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九五高中协作体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九五高中协作体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东省九五高中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史书记载,西周“子妇无私货,无私蓄,无私器”,而战国时期“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宗族伦理观念弱化 B.社会结构急剧变动
C.贫富分化日益显著 D.私有制进一步强化
2.下图为两汉时期商业城市数量变化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B.国家商业限制的放宽
C.商人社会地位提升 D.丝绸之路带动的普涨
3.据《晋书·天文志》载:“西曰右执法,御史大夫之象也。执法,所以举刺凶奸者也”;北魏规定御史选任“必以对策高第者补之”;南朝宋孝建二年制“中丞与尚书令分道,虽丞郎下朝相值,亦得断之”。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
A.门阀势力掌控监察官选任 B.多重路径强化监察权威
C.监察职能被行政干预架空 D.强化监察巩固中央集权
4.下表为隋唐及北宋初年全国户数分布比较表。其中,时间乙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时间 甲 乙 丙 丁
户数(户) 占比(%) 户数(户) 占比(%) 户数(户) 占比(%) 户数(户) 占比(%)
北方 6934768 76.46 1370569 45.06 4922183 54.85 2447884 40.40
南方 2135346 23.54 1671302 54.94 4051451 45.15 3610751 59.60
A.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 B.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
C.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 D.北宋初年(约公元980—989年)
5.绍兴十六年(1146年),宋高宗发布诏书,依照礼器局提交的有关事项,对礼器进行了改革,强调“凝土为质,陶以为尊,贵本尚质而已”,将原本的铜质礼器改为瓷质礼器。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理学倡导简约质朴祭祀 B.受战争影响国家财政困难
C.铜料优先满足战略需求 D.制瓷业已形成规模化生产
6.清代学者阮元在《畴人传》中指出:“西洋天学,其说实见于《周髀》,夫西人所学,未必非圣人所传之余绪也。……但西人器数之学、精密有余,而义理之学,或有未逮。”据此可知,阮元认为应( )
A.坚守传统义理兼容西学器数 B.否定西学本源批判器物之学
C.倡导全盘西化摒弃传统儒学 D.融合中西义理革新学术体系
7.1876年,洋人兴办的吴淞铁路通车,1877年,清政府以高价购回并拆毁。1884年,《申报》载:“闻京师传有电谕,令李傅相(李鸿章)即日派员赶筑铁路……若然则解饷调兵,瞬息可达。法虽狡诈,其将奈我何哉!”清政府对铁路态度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近代化浪潮推动统治者观念革新 B.民族危机加剧迫使政策被动调整
C.中法战争急需改善军事运输条件 D.外国资本输出倒逼交通体系建设
8.1899年6月驻汉口比利时总领事向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要求,希望在汉口日租界下游划定百丈土地作为比租界。张之洞回复:“日本界以下之地,中国拟自修道路、自设巡捕、自收捐款,系我管辖区……且德、日两国早有照会,明确此地段不得再划给他国为界。”据此可知张之洞的应对举措( )
A.实质承认德日在华的势力范围 B.体现近代主权意识与外交智慧
C.借助列强间矛盾维护地方权益 D.反映对领事裁判权的灵活运用
9.下图为山西平遥日昇昌票号汇通天下匾额。19世纪中叶,晋商票号凭借“汇通天下”模式发展迅速,业务遍及全国,甚至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地。然而到了20世纪初,多数票号困难重重,纷纷倒闭或转型。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政府经济政策出现重大的调整 B.列强武装侵华导致票号经营困难
C.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 D.传统金融机构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10.下面为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的内容摘录。这表明李大钊认识到( )
马氏社会主义的理论,可大别为三部: 一为关于过去的理论,就是他的历史论,也称社会组织进化论; 二为关于现在的理论,就是他的经济论,也称资本主义的经济论; 三为关于将来的理论,就是他的政策论,也称社会主义运动论,就是社会民主主义。
A.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条件已初步具备
C.新文化传播必须坚持马克思理论指导
D.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面性与科学性
11.下表为1932年8月,江西省团支部统计表(部分)。据此可知,团支部的建设( )
县名 农村 工人 机关 街道 总数
永丰 63 9 72
兴国 114 3 6 123
会昌 42 3 45
赣县 87 87
石城 29 1 3 1 34
公略 64 65
A.在国民党“围剿”中艰难发展 B.受到国际形势的深刻影响
C.凸显了组织发展的相对薄弱性 D.与革命道路的选择相契合
12.下图为1943年11月17日延安《解放日报》刊载的艺术家古元木刻版画作品《丰衣足食,习文习武》。该版画反映了( )
