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外国语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练习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外国语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练习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阶段练习(一)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卷前语: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大家已进入毕业季这个人生重要的站点,请你参与
到“在自我审视中成长”的语文作业质量评价中来,展示你的真实生活与语文学习能力和素
养。
第一站【品味诗歌之美】(2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6分)
历史文化的滋养,既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huímóu()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
与的日常生活之中A当博物馆“打卡”日益成为公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当故宫开发的文创产品频
频卖断货,当陕西剪纸、遂昌龙粽等非遗伴手礼受到顾客qīnglài(),“活起来”的不仅是文化遗
产,更有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活起来”。文化遗产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
并且还应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让它们亲民而不再“高冷”,有趣但不失B(稳
重/厚重),这是擦亮文化guībǎo()的必经之路。
1.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huímóuqīnglàiguībǎo
2.请在A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1分)
A处的标点符号是。
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B处。(1分)
B处的词语是。
4.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1分)
修改意见:。
5.根据语境补充诗句。(8分)
登亭台楼阁,观湖光山色,游目骋怀,纵情山水,可以让人感受自然之美,领略历史文化的底蕴。
“浮光跃金,①”,是洞庭湖上月影的不凡风光;“秋草独寻人去后,②”,
是贾谊故宅萧条冷落的景色;“③④,”,是商山早行之人眼中的纯景
图画;诗文在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同时,也会表达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志趣抱负。“⑤,
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李白的豪情;“欲为圣明除弊事,⑥”,这是韩愈在《左
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露的忠君之心;“⑦,⑧”,是刘禹锡在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的乐观豁达的精神,并被赋予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6.你班正在开展“阅读之如何读诗——以《艾青诗选》为例”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同学们就读诗方法进行了分组讨论。请你完善下列表格。(6分)
组别发言内容
第一组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艾青的诗不拘于形式,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
一。但也常用一些方法使气韵通畅,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中,诗人运用了
①手法,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两句贯通全诗,强
化了压抑沉重的氛围。
第二组把握诗歌的意象。意象是寄寓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读诗要透过诗歌的形象理解诗歌的深
层内涵。如诗人在《我爱这土地》中以“②”自喻,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了③
1
、河流、风、黎明等,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情意。
第三组④。抒发情感是诗歌与其他文学样式的主要区别,我们通过研读《北方》
一诗“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
古老的种族”,领悟到诗人⑤的情感。
第四组体会诗歌的理性美。诗歌在情感美的背后,往往蕴藏着理性美。如《镜子》“仅只是一个平
