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园区青剑湖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苏州园区青剑湖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10月课堂练习
初二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
2、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卷上,按照题号顺序答在相应的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书写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3.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保持答题纸卷面清洁。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将唯一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如图所示的是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开幕式节目《竹海龙腾》,该节目表演者是35位残障人士,他们用特有的竹制乐器演奏出竹乡之美,并向世界展示残障人士的力量之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竹鼓发出的声音是由竹鼓振动产生的
B.敲击竹鼓时,手越用力,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C.人们能根据声音的响度分辨出竹鼓和竹笛
D.竹鼓鼓面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的响度越低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描述琵琶声。关于“嘈嘈如急雨”和“切切如私语”主要体现了声音的哪种特性差异
A.晋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3、“日月安属 列星安陈 ”屈原在仰望天空时,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 B.月亮 C.火星 D.地球
4、倒车雷达是汽车驻车或者倒车时的安全辅助装置,汽车利用超声波探测车辆后方障碍物的位置,当车辆与障碍物相距较近时,汽车就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下列关于该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嘀嘀嘀”的警报声,就是超声波
B.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超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大
D.驾驶员听到警报声停止倒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5、下列四幅图片与其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B.乙图蝙蝠的导航系统在太空中依然可能发挥作用
C.丙图正在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反复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D.丁图自制橡皮筋吉他的橡皮筋松紧、长度相同时,细的橡皮筋是低音弦
6、某超市的切片西瓜原来用红色光照射,现在统一用白光照射。在白光照射下,呈现绿皮、黑籽、红瓤的切片西瓜,原来在红色光照射下,呈现
A.黑皮、红籽、红额 B.黑皮、黑籽、黑瓤
C.绿皮、黑籽、红瓤 D:黑皮、黑籽、红瓤
7、盐城拥有广袤的湿地滩涂,是丹顶鹤钟爱的越冬家园。如图是丹顶鹤在水面嬉戏的场景,关于图中涉及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丹顶鹤飞得越高,水中的像越小 B.水中丹顶鹤所成的像是虚像
C.水越深,水中的像离水面越远 D.水中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8、如图是歌曲《如愿》中的一段歌词与乐谱。小张同学正确演唱“遥遥的路”四个字时,这个旋律片段的音符及其频率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演唱音符1时的响度最小
B.音符2的频率293Hz表示声带每分钟振动293次
e.演唱音符4时的音调最高
D.演唱音符1到4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大
音符 1 2 3 4
音名 Do Re Mi Fa
频率/ Hz 261 293 329 349
9、早在战国时期,我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的反射
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C.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
D 保持硝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小
10、物体AB直立于足够大的平面镜前,甲图中物体与平面镜之间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CD:乙图中平面镜后面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MN。则物体在甲、乙两图的平面镜中,能否成完整的像
A.甲图中不能,乙图中能 B.都不能
C.甲图中能,乙图中不能 D.都能
11、下列有关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后视镜是一个凹面镜,是为了扩大观察范围
B.平面镜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凸面镜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手电筒里的灯泡放凹面镜的焦点处,是为了获得平行光
D.平面镜只能成像,不能改变光路
12、雨后的夜晚,当你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描述正确的是
A.背着月光走,应走较暗的地方,月光照水面上发生镜面反射
B.背着月光走,应走较亮的地方,月光照到地面上发生漫反射
C.迎着月光走,应走较亮的地方,月光照到地面上发生漫反射
D.迎着月光走,应走较暗的地方,月光照水面上发生漫反射
13、一束光与水平面成40°角入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将平面镜绕O顺时针转25',反射角减小25'
B.只将入射光线绕O顺时针转2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变化25°
C.入射光线不变,让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80°,平面镜绕O逆时针转10°
D.将入射光线绕O顺时针转25°,接着平面镜沿逆时针转30°,反射光线旋转55°
14、“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某同学选择了以下实验装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中烛焰尖所成的像位于点B处
B.图甲中蜡烛远离玻璃板,所成像将变小
C.图乙中的环境越明亮,观察到的像越清晰
D.图乙中玻璃板由位置I移至位置Ⅱ,烛焰像也向右移动
15、甲、乙两人站在一堵光滑的墙壁前,两人之间相距102m,且距离墙壁均为68m。如图所示。甲开了一枪后,乙先后听到两声枪响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
A, 8. Ts B. 0.2s C. 0.3s D. 0.4s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16、老师感冒时,讲课的声音变得嘶哑。从物理学角度看,“变得嘶哑”指的是声音的 发生了改变。老师上课时使用扩音器,主要是改变了声音的 。(均填写声音的特性)。
17、百米赛跑时,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应该在 (选填“看到发令枪冒烟”或“听到枪声”)开始计时。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 m/s,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18、红光、绿光和 按照一定比例可以混合得到所有的色光,所以被叫作光的三原色:我们在使用投影设备的时候需要选择 色幕布,为了能够在不同的位置都可以看到投影画面,我们选择粗糙的幕布,是因为粗糙的幕布可以发生 。
