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新课导入村“BA”、村超这些乡村赛事爆火,说明了什么道理?农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丰富多彩,逐步走向共同富裕“村超”是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的简称。“村超”发源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2023年12月18日,入选体育总局群体司发布的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足球项目案例名单。部编版 九上第一单元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知识拓展:什么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中国人多地广,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共同富裕同步富裕同时富裕同等富裕=注意: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政治认同:了解共享发展的措施及意义。道德修养:关心改革,树立改革精神。法治观念:知道发展的根本目的,理解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健全人格: 能够辩证的看待物质富足与生活幸福之间的关系,能理性回应一些社会问题。责任意识:追求共同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需要人人共建。【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教学难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导读问题:1.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3.怎样全面深化改革?2.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和总目标?4.为什么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5.党和政府怎样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改革进行时01思 考到今天,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革开放还要继续吗?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唯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笔记整理1.全面深化改革P9内涵: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考:①我国40多年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什么政策?②如何续写“春天的故事” ?(1)成就经验: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必要性)2、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一、改革进行时人民心目中的美好生活更满意的收入更轻的学习负担更稳定的工作受更好的教育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东西部、城乡、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贫困人口数量庞大,部分贫困家庭缺乏劳动力就业信息不畅通,就业质量有待提高过去的发展对环境破坏严重发展动力不足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程度较低......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部分人民无法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无法共享发展成果。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落后的社会生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2)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改革进行时2、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3)经济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从2011年开始,经济增长速度连续11年低于10%,是否说明中国经济开始出现滑坡和危机?对策①: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知探究3、怎样全面深化改革?①②③一个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4)现实挑战: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对策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两个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在中华上下五千年发展历程中,如果说有一种力量能够驰越古今、仍历久弥新,有一种精神能够始终如一、又与时俱进,那一定是改革。一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改革史,数千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条改革之路。1978年以来,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程。习近平主席表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5)时代特色: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对策③: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成就经验)(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新常态)(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现实挑战)(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时代特色)2.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1)(2)(3)(4)(5)>3.如何全面深化改革?①②③①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③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弘扬改革创新精神)(1)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补充2)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探究与分析:三农问题的重要性p10共享发展成果02探究与分享同学们围绕“共享发展”的话题,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了讨论。不同观点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先富要带后富。1共享发展就是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3共享发展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2“人心齐,泰山移。”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4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你是如何看待“共享发展”的?共享的主体:全民共享的内容:全面共享共享会有一个发展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共享的途径:全民共建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内涵共享发展探究与分享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总结知识4.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p11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一词被提及177次!党的二十大报告里的高频词结合材料说说,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5、党和国家如何共享发展成果?a.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教育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到2025年努力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幼有所育财政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10年保持在4%以上,并优先向农村地区、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倾斜。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创造就业岗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病有所医国家卫生计生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加大健康扶贫力度,困难家庭、慢性病家庭、老人家庭要重点覆盖,解决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各地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老有所养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老有所养”制度体系建设,我国的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养老保险制度从城镇扩大到乡村,建立起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住有所居国家利用各种手段控制房价上升速度过快,比如,计划供应土地、控制银行房屋贷款、规范住房销售制度等等。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解决住房问题、保证“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民政部: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全面建立了临时救助制度,全面推开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统筹城乡特困人员的救助供养制度,推进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衔接,全面建立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加强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的保障工作,b.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c.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5.怎样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p12-p13)a.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b.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c.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补充p13)党和国家着力解决现实问题,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说明了什么?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④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⑤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⑥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⑦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本课小结走向共同富裕3.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对策)2.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原因)(经济发展现状)2.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原因)3.党和国家如何共享发展成果?(措施)改革进行时共享发展成果1.什么是全面深化改革?(内涵和总目标)1.什么是共享发展?(内涵)1. 近年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从沿海发达地区返乡就业的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在增多,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好现象。这一现象“好”在( )A.表明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B.有利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C.缓解了我国人口对资源的压力D.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B中考真题练习2. 近年来,河南省坚持发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洛阳副中心城市引领作用,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推动各中心城市增强区域增长极和动力源功能,释放辐射带动能量,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这( )①有利于促进河南省区域协调发展②满足了河南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③说明郑州、洛阳、南阳的实力领跑全国④是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体现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中考真题练习B3. “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大力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这些暖心的举措体现了人民政府( )①具有国家重大事项的最高决定权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③致力于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④让人民群众平均享有发展成果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中考真题练习C二、判断题1.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低速增长阶段转向高速增长、高质量发展阶段。( )2.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更加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却不可能实现。4.党和政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的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的幸福感,实现同步富裕。( )5.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就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 )×√×××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