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它最爱真实/决不隐瞒缺点/它忠于寻找它的人/谁都能从它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酡颜/或是鬓如霜雪/有人喜欢它/因为自己美/有人躲避它/因为它直率/甚至会有
人/恨不得把它打碎”,这首诗通过对镜子的描写,揭示了⑥的道理。
①②③④⑤⑥
7.小语准备选艾青的《光的赞歌》参与诗歌朗诵大赛。(5分)
光的赞歌(节选)
艾青
每个人的一生世界要是没有光
不论聪明还是愚蠢也就没有扬花飞絮的春天
不论幸福还是不幸也就没有百花争妍的夏天
只要他一离开母体
就睁着眼睛追求光明也就没有①_________
世界要是没有光也就没有大雪纷飞的冬天
等于人没有眼睛世界要是没有光
看不见奔腾不息的江河
航海的没有罗盘看不见②_________
打枪的没有准星看不见容易激动的大海
不知道路边有毒蛇看不见像老人似的雪山
不知道前面有陷阱
①请你分析她选择本诗朗诵的理由。(提示:至少两种方法)。(2分)
②诗歌第1节如从重音或语调的角度作朗读处理,你会怎么处理?为什么?(2分)
③请根据以上节选的诗歌语境,将诗句空缺处补充完整。(1分)
第二站【走进古文诗韵】(21分)
【甲】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
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
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2
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
乃为《朋党论》①以进。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臣谓小人无朋,惟
君子则有之。小人所好者利禄,所贪者财货,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
或利尽而反相贼害,虽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曰小人无朋。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
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故曰惟君子则有朋。纣有臣亿万,
惟亿万心,可谓无朋矣,而纣用以亡。武王有臣三千,惟一心,可谓大朋矣,而周用以兴。盖君子之朋,
虽多而不厌故也。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①《朋党论》是欧阳修写于新政遭受打击,范仲淹被贬之时。
【丙】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①
范仲淹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
②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③、老成尫悴④。只有中间,些子⑤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⑥与千金,问白
发、如何回避?(选自《宋词鉴赏辞典》)
【注释】①范仲淹和欧阳修在朝共事,新政遭受打击,此词正是范仲淹此次被贬前在京中欧阳修席上分题
写成。②刘伶:竹林七贤之一。《世说新语》云:“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
埋我。’”③痴騃:痴呆。④尫悴:衰老羸弱的样子。⑤些子:一点,稍微。⑥一品:唐宋时官分九品,
一品为最高的一级。
8.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虽多而不厌故也②及其见利而争先
③宴酣之乐④树林阴翳
9.先把握句子的结构特点,再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3分)
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10.“虚词不虚”作者往往借其表达一定的语气情感。请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句子中“也”字所表达的语气
和情感。(2分)
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12.在古诗文中文人常常借用典故来传情达意。【乙】文中欧阳修引用①__________与“周武王大朋以兴”
典故,正反对比论证了②_________(用自己的话)这一观点,增强说服
力。【丙】词中范仲淹引用③__________与“刘伶一醉”典故,一贬一褒,传达了④______
____的情意。(4分)
13.古人有言:“君子之交淡如水。”按【乙】文欧阳修《朋党论》的观点,你认为范仲淹与欧阳修是否为
3
真朋友?请结合以上古诗文,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说说你的判断依据。(4分)
第三站:用经典指方向(39分)
以经典为炬,照前行之路。江海中学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同学们点亮一盏盏精神明灯。江海
中学九(3)班要举办“推广古诗词文化”的实践活动,请你参与整理收集到的材料,并完成13~17题。
(17分)
【材料一】
第21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关于公共阅读设施占比的报告
【材料二】
古诗词短视频受欢迎
过去一年抖音古诗词相关视频
累计播放量178亿同比增长168%
抖音成为古诗词传播重要载体
康震: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随着人们生活不断丰富,阅历不断增长,人们越来
