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东华初中2025-2026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命题人:审题人:一、选择题1、如图中的成果出现在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的亚非地区,其主题归纳为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图画文宇甲骨文A.人类早期文明B,克里特文明C.人类西方文明D.迈锡尼文明2、下面材料是某历史教师教学PPT展示的学习内容。这体现出世界古代文明的突出特点具有()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明成果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古代印度的梵文和种姓制度等中国的黄河流城和长江流域中图的甲骨文和青铜器欧洲的爱琴海地区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和《掷铁饼者》等A.差异性B.共容性C.多元性D.发展的不平衡性3、某班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制作了下列思维导图,图中①处应该填写()古代埃及金字塔古代亚非文明古代两河流域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古代中国甲骨文A.儒略历B.象形文字C.阿拉伯数字D.《汉漠拉比法典》4、印度电影《流浪者》里有句经典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这句话有明显的阶级歧视。这种阶级歧视最有可能源自以下哪一制度()A.种姓制度B.禅让制度C,分封制D.分化制度5、下图是某中学历史社团举办讲座的宣传海报。讲座的名称可能是()历史大讲堂讲座名称:关健词:《查士丁尼法典》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帝国、兼容并蓄的文化主讲人:李华地点:求知楼报告厅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时间:2022年5月23日14:00A.灿烂的拜占庭文化B.读懂雅典民主政治C.亚历山大帝国的呢起D.阿拉伯帝国兴衰启示录6、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指出:“古希腊罗马人的哲学与历史书以及从他们那里承袭全部政治学说的人的著作和讨论中经常推崇的自由,不是个人的自由,而是国家的自由。”据此可知,古希腊崇尚()A.人人平等B.法律至上C城邦利益D.道德风尚7、·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A主席团B.公民大会C.元老院D.四百人议事会8、伯里克利时期,对除将军外参与公务活动的人实行公职津贴制:对作战的士兵和水手实行给薪制,鼓励闲散人员参与市政建设并取得报酬。伯里克利的这些举措()A.有助于消除阶级矛盾B.扩大了公民权的范围C.有利于经济发展D.有助于稳定统治9、“2022年‘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期间,在中国举办了多场意大利古代文化展览,为中国民众近距离接触古罗马文明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摘自《光明日报》,2023年2月9日)该“文明”()A.在法制上的成就是《汉谟拉比法典》B.在鼎盛时期建立了森严的种姓制度C.在雕塑艺术中的杰作有《掷铁饼者》D.经历了从共和国到帝国的发展变化10、据学者研究,在中世纪的欧洲,除了饥荒时期之外,很少有小麦及其他谷物的地方性市场:至于葡萄酒、啤酒、羊毛,麻布等等的地方性市场,也是很少的。对这些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A.日耳曼人的入侵B.封建制度的建立C.庄园经济的盛行D.新兴城市的发展1】、阿拉伯帝国时期现了“百年翻译运动”,学者翻译了大量的古印度、波斯和古希腊的医学、天文学、数学典籍。这有助于阿拉伯帝国()A.科技的发展B.文学的兴盛C,社会的转型D.制度的革新12、古代移斯林作家比鲁尼曾说:“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李生兄弟。”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B.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同时产生C.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后创立伊斯兰教D.基督教在阿拉伯国家中广泛传播13、751年恒罗斯战役(唐与大食)之后,中国的造纸术传入穆斯林世界。据载,被俘中国造纸工匠协助阿拉伯人在撒马尔罕建立了第一家造纸厂,造纸业的发展使纸张最终取代了中东的传统芦苇和羊皮,成为最方便的书写材料。这表明()A造纸术西传改写了欧洲无纸的历史B.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C.各国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流传过去D.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方文明交汇之地14、日本小说《源氏物语》引用白居易诗句达90余处:日本人的书法、和服,也是通过对中国的书法、唐朝妇女的服饰加以借鉴而来。据此可得出的认识是()A.日本主动学习、借鉴外国的长处,值得称道B.日本向古代中国学习开始于大化改新C.日本的传统文化全部引进的是中华文化D.大化改新照搬了唐朝的政治、经济政策和文化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开中2025-2026初三十月月考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D A A C B D D C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A A B A D16.【答案】(14分)(1)类别:A。(1分)信息:注重保护私有财产;奴隶与自由民的地位不平等;法律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任答2点,2分)(2)“法律”:《十二铜表法》《罗马民法大全》。(2分)理解: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罗马法为后世欧洲国家的立法提供了范本,影响深远。(2分)(3)相同点:都属于成文法;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都规定了对犯罪行为进行处罚,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都对本国法律进行了总结、规范,对后世的法律产生重大影响。(任答两点,4分)学派:法家学派。(1分)(4)做法:立足国情,制定和完善法律政策,做到有法可依;加大法律执行力度,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法治宣传,完善法律体系,推进司法改革。(任答一点,2分)17.(14分)(1)图一:分封制;图二:封君封臣制度。(2分)相同点:两者都等级森严;都是通过分封土地得以实现;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统治秩序;都规定了分封者与受封者之间的义务。(2分,任答1点即可)不同点:①联系纽带不同,前者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后者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②权利关系不同,前者的被分封者均对周天子负责,后者的从属关系只存在于上下相邻的关系中,不可越级从属。(2分)(2)不同点:中国封建城市被统治者控制,无自治权,体现中央集权;西方封建城市有自治权市民有自由权利。(2分)历史意义:由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出现了市民阶层,分化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大学的兴起。(任答一点,1分)(3)①教育目的不同:中国古代书院培养合乎儒家道德标准的伦理人才;西欧中世纪大学培养实用性人才。②课程内容不同:中国古代书院以儒家学说为主;西欧中世纪大学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③教学方法不同:中国古代书院以升堂讲学和学生自主钻研为主;西欧中世纪大学以学术演讲和学生辩论为主。④组织制度不同:中国古代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西欧中世纪大学以行会的形式来组织管理教学。(4分,答出两点即可)(4)不固步自封,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吸收其他文明的精华。(1分)18.【答案】(7分)【示例]观点:改革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2分)论述:拜占庭帝国曾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但帝国后期封闭保守,缺乏创造力,导致其迅速衰落。7世纪的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大化改新,改革涉及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使日本发展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并结合本国实际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化,促进了日本的发展。(4分)综上所述,改革创新可以促进国家的发展,封闭保守导致落后,因此我们要坚持改革创新。(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东华初中2025九年级秋季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pdf 历史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