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4.2 课时2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会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问题.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y=ax(a>0且a≠1)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a是常数,函数定义域是R.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背景概念图像与性质应用为了研究指数函数,下面我们类比研究幂函数性质的过程和方法,首先作出指数函数图像,然后借助指数函数的图像研究指数函数性质.x y-2-1.5 0.35-1-0.5 0.7100.5 1.4111.5 2.8320.250.5124做一做1:请同学们完成x,y的对应值表,并用描点法画出函数y=2x的图像.1xyo123-1-2-3为了得到指数函数的性质,我们还需要画出更多的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进行观察.x y-2-1.5 2.83-1-0.5 1.4100.5 0.7111.5 0.3524210.50.25011y=做一做2:请同学们结合右表,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说一说1:比较函数的图象,你发现观察两个函数图象有何关系?由此可知,底数互为倒数的两个指数函数的图象关于轴对称.根据这种对称性,就可以利用一个函数的图象,画出另一个函数的图象。函数y=图象上任意一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P1(-x,y)都在函数y==的图像上.xy0123-1-2-31做一做3:选取底数的若干个不同的值,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画出相应的指数函数的图象.说一说2:观察这些图象的位置、公共点和变化趋势,它们有哪些共性?由此尝试概括出指数函数的值域和性质.(提示:分01两种情况进行研究).指数函数y=ax的图像和性质知识归纳底数 a>1 0图象定义域 值 域 过定点 性质 单调性取 值 分 布奇偶性 对称性xyo1xyo1R(0,+∞)(0,1)在R上是增函数在R上是减函数当x<0时,00时,y>1.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函数y=ax与y=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指数函数图象的其它特征:在轴的右侧,底数越大,图象越高,简称“底大图高”.知识归纳1.右图是指数函数:① y=ax,② y=bx, ③y=cx, ④ y=d x 的图象,则a,b,c,d与1的大小关系是 ( )A.aC.1练一练【解析】画出直线x=1与四个指数函数的交点从下往上依次为(1,b),(1,a),(1,d),(1,c),所以有0B【例1】比较下列两个值的大小:,; (2),; (3),分析:对于(1)(2),要比较的两个值可以看作一个指数函数的两个函数值,因此可以直接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比较;对于(3),1.7 和不能看作某一个指数函数的两个函数值,可以利用函数y=和y=的单调性,以及“x=0时,y=1”这条性质把它们联系起来.【例1】比较下列两个值的大小:,; (2),; (3),(2)因为0<0.8<1,所以指数函数y=是减函数.因为->-,所以<.(3)由指数函数的性质知>=1,<=1,所以>(1)和1.7 可看作函数y=当x分别取2.5和3时所对应的两个函数值.因为底数1.7>1,所以指数函数y=是增函数,因为2.5<3,所以<1.7 (3)由指数函数的性质知>=1,<=1,所以>练一练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和; (2)和;(3)和; (4)和(a>0,且a≠1).【解析】(1)看作函数y=的两个函数值,由于底数1.5>1,所以函数y=在R上是增函数,因为2.5<3.2,所以<.(2),可看作函数y=的两个函数值,因为函数y=在R上是减函数,且-1.2>-1.5,所以<.(3)由指数函数的性质,得>=1,<=1,所以>.(4)当a>1时,y=在R上是增函数,故>;当0比较幂值大小的三种类型及处理方法方法归纳【例2】 如图4.2-7,某城市人口呈指数增长.(1)根据图象,估计该城市人口每翻一番所需的时间(倍增期);(2)该城市人口从80万人开始,经过20年会增长到多少万人?分析:(1)因为该城市人口呈指数增长,而同一指数函数的倍增期是相同的,所以可以从图象中选取适当的点计算倍增期.(2)要计算20年后的人口数,关键是要找到20年与倍增期的数量关系.解:(1)观察图4.3-7,发现该城市人口经过20年约为10万人,经过40年约为20万人,即由10万人口增加到20 万人口所用的时间约为20年,所以该城市人口每翻一番所需的时间约为20年.