19、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 (选填“次声波”、“超声波”);在空气中超声波传播的速度 次声波传播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如果声呐经5s接收到来自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 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
20、小明在家里学习,对他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属于 (选填“噪声”或“乐声”)。如图A、B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总体来看图 的音调高。
21、在如图所示的活动中,当不断地将罩内的空气向外抽时,听到闹钟的声音将 ,瓶内的空气越来越稀薄直至变为相对真空时,此人将听不到闹钟的响声。该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法。
22、路边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如图所示在监测仪上看到显示有数字,其单位为 ;高速公路和铁路边植树造林,有助于 (选填“在声源处”、“在传播途中”或“在接收处”)控制噪声。
23、检查视力时要求眼睛与视力表相距5m,某同学在学校医务室检查视力,由于空间有限,用如图方式检查,此时她坐的位置距视力表 m。若该同学向平面镜走了0.5m,则她与镜中自己像的距离是 。
24、有一种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当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入射角的大小为 °;如果是保持入射光线不动,当液面降低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5、在学习了有关声波传播的知识后,小华尝试用此解释一些身边的现象。最近,学习压力有点大,小华常会在洗漱的时候哼唱几句《战马》来激励自己,此时不但心情开朗了,还发现自己的歌声变好听了,带有混音效果。对于歌声变好听这一现象,小华分析后给出的解释是:
(1)浴室的墙壁贴着坚硬的瓷砖,表面平整光滑,容易 声波(选填“吸收”或“反射”);反射的声波与原声叠加,可以 原声(选填“增强”或“减弱”),使声音听起来更浑厚;
(2)浴室空间比较小,反射的声波与原声传入耳朵的时间间隔很短,小于0.1秒。所以,耳朵 (选填“能”或“不能”)区别自己的原声和回声,使声音听起来更加绵长。
26、小明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如图所示,树荫下的光斑有圆的也有不是圆,为此小明进行了探究活动,小明在一张卡片上挖了一个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孔,如图1所示,在阳光下卡片水平放在离地面5cm处,发
现地面上的光斑是正方形;若要在地面上能出现圆形光斑,应将卡片 (选填“靠近”或“远离”)地面。光斑形成的原理是 .
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开有三角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2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卡片乙的过程中(孔到地面的距离使终保持不变)。小华将观察到的光斑形状和大小变化情况在图3中方格纸内画出(分别用序号甲、乙、丙、丁表示),其中最左边的光斑为移动卡片乙前出现的真实情况。根据你的观察,小华所画光斑中可能会出现的真实情况有哪些 (填序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3分)
27、(6分)(1)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2)如图,发光点A发出的光被BC挡住,请在图中作出BC在墙壁上的影子B'C'(保留作图痕迹):
(3)画出图中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28、(4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8种规格的琴弦和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A B C D E F G H
材料 铜 铜 铜 铜 钢 铜 尼龙 尼龙
长度/ cm 60 60 60 80 80 100 80 100
横截面积/mm 0.76 0.89 1.02 0.76 1.02 0.76 1.02 1.02
(1)小华选用了A、D、F三根琴弦,是为了验证猜想 ;
(2)小明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三根琴弦:
(3)如图,小丽与小刚选用表中的E和G两根琴弦和纸杯,制成了两个“土电话”:
①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说话,听到的声音大小不一样,根据这一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提出一个猜想物体的传声能力可能与物体的 有关;
②如果使用“土电话”时,另一位同学用手捏住琴弦,则听的那一位同学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说话声,
29、(6分)有位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竖直纸板可沿虚线折叠。
(1)如图甲,先让纸板在同一平面内,沿纸面射入一条光线AO,并找到反射光线OB,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反复实验比较两角的大小可得: :实验中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 。
(2)如图甲,若测得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25°.则反射角度数为 度,若入射光线偏离法线,则反射角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若保持平面镜水平不变,将板向后倾斜一个角度(如图乙),入射光线仍能呈现在纸板上,且沿AO方向入射到平面镜的O点,此时与图甲情形对比,发生改变的是 。
A.法线方向 B.反射光线方向 C.反射角和入射角关系
(4)如图甲,如果让光沿BO方向射到镜面,会发现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
30、(11分)为了认识声音,某实验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泡沫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泡沫小球被 ,这说明了 ,此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为 ;
(2)如图乙所示,小明将衣架悬挂在细绳中间,细绳的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进行如下实验:
a.小明伸直手臂,让小军敲打衣架,小明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 (选填“固体”或“气体”)的传播;
b.小明用食指堵住双耳,小军继续用相同的力敲打衣架同一位置,听到的声音的大小与第一次相比明显变大了。可归纳出的结论是:固体能传播声音,且传声性能比气体 (选填“好”或“差”);
(3)如图丙,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 (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用此装置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应保持 不变,改变 ;若用此装置探究“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应保持 不变,改变 ;(后四空直接选填字母:A.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B,拨动钢尺的力度)
(4)在实验中会发现:当举起钢尺用手慢慢地大幅度摇动时,却听不到声音,这可能是由于 .
