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雷州五中集团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雷州五中集团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雷州五中集团八年级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丈”是我国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丈约等于两位中学生的身高之和,则一丈长度约为(  )
A.3.3m B.3.3dm C.17cm D.170mm
2.中国空间站主体三舱中的最后一个舱段——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顺利实现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接成功前,梦天实验舱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B.对接成功前,梦天实验舱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对接成功后,梦天实验舱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D.对接成功后,梦天实验舱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3.长度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之一。下列长度测量工具最合适用来测量立定跳远成绩的是(  )
A.卷尺 B.游标卡尺
C.三角尺 D.刻度尺
4.爷爷用手机听“孙悟空”说评书,这是手机在利用AI技术模仿“孙悟空”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语速
5.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  )
A.在时间一定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较大的物体一定比速度较小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6.如图,“违法鸣笛”自动抓拍取证系统主要包括声源定位、摄像机监控系统、显示屏、后台联动执法系统。当机动车违法鸣笛后,可通过声源定位系统精确定位鸣笛的车辆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
B.声源定位系统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C.汽车喇叭声音越大,其传播速度就越快
D.声源定位系统利用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形成回声来定位
7.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西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在0~20s内,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10s内,以甲物体为参照物,乙物体向东运动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第15s时v甲=v乙
D.在0~15s内,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
二、填空题(每小空1分,共17分)
8.剑鱼是海中游速最高的鱼类之一,也叫“箭鱼”,被称作海中活鱼雷,时速可达,其值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9.甲、乙两同学的家分别距离学校为800m和600m,他们相约同时从家里出发去学校,他们匀速到达学校所用时间之比为2:1,则甲、乙两个同学的速度之比为 ,在中间路程的时候,他们速度之比为 ;若要同时到达学校,则甲、乙两个同学的速度之比应为 。
10.晚上在小区的广场上许多人在跳广场舞,动感的乐曲声是喇叭 产生的,能听到乐曲说明声音能在 传播;2025年高考、中考临近,有关部门倡议从即日起停止广场舞活动,这是在 减弱噪声。
11.测量过程中,误差是 避免的(选填“不可”或“可”)。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四次记录到的数据分别是5.79cm,5.97cm,5.77cm,5.78cm,去除错误数据后该物体的长度是 cm,这是利用多次测量求 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12.在一些闹市区,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监测设备,显示屏上的数据(65.7分贝)反映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3.如题图所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不同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时显示的波形图,根据图像可知两种声音的 不同,该声音的特性取决于发声体的 ,若此时考场外传来音乐,监考老师马上关上窗户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14.小明和小红同学在学习时了解到,我国古代把女子一拃长称为“咫”,男子一拃长称作“尺”,如图甲。“咫尺之间”用来比喻相距很近,实际“咫”与“尺”的长度相差大约为3 (mm/cm/dm)。学习之余,他们进行跑步锻炼,如图乙为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小明做的是 (匀速/变速)直线运动,0~10s内两人所通过的路程 (相等/不等)。
三、作图题(5分)
15.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在丙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
四、实验题
16.如图是小明做物理实验时使用的一些工具。图甲测定橡皮的长度,正确的视线方向是 ,橡皮的长度是 cm;图乙是用停表测量校运动会上男子3000m比赛成绩,从开始时到此刻经历的时间是 s。(4分)
17.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8分)
(1)本实验的原理为 ;
(2)图中段的距离 ,测得时间,则段的平均速度 ;
(3)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 ;
(4)物体的运动可以用图像来描述,图中能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是(  )(填选项字母)
