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化学upupup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一轮过基础第3课 探秘物质的形成——离子键与共价键辨析重难点:能从微观了解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形成的过程。能够辨析离子键和共价健。温故知新写出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二者均为不稳定结构,钠原子容易通过 电子,将次外层变成最外层,形成最外层 电子稳定结构,而氯原子容易 电子,形成最外层 电子稳定结构。开启新世界情景导入:化学键的形成与原子结构有关,它主要通过原子的价电子间的转移或共用来实现。一般的化学物质主要由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而成。一、离子键的形成过程任务1:阅读教材P113页内容,思考从微观角度如何理解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答案要点】①不稳定的钠原子 转化为Na+,不稳定的氯原子 转化为Cl-,带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 结合在一起,形成氯化钠。②用核外电子排布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③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任务2:根据氯化钠的形成过程思考总结离子键的定义、成键微粒及实质。【答案要点】定义:阴、阳离子之间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或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成键微粒:阴离子、阳离子。成健实质:阴、阳离子键间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任务3:根据离子键的成键实质,思考离子键的形成条件是什么?从物质类别看离子键可能存在于哪些物质中?【答案要点】①成键原因:形成离子键的原因是原子间相互 形成稳定的阴、阳离子,使体系的总能量降低。②物质类别:离子键存在于 ,如NaOH、KOH等; ,如Na2O、K2O、CaO、MgO等;,如NaCl、NH4Cl、BaSO4等。注意:少部分盐例外。如AlCl3等。成健元素:一般是活泼的金属元素阳离子或NH4+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阴离子或离子团。活泼金属元素一般指ⅠA、ⅡA族的金属元素活泼非金属元素一般指ⅥA、ⅦA族的非金属元素。对应训练1: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B.钠离子与钠原子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钠原子与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后,其稳定性增强D.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对应训练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凡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都能形成离子键B.原子间先通过得失电子变成阴阳离子后,阴阳离子间才能形成离子键C.具有强得电子能力的原子与具有强失电子能力的原子相遇时能形成离子键D.一般情况下,活泼金属(第Ⅰ A、Ⅱ A族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第Ⅵ A、Ⅶ A族非金属)之间化合时,易形成离子键对应训练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D.非金属元素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任务4:阅读教材P114页1~4自然段,思考从微观角度如何理解Cl2分子的形成过程?【答案要点】①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要达到稳定的8电子结构,均需获得1个电子;②2个氯原子各 →2个氯原子间 →2个氯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形成稳定的氯气分子。③用图示表示Cl2的形成过程:④用电子式表示Cl2的形成过程:任务5:阅读教材P114页5~6自然段,思考从微观角度如何理解HCl分子的形成过程?【答案要点】①H原子需获得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Cl原子需获得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②H原子和Cl原子各 组成 ,使两原子最外电子层都达到稳定结构并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HCl分子。③用图示表示HCl的形成过程:。④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任务6:阅读教材P114页内容,思考共价键的定义和实质分别是什么?【答案要点】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成键微粒:主要是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稀有气体除外)。成键实质:共用电子对对两个原子的电性作用。任务7:共价键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从物质类别看共价键可能存在于哪些物质中?【答案要点】①成键原因:通过共用电子对,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达到“2”或“8”的稳定状态,两原子核都吸引共用电子对,使之处于平衡状态,体系总能量降低。②物质类别:a. (稀有气体除外),如H2、O2、Cl2、C等;b. 中,如H2O、CO2、H2SO4、CH4等;c. 中,如OH、、等。,侵权必究成健元素:一般是非金属元素。任务8:观察教材P114-115页表4-6,阅读教材P115第1自然段,联系氯气和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从化合价角度分析,思考什么是非极性键和极性键?完成表格内容。分类 非极性键 极性键化合价 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两个原子均不显电性。 如Cl2显 价。 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原子,成键的原子成正电性或负电性。 如HCl中H显 价,Cl显 。定义 共用电子对 的共价键。 共用电子对 的共价键。判断 由 非金属元素原子形成 由 非金属元素原子形成对应训练4:下列化合物分子内只有共价键的是( )A.BaCl2 B.NaOH C.(NH4)2SO4 D.H2SO4对应训练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MgCl2晶体中存在共价键和离子键C.NH3和Cl2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D.H2S和CO2两种分子中均含有共价键总结提升离子键&共价键辨析离子键 共价键定义 之间结合成化合物的 作用 (包括 和 ) 原子间通过 所形成的相互作用成键微粒 (稀有气体除外)成键元素实例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Cl2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物质类别 强碱,如NaOH、KOH等; 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K2O、CaO、MgO等; 绝大多数盐类,如NaCl、NH4Cl、BaSO4等。 注意:少部分盐例外。如AlCl3等。 非金属单质分子(稀有气体除外),如H2、O2、Cl2、C等; 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中,如H2O、CO2、H2SO4、CH4等; 原子团(根)中,如OH、、等。随堂训练1.关于NaCl和HCl,说法正确的是( )A.NaCl和HCl分子中都含有Cl-B.NaCl是离子化合物,HCl是共价化合物C.两种化合物不同元素原子间都存在共用电子对D.两种化合物类型不同,所以不能相互转化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原子与氯原子反应生成食盐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B.阴、阳离子之间有强烈的吸引作用而没有排斥作用,所以离子键的核间距离相当小C.