31、(9分)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关系”。A、B是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M是有一面镀膜的玻璃板。镀膜玻璃也称反射玻璃,是在玻璃表面涂镀一层合金或金属化合物薄膜,镀膜后增强了对光的反射,又能保证一定的透光性;
(1)用镀膜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的目的是为了 ;移动B 寻找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在 (选填“A”或“B”)--侧。为探究A的像是否是虚像,将白纸放在像的位置,视线应 (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观察。
(2)将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与纸面 放置,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3)将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用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如图乙所示,在蜡烛A靠近玻璃板一侧记下物体的位置A ,应该在蜡烛B (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一侧记下像的位置B
(4)改变蜡烛A 的位置重复实验,三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将白纸沿放置玻璃板的直线对折,发现点B 和A ,B 和A ,B 和A 基本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平面镜成像时,①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②像与物连线与镜面 :
(5)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反思实验过程,提出一个质疑:怎样判断玻璃板哪面镀膜呢 小组同学讨论出一种方法:将铅笔尖分别贴在玻璃板的左右两面。观察到铅笔较清楚的像如图丁所示,由此可以判断镀膜在玻璃板的 (选填“左”或“右”)面,那么第2步中应该在玻璃板 (选填“镀膜”或“没镀膜”)那一面下边划线,作为平面镜的位置。
32、(3分)日晷是古人利用太阳投射影子测定时间的装置,由晷面和晷针组成,晷针指向北极星。
(1)制作:在A4纸上画出标有刻度的半圆,折叠成如图所示的晷面,使噕面与竖直面的夹角和当地纬度相同。将一根吸管从圆孔O处垂直插入晷面,即为 .
(2)调试:将日晷朝北放置,在12点整的时候微调晷面,使晷针的 与12点刻度线重合。
(3)校验:在图中晷面刻度线上标出下午3点整的位置,待到下午3点整的时候检验其准确性。
33、(4分)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新能源智能汽车
汽车是我们生活中的代步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也越来越智能化。某款新能源智能汽车,后视镜使用了凸面镜。车窗采用“智能玻璃”,这种玻璃可具有单向透光功能,能从车内看到车外明亮的景物,而从车外看不见较暗的车内景象。这种玻璃还能根据车外的光照度,自动调节透明度(折射光照度与入射光照度之比),使车内有良好的亮度和温度。
汽车高速行驶时,驾驶员低头观看仪表信息,可能影响行车安全,因此为汽车研制了抬头显示系统(如图甲),简称HUD。HUD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在看到车外的景象的同时,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1)汽车的后视镜使用了凸面镜,与平面镜相比,凸面镜能 ;
(2)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 度;
(3)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选填“远离”、“靠近”)挡风玻璃;
(4)“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实现车内的光照度为 一个适宜的定值,经测算车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当车外光照度为100Lx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为 %。
2025-2026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10 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A B C D B C D D C B D A B
二、填空题
音色;响度
看到发令枪冒烟;
蓝光;白;漫反射
超声波;等于;3750
噪声;B;A
逐渐减小;实验推理
分贝(dB);在传播途中
2;3m
50;右
(1)反射;增强(2)不能
远离;光的直线传播;甲、丙、丁
三、解答题
(1)略(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 A、B 关于 MN 的对称点 A、B,连接 AB 即为像)
(2)略(连接发光点 A 与 B、C 并延长交墙壁,得到影子 BC)
(3)略(过 O 点作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标注反射角)
(1)二
(2)A、B、C
(3)①材料②不能
(1)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避免实验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
(2)65;变大
(3)B
(4)可逆的
(1)弹开;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转换法
(2)a. 固体 b. 好
(3)钢尺;A;B;B;A
(4)钢尺振动频率低于 20Hz,属于次声波,人耳听不到
(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A;不透过
(2)垂直
(3)靠近
(4)相等;垂直
(5)右;镀膜
(1)晷针
(2)影子
(1)扩大视野
(2)45
(3)靠近
(4)3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