A.社会主要矛盾即将发生转变 B.边区经济建设极大改善民众生活
C.党的群众路线得到贯彻落实 D.根据地军民自力更生的精神风貌
13.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党没有采取单纯依靠行政命令、‘恩赐’农民土地的办法去进行土地改革。相反,……使他们认识到土地改革是自身的解放事业,最终经过农民自己的斗争,完成了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任务。”这一论述旨在强调土地改革( )
A.为农业集体化创造条件 B.注重激发农民主体意识
C.推动乡村生产关系调整 D.引发社会性质发生转变
14.1978年,中国政府访欧代表团回国报告说,联邦德国黑森州副州长卡里表示,可提供200亿美元存入我银行供我们使用。北威州州长屈恩在宴会上提出,如愿意接受50亿美元,可以马上定下来,接受200亿美元,宴会后谈判一小时就可以定下来。法国巴黎银行在代表团回国后就派人来北京商谈提供25亿美元存款事宜。上述现象最合适用于研究( )
A.国际资本对中国改革开放前景的预判
B.中国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
C.冷战时期资本主义阵营对华战略调整
D.中欧经济合作格局形成的历史起点
15.下图为2001—2013年我国技术引进情况变化表。导致变化的原因是( )
图5
A.国有企业改革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B.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C.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与深入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合作深化
二、材料题
16.两京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史上的重要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唐朝示意图
图2 明朝示意图
材料二 唐代长安、洛阳并为两京,高宗曾言“两京,朕东西二宅”,武则天更以洛阳为神都,与长安“并驾齐驱”。洛阳“居天下之中”,运河交汇为漕运枢纽,丰都市“三千余肆,珍货山积”,为东方经济核心;长安则“胡商云集”,波斯胡寺遍布,掌政令与西疆防务,双都各有侧重又同设中枢机构。明代迁北京后,依永乐诏“北京为京师,南京为祖宗根本地”,虽南京“设六部、都察院,制同京师”,然《明史》载其官“不预机务,备员而已”,仅掌南直隶财赋与守备;北京则“仰江南漕粮四百万石”,为“天子戍边”之军事政治核心,形成主辅分明的格局。
——摘编自丁海斌《论中国古代多京体系中的两京主体制》
对唐明两京制的不同进行分析说明。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晚清船政人才培养情况表
学堂 专业 届数 合计人数 代表人物
福州船政学堂 造船专业 8届 170 魏瀚、陈兆翱、林颖启、黄庭等
驾驶专业 19届 241 刘步蟾、林泰增、萨镇冰、李鼎新等
管轮专业 14届 210 陆麟清、陈兆锵等
天津水师学堂 驾驶专业 6届 120 郑汝成、陈杜衡、林葆纶等
管轮专业 6届 85 吴毓麟等
广东水师学堂 驾驶、管轮专业 14届 208 曹汝英、卢毓英等
江南水师学堂 驾驶专业 7届 107 周兆瑞、甘联璈、陈绍宽等
管轮专业 6届 91 徐祖善、卢文湘等
鱼雷专业 3届 13 杜逢时等
威海水师学堂 驾驶专业 1届 30 吴纫礼、罗开榜、崔富文等
烟台海军学校 驾驶专业 18届 540多 郭寿生、李之龙等
湖北海军学校 驾驶专业 1届 10 庄以临、洪尚愚等
轮机专业 1届 23 钟百毂、吴超等
旅顺口鱼雷学堂 鱼雷专业 3届 23 任懋材等
京师昆明湖水师学堂 驾驶专业 1届 36 荣志、喜昌、荣续等
(1)指出晚清船政人才培养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人才培养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周刊》是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员会的机关刊物,1926年2月7日创刊于广州,1927年4月10日停刊,共出版了50期。
《人民周刊》的创办者和主编——张太雷。他为《人民周刊》撰写文章86篇,评述国内国际大事,反击国民党右派,进行针锋相对的论战。这场论战在广东影响很大。 陈独秀、周恩来、陈延年、邓中夏、阮啸仙、恽代英、彭湃等,也为《人民周刊》积极撰稿,发表了许多重要文章。 本刊宣言《人民周刊》是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刊物。中国人民现在在帝国主义,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地主压迫之下,他们的利益第一步是在脱离帝国主义及其工具之压迫。所以本报的宗旨,是反对帝国主义及其一切依附帝国主义或帝国主义所赖以生存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地主。根据以上的宗旨,本报有以下的使命: 一、本报的使命是要给反帝国主义运动——民族运动——以理论上与策略上的指导。对于妨害反帝国主义运动的理论与政策,本报定驳正之,以免淆乱人民之观听。 二、本报的使命是要唤起民众——特别是工农群众参加民族运动,并指导革命民众——特别是工农自己阶级的组织之发展。 三、本报的使命是要对于巩固革命基础的广东,以及扩大革命基础之意见,诚意的贡献于民众与国民政府之前。本报愿努力担任以上之重大责任,……因为现时之情势与运动之发展,实需要能担任此重大责任刊物,以为之指导。 ——摘自《人民周刊》第一期
评析《人民周刊》对研究国民革命的价值。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说明材料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哪些情况。
三、综合题
