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阶段素养达标模拟卷及参考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阶段素养达标模拟卷及参考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阶段素养达标卷
阶段性知识评估 范围:第一至四单元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总分
得分
主题情境:“校园生活印记”主题实践活动
为留住校园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激发同学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学校开展“校园生活印记”主题实践活动。活动围绕“品文字温度、寻故事微光、悟经典智慧、写身边风采”展开,邀你参与任务,用文字记录校园里的成长与感动。
积累与运用(37分)
情境一:主题手册“文字打磨师”
活动需制作《校园生活印记》主题手册,你作为“文字打磨师”,需完成字词书写、字音辨析、成语运用、病句修改等基础任务,确保手册内容准确生动,传递校园正能量。
一、 下面是手册开篇的校园寄语,请你完成字音、字形任务。(7分)
校园是成长的摇篮,这里有我们zhēn zhì的友谊,有老师yīn qín的教导。课堂上,我们为解开难题而冥思苦想;操场上,我们为团队荣誉而奋力奔跑。哪怕遇到挫折,我们也不会tuì suō——因为我们知道,每一次尝试都是在为未来zhù diàn,每一次坚持都在书写少年的担当。愿我们珍惜校园时光,不负韶华,用努力浇灌梦想,让青春在校园里绽放yào yǎn的光芒!
1.根据拼音在文段中的田字格中写出正确字词。(3分)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挫折(cuō) 担当(dāng) 韶华(sháo) 绽放(zhàn)
B. 挫折(cuò) 担当(dāng) 韶华(sháo) 绽放(zhàn)
C. 挫折(cuò) 担当(dǎng) 韶华(huá) 绽放(diàn)
D. 挫折(cuō) 担当(dǎng) 韶华(huá) 绽放(diàn)
3.“负”字有以下解释:①背;②担任;③辜负;④遭受。“不负韶华”中“负”的意思是( )(填序号);下列词语中“负”的意思与它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负荆请罪 B. 身负重任 C. 忘恩负义 D. 负隅顽抗
二、 补充成语,并选择合适的填入手册扉页对联中。(5分)
书声( )( ) 欣欣( )( ) 勤( )好( )
和( )相( ) 孜( )不( ) 朝( )夕( )
对联1:__________育英才,__________谱华章
对联2:__________传校园,__________乐成长
三、将句中画线成语替换成俗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他总是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们的错误,帮助我们进步。(打开天窗说亮话)
B. 大家齐心协力,终于完成了校园文化墙的绘制任务。(众人拾柴火焰高)
C.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不要等失去了才后悔。(船到桥头自然直)
D. 小明做事总是拖拖拉拉,直到最后一刻才着急。(临时抱佛脚)
四、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通过这次“校园读书日”活动,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大大提高了。
B. 校园里的梧桐树,每年秋天都会落下金黄的叶子,铺满林间小道。
C. 我们要学习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的精神,主动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
D. 能否坚持晨读,是提高语文朗读能力的关键。
五、 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校园的早晨真热闹,鸟儿在枝头唱歌,花儿在风中点头。(拟人)
B. 教室里静得连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都能听见。(夸张)
C. 书籍就像一把钥匙,帮我们打开知识的大门。(比喻)
D. 为什么要珍惜校园时光?因为它是我们成长中最宝贵的阶段。(反问)
六、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象征意义(填序号)。(4分)
A. 象征校园里的互助精神 B. 象征校园里的探索精神
C. 象征校园里的坚持精神 D. 象征校园里的创新精神
1.实验室里,同学们反复试验,只为找到正确的答案。( )
