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上期第1学月初三历史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题,每题1分,共24分)1.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下列承载着古埃及文明历史的文字是A.甲骨文 B.腓尼基文字 C.象形文字 D.楔形文字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奴隶的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这表明该法典A.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B.涉及的领域、范围广泛C.对世界法制的建设影响深远 D.宣扬“君权神授”思想3.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要求的核心素养之一。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A.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巴比伦国王的无限权力B.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是研究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珍贵资料C.《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说明了家庭奴隶制是古埃及的一大特征D.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4.古老的印度文明表现出独有的历史特征。下列图示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是A. B. C. D.5.下表所示内容体现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城邦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万人)雅典 2500 约30斯巴达 8400 约40A.小国寡民 B.等级森严 C.军事独裁 D.自给自足6.雅典的一个家庭要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本家庭有两名成年男、两名成年女、两名男孩、两名女奴隶。这个家庭可以投A.1票 B.2票 C.3票 D.4票7.下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③处应填写的是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东罗马帝国8.《十二铜表法》把向来由贵族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以明确的法律文件为依据。它的颁布A.开创了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 B.彰显了罗马共和国阶级平等理念C.一定程度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D.体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9.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出现了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该学者是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德谟克利特 D.莎士比亚10.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下列有关西欧封建社会的表述,错误的是A.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 B.罗马教会的地位在查理曼帝国时期得到提高C.封建主与附庸权利与义务交织 D.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以血缘为纽带11.1294年,某个庄园的陪审团起诉说,他们的领主用犁耕坏了部分公用道路,以致车辆不能正常通行。法庭判决领主必须将道路修复完好。这说明庄园法庭能够A.维护庄园的公共秩序 B.维护庄园领主利益C.通过罚金惩治违法行为 D.限制庄园领主特权12.查理曼帝国是法兰克王国的鼎盛时期。公元9世纪中期,查理曼帝国分裂形成了以后欧洲大陆三个国家的雏形,这三个国家是(图1)A.意大利,法兰西,西班牙 B.意大利,德意志,英国C.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 D.法兰西,德意志,英国13.大约11世纪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见右图1)里。这说明当时欧洲的经济特点主要是A.自给自足 B.手工业兴盛 C.商品经济 D.共同富裕14.1112年,法兰西的琅城市民举行起义,杀死主教,即琅城的领主,此后又坚持斗争多年,琅城终于取得了自治地位。由此可知,琅城取得自治地位的手段是A.获取“特许状” B.发展工商业 C.金钱赎买 D.武力斗争15.“意大利商业城市的学校……注重教授商人所需要的语文知识和法学。”这反映出当时的大学A.享有司法特权 B.大学生必须先上基础课程C.课程受基督教会影响 D.课程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16.哈斯金斯说:“没有什么比罗马法律更能体现罗马人聪明才智的特质,也没有什么比她的法律的影响更持久、更广泛。”编撰于公元6世纪,奠定欧洲民法基础的法律文献是A.《汉漠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权利法案》17.他统治时期是拜占庭帝国的重要发展阶段,他重新整合拜占庭国家体系,主持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罗马法编撰。“他”是A.克洛维 B.查士丁尼 C.查理曼 D.孝德天皇18.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下列关于该帝国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图2)A.该帝国在教皇号召下组建十字军进攻西罗马帝国B.该帝国创造出独具特色兼收并蓄的拜占庭文化C.该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D.1453年,该帝国被奥斯曼帝国灭亡19.某同学在整理读书笔记时列出如下知识点(见右图2),他研究的可能是A.古代亚非文明 B.封建时代的亚洲 C.古代欧洲文明 D.封建时代的欧洲20.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是指日本A.引进了中国先进制度 B.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C.进入了幕府统治时期 D.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化21.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下列关于幕府与天皇关系说法错误的是A.天皇掌握国家实权 B.天皇成为礼仪性摆设C.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D.幕府将军掌握国家实权22.7-8世纪,唐朝西部有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它迅速扩张为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并与唐朝发生了怛罗斯之战。该帝国是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23.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以下不属于阿拉伯人成就的是A.发明阿拉伯数字 B.改造阿拉伯数字 C.《一千零一夜》 D.《医典》24.在古代,人民对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无法解释时,就说是“神的意志”,并创造了许多宗教,一直流传到现在。下面关于世界三大宗教说法正确的是A.三大宗教都诞生在亚洲 B.公元2世纪基督教兴起C.伊斯兰教宣扬信奉上帝 D.佛教创立者是穆罕默德二、非选择题(16分)人类文明在地域滋养中形成独特基因,又在交流互鉴中走向共同发展。请结合下列图文材料,完成关于古代世界文明的探究。(地 中 海)【文明溯源】1.观察“东西方文明发源地示意图”,将横线上对应文明名称补充完整。(3分)A:古代罗马文明 B: C:D: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E: F:中国文明【文明分类】①金字塔 ②楔形文字 ③罗马大竞技场遗址外景④帕特农神庙 ⑤《掷铁饼者》 ⑥释迦牟尼佛像2.古代文明因自然环境呈现不同特征。请根据所学,结合上列史料图片,完成分类。(4分)文明类型 自然地理环境 典型特征 佐证史料序号古代亚非文明 大河、平原 农业文明古代欧洲文明 海洋、山地 工商业文明【文明演进】3.中世纪欧洲虽被称作“黑暗时代”,却也暗藏文明演进的微光。据此,有同学做了以上思维导图,请帮助完善。(3分)【文明交融】材料一:亚历山大在远征中,将希腊神话、语言、艺术等带到东方,又搜集了大量东方各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民情风俗方面的材料,使东西方文化互相补充。远征中一旦遇到抵抗,它不惜大动屠刀。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卖为奴隶,财富被洗劫一空。——摘编自李丽玲《浅析亚历山大统治政策与希腊化文明的形成》材料二: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部编版历史教材九年级上册4.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古代文明交流的两种主要方式,并阐述它们对文明发展的共同作用。(4分)5.通过以上“古代世界文明”探究活动,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2分)2025-2026学年度上期第1学月初三历史巩固练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4分)1-5:CADDA 6-10:BBCAD 11-15:ACADD 16-20:CBADB 21-24:ADAB二、非选择题(16分)1.B:古代希腊 C:古代埃及 E:古代印度(每空1分)2.①②⑥ ③④⑤ (每空2分)3.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经济:庄园经济 市民 (每空1分)4.方式:暴力冲突—亚历山大东征、和平交往—阿拉伯人传播东西方文明成果;(每空1分)共同影响:都促进了不同文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融合与发展;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任答1点2分)5.感悟:世界古代文明多姿多彩,我们应尊重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古代文明因自然环境呈现不同特征;世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发展;战争带来灾难,我们应该在和平交往中共同发展。(任答一点2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