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D.任何离子键在形成过程中必定有电子的得与失3.关于共价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失去电子,因而不能形成共价键B.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可以是单质分子,也可以是化合物分子C.共价键只能在不同原子之间形成D.稀有气体分子中只存在共价键4.如果用“·”表示最外层的电子,原子形成NaCl和HCI的的过程可表示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H易失电子显+1价而形成稳定结构 B.NaCl固体中主要存在NaCl分子C.HCl的水溶液中主要存在HCl分子 D.H与Cl共用一对电子形成HCl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化学upupup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一轮过基础第3课 探秘物质的形成——离子键与共价键辨析重难点:能从微观了解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形成的过程。能够辨析离子键和共价健。温故知新写出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二者均为不稳定结构,钠原子容易通过失去电子,将次外层变成最外层,形成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而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形成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开启新世界情景导入:化学键的形成与原子结构有关,它主要通过原子的价电子间的转移或共用来实现。一般的化学物质主要由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而成。一、离子键的形成过程任务1:阅读教材P113页内容,思考从微观角度如何理解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答案要点】①不稳定的钠原子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转化为Na+,不稳定的氯原子得到钠失去的一个电子转化为Cl-,带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氯化钠。②用核外电子排布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③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任务2:根据氯化钠的形成过程思考总结离子键的定义、成键微粒及实质。【答案要点】定义:阴、阳离子之间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或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成键微粒:阴离子、阳离子。成健实质:阴、阳离子键间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任务3:根据离子键的成键实质,思考离子键的形成条件是什么?从物质类别看离子键可能存在于哪些物质中?【答案要点】①成键原因:形成离子键的原因是原子间相互得失电子形成稳定的阴、阳离子,使体系的总能量降低。②物质类别:离子键存在于强碱,如NaOH、KOH等;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K2O、CaO、MgO等;绝大多数盐类,如NaCl、NH4Cl、BaSO4等。注意:少部分盐例外。如AlCl3等。成键元素:一般是活泼的金属元素阳离子或NH4+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阴离子或离子团。活泼金属元素一般指ⅠA、ⅡA族的金属元素活泼非金属元素一般指ⅥA、ⅦA族的非金属元素。对应训练1: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B.钠离子与钠原子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钠原子与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后,其稳定性增强D.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答案】B【解析】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当它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Na+具有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当它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的Cl-具有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Na+和Cl-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从而构成离子化合物NaCl。对应训练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凡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都能形成离子键B.原子间先通过得失电子变成阴阳离子后,阴阳离子间才能形成离子键C.具有强得电子能力的原子与具有强失电子能力的原子相遇时能形成离子键D.一般情况下,活泼金属(第Ⅰ A、Ⅱ A族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第Ⅵ A、Ⅶ A族非金属)之间化合时,易形成离子键【答案】A【解析】A.氯元素和铝元素化合时形成共价键,故A符合题意;B.原子间通过得失电子变成阴阳离子后形成离子键,故B不符合题意;C.具有强得电子能力的原子与具有强失电子能力的原子相遇时,能形成离子键,故C不符合题意;D.一般情况下,活泼金属(第Ⅰ A、Ⅱ A族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第Ⅵ A、Ⅶ A族非金属)它们之间化合时,都易形成离子键,例如氯化钠,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对应训练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D.非金属元素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答案】D【解析】A.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故A正确;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可能形成离子键或共价键,如NaCl为离子键,氯化铝为共价键,故B正确;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可能为H,跟卤素结合所形成的化学键为共价键,故C正确;D.非金属原子间可能形成离子键,如铵盐中存在离子键,故D错误;故选D。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任务4:阅读教材P114页1~4自然段,思考从微观角度如何理解Cl2分子的形成过程?【答案要点】①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要达到稳定的8电子结构,均需获得1个电子;②2个氯原子各提供1个电子→2个氯原子间形成共用电子对→2个氯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形成稳定的氯气分子。③用图示表示Cl2的形成过程:④用电子式表示Cl2的形成过程:任务5:阅读教材P114页5~6自然段,思考从微观角度如何理解HCl分子的形成过程?【答案要点】①H原子需获得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Cl原子需获得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②H原子和Cl原子各提供1个电子组成一对共用电子,使两原子最外电子层都达到稳定结构并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HCl分子。③用图示表示HCl的形成过程:。④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任务6:阅读教材P114页内容,思考共价键的定义和实质分别是什么?【答案要点】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成键微粒:主要是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稀有气体除外)。