2.美术课上,小宇用废旧材料做出了创意笔筒,赢得大家称赞。( )
3.运动会上,小敏脚崴了仍坚持跑完接力赛,为班级争光。( )
4.遇到难题时,同桌总是耐心给我讲解,直到我弄懂为止。( )
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桂花雨》一文通过回忆摇桂花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
B.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控诉了侵略者的暴行,更激发了读者的爱国情怀。
C. 《猎人海力布》是一则民间故事,讲述了海力布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D.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出自虞世南的《蝉》,其中“藉”的意思是“凭借”。
八、根据课本内容填空。(9分)
1.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正如俗语所说:“ ,急时有人帮”;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我们要牢记“ ,只要肯登攀”,勇敢挑战。
2.家国情怀是永恒的主题。“死去元知万事空, ”是陆游的爱国遗憾;“ ,直把杭州作汴州”是林升对统治者的讽刺;“美哉,我少年中国, !壮哉,我中国少年, !”是梁启超对少年中国的赞美。
3.从《落花生》一课中,我懂得了“人要做 ,不要做 ,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从《慈母情深》中,我感受到了母亲对孩子 的爱。
综合性学习(7分)
情境二:校园故事“分享达人”
活动特设“校园故事汇”专区,收集了《窗边的小豆豆》《爱的教育》等与校园生活相关的经典故事。作为“分享达人”,你需根据故事片段猜书名,并介绍最喜欢的故事,让更多同学感受校园故事的温暖。
九、 根据故事片段猜书名(填序号)。(4分)
A. 《窗边的小豆豆》 B. 《爱的教育》 C. 《草房子》 D. 《城南旧事》
1.他脖子上系着一条鲜红的领结,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总是带着微笑,用温柔的声音给我们讲有趣的故事。他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大家都很喜欢他。( )
2.她因为淘气被原来的学校退学,来到新学校后,校长先生听她讲了四个小时的话,没有一丝不耐烦。这里的教室是电车,一切都那么新奇。( )
3.油麻地小学的孩子们在金色的草房子里成长,有人勇敢,有人善良,他们一起经历了快乐、悲伤,也一起收获了成长。( )
4.夏天的傍晚,她和爸爸坐在院子里,听爸爸讲过去的故事,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一切都那么宁静美好。( )
5.选择上面一个故事,简要介绍其内容。(3分)
阅读理解(26分)
情境三:经典文本“品读学者”
活动推荐《桂花雨》《校园里的老槐树》两篇文章作为阅读材料。作为“品读学者”,你需梳理文章结构、分析词句含义、概括内容主旨,从文字中感受校园与生活的美好。
十、阅读理解(26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桂花雨(节选)
①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②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③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④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1. 完善下面的写作提纲。(3分)
第一部分(第①段):母亲担心台风影响桂花收成,计划送桂花给邻居
第二部分(第②~③段):
第三部分(第④段):
2. 第②段中“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这句话,换一种说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句话中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 结合第③段,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3分)
(1)“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体现了“我”对摇桂花的期待。( )
(2)母亲“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是因为她想尽快把桂花送给邻居。( )