越发现追求高品质的精神生活,才是人生最精彩的部分。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当人们吃饱了穿暖
了,对于更高的精神境界的追求,就开始成为人们奋斗的主要目标。而这个时候古典的诗词以它非常短小
的形态,以它非常精准的表达和富有感情的一种内涵,包括它的思想性,回应了人们对精神追求的这样一
种形态。《都说“唐诗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最大公约数?”康震作答》
【材料三】
①唐宋诗词之所以是经典,在于它用优美凝练的方式写出了普通人共通的情感、价值和思考。当年,
我做青年教师的时候,中秋、国庆期间到新生宿舍去看望学生,遇到一个云南来的学生,因为想念母亲,
一个人对着屋角抹眼泪。当时安慰他,我想到的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
佳节倍思亲。”
②王维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乡游子共有的情感,让我们在人生的某些时刻发出相同的感慨,因而能
抚慰心灵。这些情感、价值和思考,是人同此心、古今一体的,因而成为自古至今人们抒发人生感悟、沟
通彼此心灵的最好媒介。我想,这就是唐宋诗词佳作之所以流传到今天还有生命力的奥秘所在。
③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读人。一开始读诗词作品时,我们可能会比较关注艺术层面的东西,如遣词造
句和平仄、对仗如何工整等,但慢慢地往深层去,最后一定是读人。透过作品,我们和古人进行心灵的交
流。读李白的诗,仿佛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就站在我们面前,到这个境界,就算是读进去了。读杜甫的
4
诗,能看到一位漂泊者对中华文化的仁爱,以人为本作出生动丰富的阐释,感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
升华,这也算读懂了。苏轼一生多坎坷,长期处于逆境,但恰恰是写于逆境中的诗词和小品文,对后代读
者有巨大的启发意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的一生中,或早或晚、或多或少会
碰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关键在于我们以什么态度去面对。苏轼用博大的胸怀、愉快的心态去拥抱人生,相
信只要坚定、从容地走下去,事情就会有变化,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莫砺锋《今天我们怎样读经典》(有删减)
14.根据三组材料,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的一项是()(3分)
A.从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可见,社区阅读设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B.抖音上古诗词短视频同比爆发式增长,说明新媒体正成为传播古诗词文化的得力助手。
C.康震教授认为古诗词的流行是因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过于匮乏。
D.读诗不仅要关注诗歌的艺术层面,更要与诗人进行心灵的交流,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才
算是读懂了诗。
15.你在寻找材料时补充了江苏省公共图书馆2024年度借阅报告的一部分数据,你认为它适合放入哪一
则材料中,为什么?(4分)
江苏省公共图书馆图书外借排行榜
序号书目外借量(册)序号书目外借量(册)
1西游记667596伊索寓言43342
2三国演义584407安徒生童话43275
3红楼梦535738格林童话42672
4水浒传516149昆虫记42084
5海底两万里4653310小王子39961
16.总结当前古诗词的推广经验,想要在学校方面继续推广古诗词文化我们还可以怎么做?(4分)
17.根据【材料三】以及你的读诗体会,请你回复班级留言板上的疑问。(6分)
班级留言板
小语:每一册语文书里都有那么多古诗词,晦涩难懂,背都背不过来,阅读这些古诗词
到底有什么价值呢?
江海中学举办读书分享实践活动,让经典文字化作生命的印记。在“见鱼,见人生”主题阅读分享会
上,阅读传统文化,遇见更好的人生。(22分)
打鱼的
汪曾祺
5
①女人很少打鱼。
②打鱼的有几种。
③一种用两只三桅大船,乘着大西北风,张了满帆,在大湖的激浪中并排前进,船行如飞,两船之
间挂了极大的拖网,一网上来,能打上千斤鱼。而且都是大鱼。一条大铜头鱼(这种鱼头部尖锐,颜色如
新擦的黄铜,肉细味美,有的地方叫做黄段),一条大青鱼,往往长达七八尺。较小的,也都在五斤以上。
起网的时候,如果觉得分量太沉,会把鱼放掉一些,否则有把船拽翻了的危险。这种豪迈壮观的打鱼,只
能在严寒的冬天进行,一年只能打几次。鱼船的船主都是些小财主,虽然他们也随船下湖,驾船拉网,勇
敢麻利处不比雇来的水性极好的伙计差到哪里去。
④一种是放鱼鹰的。鱼鹰分清水、浑水两种。浑水鹰比清水鹰值钱得多。浑水鹰能在浑水里睁眼,
清水鹰不能。湍急的浑水里才有大鱼,名贵的鱼。清水里只有普通的鱼,不肥大,味道也差。站在高高的
运河堤上,看人放鹰捉鱼,真是一件快事。一般是两个人,一个撑船,一个管鹰。一船鱼鹰,多的可到二
十只。这些鱼鹰歇在木架上,一个一个都好像很兴奋,不停地鼓嗉子,扇翅膀,有点迫不及待的样子。管
鹰的把篙子一摆,二十只鱼鹰扑通扑通一齐钻进水里,不大一会,接二连三的上来了。嘴里都叼着一条一
尺多长的鳜鱼,鱼尾不停地搏动。没有一只落空。有时两只鱼鹰合抬着一条大鱼。喝!这条大鳜鱼!烧出
来以后,哪里去找这样大的鱼盘来盛它呢?