(2)因为倍增期为20年,所以每经过20年, 人口将翻一番.因此,从80万人开始,经过20年, 该城市人口大约会增长到160万人.1. 指数函数概念:2. 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形如y = ax(a 0,且a 1)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底数 a>1 0图象定义域 值 域 过定点 性质 单调性取 值 分 布奇偶性 对称性xyo1xyo1R(0,+∞)(0,1)在R上是增函数在R上是减函数当x<0时,00时,y>1.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函数y=ax与y=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当x<0时,y>1;当x>0时,01.若 ,则( )BA. B. C. D.D2. 函数f(x)=+1(a>0,且a≠1)的图象恒过定点( )A.(0,1) B.(0,2) C.(2,1) D.(2,2)3.比较满足下列条件的m,n的大小:(1)<; (2)<;(3)<(0(a>1)解:(1)mn;(3)m>n; (4)m>n;4.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 为常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A., B.,C., D.,(共27张PPT)4.2 课时1 指数函数的概念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指数函数的实际意义,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2.掌握指数函数的解析式及其求法.概念指数函数实际情境数量关系抽象函数形式归纳图象、性质研究实际应用解决对于幂,我们已经将指数的范围拓展到了实数。无理数+有理数正数全体实数正数我们来学习一类新的函数——指数函数情景1: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成了越来越多家庭的重要生活方式.由于旅游人数不断增加,A,B两地景区自2001年起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A地提高了景区门票价格,而B地则取消了景区门票.A景区 B景区 年份 人次 增加量 人次 增加量2001 600 2782002 609 9 309 312003 620 11 344 352004 631 11 383 392005 641 10 427 442006 650 9 475 482007 661 11 528 532008 671 10 588 602009 681 10 655 672010 691 10 729 742011 702 11 811 822012 711 9 903 922013 721 10 1005 1022014 732 11 1118 1132015 743 11 1224 126右表给出了A,B两地景区2001年至2015年的游客人次以及逐年增加量.问题1 比较一下两地景区旅游人次的变化情况,你发现了怎样的规律?先对A景区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的规律:1.表格中,数据的增长量基本相同,为10(左右)2.图像中,连线近似于一条直线附近线性增长B景区的增加量不稳定,越来越大!对B景区的数据进行分析增加量=变后量-变前量采用增长率来探究非线性增长:我们能否通过对B景区每年的游客人次做其他运算来发现规律呢?追问从2002年起,将B地景区每年的游客人次除以上一年的游客人次,可以得到注意:做减法可以得到游客人次的年增加量,做除法可以得到游客人次的年增长率. 增加量和增长率是刻画事物变化规律的两个重要的量.B地景区的游客人次的年增长率都约为 1.11-1=0.11,是一个常数.像这样,增长率为常数的变化方式,我们称为指数增长.因此,B地景区的游客人次近似于指数增长.显然,从2001年开始,B地景区游客人次的变化规律可以近似描述为:如果设经过x年后的游客人次为2001年的y倍,那么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x (x∈[ 0,+∞)). ①这是一个函数,其中指数x是自变量.1年后,游客人次是2001年的___________倍;2年后,游客人次是2001年的___________倍;3年后,游客人次是2001年的___________倍;……x年后,游客人次是2001年的___________倍.1.1111.1121.1131.11x情景2 当生物死亡后,它机体内原有的碳14含量会按确定的比率衰减(称为衰减率),大约每经过5730年衰减为原来的一半,这个时间称为“半衰期“.按照上述变化规律,生物体内碳14含量y与死亡年数x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生物死亡后体内碳14含量年衰减率是多少?5730年若将衰减率设为,把刚死亡的生物体内碳14含量看成1个单位,完成表格.