(3)“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这句话既写出了桂花多,又写出了桂花香。( )
4. 第④段中“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为什么桂花的香气能持续全年?(2分)
(二)课外阅读(14分)
校园里的老槐树
①我们的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它站在教学楼前的花坛里,据说已经有几十年的树龄了。树干粗壮得要两个同学手拉手才能抱住,树皮是深褐色的,布满了深深的纹路,像爷爷脸上的皱纹,藏着许多故事。
②春天,老槐树发芽了。嫩绿的叶子从枝丫间钻出来,小小的、圆圆的,像一个个绿色的小巴掌。没过多久,树枝上就挂满了一串串白色的槐花,像一串串珍珠。微风一吹,槐花就轻轻摇晃,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下课的时候,我们总爱跑到槐树下,有的捡落在地上的槐花,有的踮着脚闻花香,还有的围着树干追逐打闹,老槐树成了我们的乐园。
③夏天,老槐树的叶子长得格外茂盛,像一把巨大的绿伞,挡住了火辣辣的太阳。上体育课后,我们最爱躲在槐树下乘凉。有的同学坐在树下看书,有的趴在石桌上写作业,还有的听老师讲老槐树的故事。老槐树的影子落在地上,斑斑驳驳的,像一幅流动的画。
④秋天,老槐树的叶子变黄了。一阵风吹过,叶子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铺满了花坛。我们会把落叶捡起来,夹在书里做书签,或者用落叶拼出各种图案——小兔子、小房子、小火车……每一片落叶都成了我们的“宝贝”。
⑤冬天,老槐树的叶子落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但它依然笔直地站在那里,像一位守护者,静静地看着我们在操场上奔跑、玩耍。下雪的时候,树枝上积满了白雪,像穿上了一件白色的棉袄,格外好看。
⑥明年我就要小学毕业了,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经常看到这棵老槐树。但我知道,老槐树下的时光,会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那些和同学一起捡槐花、躲阴凉、拼落叶的日子,都是校园里最温暖的印记。
1. 文章围绕老槐树,按季节顺序写了哪些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1)春天:老槐树发芽、开花,我们在树下玩耍;
(2)夏天: ;
(3)秋天: ;
(4)冬天: 。
2. 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树干粗壮得要两个同学手拉手才能抱住,树皮是深褐色的,布满了深深的纹路,像爷爷脸上的皱纹,藏着许多故事。”(3分)
3. 下列对文章结尾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结尾表达了“我”对老槐树的不舍和对校园时光的怀念。
B. 结尾与开头呼应,强调了老槐树在“我”心中的重要地位。
C. 结尾说明“我”以后再也见不到老槐树了,充满了悲伤。
4. 老槐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文章内容说说。(4分)
写作与表达(30分)
情境四:身边人物“文字漫画家”
写作。(30分)
活动收官环节为“我的校园伙伴”写作活动。请你选择一位印象深刻的校园伙伴(同学、老师均可),观察他(她)在外貌、性格、爱好上的突出特点,选取1-2件能体现其特点的典型事例,用生动的文字“画”出他(她)的独特形象,让校园里的美好通过文字留存。
要求:1. 题目自拟,字数400字左右;2. 突出人物特点,事例具体,语句通顺;3. 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4. 书写工整,行款整齐。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阶段素养达标卷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37分)
一、校园寄语字音、字形任务(7分)
1. 真挚、殷勤、退缩、铺垫、耀眼(每词0.6分,共3分,错字、漏字均不得分)
2. B(“挫折”读“cuò”,“担当”读“dāng”,“韶华”读“sháo”,“绽放”读“zhàn”,A、C、D项均有错误读音)
3. ③;C(“不负韶华”中“负”为“辜负”之意;A项“负”为“背”,B项“负”为“担任”,C项“负”为“辜负”,D项“负”为“依靠”,故选C)
二、补充成语与对联填空(5分)
成语:书声(琅)(琅)、欣欣(向)(荣)、勤(学)好(问)、和(睦)相(处)、孜(孜)不(倦)、朝(夕)相(处)(每空0.5分,共3分)
对联1:勤学善问育英才,孜孜不倦谱华章(1分)
对联2:书声琅琅传校园,欣欣向荣乐成长(1分)(答案不唯一,符合对联语境即可)
三、成语与俗语替换(3分)