⑤一种是扳罾的。
⑥一种是撒网的。
⑦……还有一种打鱼的:两个人,都穿了牛皮缝制的连鞋子。裤子带上衣的罩衣,颜色白黄白黄的,
站在齐腰的水里。一个张着一面八尺来宽的兜网;另一个按着一个下宽上窄的梯形的竹架,从一个距离之
外,对面走来,一边一步一步地走,一边把竹架在水底一戳一戳地戳着,把鱼赶进网里。这样的打鱼的,
只有在静止的浅水里,或者在虽然流动但水不深,流不急的河里,如护城河这样的地方,才能见到。这种
打鱼的,每天打不了多少,而且没有很大的,很好的鱼。大都是不到半斤的鲤鱼拐子、鲫瓜子、鲶鱼。连
不到二寸的“罗汉狗子”,薄得无肉的“猫杀子”,他们也都要。他们时常会打到乌龟。
⑧在小学校后面的苇塘里,臭水河,常常可以看到两个这样的打鱼的。一男一女。他们是两口子。
男的张网,女的赶鱼。奇怪的是,他们打了一天的鱼,却听不到他们说一句话。他们的脸上既看不出高兴,
也看不出失望、忧愁,总是那样平平淡淡的,平淡得近于木然。除了举网时听到(炎欠)的一声,和梯形
的竹架间或搅动出一点水声,听不到一点声音。就是举网和搅水的声音,也很轻。
⑨有几天不看见这两个穿着黄白黄白的牛皮罩衣的打鱼的了。又过了几天,他们又来了。按着梯形
竹架赶鱼的换了一个人,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辫根缠了白头绳。一看就知道,是打鱼人的女儿,她妈
死了,得的是伤寒。她来顶替妈的职务了。她穿着妈穿过的皮罩衣,太大了,腰里窝着一块,更加显得臃
肿。她也像妈一样,按着梯形竹架,一戳一戳地戳着,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⑩她一定觉得:这身湿了水的牛皮罩衣很重,秋天的水已经很凉,父亲的话越来越少了。
18.小语想先介绍文中的五种打鱼方式及其特点,请你帮他补全。(6分)
打鱼方式特点
①多在严寒冬天进行,豪迈壮观,但次数少。
放鱼鹰打鱼②
扳罾打鱼——
6
撒网打鱼——
穿着牛皮罩衣赶鱼进网打鱼③
19.小语在阅读过程中被下面两个句子的表达吸引,请你帮他撰写赏析语。(6分)
①这些鱼鹰歇在木架上,一个一个都好像很兴奋,不停地鼓嗉子,扇翅膀,有点迫不及待的样子。(从
修辞的角度赏析)
②他们的脸上既看不出高兴,也看不出失望、忧愁,总是那样平平淡淡的,平淡得近于木然。(从人
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20.小语发现文章首句“女人很少打鱼”看似突兀,实则有妙用,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5分)
21.小语读完文章后和同学探讨这篇文章的主题,他们有以下三个观点,你认同哪一个?结合文本,说明
理由。(5分)
A.对民俗风情的喜爱B.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与同情C.对生活百态的洞察与思考
第四站【书写人生之思】(65分,其中书写5分)
22.在成长的路上,有些东西需要被保留被珍视:是家人围坐时的欢声笑语,是面对荆棘时勇往直前的激情
,是对世界永不熄灭的好奇心……这些看似平凡的事情,恰是滋养生命的土壤,是成长路上的明灯,指引
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并不断引发我们对生命底色的思考。
阅读上面的文字。请以“该留点”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
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补全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③不得泄露真实的人名、校名等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外国语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练习语文试题答案
  第一站【品味诗歌之美】
  1.回眸;青睐;瑰宝
  2.。(句号)
  3.厚重
  4.删去后一个 “‘活起来’”(或:删去 “更有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活起来’” 中的 “‘活起来’”)