20.下面是关于明代中后期社会风貌的记载摘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弘治年间 “海内晏安,生齿滋殖,家居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民间务本力农,不事商贾,虽有货殖,亦多乡邻小贸,无远贾之习。”江南苏州府“村落相望,鸡犬相闻,俗尚淳朴,婚丧率从俭约,少奢靡之态”
正德末嘉靖初 “则稍异矣,出贾既多,土田不重,操赀交捷,起落不常。能者方成,拙者乃毁,东家已富,西家自贫。高下失均,锱铢共竞,互相凌夺,各自张皇”;江南太仓州“礼教渐弛,少可以陵长,贱亦可以陵贵,里胥之役,富室子弟争赴之”,且“家贫子壮,则弃农远贾,北走燕赵,南抵闽粤,岁无宁居”。运河沿岸临清州“商贾辐辏,十九皆徽商占籍,山陕之商次之,操盐业者尤众,牟厚利,富甲一方”
嘉靖末隆庆初 “末富居多,本富尽少,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贸易纷纭,诛求刻核,民不聊生”“商贾士农,皆社会之业,咸当乐业,无分本末”“开关通市,准贩东西二洋,闽粤之商,泛海贸易,岁得倍利,海舶之数,岁增数十”
神宗万历年间 “贫富悬绝,富者百人而一,贫者十人而九,金令司天,钱神卓地,贪婪罔极,骨肉相残”“苏州、松江之民,多以织为业,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扬州府“因徽商聚居,风俗渐变,丧祭有徽礼、扬礼之殊,饮食则徽面、徽饼、徽墨酥,至今犹存其名,市肆之语,亦杂徽音”
材料呈现了明代中后期多维度的社会变化,谈谈你对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状况的认识。
参考答案
1.D
2.A
3.B
4.A
5.B
6.A
7.B
8.C
9.C
10.D
11.D
12.D
13.B
14.A
15.D
16.不同:唐代两京呈东西分布;明代两京为南北分布;唐代两京为对等并行协作(长安是政治、军事及国际交流核心;洛阳为漕运枢纽、东方经济核心);明代两京主辅分明(北京是军事政治核心,南京为辅助北京的象征型陪都)唐代两京行政权限均衡;明代两京权力失衡,南京权力虚化。
不同的原因:唐代:疆域治理需求:唐朝东西疆域辽阔,西北面临突厥、吐蕃威胁;中原及东方是人口与经济密集区,需洛阳就近治理。物资调配需求:关中虽为政治核心,但粮食产量有限,洛阳运河交汇为漕运枢纽,可转运江南、中原粮帛,缓解长安物资短缺。明代:边防与政治重心需求:明朝北方边境线紧张,面临鞑靼等游牧势力威胁,成祖迁都北京以“天子戍边”强化边防,北京成为军事政治核心。经济重心与统治稳定需求:经济重心转移至江南,南京因“祖宗根本地”保留行政架构,既便于掌控江南财赋,又能安抚南方民心,避免迁都引发统治动荡。
17.(1)特点:福州船政学堂成果最为突出;船政学堂南北并置;主要集中在造船、驾驶、管轮等专业;开设届数和培养人数不均衡;培养了较多近代船政人才。原因:民族危机加深;洋务运动的开展;加强海防力量的需要。
(2)近代船政人才的培养是列强侵略导致的清政府自主选择,人才培养是时代变迁的需要;近代人才的培养促进了晚清社会的转型,人才的培养促进了时代的变迁。
18.评析:《人民周刊》是国共合作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的机关刊物,在国民革命中起到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宣传作用,是一手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中的奋斗目标,与国民党右派的论战等,对于研究中国共产党在指导革命发展、扩大革命基础、唤醒民众组织工会和农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存在的局限:宣言不能完全呈现具体措施和国民革命的全貌;研究时需要与其他史料相互补充和相互印证。
19.提取信息:“深圳大学是适应深圳经济特区发展需要而建立”说明:反映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体现国家通过特区探索新型发展模式。提取信息:“招收部分港澳、台湾和华侨青年入学”“返回原住地就业”说明:反映对外开放中加强两岸三地交流,推动教育开放与统战工作,服务国家统一战略。提取信息:“工业经济管理、商业经济管理、金融、英语、法律、建筑学等专业设置”、“兼学政治理论、语文、体育”说明:反映改革开放初期,高等教育所设专业对应深圳特区所急需的人才,体现了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需求紧密挂钩的新导向。提取信息:“主修英语,为以后各学年逐步用英语授课、听课打下基础”说明: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直接参与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人才,凸显了教育对外开放和为外向型经济服务的鲜明特点。提取信息:“不设助学金,实行奖学金制度和勤工俭学制度”“学生食宿由社会提供服务”说明:反映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打破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包办”模式,引入市场机制和社会资源。提取信息:“国家不包分配,由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说明:体现劳动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双向选择的竞争机制,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配置的需求。
20.社会变化的表现:经济领域:从重农抑商到农商互动、商业迅速发展。社会秩序领域:传统等级秩序松动,阶层分化加剧。价值观念领域:从俭约重义向逐利奢靡转变。
社会变化的原因:商品经济发展、政策松动(隆庆开关)、思想观念调整。
产生的影响与局限:积极:经济活力提升、阶层流动加快、观念多元化等。局限:经济发展不均衡、社会矛盾加剧、道德滑坡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