成键实质:共用电子对对两个原子的电性作用。任务7:共价键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从物质类别看共价键可能存在于哪些物质中?【答案要点】①成键原因:通过共用电子对,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达到“2”或“8”的稳定状态,两原子核都吸引共用电子对,使之处于平衡状态,体系总能量降低。②物质类别:a.非金属单质分子(稀有气体除外),如H2、O2、Cl2、C等;b.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中,如H2O、CO2、H2SO4、CH4等;c.原子团(根)中,如OH、、等。,侵权必究成健元素:一般是非金属元素。任务8:观察教材P114-115页表4-6,阅读教材P115第1自然段,联系氯气和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从化合价角度分析,思考什么是非极性键和极性键?完成表格内容。分类 非极性键 极性键化合价 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两个原子均不显电性。 如Cl2显0价。 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原子,成键的原子成正电性或负电性。 如HCl中H显+1价,Cl显-1。定义 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的共价键。 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的共价键。判断 由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形成 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形成对应训练4:下列化合物分子内只有共价键的是( )A.BaCl2 B.NaOH C.(NH4)2SO4 D.H2SO4【答案】D 【解析】Ba是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反应生成的BaCl2是离子化合物,钡、氯间的化学键是离子键。NaOH中,Na+与OH-间以离子键结合,OH-中O原子与H原子以共价键结合。(NH4)2SO4中,NH与SO间以离子键结合,NH中N与H,SO中S与O以共价键结合。H2SO4中,H和O之间与S和O之间都以共价键结合。对应训练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MgCl2晶体中存在共价键和离子键C.NH3和Cl2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D.H2S和CO2两种分子中均含有共价键【答案】D【解析】溶于水能导电的物质,可能是因为其溶于水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如HCl等,不含离子键,属于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发生电离,如CO2+H2O=H2CO3,碳酸能电离,所以CO2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是CO2属于共价化合物,且也不是电解质,A错误;MgCl2属于离子化合物,不含共价键,只含离子键,B错误;NH3中H元素位于第一周期,最外层最多2个电子,C错误;H2S和CO2均为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均含共价键,D正确。总结提升离子键&共价键辨析离子键 共价键定义 阴、阳离子之间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包括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成键微粒 阴、阳离子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稀有气体除外)成键元素 含金属元素元素或NH4+ 一般都是非金属元素。实例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Cl2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物质类别 强碱,如NaOH、KOH等; 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K2O、CaO、MgO等; 绝大多数盐类,如NaCl、NH4Cl、BaSO4等。 注意:少部分盐例外。如AlCl3等。 非金属单质分子(稀有气体除外),如H2、O2、Cl2、C等; 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中,如H2O、CO2、H2SO4、CH4等; 原子团(根)中,如OH、、等。随堂训练1.关于NaCl和HCl,说法正确的是( )A.NaCl和HCl分子中都含有Cl-B.NaCl是离子化合物,HCl是共价化合物C.两种化合物不同元素原子间都存在共用电子对D.两种化合物类型不同,所以不能相互转化【答案】B 【解析】NaCl是离子化合物,不能称为“分子”,NaCl晶体中含有Na+、Cl-,两种离子间的作用为离子键,不存在共用电子对;HCl是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不存在Cl-;NaCl和HCl可以相互转化,NaCl与浓硫酸共热可生成HCl,HCl与NaOH中和可生成NaC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原子与氯原子反应生成食盐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B.阴、阳离子之间有强烈的吸引作用而没有排斥作用,所以离子键的核间距离相当小C.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D.任何离子键在形成过程中必定有电子的得与失【答案】A【解析】 A.金属钠和非金属氯气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后,各原子都变成8电子稳定结构的离子,A项正确;B.在离子键中,既有阴、阳离子的相互吸引,又有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B项错误;C. 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强,如稀有气体原子既难失电子,又难得电子,C项错误;D.在离子相交换过程中及在离子化合物从溶液中结晶过程中所形成的离子键,并没有电子得失(如Ba2++SO42—=BaSO4↓),D项错误;答案选A。3.关于共价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失去电子,因而不能形成共价键B.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可以是单质分子,也可以是化合物分子C.共价键只能在不同原子之间形成D.稀有气体分子中只存在共价键【答案】B【解析】活泼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相互化合时形成离子键,许多金属与非金属化合时,也能形成共价键,如氯化铝分子中Cl-Al键为共价键,故A错误;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可以是单质分子,如氢气、氧气、氮气等,也可以是化合物分子,如氯化氢、硫化氢、水等,故B正确;共价键能在同种原子之间形成,如氢气、氧气、氮气等,故C错误;稀有气体原子就是分子,不存在化学键,故D错误;答案选B。4.如果用“·”表示最外层的电子,原子形成NaCl和HCI的的过程可表示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H易失电子显+1价而形成稳定结构 B.NaCl固体中主要存在NaCl分子C.HCl的水溶液中主要存在HCl分子 D.H与Cl共用一对电子形成HCl【答案】D【解析】A.HCl是共价化合物,H和Cl之间存在共用电子对,共用电子对偏向Cl,使得H显+1价,Cl显-1价,A错误;B.NaCl是由Na+和Cl-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不存在“NaCl分子”的说法,B错误;C.HCl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故HCl的水溶液中不存在HCl分子,C错误;D.如图所示,H与Cl共用一对电子形成HCl,D正确;故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3 探秘物质的形成——共价键与离子键辨析(学生版).docx 03 探秘物质的形成——共价键与离子键辨析(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