  5.①静影沉璧;②寒林空见日斜时;③鸡声茅店月;④人迹板桥霜;⑤长风破浪会有时;⑥肯将衰朽惜残年;⑦沉舟侧畔千帆过;⑧病树前头万木春
  6.①反复;②鸟;③土地;④体悟诗歌的情感;⑤对苦难国土的深沉热爱与悲悯;⑥要敢于正视真实,不回避自身缺点(或:真实是镜子的本质,人应直面真实的自己)
  7.①示例:从主题角度,诗歌赞美 “光” 的重要性,传递对光明、希望的追求,情感积极向上,符合朗诵大赛传递正能量的需求;从语言角度,诗歌句式灵动,节奏感强,适合朗诵时展现语言韵律美。②示例:重音落在 “每个人”“不论”“只要”“追求光明” 上。“每个人” 强调普遍性,“不论” 突出无差别,“只要”“追求光明” 凸显人类对光明的执着,能突出诗歌核心情感;语调整体昂扬,“追求光明” 处语调上扬,体现坚定信念。③示例:①红叶如火的秋天;②奔流不息的江河(或:巍峨挺拔的高山)
  第二站【走进古文诗韵】
  8.①厌烦,厌倦;②等到;③尽兴地喝酒;④遮盖
  9.君子则不然 / 所守者道义 / 所行者忠信 / 所惜者名节
  10.“也” 表判断语气,肯定小人在同利时结朋是虚假的,表达欧阳修对小人伪朋的批判,语气坚决。
  11.①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啊。②所以作为君主,只应当斥退小人的虚假朋党,任用君子的真正朋党,那么天下就能治理好。
  12.①商纣王无朋而亡;②君子有真朋则国家兴盛,小人无真朋则国家衰败(或:君主应任用君子之真朋,退小人之伪朋);③曹操、孙权、刘备争天下(或:三国争霸);④对功名利禄的看淡,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或:对新政受挫后人生境遇的感慨)
  13.是真朋友。依据:①欧阳修在《朋党论》中提出 “君子以同道为朋”,范仲淹与欧阳修都因正直支持新政被贬,志同道合,坚守道义与名节,符合君子真朋的特质;②《醉翁亭记》中欧阳修 “与民同乐”,《岳阳楼记》中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人都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理想,精神追求一致;③范仲淹被贬时,欧阳修作《朋党论》为其辩护,可见二人相互支持,情谊真挚,是君子之朋。
  第三站【用经典指方向】
  14.C
  15.适合放入材料一。材料一围绕 “公共阅读设施占比” 展开,江苏省公共图书馆借阅报告数据显示经典名著外借量高,说明公共图书馆(公共阅读设施)在经典阅读推广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补充证明公共阅读设施对文化传播的价值,与材料一主题相关。
  16.①开设古诗词赏析课,结合名师解读(如康震、莫砺锋的观点),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涵;②举办古诗词朗诵大赛、诗词接龙、诗词情景剧表演等活动,激发学生兴趣;③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校园短视频平台,推送古诗词解读与赏析内容;④组织 “古诗词走进生活” 实践活动,如用古诗词描绘校园景物、记录生活感悟,让诗词与生活结合。
  17.小语你好!阅读古诗词的价值其实很大哦。首先,古诗词能抚慰心灵,就像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能精准表达我们在特定时刻的情感,帮我们找到共鸣;其次,古诗词能提升精神境界,读李白的诗能感受他的意气风发,读苏轼 “竹杖芒鞋轻胜马” 能学会以豁达面对挫折,净化心灵;最后,古诗词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它凝练的语言、优美的意境,能让我们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成为我们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所以,哪怕难背,慢慢体会,你会发现它的珍贵。
  18.①两只三桅大船拖网打鱼;②需两人配合(撑船、管鹰),鱼鹰捕鱼效率高,能捕到大鱼、名贵鱼(如鳜鱼);③在浅水区或缓流河进行,捕鱼量少,鱼体型小,多为夫妻或家人配合
