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双区一中2025-2026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学情反馈
道德与法治试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5小题,共计30分)
1-5ACDBB 6-10CABBC 11-15DCDAB
二.非选择题(共计40分)
16.(1)与时俱进(2分)
(2)2019-2023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逐年增加或增多(2分)
(3)自主创新(2分)
(4)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2分)
(5)节能、环保、低碳、文明(每点0.5分,共2分)
17.(1)以人民为中心(2分)
(2)高质量发展(2分)
(3)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2分)
(4)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每点1分,共2分)
(5)①树立节能环保意识;②践行绿色发展理念;③学习、宣传有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④减少浪费,坚持一水多用,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随手关灯、关闭水龙头,节约粮食;⑤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⑥坚持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等等。(答案不唯一,只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赋分,2分)
18.(1)①改革开放(2分);②科技创新(2分);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分)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任意一点即可赋分,2分)
(3)爱国主义(2分)
19.(1)协商民主(2分)
(2)人民当家作主(2分)
(3)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任意一点,2分)
(4)严格执法(2分)
(5)例如: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要求语言规范,立场正确,观点清晰,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2分)双区一中2025-2026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学情反馈
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举措有利于化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
①我国重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实施中部崛起战略
②我国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
③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更加完善,就医更加有保障
④2024年秋季开学起,全国小学和初中阶段启用新修订的统编教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在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实施进展发布会上表示:面临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打压,我们要把美国“卡脖子”的清单变成我们科研任务清单进行布局。比如航空轮胎、轴承钢、光刻机,还有一些关键的核心技术、关键原材料等。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 )
①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 ②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③我国必须要保证全球的科技霸主地位 ④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在习近平总书记擘画指引下,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关键领域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人民生活品质……中华大地上,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画卷正在徐徐铺展。这得益于国家( )
①推动文化发展 ②转变发展方式 ③优化经济结构 ④转换增长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5年1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辽宁省本溪市,考察了鞍钢集团所属的本钢板材冷轧总厂第三冷轧厂。钢铁人倍感振奋,他们纷纷表示,要以科技创新挺起“钢铁脊梁”,让百年钢企焕发新活力。这表明,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是( )
A.固守传统经验 B.提升创新能力 C.回避风险挑战 D.购买核心技术
5.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战略部署。加强教育强国建设,是因为( )
①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②教育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③教育是当前工作的中心 ④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更多心仪工作、更好权益保障,减少后顾之忧、增加消费底气,“家门口”看好病、让用药更安心……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众多代表提出的议案勾勒出一幅幅与你我密切相关的民生图景。这表明(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C.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D.全国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均有权决定国家重大事务
7.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意味着民主的所有环节一个都不能少。关于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和途径,下列表格中匹配正确的是( )
选项 材料 形式和途径
A 在区人大代表选举大会上,小明爸爸投出了神圣庄严的一票 民主选举
B 小强拨打市长热线反映校门前路口放学期间拥堵不堪,要求整治 民主决策
C 我市就公交票价调整举行听证会,芳芳妈妈在会上积极建言献策 民主协商
D 某村建立“村规民约”,并通过“接地气”的宣传形式引导村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民主监督
A.A B.B C.C D.D
8. 下列事例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的是( )
A.中共中央就2025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建议
B.某地推行村民说事制度,发动村民“敞开说”“共同议”“一事一议”
C.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公司法
D.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9.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征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 )
A.马克思主义 B.习近平法治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0.通过接入DeepSeek,沈阳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服务水平大幅提高,使得市民的诉求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被处理和解决。这表明( )
①政府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②政府全面推进了政务公开
③创新助力政府提升执政效率 ④政府积极打造服务型政府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1. 当地时间2025年2月14日,中国动画电影《哪吒2》在北美地区正式上映,影片的预售票房和排片量均创下北美地区近20年来华语影片新纪录。具有中华文化特点和元素的国产动画电影的成功,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对此,我们要( )
①继承和弘扬一切中华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②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③通过交流互鉴,吸收一切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交流
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这说明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 )
A.中华传统美德 B.中华民族精神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中华传统美德
13.从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将用15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到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到55周岁、58周岁。这一举措( )
A.能完全解决我国社会的养老问题 B.有力地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C.表明我国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D.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14.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和见证,汉字历经三千多年演变而不改其形,以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绵延不断的历史,印证着中华民族前进的足迹,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卓越智慧和伟大创新精神,甲骨文及后世文字的价值正愈发受到珍视。以下是甲骨文“新”的字源含义。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华文化( )
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②具有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
②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④是中国人民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红树林保护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专门设置了红树林条款,组织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建立了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模式,出台了营造林、生态修复等10多项技术文件。这表明我国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是( )
A.坚持绿色富国、绿色富民 B.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C.贯彻创新、协调发展理念 D.保护环境、减少湿地面积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16.某校九年级(5)班同学制作了“时政新闻展板”。根据展板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展板一 筑梦苍穹,高扬民族精神】
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二十号,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的鼓舞下,几代航天人犹如捆绑式火箭,汇成托举神舟飞天的强大力量。
(1)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怎样的品格?(2分)
【展板二 宏观调控,建设科技强国】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统计公报》 相关链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简称R&D经费),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报告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研完与试验发展活动(简称R&D活动)的经费总和。 ≥我国日前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为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保障。
(2)概括上图数据变化的趋势。(2分)
(3)展板二启示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什么?(2分)
【展板三 踔厉奋发,建设美丽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4)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应继续坚持哪项基本国策?(2 分)
结合所学思考,我们要加快形成怎样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2分)
2025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6周年,辽宁全面振兴,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以待。十一期间,小德同学以研学的形式打卡辽宁各地,感悟中国式现代化的辽宁新篇章。(10分)
【温暖辽宁】
在辽宁各地的街道社区,小德看到这幅“有温度”的图片,心里美滋滋的。
这张“有温度”的图片让我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发展思想是什么?(2分)
【活力辽宁】
走进沈阳航空产业园、和平湾生态科创示范区……到处是车辆穿梭,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新兴产业和科技企业为沈阳的未来发展提供强大动能;走进沈鼓集团、华晨宝马,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运营,推动沈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材料说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什么?(2分)
【文化辽宁】
在沈阳,糖人、面人、周氏草编……多种非遗展示项目精彩亮相;在铁岭朝鲜族长鼓舞传递着人们的喜悦;在营口,皮影戏演绎着千年不衰的故事传说;去阜新听短调民歌……
(3)辽宁各地浓郁的文化气息,使同学们感受到家乡文化的深厚底蕴,体现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2分)
【绿色辽宁】
2025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盘锦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立市不动摇,出台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专项方案,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深刻入辽河入海口的潮汐之间,以“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协同实践,重现了河海交汇的生命律动,谱写出“振兴新突破 决胜勇争先”的盘锦生动实践。
(4)材料中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分别是指什么?(2分)
(5)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建设美丽盘锦,我们应作出哪些努力?(答出一点即可,2 分)
18.结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某校思政教师策划了一期校园版《航拍中国》。下面是这期
航拍镜头的解说词片段,请你阅读解说词,回答以下问题。(10分)
(
【第一站】
我们来到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978 年,这里的18位村民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签上名字、按下手印,这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同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