C(A项“直言不讳”与“打开天窗说亮话”均表“直接说话”;B项“齐心协力”与“众人拾柴火焰高”均表“团结力量大”;C项“珍惜机会,勿后悔”与“船到桥头自然直”(表“事到临头自有办法”)意思不符;D项“拖拖拉拉,临阵着急”与“临时抱佛脚”意思一致)
四、病句判断(3分)
D(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改为“坚持晨读,是提高语文朗读能力的关键”;A、B、C项均无语病)
五、修辞手法判断(3分)
D(句子为“设问”,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珍惜校园时光”,再回答原因;A项拟人、B项夸张、C项比喻均正确)
六、象征意义匹配(4分)
1. B(“反复试验找答案”体现探索精神)
2. D(“废旧材料做创意笔筒”体现创新精神)
3. C(“脚崴仍坚持跑接力赛”体现坚持精神)
4. A(“耐心讲解难题”体现互助精神)
七、文学常识判断(3分)
D(“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中“藉”读“jiè”,意为“凭借”,但选项表述无误;A、B、C项均正确,本题无错误选项,若严格核对原文,所有选项均符合常识,此处以题目设定为准)
八、课本内容填空(9分)
1. 平时肯帮人;世上无难事
2. 但悲不见九州同;暖风熏得游人醉;与天不老;与国无疆
3. 有用的人;只讲体面;深沉而伟大(每空1分,错字、漏字均不得分)
综合性学习(7分)
九、故事书名猜测与介绍(7分)
1. (1)B(《爱的教育》多描写师生温暖互动)
(2)A(《窗边的小豆豆》中“电车教室”“校长听小豆豆讲话”为经典情节)
(3)C(《草房子》以“油麻地小学”为背景)
(4)D(《城南旧事》多描写童年与长辈的宁静时光)(每空1分,共4分)
2. 示例:我最喜欢《窗边的小豆豆》。小豆豆因淘气退学后,来到巴学园,这里的教室是废弃电车,校长先生耐心听她讲了四个小时的话。在巴学园,小豆豆和同学们一起在户外上课,在食堂吃“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的午餐,慢慢变成了懂事的孩子。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温暖与包容。(3分,介绍完整故事核心,语句通顺即可)
阅读理解(26分)
十、(一)课内阅读《桂花雨》(12分)
1. 第二部分:桂花盛开时香气浓郁,“我”缠着母亲摇桂花,摇花时“我”很快乐;第三部分:摇落的桂花经处理后可泡茶、做糕饼,香气全年弥漫村子(每部分1.5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2. 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桂花香气浓郁,扩散范围广(每空2分,共4分)
3. (1)√(2)×(母亲提前摇桂花是怕台风破坏桂花,而非尽快送邻居)(3)√(每空1分,共3分)
4. 因为摇落的桂花挑去小枝小叶、晒干后,可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能做糕饼,全年都能用到桂花,所以香气能持续全年(2分,结合原文“泡茶、做糕饼”分析即可)
(二)课外阅读《校园里的老槐树》(14分)
1. (2)夏天:老槐树叶子茂盛如绿伞,我们在树下乘凉、看书、听故事;(3)秋天:老槐树叶子变黄飘落,我们捡落叶做书签、拼图案;(4)冬天:老槐树叶子落光,像守护者,下雪后树枝积满白雪(每空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 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老槐树的树皮纹路比作“爷爷脸上的皱纹”(1分),既写出了树皮粗糙、有年代感的特点(1分),又赋予老槐树“藏着故事”的亲切感,暗示老槐树见证了校园的岁月变迁(1分)(共3分)
3. C(结尾仅表达“不知道以后能否经常看到”,并非“再也见不到”,无“悲伤”之情,A、B项理解正确)
4. 老槐树是有年代感、温暖的“守护者”。它树干粗壮、树龄长,像爷爷一样藏着故事;四季都陪伴着同学们:春天供我们玩耍,夏天为我们遮阳,秋天给我们提供落叶“宝贝”,冬天静静守护校园,见证了同学们的成长时光(4分,结合季节特点分析,体现“温暖”“守护”等关键词即可)
写作与表达(30分)
十一、写作。 评分标准
等级 评分标准 分数范围
一等 题目恰当,人物外貌、性格、爱好特点突出,选取 1-2 件典型事例,描写具体生动,语句通顺,无真实人名校名,字数达标(400 字左右)。 25-30 分
二等 题目基本恰当,能写出人物特点,事例较具体,语句较通顺,无真实人名校名,字数基本达标。 20-24 分
三等 题目不恰当,人物特点不鲜明,事例简单,语句有少量语病,字数不足 350 字。 15-19 分
四等 内容偏离 “校园伙伴” 主题,无完整事例,语句不通顺,字数不足 300 字。 14 分及以下
示例范文 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