  19.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兴奋”“迫不及待” 赋予鱼鹰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鱼鹰准备捕鱼时的活跃状态,表现放鱼鹰打鱼场景的鲜活有趣。②运用神态描写,“平平淡淡”“近于木然” 刻画打鱼夫妻脸上的神情,突出他们生活的平淡、艰辛,以及在苦难中对生活的隐忍,传递出作者对他们的同情。
  20.①开篇点出 “女人很少打鱼”,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思考 “为何女人很少打鱼”“文中是否有女人打鱼”;②与后文写打鱼夫妻中女人参与打鱼、女人去世后女儿顶替打鱼形成对比,突出女人在打鱼中的特殊角色,以及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不易;③“女人很少打鱼” 却仍需参与,更能体现打鱼夫妻生活的艰辛,为后文情感表达做铺垫。
  21.示例:认同 B。理由:①文中详细描写五种打鱼方式,尤其是穿牛皮罩衣打鱼的夫妻,他们 “每天打不了多少鱼” 却仍坚持,甚至女人去世后女儿顶替,展现劳动人民的勤劳坚韧,体现作者的赞美;②文中写夫妻打鱼时 “平淡得近于木然”,女儿穿母亲过大的湿罩衣在凉水中打鱼,细节中透露出他们生活的艰辛与苦难,传递出作者的同情;③对放鱼鹰、大船拖网等打鱼场景的描写,虽有对民俗的展现,但核心是通过不同打鱼人的生活状态,聚焦底层劳动人民的生存境遇,表达对他们的赞美与同情。
  第四站【书写人生之思】
  该留点好奇在心底
  小时候,我总爱蹲在院子里看蚂蚁搬家,看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织出斑驳的网,看雨后蜗牛背着壳慢慢爬。那时的好奇心,像一颗饱满的种子,在心底生根发芽,让平凡的日子都闪着光。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作业多了,琐事杂了,我渐渐忘了抬头看云,忘了追问 “为什么”,直到那次偶然的发现,才让我明白:该留点好奇在心底。
  那是一个周末的午后,我烦躁地对着一道数学题发呆,窗外的蝉鸣更让人心烦。妈妈见状,拉着我去小区的花园散步。“你看那棵老槐树,” 妈妈指着不远处的树,“你有没有发现,它的叶子正反面颜色不一样?” 我愣了一下,仔细看去,果然,正面的叶子浓绿得发亮,反面却偏浅黄,像蒙了一层薄纱。“为什么会这样啊?” 我脱口而出,这才惊觉,自己已经很久没问过 “为什么” 了。
  妈妈笑着说:“你可以查资料看看呀。” 回到家,我立刻打开电脑搜索,原来树叶正面的叶绿体更多,能更充分地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所以颜色更深;反面叶绿体少,颜色就浅。这个小小的发现,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尘封已久的好奇心。从那以后,我开始留意生活中的小细节:为什么冬天的雪会是六角形?为什么含羞草一碰就会闭合?为什么傍晚的天空会是橘红色……
  有一次,我发现小区的月季花开得格外鲜艳,可有的花苞却迟迟不绽放。我蹲在花前观察了好几天,发现那些迟迟不开的花苞,花萼边缘都有小小的虫洞。我查了资料,才知道是蚜虫啃食了花萼,影响了花苞的生长。我赶紧告诉物业叔叔,他们喷洒了无害的杀虫剂,没过几天,那些花苞果然都绽开了笑脸。看着娇艳的月季花,我心里满是成就感 —— 这份快乐,正是好奇心带来的。
  现在的我,依然会为了难题烦恼,依然会被生活的琐事困扰,但我总会留点时间给好奇心。我会在放学路上看夕阳如何把云朵染成不同的颜色,会在周末观察鱼缸里的小鱼如何吐泡泡,会在读完一本书后追问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结局。这份好奇心,像一盏小灯,照亮了平淡的生活,让我感受到世界的奇妙与美好。
  成长的路上,我们会丢掉很多东西,但请一定留点好奇在心底。它会让我们保持对生活的热爱,让我们在平凡中发现不凡,让我们永远拥有探索世界的勇气。
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