······死亡年数1年2年3年······5730年年碳14含量将衰减率设为,把刚死亡的生物体内碳14含量看成1个单位,完成表格.若死亡生物体内碳14含量记为,死亡年数记为,死亡生物体内碳14含量与死亡年数间的关系式是:······死亡年数1年2年3年······5730年年碳14含量你能求出衰减率的值吗?追问我们把刚死亡的生物体内碳14含量看成1个单位,经过5730年衰减为原来的一半,∴, (x∈[0,+∞)) ②.这也是一个函数,指数x是自变量.像这样,衰减率为常数的变化方式,我们称为指数衰减.你能求出的值吗?追问问题2 根据的上述的两个引例得到的两个方程,你是否发现他们有什么相同点?y =1.11x , x∈[0,+∞), x∈[0,+∞)相同点:(1)均为幂的形式;(2)底数是一个正的常数(3)自变量在指数位置指数函数一般地,把形如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其中指数是自变量,定义域是要点归纳为什么要规定a>0且a≠1?思考当时,无研究意义;当时,如时,对于在实数范围内的函数值不存在;当时,是一个常量,没有研究的意义.常数(大于0且不等于1)自变量系数为1y=1 · ax一般地,把形如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其中指数是自变量,定义域是要点归纳1.下列函数是指数函数的是______.⑧练一练2.函数 是指数函数,则实数a= ________.2解:因为 是指数函数练一练例1 已知指数函数,求,,的值.分析:要求的值,应先求出的解析式,即先求的值.解:因为,且,则,解得,于是,所以==1,==求指数函数解析式的步骤:(1)设指数函数的解析式为f(x)=ax(a>0,且a≠1);(2)利用已知条件求底数a;(3)写出指数函数的解析式.练一练3.若指数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9),则 .解:设,因为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9),代入可得解得这说明,在2001年,游客给A地带来的收入比B地多412000万元;随后10年,虽然f (x)>g(x),但g(x)的增长速度大于f(x);根据上述数据,并考虑到实际情况,在2011年2月某个时刻就有f(x)=g(x),这时游客给A地带来的收入和B地差不多;此后,f(x)例2 (1)在情景1中,平均每位游客出游一次可给当地带来1000元门票之外的收入,A地景区的门票价格为150元,比较这15年间A,B两地旅游收入变化情况。例2 (2)在情景2中,某生物死亡10000年后,它体内碳14的含量衰减为原来的百分之几?所以,生物死亡10 000年后,它体内碳14含量衰减为原来的约30%(2)设生物死亡年后,它体内碳14含量为,如果把刚死亡的生物体内碳14含量看成1个单位,那么当=10000时,利用计算工具求得知识归纳在实际问题中,经常会遇到类似于例2(1)的指数增长模型,设原有量为N,每次的增长率为p,经过x次增长,该量增长到y,则(X∈N).形如(k∈R,且k≠0,,且)的函数是刻画指数增长或指数衰减变化规律的非常有用的函数模型.常见的几类函数模型:(1)指数增长模型设原有量为N,每次的增长率为p,则经过x次增长,该量增长到y,则y=N(1+p)x(x∈N).(2)指数减少模型设原有量为N,每次的减少率为p,则经过x次减少,该量减少到y,则y=N(1-p)x(x∈N).(3)指数型函数把形如y=kax(k≠0,a>0,且a≠1)的函数称为指数型函数,这是非常有用的函数模型.知识归纳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1.若函数(是自变量)是指数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A.(0,1) B.[0,1)C.[ D.[,+)2.指数函数3.指数函数那么等于( )A.-3 B.9 C.27 D.814.按复利计算利息的一种储蓄,本金为a(单位:元),每期利率为r,本利和为y(单位:元),存期数为.(1)本利和y关于存期数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2)如果存入本金1000元,每期利率为2.25%,试计算5期后的本利和.【答案】(1).(2)y≈1117.68(元).【详解】解:(1)根据题意可得;(2)由(1)可知,当=5时,y==≈1117.68∴5期后的本利和约为1117.68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2 课时1 指数函数的概念(27 页) 2025-2026学年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pptx 4.2 课时2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2页 ) 2025-2026学年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