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溶解度(第1课时) 说课课件(13张PPT)-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 溶解度(第1课时) 说课课件(13张PPT)-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2 溶解度说课稿
(第1课时)
课标要求
知道大多数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并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
1.通过进行实验9-5和9-6,知道大多数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并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
2.通过对氯化钠和硝酸钾在水中溶解的分析,能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对性并掌握它们互相转化的方法。
3.认识结晶现象,掌握结晶的两种方法。
学习目标
学习主题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的定义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3.结晶的定义和方法
教法学法
情景教学、生创课堂、小组展示评价、实验探究、视频展示
备课思路
本节课创设《闪闪的红星》中小英雄潘冬子上山送食盐的情景导入新课。既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渗入溶解、蒸发结晶等化学知识。
本节课的备课思路就是以实验探究为主导,来突破重难点。安排了两个分组实验进行探究。实验9-5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探究的主要是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决定因素之一须指明一定量的溶剂等。
实验9-6硝酸钾在水中溶解的分组实验,探究的主要是须指明一定温度这个因素、结晶的定义、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等。两个实验综合起来探究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关系。
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明确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依然可以溶解其他溶质,所以一定指明某种溶质的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才有意义。
备课思路
通过潘冬子的影片和海水晒盐的视频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蒸发溶剂结晶,以及海水晒盐的原理;将课本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
通过四个解问模创的习题和课时检测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升。习题的来源均选自课后习题和中考考题的改编。
最后安排了“垦畦浇晒”产盐法,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这种古法产盐的步骤和产盐工艺的历史价值,给学生留出生成的空间。
备课思路
上课体会
采用生创课堂、能真正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我构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采用小组展示评价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提升课堂效率,也解放了老师。 以实验探究教学为主,创设有温度的同频共振的共生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利用习题跟进使得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升。
上课体会
再好的教学设计也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积极配合。是同学们的高素养和扎实的基本功使得本节课顺利完成。感谢献唐中学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们。
课后反思
1.上好一节课不容易,备好一节课更不容易。尤其是实验探究课,备课时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硝酸钾溶解在水中的实验,实验本身并不难完成,但让学生按照课本去操作,实验操作太繁琐,耗时太长。我们化学组的老师集思广益,经多次实验改进,最终决定用水浴加热法。
2.本堂课用常规教学约20分钟就能完成教学任务,但却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实验能力。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时间短任务重的客观事实中,如何两者兼得。
3.本节课由于时间的受限,还有部分内容没有涉及,如溶液饱和与浓稀的关系,溶液的饱和与浮力的关系,需要下一节课再去拓展。
课后反思
谢 谢 大 家
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