造塔台的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排列序号是:②④③⑤①。
(3)根据评价表中数据信息,我们可以发现第2组建造的塔台稳定性存在不足,可能的原因包括没有采用上轻下重、上小下大的结构,导致其抗震能力较弱;没有采用镂空结构,导致其抗风能力较弱。
(4)我的塔台设计图:
优点:①框架使用三角形结构,稳定性好;②整体结构上小下大,更稳定。
(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塔台要求高1.8米,带有护栏的台面不小于1平方米,方便体育老师站在塔台上指挥队员训练,且成本不超过6000元。因此,属于本次校园塔台建设中的限制条件的是A塔台高度、C站立面积、D建造成本,不属于本次校园塔台建设中的限制条件的是B塔台形状。
故选B。
(2)建造一座塔台,应该经历的步骤包括: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因此,下列建造塔台的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排列序号是:②④③⑤①。
(3)根据评价表中数据信息,我们可以发现第2组建造的塔台稳定性存在不足,可能的原因包括没有采用上轻下重、上小下大的结构,导致其抗震能力较弱;没有采用镂空结构,导致其抗风能力较弱。
(4)我的塔台设计图:
优点:①框架使用三角形结构,稳定性好;②整体结构上小下大,更稳定。
18.【答案】(1)玻璃杯,刻度线分布均匀(或塑料瓶,量程更大)
(2)A
(3)用刻度尺测出玻璃杯的高度,将其20 等分,在每一等分处画上刻度线并标上刻度值(或用量筒量取10mL水,倒入玻璃杯,在液面位置画上刻度线标上刻度值“10mL”;再量取 10mL 水倒入玻璃杯,画上刻度线标上刻度值“20mL”,以此类推)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认识技术与工程
【解析】【分析】用刻度尺测出玻璃杯的高度,将其20等分,在每一等分处画上刻度线标上刻度值;用量筒量取10mL水,倒入玻璃杯,在液面位置画上刻度线标上刻度值“10mL”。再量取10mL水倒入玻璃杯,画上刻度线标上刻度值“20mL”,以此类推。
【解答】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测量前,量筒必须放在水平桌面上。大多数液体在静止时,液面在量筒内呈凹 形。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切,玻璃杯上下粗细相同,刻度线分布均匀,测量工具更好;
故:
(1)玻璃杯。玻璃杯上下粗细相同,刻度线分布均匀;
(2)A区较细,较小的体积变化可以使读数变化更加明显,所以测量结果比较精确;
(3)玻璃杯最多可以装200mL水,20等分,每一等分为10mL。
19.【答案】(1)科学家发现光纤及其传播光的原理;工程师设计并制造出光纤和内窥镜
(2)科学、技术与工程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知识点】认识技术与工程
【解析】【分析】内窥镜是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制成的,根据科学家与工程师在发明内窥镜的过程的贡献进行解答。
【解答】(1)在内窥镜的发明过程中,科学家发现光纤及其传播光的原理;工程师设计并制造出光纤和内窥镜;
(2)通过内窥镜的发明的过程,说明科学、技术与工程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20.【答案】(1)发现并明确问题
(2)空间;承重能力;舒适程度
(3)
(4)检验作品
(5)这个决定不妥。原因如下:①椅子实际使用者的体重可能超过小明的体重,②人从坐下到躺下,各处承重情况并不均匀。因此小明需从两方面进行改进:第一,设计要留有余量;第二,还需补充测试人员实际使用过程中,坐下和躺下时椅子各部分的形变情况。
(6)
指标 优秀 良好 合格
功能性 可坐可躺,折叠动作小于2个,坐卧姿势贴合人体生理曲线,有弹性垫子 可坐可躺,折叠动作3个,坐卧时感觉较硬,有垫子 可坐可躺,折叠动作4个及以上,坐卧时感觉较硬,无垫子
安全性 整体牢固,承重较好,学生坐下和躺下时均无明显变形,边角光滑无毛刺 整体牢固,承重较好,学生坐下和躺下时,有轻微变形,边角光滑无毛刺 整体牢固,承重较好,学生坐下和躺下时,有较|明|显|变形,边角光滑无毛刺
经济性 成|本|为|200元及以下,材料环保且可回收,零部件通用性好易替换 成本为200~300元,材料环保,零部件通用性好易替换 成本为|300元及以上,材料与零部件需特制
【知识点】认识技术与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实践的一般流程包括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检验作品、改进完善、发布成果。工程设计是将工程的技术要求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创造性活动。它是一个综合运用科学知识、技术手段、实践经验以及创新思维,来规划和设计工程项目的过程。
【解答】(1)小明发现同学们午睡不舒服,这属于工程设计中的发现并明确问题。
(2)小明设计的椅子可折叠变形,这是因为小明考虑到了椅子的使用会受空间条件的限制,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承重能力、舒适程度等条件的限制。
(3)草图的设计根据椅子的使用完成:
(4)制作出模型后,调节靠背,测量倾斜角度,这个过程叫检验作品。
(5)小明的这个决定不妥。
原因如下:①椅子实际使用者的体重可能超过小明的体重,②人从坐下到躺下,各处承重情况并不均匀。因此小明需从两方面进行改进:第一,设计要留有余量;第二,还需补充测试人员实际使用过程中,坐下和躺下时椅子各部分的形变情况。
(6)根据椅子的作用和性质设计评价标准:
指标 优秀 良好 合格
功能性 可坐可躺,折叠动作小于2个,坐卧姿势贴合人体生理曲线,有弹性垫子 可坐可躺,折叠动作3个,坐卧时感觉较硬,有垫子 可坐可躺,折叠动作4个及以上,坐卧时感觉较硬,无垫子
安全性 整体牢固,承重较好,学生坐下和躺下时均无明显变形,边角光滑无毛刺 整体牢固,承重较好,学生坐下和躺下时,有轻微变形,边角光滑无毛刺 整体牢固,承重较好,学生坐下和躺下时,有较|明|显|变形,边角光滑无毛刺
经济性 成|本|为|200元及以下,材料环保且可回收,零部件通用性好易替换 成本为200~300元,材料环保,零部件通用性好易替换 成本为|300元及以上,材料与零部件需特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