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压强 课件(28页PPT)+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压强 课件(28页PPT)+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压强
第九章丨第1节
八年级物理下册 人教版
导入新课
压力
压强
怎样减小或
增大压强
学习内容导览
第一节 压强
学习目标
第一节 压强
能通过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01
能熟练写出压强公式、单位,并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02
会应用压强公式分析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具体方法,并能解释与压强有关的物理现象。
03
一、压力
压力
01
一、压力
想一想
①茶杯对桌面的力
以下几种情况的压力有哪些共同点?
这些力的共同特点是:
方向与接触面垂直,作用点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
③图钉尖对墙面的力
②木块对斜面的力
F
F
F
1.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用字母F表示。
2. 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指向被压物体。
3. 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F
F
F
一、压力
压力始终等于重力?
F=G
F<G
F与G无关
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时, F=G。
一、压力
做一做
感受和“观察”压力
用两个手指挤压铅笔的两端,感受和“观察”压力。
怎么“观察”压力呢?
两手指的凹陷程度不同
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压强
02
①用两个手指挤压铅笔的两端,两个手指感觉一样吗?再加大用力又有什么感觉?
二、压强
2.1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做一做
②用一只手掌平压在气球上,用另一只手的食指顶住气球,观察气球左右两端,一样吗?若用力大一些,会怎样?
二、压强
2.1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压力的大小
受力面积
由以上实验,你可以猜想出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想一想
猜想
桌子&海绵
实验器材:
设计实验
二、压强
2.1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矿泉水
面 粉
铁 块
气 球
设计实验方法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关系:
二、压强
2.1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设计实验
①控制变量法
②转换法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关系:
使用容易产生形变的材料,海绵,气球,面粉。
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或陷入面粉的深度或气球的形变程度
压力要变,受力面积不变
受力面积要变,压力不变
用什么方法探究一个量与多个量的关系?
怎么观察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强弱?
表中“压力”与“受力面积”栏只是定性填写实际情况即可;“压力作用效果”一栏填写“显著”或“不显著”。
设计数据记录表格:
二、压强
2.1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设计实验
实验序号 压 力 受力面积 压力作用效果



都需要记录什么?
请大家进行实验,并记录,然后分析讨论
二、压强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关系: 压力要变,受力面积不变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关系: 受力面积要变,压力不变
实验序号 压 力 受力面积 压力作用效果



二、压强
2.1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①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实验结论:
分析与论证
②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二、压强
2. 压强
压力的
作用效果
相同受力面积,比较压力大小
相同压力,比较受力面积大小
比较
求比值
压力
受力面积
表示
定义
压强
压力F (N) 受力面积S (cm2)
甲 20 2
乙 30 5
10
6
压力的作用效果
显著
不显著
压力/受力面积(N/cm2)
二、压强
2. 压强
①压强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②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③公式:
压强 =
压力
受力面积
p =
F
S
(N)
(m2)
N/m2
“1pa”的含义: 1 m2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Pa)
【解析】
二、压强
2. 压强
【例题】
书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即
F=G=mg=0.3kg×10N/kg=3 N
受力面积
S=500cm =500×10-4m2=5×10-2 m2
所以压强
答:书对桌面的压强为60 Pa。
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的质量为0.3kg,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00cm2 ,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三、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车辆对路面的压强大于路面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强,路面损坏。
楼房对地基的压强大于地基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强,地基受损,楼房倾斜。
物体对冰面的压强大于冰面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强,冰面损坏。
怎样改变压强呢?
想一想:压强是不是越大越好呢?
想一想:
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03
减小压强的方法
P=
压力F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S一定时,减小压力F
增大受力面积S,减小压力F
三、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①减小压强的方法
②减小压强的实例
汽车限重
轨道铺设在枕木上
坦克有很宽的履带
汽车限重是通过减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减小对地面压强的。
轨道铺在枕木上、坦克履带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
三、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①增大压强的方法
增大压强的方法
P=
压力F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S一定时,增大压力F
减小受力面积S,增大压力F
②增大压强的实例
菜刀
破窗锤
菜刀、破窗锤、图钉尖,都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
图钉
三、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课堂总结
04
课堂总结
压 强
压强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公式:
p =
F
S
压强的国际单位:帕(Pa),1Pa =1N/m2
压力:
压强
的改变
减小压强的方法
压力F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S一定时,减小压力F
增大压强的方法
受力面积 S一定时,增大压力 F
压力 F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S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FOR WATCHING
八年级物理下册 人教版教 案
学校:彭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科目: 物 理 理
姓名: 石 文 博 1
课程 名称 9.1压强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教学 内容 分析 本节课着重学习的是压强的含义及定义,通过三方面展开,分别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什么是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可以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加深理解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在探究活动中允许学生另选器材,给学生的探究活动留有较大的空间,以期待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同时为压强概念的形成做好铺垫。“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则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分析实例进行归纳,得到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在学习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时候,已有提及,为学生本节课学习压力降低了难度。对于压力和压力的作用效果,学生不容易区分,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本节课采取启发式教学,探究实验和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该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多参与讨论,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并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运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减小和增大压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理解物理中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 3.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了解改变压强大小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教学 重点 建立压强概念