的历史征程。
【第二站】
我们来到了深圳。从昔日小渔村蜕变为今日的大都市。40多年来,深圳一直是

中国奇迹



试验田

。深圳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以

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向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国际化创新型全球标杆城市的目标,奋勇前进!
【第三站】
我们来到了上海。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出生地。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只有不忘来时路,才能走好前行路。

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
【第四站】
我们来到了北京。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阅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当年,面对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生死较量,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
)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完成解说词的内容。(6分)
根据航拍第一站和第二站所提供的信息,运用所学知识思考,我们能从中感悟到什么道理?(2分)
(3)第四站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2分)
19.以下是九年级学生小明学习和生活中的三个镜头。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镜头一:最近,小明和爸爸参加了社区建设恳谈会。社区党员干部与居民围坐在一起,面对面促膝谈心。居民代表们你一言我一语,围绕社区休闲广场建设、停车位扩充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共商治理良策。
(1)镜头一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什么?(2分)
(2)镜头一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2分)
镜头二:晚饭后,小明和爸爸一起观看了新闻,了解社会生活。
新闻一 2024年11月15日,沈鼓研制的国内首台八级整体齿轮式压缩机组顺利下线。该机组在研制过程中突破重重技术壁垒、创造了多项行业第一,自主化率达到100%,是当之无愧的“大国重器”。 新闻二 国庆节、中秋节将至,沈阳桃仙机场客流量不断增大。近期,沈阳将加大力度查处桃仙机场地区的非法营运“黑车”,加强执法频次,进一步规范机场地区客运市场秩序,为乘客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
(3)“大国重器”的取得,得益于沈鼓坚持哪一发展战略?(2分)
(4) 加大对非法营运“黑车”的执法力度,体现了厉行法治的哪一基本要求?(2分)
镜头三: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带领学生们共同分析了以下材料。
“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厉行法治,需要激发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将法律知识涵养成法治精神,从而成为法治国家合格的公民。
(5)为建设法治中国,中学生应怎样贡献自己的力量?(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