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10月份月考八年级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宁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10月份月考八年级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心W∠一()一九丹开T月八千教字业光则
历史试题
教材版本:部编人教版(新)
命题范围:1-7课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考试用时间为60分钟,共50分。
2.答第I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如需改动,必须
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
区域内作答。若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
带。否则,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20分)
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1.林则徐到达广州后,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英、美等国商贩被迫陆续缴出鸦片110多万千克。
1839年6月,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这一历史事件(
A.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B.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C.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D.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观察下表,导致下表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通商口岸的开放
B.小农经济的破产
C.纺织工业的发展D.协定关税的影响
3.“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变化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了,人民革命的任务变化了,因此,它是中国历
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里的“它”指的是哪场战争()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下图青铜鼠首和兔首原为北京圆明园大水法十二生肖兽首喷泉构件中的两件,
2013年6月25日晨,两件圆明园兽首安全运抵北京。中国国家文物局将这两尊圆明园兽首划拨国家
博物馆收藏。与青铜鼠首和兔首流失海外直接相关的是()
SWZ2025.10八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5.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贪图享乐,大兴土木建造宫室,忘记了起义的任务,消极对敌。不
仅如此,还制定了严格的阶级制度和一些有损百姓利益的政策,让大家都对他们失望到了极点。这表
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是()
A.武器装备的落后
B.推翻了君主统治
C.主张平均分配土地
D.领导集团的腐败
6.下表为福州船政局成船统计数据(部分)。据此可知,福州船政局(
船名
下水时间
船型
马力(匹)
载重(吨)
配炮(门)
元凯
1875
木胁兵船
150
1250
5
威远
1877
铁胁兵船
750
1300
7
开济
1883
铁胁快船
2400
2200
12
A.表明民用工业的崛起
B.推动了军事工业发展
C.抵制了外国资本入侵
D.促进了新式教育兴起
7.1843年,魏源编写了《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1847年徐继畲撰成了中国
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瀛寰志略》,率先突破天朝意识;1859年洪仁玕写成主张向西方学习、
改革内政的《资政新篇》。这表明鸦片战争后(
)
A.中国近代新闻出版业有所发展
B.晚清政府加强海防建设
C.有识之士主动探索救国新出路
D.国人民族意识空前高涨
8.以下图片从左至右依次为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迫使中国开放的通商
口岸示意图。通过观察,你能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京帅
上海
天津
宁波
傲江
汉口.江
福州
沙市苏州2
九江
厦门
广州
面肤长金杭州
汕头
A.中国丧失的领土逐渐增多
B.列强侵略不断扩大和深入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9.生于江苏通州海门常乐镇(今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常乐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
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首次建立棉纺织原料供应基地,一
SWZ2025.10八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SWZ二〇二五年十月 八年级学业评测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A B D B C B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A B C B C D B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一、材料解析题(本题13分)
(1)逐年增多。(1分)
(2)虎门销烟(1分);《南京条约》(1分);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分)。
(3)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促进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2分)。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分);影响: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1分),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1分)。
(5)根本原因: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或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1分)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勿忘国耻,立志振兴中华;西方殖民者凶残、野蛮;清政府腐败无能,等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10分)
(1)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分)
(2)左宗棠收复新疆。(1分)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了国家统一。(2分)学习左宗棠为祖国统一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2分)
(3)创办报刊、发表文章。(2分)
(4)杰出历史人物能推动历史发展,体现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2分)
三、材料分析题(本题7分)
(1)真正意图: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2分)
(2)战争:甲午中日战争;(1分)
侵略方式的变化:从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1分)
条款: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分)
(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1分)
(4)总趋势: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言之有理即可)(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