A. B.
C. D.
18.小桥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8分)
(1)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实验时发现小车运动时间太短,为了更方便计时,应将支撑木块 (选填“向右”或“向左”)适当移动;
(2)测出小车从处滑到处的时间,则小车在段的平均速度 ;
(3)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小桥应该将小车从 (选填“”或“”)处静止释放;
(4)如果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B、C点计时均准确,则会影响、、三者中的 (选填“1”、“2”或“3”)个;
(5)另一同学利用位置传感器测出小车实时距离,再用计算机算出速度,如图乙所示。小车从处滑到处的过程,传感器的屏幕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时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到达中点时的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9.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小明观察到演奏二胡时可通过按压、松开、滑动弦线等指法配合产生优美旋律。于是他提出问题:二胡弦发声的音调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思考后他进行了猜想:二胡弦发声的音调高低可能与弦的长度、粗细和松紧有关。(8分)
实验次数 1 2 3 4
钢丝粗细程度 粗 细 细 ____
AB间距/cm 50 50 50 30
钩码个数/个 3 3 4 4
(1)为了探究小明的猜想,请将表格空格处补充完整: 。
(2)实验中,在钢丝末端悬挂不同数量的钩码是为了改变钢丝的 。
(3)第1、2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二胡弦发声的音调高低与弦的 的关系。拨动钢丝后发现第1次实验中钢丝发声比第2次实验中钢丝发声的音调低,则可初步得出结论:当弦的长度和松紧相同时,弦越 ,发声的音调越高。
(4)第3、4两次实验时,发现第3次实验中钢丝发声的音调低。在二胡演奏活动中,如图2所示,小明想要让二胡弦发出音调较低的声音,此时最简单合理的操作是松开 (选填“中指”或“食指”),理由是 。
五、综合题
20.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如题图甲所示,全长55km,其中主桥29.6km,桥面设计了双向六车道的高速公路,汽车限速100km/h。(7分)

(1)汽车行驶在中间车道过程中,司机发现大桥上的桥墩向后运动,是以 为参照物;司机看到前方一辆车,感到他的车向后慢慢退了,原因是前方的车速比他的车速 ;
(2)按交通规则行驶,汽车通过主桥至少需要 h;
(3)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驶入大桥。假设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题图乙所示,前15s行驶0.3km,前15s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m/s;15s至30s汽车做 运动,15s至30s这个过程中,汽车的运动的距离是 m。
21.如图甲,有一种神奇的金属“镓”,小磊把它放在手心不一会儿就变成了液态,因为镓的熔点约为30℃。(6分)
(1)镓在熔化过程中要 热。镓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它在凝固过程中的温度;
(2)要使金属镓保持固定形状,保存它所需环境温度应该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30℃;
(3)小磊按照正确操作测量体温后,体温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若小亮直接用此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测量后体温计的示数不变,则他的体温 (选填“一定”“一定不”或“可能”)与体温计示数相等。
六、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2.“东风快递,使命必达”2024年9月25日8时44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向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东风系列洲际弹道导弹,准确落入预定海域震撼全球。好奇的小明通过上网查询发现:该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距离约达1.2万公里,于9点11分在南太平洋公海轰然爆炸。导弹的飞行之旅分为上升段、中段与末段,最快可达6至8马赫,小明估计导弹上升段大气层以内平均速度约为1000m/s,导弹发动机熄火,于大气层外凭借惯性飞行;飞行末段,导弹发动机再次打开,导弹末段飞行速度可达25马赫。(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1马赫=340m/s)
(1)该洲际导弹末段最快速度是多少m/s?
(2)该洲际导弹全程飞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保留整数)
(3)根据小明估计导弹上升段大气层以内平均速度约为1000m/s,请计算距发射点5100m处的市民听到导弹发射的巨响时,此时导弹飞行的距离为多少m?
23.区间测速是一种防止汽车超速的措施.小明春节回老家,在高速公路上先后观察到如图所示三块区间测速警示牌,表明汽车通过该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不得超过100km/h。一辆汽车经过该区间时,以90km/h的速度行驶12min,调节车速后,再行驶0.1h通过剩余区间。问:
(1)汽车在剩余区间行驶的路程?
(2)汽车通过该区间是否会被区间测速记录超速?
(3)请写出区间测速的缺点,并提出改进方案。
雷州五中集团八年级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A C A B C B B
8.每小时通过的路程是90km
9. 2:3 2:3 4:3
10. 振动 空气中 声源处
11. 不可 平均值
12.响度
13. 响度 振幅 传播过程中
14. cm 变速 不等
15.
16. B 2.50 337.5
17.(1)
(2) 40.0 0.25
(3)小
(4)C
18.(1) 秒表 向右
(2)0.4
(3)A
(4)2
(5) 变速 大于
19.(1)细
(2)松紧程度
(3) 粗细 细
(4) 中指 其他因素相同时,钢丝长度越长,音调越低
20. 汽车 快 0.296 20 匀速直线运动 225
21.(1) 吸 等于
(2)低于
(3) 37.8 可能
22.(1)该洲际导弹末端最快速度为
(2)该洲际导弹全程飞行的路程
时间为
该洲际导弹全程飞行的平均速度为
(3)声音传播到距发射点5100m处所需的时间为
此时导弹飞行的距离为
23.解:(1)已知汽车以90km/h的速度行驶的时间为
t1=12min=0.2h
行驶12min通过的路程为
s1=v1t1=90km/h×0.2h=18km
测速区全程为s=30km,汽车在剩余区间行驶的路程为
s2=s-s1=30km-18km=12km
(2)通过全程所用时间为
t=0.2h+0.1h=0.3h
汽车通过该区间平均速度为
已知限速100km/h,因为
100km/h=100km/h
所以不会被记录超速。
(3)区间测速测的是该路段的平均速度,只能粗略表示运动的快慢,司机如果部分超速,但平均速度不超过限速时,不会被记录超速;改进措施:可以使用仪器测量瞬时速度,或者缩短区间测速路程。
答:(1)汽车在剩余区间行驶的路程为12km;
(2)汽车通过该区间不会被记录超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