教学 难点 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压强公式的使用
教学 准备 气球、铅笔、小桌、铁块、海绵、面粉、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 新课 【播放视频】 利用多媒体展示新闻——“老人掉入冰窟窿”。消防员匍匐前进救人。 今天我们一起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 观看视频思考,紧急情况,消防员不快速跑过去的原因。 激趣设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 推 进新课 (一) 压力 【问题过渡】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张图片 认识一种常见的力——压力,“压”即“挤压”的意思,老师给大家举三个例子。 【探究活动】 利用课件展示水平面上的水杯、斜面上的物块、手按图钉的图片,请同学们画出水杯、物块、图钉受到的压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思考压力是否等于重力 【归纳总结】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观看图片为什么沙滩上会有脚印?是什么力导致的? 学生作图并思考、回答。 明确压力和重力的关系。 学生很容易想到是因为压力,便于顺利的导入第一部分压力的知识。 ①通过对比图片压力特点,找到共同点给压力下定义。 ②帮助学生走出压力都是由重力产生的,大小总等于重力的误区。
(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做一做】 用两个手指挤压铅笔的两端,感受和“观察”压力。 怎么“观察”压力呢? 【互动实验】 下面我们共同做两个小实验,来感受一下压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1:如图所示,用手指压铅笔的两端,保持铅笔静止。 问题:(1)两根手指受力相同吗 两根手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两根手指的凹陷程度有什么不同 (2)加大压力又有什么感觉 点拨引导: (1)两根手指受力相同;与铅笔尖端接触的手指感觉比较疼;与铅笔尖端接触的手指凹陷得厉害; (2)加大压力,两根手指都比原来疼;两根手指都比原来凹陷得厉害。 实验2:用手掌和一根手指一起挤压气球,保持气球静止。 问题:(1)气球左右两边受力相同吗 气球左右两边形变相同吗 (2)加大压力又有什么发现 图二 点拨引导:(1)气球保持静止,左右两边受力相同;气球两边凹陷不同; (2)加大压力,气球凹陷得更深。 【提出问题】 通过以上感受,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有何关系 【猜想假设】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或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猜想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根据实验感受,猜想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设计方案】 1.提供器材 2.思考,实验方法及细节 问题1:用什么方法探究一个量与多个量的关系? 回答预设:控制处量法。 问题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关系,什么要变?什么不能变 回答预设: 压力要变,受力面积不变 问题3: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关系,什么要变?什么不能变 回答预设: 受力面积要变,压力不变 问题4:怎么观察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强弱? 回答预设: 转换法 问题5: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材料?观察什么? 回答预设: 使用容易产生形变的材料,海绵,气球,面粉。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或陷入面粉的深度或气球的形变程度。 问题6:该怎么设计实验记录表格?都需要记录什么? 回答预设:需要记录压力,受力面积,压力的作用效果。 3.请同学们参考实验表格,自选器材进行实验。 【引导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完成后填写实验结论 【归纳总结】 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的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问题过渡】 展示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都不相同的数据。 动手实验,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 根据实验感受,猜想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思考实验方法。 根据实验器材思考 学习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小组内同学密切配合完成实探究。 根据实验结论整理归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通过观察两手指的凹陷程度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三)压强 提出问题: 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都不相同时,该如何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强弱呢 请大家思考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强弱的方法。 引导思考: 回想一下之前学习过的,速度的定义过程。 回答预设: 同样的压力比受力面积大小或同样的受力面积比较压力大小。如果两者都不同,应该计算比值。 归纳总结: 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强弱,可以用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比值的大小来表示。 【学习新知】 1.压强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2.计算公式: 3.国际单位: 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Pa, 1Pa=1 N/m2 4.明确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 【重点强调】 1.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要统一单位。 2.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例题】 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的质量为0.3kg,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00cm2 ,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解析】 书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即F=G=mg=0.3kg×10N/kg=3 N 受力面积S=500cm =500×10-4m2=5×10-2 m2 所以压强 答:书对桌面的压强为60 Pa。 回忆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对比速度的定义方法,思考讨论。 理解记忆压强的相关知识。
(四)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问题过渡】 展示图片: 压强过大的危害。 图一 图二 图三 解释说明: 图一:车辆对路面的压强大于路面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强,路面损坏。 图二:楼房对地基的压强大于地基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强,地基受损,楼房倾斜。 图三:物体对冰面的压强大于冰面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强,冰面损坏。 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被压坏。我们想要保护物体就保证压强不超过物体能承受的最大压强。如何做才能减小或增大压强呢 提出问题,怎么改变压强呢 答案预设: 应从压强公式出发,改变压力或受力面积。 1.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受力面积;(2)减小压力。 举例加深理解: 2.增大压强的方法: (1)减小受力面积; (2)增大压力。 举例加深理解: 【揭示谜底】 消防员不迅速跑过去是因为人无论匍匐前进还是站立,对冰面的压力是一定的,但是站立时候受力面积比较小,压强比较大,冰面比较容易破裂。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回答。 感受生活中减小或增大压强的实例。 根据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解决开始提出的问题。
课堂 总结
布 置作业 练习与应用:2、3、4。
板书 设计 9.1压强 一、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二、压强 三、压强的增大与减小 1.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受力面积;(2)减小压力 2.增大压强的方法:(1)减小受力面积;(2)增大压力
课后反思 1.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活动探究建立压强的概念,在探究中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感官体验用眼睛看形变的大小,用手指感受疼痛,用大脑去思考设计方案,用嘴交流讨论自己的方案,用手进行实验操作。 2.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分组讨论实验方案,强化对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理解。课堂中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学生自主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对物体受到的压力进行分析时,学生将重力与压力混淆,需要进一步对重力和压力的产生途径进行辨析,让学生了解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在对压强公式的具体应用中,学生对受力面积的判断易出错,例如人走路时地面受力面积的变化、已知坦克一条履带和地面接触面积去确定地面的受力面积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