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历史(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第Ⅰ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1.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莎草制作纸张,苏美尔人利用两河流域丰富的芦苇在泥板上书写, 中国商周时期的人则利用龟甲兽骨占卜。这体现出世界古代文明发展的A.广泛性 B.共容性 C.多元性 D.延续性2.婆罗门教圣典《吠陀经》将种姓制度的等级描述得很具有艺术性,说是诸神们齐心协力一起 灭了一个体型庞大的巨人,然后巨人的嘴变成了婆罗门,巨人的手臂变成了刹帝利,巨人的 腿部变成了吠舍,巨人的脚变成了首陀罗。据此可知,种姓制度A. 是艺术创作的产物 B. 是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C. 反映了“众生平等” D. 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3.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3万步兵、5000骑兵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开始东侵征程。这一时间 也可表述为A. 公元前3世纪上半叶 B. 公元前3世纪下半叶C. 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 D. 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4.如图为某帝国道路示意图。据此判断,该帝国是A. 亚历山大帝国 B. 罗马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阿拉伯帝国5. 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斗争的成就在其间所颁布的法律文件上有 一定程度的体现。下列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B. 《万民法》的出台C.《查士丁尼法典》的制订 D. 《新法典》的编辑6. 公元前5世纪,希腊某学者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哲理,提出用对话的方式求得知识,主 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该学者是A.伯里克利 B. 查士丁尼 C. 亚里士多德 D. 苏格拉底7. 中世纪早期,西欧的文学体裁多为宗教赞美诗、祈祷文、宗教喜剧等,一般都以拉丁语来创 作。造型艺术多用于装点教堂,绘画和雕塑作品取材通常离不开宗教神话。据此判断,当时 西欧A. 古典文化得到传承与创新 B. 罗马的建筑艺术影响深远C. 基督教神学主导文艺创作 D. 文学艺术发展水平较低下8.中古时期,西欧封建主在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铁匠铺、马厩、仓库等设施,同时 设总管、管家监督佃户的劳役,以及负责庄园的收支、劳力支配、物资保管等。据此判断, 西欧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A. 商品经济发达 B. 基本自给自足 C. 人身束缚削弱 D. 具有司法权9.“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形容中世纪西欧城市的一句谚语。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说法, 符合史实的是A. 规模很大且以工商业为中心 B. 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和自治C. 形成了实力强大的割据势力 D. 基本居民富裕农民和商人10.中世纪西欧大学生的生活既艰苦又愉快。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余,还有唱歌、 跳舞、击剑和打球等活动。这反映出,中世纪西欧大学A. 关注人的发展 B. 推动城市兴起 C. 摆脱教会控制 D. 强化国王权力11.他的政策被学者概括为“一个帝国、一个教会和一部法典”,他在位时完成的《罗马民法大 全》为调解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他是A.屋大维 B.凯撒 C.查理曼 D.查士丁尼12.在西欧某一时期,“民众应该忠于国家这一点是无人知晓的。相反,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首 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的居民,最后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这种现象最有可 能出现于A.1世纪 B.10世纪 C.17世纪 D.19世纪13.下表为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的部分成就。由此可见,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领域 翻译家 成就哲学 侯赛因 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伦理学》天文 地理 穆罕默德·伊 本·易卜拉欣 《信德欣德》(印度天文学家毛卡的《西德罕塔》)数学 法萨利 将印度的数字及数字体系译成阿拉伯文医学 拉齐斯 《医学集成》(集当时古希腊、印度和中东的全部医药知识)文学 海什雅里 吸收埃及、中国等国的故事,整理出《一千零一夜》加速伊斯兰教传播 B. 得益于西欧大学兴起C. 传播中国的造纸术 D. 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14.日本学者说:“今天的日本文化表面上有浓厚的‘欧洲色彩’,剥下这一层,下一层是中国 文化色彩很强的‘农业社会’文化......这层中国文化色彩从制度上主要来源于一次模仿。” 这次“模仿”A.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天皇的权力 B. 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D. 进入了镰仓幕府统治时期15.有学者认为,在15世纪的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 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说明,在当时的佛罗伦萨A. 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 人文精神得到传承C. 文艺成就达到顶峰 D. 启蒙思想影响巨大第Ⅱ卷共4小题,第16题8分,第17题12分,共计20分。答案请按要求写在答题卡上。16.(8分)城市的发展折射出社会的变迁。请回答:(1)公元前8世纪开始,古希腊建立了城邦国家。阅读下列图表:城邦 概况 雅典 斯巴达 其他200多城邦面积 (平方英里) 1000多 3300 一般少于1000人口 10-30万 20万 数千至数万回答:据上述图表,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伯里克利时期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2分)(2) 雅典民主政治在古代社会确实是最先进的,民主活动范围比过去大大扩大了……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等民主机构的地位提高了,各种权力的相互交错和制衡,有助于防止个人或少数寡头专权现象的出现,这套体系也体现了雅典为现今许多学者称为“极端”民主制的基本原则。——摘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古代文明与地域性历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伯里克利时期政治运作情况为视角,简述当时“民主活动范围比过去大大扩大”的史实。(3分)(3)中世纪西欧城市居民除了武力斗争外,还采取何种手段以争取自由和自治?此后,这些城市在教育与学术、社会阶层两方面开始出现新气象,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3分)17.(12分)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是欧洲社会的转型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欧洲9世纪时有一段誓词如下:“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因此,“我”如果想证明自己配得上那份恩地,必须诚实地履行效忠誓言。——据约翰·巴克勒《西方社会史》、弗朗索瓦《何为封建主义》等整理(1)结合所学知识,誓词中的“我”和“主人”分别指欧洲哪两类人?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两类人彼此之间的义务。(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1293年 佛罗伦萨资产阶级推翻封建贵族统治,组建了“城市共和国”。1307年 但丁发表《神曲》,在书中肯定人可以战胜罪恶、贪欲的诱惑和阻挠达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1338年 佛罗伦萨已有两百多家手工工场从事呢绒生产,同时拥有全欧洲最发达的银行业和丝织业。1353年 薄伽丘完成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在书中无情地揭露教士和贵族们的荒淫伪善,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个性发展。1453年 拜占庭帝国灭亡,拜占庭学者纷纷逃往意大利,掀起了学习希腊文化的热潮。16世纪初 达·芬奇创作油画《蒙娜丽莎》,将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刻画得细微传神。——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根据材料二,归纳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的背景,并概括意大利文学家、艺术家的思想主张(5分)(3)中世纪晚期(14-15世纪)是一个充满变革与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西欧出现了哪些新 变化推动社会转型?(3分)历史参考答案1-15 CDDBA DCBBA DBDCB16.(1)小国寡民;公民大会;(2分)(2)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 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主持城邦日常事务的主席团和主席团主席都由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为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建立了津贴制度。 (任答其中3点,3分)(3)金钱赎买;大学的出现;市民阶层的出现(3分)17.(1)两类人:“我”指封臣,“主人”指封君。(2分)义务:封君赐予封臣土地(或封君要保护/善待封臣;或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任答一点得1分);封臣必须效忠封君(1分)。(2)背景:意大利部分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分)资产阶级兴起(1分)(写到意大利部分城市获得自由和自治亦可得分);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的古典文化。(1分)思想主张:反对教会精神控制(1分);提倡人的个性(强调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1分)(若仅答“人文主义”得1分)(3)新变化: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化);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的力量的发展(早期资产阶级的产生);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人文主义思潮流行);(任答三点得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