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4)三年级科学上册2.4水结冰了 随堂检测(含解析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24)三年级科学上册2.4水结冰了 随堂检测(含解析答案)

资源简介

教科版(2024)三年级上2.4水结冰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做“水结冰”的实验操作时,将装有清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了食盐)的容器中。这里的“加入食盐”的作用是使碎冰周围的温度( )。
A.不变 B.变得更高 C.变得更低
2.小鹿在做水结冰实验时,不小心将墨滴在了数据上,这个数据最可能是( )。
时间(min) 0 2 4 6 8 10
温度(℃) 12 6 2 0 0
A.-10℃ B.5℃ C.0℃
二、综合题
3.在试管中加入四分之一水,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了食盐)的容器中。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并观察试管中清水的变化, 记录如下。
时间 0分钟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温度变化 5℃ 0℃ 0℃ 0℃ 0℃ 0℃
水的变化 没结冰 水中出现小冰块 水中的冰块越来越多 水中冰块继续增加 水中大部分是冰块 完全结冰
仔细观察上表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清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的容器中,加一些食盐,这是为了 。(选填“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
(2)水在 ℃时开始结冰,结冰的原因是水 (填“受热”或“受冷”)。
(3)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 (填“能”或“不能”)接触试管壁。
三、实验题
4.在探究水在什么温度结冰时,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a.在试管中加入10毫升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中水的温度,读出水的高度。
b.在保温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测试管内的温度变化。
c.在碎冰中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后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d.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e.水完全结冰后,读出温度计的示数,记录试管冰柱的高度。
水结冰的温度记录表
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7
温度/℃ 10 5 2 0 0 0 0 0
变化 没结冰 没结冰 没结冰 结冰中 结冰中 结冰中 结冰中 完全结冰
(1)从记录表中我们知道,水从第 分钟开始结冰,这时的温度是 ℃;第 分钟水完全结冰,这时的温度是 ℃。
(2)我们发现: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长时间保持在 ℃。
(3)同学在试管中倒入水后读出水的刻度是10cm,水完全结冰后,刻度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5.小科所在小组做水结冰的实验,把实验中水的变化与温度的变化做了如下记录,分析记录表,完成问题。
时间 0分钟 3分钟 6分钟 9分钟 12分钟 15分钟
温度 25℃ _______ 4℃ _______ 0℃ 0℃
状态 水 水 水 冰水混合物 冰水混合物 完全结冰
(1)该同学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如下图所示,请将温度计的读数记录在下表中。
(2)在做水结冰实验时,在装冰块的烧杯中加入( ),使杯中温度降得更低。
A.食盐 B.沙子 C.食用油
(3)从记录表中我们知道,水从第 分钟开始结冰,这时的温度是 ℃;
(4)我们发现:水结冰时, 由 态变成了 态(填水的形态)。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长时间保持在 ℃。
(5)图中为试管初始水位,在下边方框的图中画出水完全结冰后的位置。
四、选择题
6.做水结冰实验时,在碎冰中加入较多的盐是为了( )。
A.产生更低的温度 B.改变水的颜色 C.改变水的味道
7.做水结冰实验时,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其正确的方法是( )。
A. B. C.
五、实验题
8.为了观察和研究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实验中会将装有四分之一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了食盐)的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我们一起来完成实验。(如图)
(1)在做水结冰实验时,下列( )同学的做法是正确的。
A.小科:只用观察水什么时候结冰,不用记录温度的变化
B.小明:实验时,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C.小红: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读数可以更清楚
(2)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其正确的方法是( )。
A. B. C.
(3)往碎冰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 )。
A.让碎冰结成块
B.为了获得更低的温度
C.让碎冰变得更多
(4)当水完全结冰后,冰面和水面的高度相比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9.下面是某科学小组开展“水结冰了”的探究实验活动,请结合自己学到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支带刻度的试管中加入约四分之一的清水,在水面处做好标记。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如下图,此时温度读作: ,写作: 。
(2)将装有清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的容器中,加一些食盐,这是为了 温度。(选填“升高”或“降低”)
(3)温度计插入水中的位置保持不变,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等待试管中的水结冰。
(4)当试管中的水开始结冰时,记录温度,此时温度为 。
(5)水完全结冰后,记录试管冰柱的高度。可以发现,水完全结冰后,其体积会 。(选填“增大”或“减小”)
10.小刚为了探究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在试管中加入10mL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中水的温度。
②拿一个双层透明玻璃杯,在杯内装上经过冷冻的透明饱和浓盐水,把试管插入盖子上并用橡皮筋固定,观察试管内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③当试管中的水开始结冰时,记录温度。
④水完全结冰后,记录温度,再读出试管上冰柱的高度。
水的初始温度 10°C
烧杯中碎冰的温度 ﹣10°C
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 0°C
(1)当环境温度 (选填“高于”或“低于”)0°C,试管内水的温度下降到 °C(选填“0”或“-10”)时,试管内的水开始结冰。
(2)在水结冰的实验过程中,水的温度下降了,说明( )。
A.水放出了热量 B.水吸收了热量 C.水的热量没变
(3)水结冰后体积 (选填“变大”或“变小”)了。
(4)水结冰的过程中,水由 态变成了 态(填水的形态)。冰还是水吗? (填“是”或“不是”)。
(5)比较水和冰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填写在维恩图中。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教学实验教科版(2024)三年级上2.4水结冰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6 7
答案 C C A C
1.C
【详解】在做水结冰实验时,往碎冰堆里放食盐,能够加快碎冰的融化,冰融化吸热使得周围温度降低,让试管外的温度更低,从而让实验效果更加明显。
2.C
【详解】水结冰的温度是0℃,分析表格,6分钟和10分钟时温度是0℃,推测8分钟时温度也是0℃。故C符合题意。
3.(1)降低温度
(2) 0 受冷
(3)不能
【详解】(1)在碎冰中加入食盐是为了降低冰的温度。这是因为盐可以降低水的冰点,使得冰能够在更低的温度下存在。
(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水的温度在0℃时开始保持不变,并且此时水中开始出现小冰块,这表明水在0℃时开始结冰,结冰的原因是水受冷。
(3)温度计测温时,要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1) 3 0 7 0
(2)0
(3)A
【分析】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详解】(1)观察水结冰温度记录表可知:水从第3分钟开始结冰,这时的温度是0℃;第7分钟水完全结冰,这时的温度是0℃。
(2)分析数据发现,水的温度下降到0℃,开始结冰,水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长时间保持在0℃。
(3)水在0摄氏度时可以结成冰,水结冰后由液态变成了固态,体积会变大。试管中水的刻度是10cm,水完全结冰后,刻度将变大。故选A。
5.(1)10℃、0℃
(2)A
(3) 9 0
(4) 液 固 0
(5)
【详解】(1)根据题干可知,图中两个温度计的温度依次是10℃、0℃。
(2)盐溶解于冰表面的少量水中时,会降低水的凝固点,使得冰在低于0℃时也能继续融化并吸收大量热量,从而让周围环境(包括烧杯中的水)温度更低,加速水的结冰过程。相比之下,沙子和食用油不会对冰的融化及温度产生这种显著影响,因此选择食盐是最有效的做法。故选A。
(3)根据题干可知,水是从第 9分钟开始结冰的,这时的温度是 0℃ 。这个温度也是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凝固点,是水由液态逐渐转变为固态的临界温度点。
(4)水结冰的过程是一个物态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水由原本流动的 液态 逐渐转变为固定形状的 固态 。在实验记录中可以看到,当水开始结冰并形成冰水混合物后,从第9分钟到第12分钟,状态一直显示为“冰水混合物”,同时温度稳定在 0℃ 。
(5)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因此水位会比初始水位高一些。
6.A
【详解】A.在碎冰中加入食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食盐溶解时需要吸收周围的热量,导致混合物的温度进一步降低,从而降低碎冰的温度。选项符合题意;
B.食盐本身是无色的,加入碎冰中不会改变水的颜色。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水结冰的过程,改变水的颜色并不会对此有所帮助。选项不符合题意;
C.虽然食盐会改变水的味道,但在这个实验中,改变水的味道并不是目的。实验的关注点在于水结冰的温度和过程,而不是水的味道。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C
【详解】测量一烧杯水的温度时,手应拿温度计的上端;要将温度计的下端(玻璃泡)浸入水中,并且不能碰到杯壁或杯底;当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者下降时读出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持平。故选C。
8.(1)B
(2)C
(3)B
(4)结冰后高度变大。因为水结冰体积变大。
【分析】水有三态变化,气态、液态和固态。水由液态到气态叫作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到固态叫作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水由固态到液态叫融化,是一个吸热过程;由固态直接到气态叫作升华,水由气态到液态叫作液化,水蒸气直接到固态叫作凝华。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但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冰是水的一种形态,水结冰后形态发生变化:有固定的形态、不流动、固体,而且体积变大。
【详解】(1)本题需要我们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不能将温度计拿出液面再读数。故选B。
(2)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时,温度计不能触碰容器底和壁,故选项C符合题意。
(3)往碎冰堆里放食盐,能够加快碎冰的融化,冰融化吸热使得周围温度降低,从而制造更低的温度,故选项B符合题意。
(4)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所以试管里的水完全结冰后冰面的高度要比结冰前的水面高度高。
9. 十摄氏度 10℃ 降低 0℃ 增大
【分析】通常情况下,水从常温持续下降到0℃时就会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慢慢变成了固体状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水的凝固。在结冰过程中,虽然水在逐渐变成冰,但温度会保持不变,直到所有的水都变成冰。
【详解】(1)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说明温度在零上。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在10处,此时温度是10℃,读作十摄氏度。
(2)将装有清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的容器中,加一些食盐,这是为了降低温度。盐水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能更快地使水结冰。
(4)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凝固点是0℃,因此当试管中的水开始结冰时,记录温度,此时温度为0℃。
(5)当水结成了冰后,体积增加了,质量不变。
10.(1) 低于 0℃
(2)A
(3)变大
(4) 液 固 是
(5)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详解】(1)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冰点是0°C。当环境温度低于这个温度时,水会逐渐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直到达到冰点,此时水开始结冰。因此当环境温度低于0°C,试管内水的温度下降到0°C时,试管内的水开始结冰。
(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因此水的温度下降了。故选A。
(3)水在结冰时,水内部的排列方式发生变化,导致体积膨胀。
(4)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结冰的过程中,水由液态变成了固态;冰当然是水的一种形态,只是它是固态的水。
(5)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和冰其实是一种物质,因此看得见、摸得着、无色无味、都能占据空间、都有质量。不同点在于不同物质状态带来的不同,比如水是液体,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而冰是固体,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