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D B B C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C C B A C D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A D C C A B D A A
1.C 2.D
【解析】1.吉达(39°E)位于东三区,北京(东八区)与吉达时差为5小时(东八区比东三区早5小时),航班起飞时北京时间为4日22:30,对应吉达时间为4日17:30(22:30 - 5小时),飞行10小时后,吉达时间为4日17:30+10小时=5日3:30,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8月5日至17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吉达位于北半球,此时昼长夜短,但昼逐渐变短,A错误;昼夜长短差值随直射点南移而减小,B错误;吉达正午太阳高度随直射点远离(21.5°N)而减小,C错误;正午太阳高度减小,物体影长逐渐变长,D正确。故选D。
3.C 4.D
【解析】3.颁授仪式时间为北京时间9月29日10:00,美国旧金山位于122°W,处于西八区,比北京时间晚16小时,因此当颁授仪式开始时,美国旧金山(38°N,122°W)的观众收看电视转播实况的当地区时为9月29日10:00-16小时=9月28日18:00,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颁授仪式开始时,北京时间9月29日10:00,西二区为29日0时,即西二区往东至东十二区与北京处于同一天,共跨14.5个时区,选项中空白部分表示与北京同一日期,因此图中空白部分应大于阴影部分,全球日期分布范围最接近于D,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B 6.B
【解析】5.结合材料信息,火箭发射时为北京时间(东八区) 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 巴西里约热内卢位于西三区,根据区时计算东加西减原则,比北京时间晚11小时,区时为29日17时27分,不是正午时刻,A错误;澳大利亚悉尼位于东十区,比北京时间早2小时,其区时为30日6时27分,10月30日南半球昼长夜短,此时悉尼已经日出,B正确;中国南极中山站位于南极圈附近,10月30日尚未出现极昼现象,C错误;孟加拉国10月30日已过雨季,发生洪水的概率相对较小,且材料并未提示孟加拉国有发生洪水侵袭的相关内容,D错误。故选B。
6.结合材料信息,返回时间在2025年4月下旬或5月上旬,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东风着陆场纬度比四子王旗着陆场低,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正午影长应该更短,A错误;2025年4月下旬或5月上旬,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日出方位为东北方向,日落方位为西北方向;但东风着陆场纬度更低,相对四子王旗着陆场,其日出方位更偏南,B正确;从图中可知东风着陆场位于沙漠地区,沙尘天气相对较多,而不是更少,C错误;返回时间在2025年4月下旬或5月上旬,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纬度越高昼夜时长差值越大。四子王旗着陆场纬度高于东风着陆场,所以四子王旗着陆场昼夜时长差值大,D错误。故选B。
7.C 8.A
【解析】7.读地球上四个不同地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方位变化图可知,④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正午太阳方位半年位于正南,半年位于正北,④地位于赤道;②、③两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小于90°,③地全年正午太阳方位位于正南,③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②地全年正午太阳方位位于正北,②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①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全年正午太阳方位位于正南,①地位于北回归线,衡水市纬度为37°N,图中能反映衡水市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是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由上题可知,④地位于赤道,③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②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①地位于北回归线,图中四地位置由北向南的排序是③①④②,A正确,BCD错。故选A。
9.B 10.C 11.C
【解析】9.8月23日为处暑节气,到来后的一周内,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往赤道移动,我国大部分地区昼夜时长差值逐渐减小,A错。直射点南移,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出方位逐渐偏南,B正确,直射点南移,与我国大部分地区纬度差增大,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C错。我国大部分地区昼长变短,日落时间提前,D错。故选B。
10.我国位于北半球,夏至白昼时间达全年最长,A错误,日地距离近日点在一月初,B错误。处暑当天太阳直射点仍在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仍较大,C正确,直射点南移,太阳辐射在不断减弱,D错误。故选C。
11.据图可知,立春和立冬大致位于公转轨道上关于冬至日对称的位置,昼长最接近,C正确;清明和雨水并不对称,A错误;立冬和立秋关于秋分日对称,两者昼夜长短相反,B错误;雨水和处暑两者直射点关于赤道对称,此时昼夜长短相反,D错误。故选C。
12.D 13.C
【解析】12.(28.5°N,129°E)不在我国,A错误;“此日我国各地达到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故该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23.5°S附近。据图可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28°,依据该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等于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可求出该地纬度为:90°-(23.5°+28°)=38.5°N;据图中正午太阳光线的位置可知河流为东西走向,结合图中沉积物的位置位于北侧,说明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北半球北岸堆积、南岸侵蚀,可判读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BC错误;该地纬度为38.5°N,河流自西向东流,所以可能位于塔里木盆地,D正确。故选D。
13.据图上的地层和化石可推知该地先进行了沉积,后水平挤压形成弯曲;根据断层相对运动方向可知该处为拉张引起的断裂,之后很可能整体抬升,地壳稳定接受外力作用,后又接受大型哺乳动物化石岩层堆积,最后火山喷发,故图中地理过程描述正确的是沉积—挤压—断裂—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堆积—岩浆喷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C 15.B
【解析】14.该考察点位于山谷处,等高线应向高处弯曲。读图可知,考察点①和④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为山脊,AD错误;可观测到该区域的最高峰,即可看到图中a山峰,②往a山峰方向有山地阻挡,B错误;③等高线应向高处弯曲,为山谷,同时往a山峰方向视野开阔,没有高大地形阻挡,可以观测到该区域的最高峰,符合题意,C正确。故选C。
15.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图中a山峰海拔为1000-1100m,b山峰海拔为700-800m,因此两山峰相对高度应在200—400m,但不能等于200m或400m。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A 17.C
【解析】16.图中的河流西岸砂岩层形成堆积明显,以堆积作用为主。依据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可知该河流的流向为由南向北,故A正确;阶地是河流沉积层在地壳上升后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故B错误;图中的阶地不断增加,地壳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故C错误;阶地位置越高,形成时代越老,故三个砂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a-c-b,故D错误。所以选A。
17.分布在①河漫滩,离水源较近,但容易遭受洪水,故A错误;阶地②砂岩土壤没有火山灰肥沃,并且植被丰富不是耕地和居住用地分布的理由,故B错误;阶地③有火山灰,土壤非常肥沃,离水源地近,水源充足,且海拔较高,不易遭受洪水,最适宜分布耕地及居住地,故C正确;阶地④地势太高,居住不方便,故D错误。所以选C。
18.D 19.A
【解析】18.结合已学可知,哈萨克斯坦地处内陆地区,远离海洋,降水少,气候干旱,流水作用弱,AB错误;石球多分布在于草原上,平均海拔不高,不可能是冰川作用,C错误;地处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较为干旱,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石球由沙土组成,质地比较疏松,受石球内外热胀冷缩差异的影响,容易沿某条裂隙持续风化而自然劈裂,D正确。故选D。
19.读材料并结合已学可知,石球由沙土组成,不可能有岩浆活动,主要由碎屑物沉积后固结成岩形成,②错误;其内部石核的成因,可能是因为在长期沉积作用中,某类矿物因相关的化学作用而在沉积层中产生局部富集形成内核,其他物质围绕核层层凝聚形成沉积岩,后因地壳抬升,沉积岩出露地表,接受风化侵蚀等作用,形成石球,①⑤④③正确。综上分析可知,A正确,BCD错。故选A。
20.C 21.D 22.A
【解析】20.结合图中山脉的岩层形态,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C正确。背斜岩层向上拱起,B错误。地垒、地堑岩层发生断裂、位移,AD错误。故选C。
21.结合盆地处的地质构造可知,盆地与台地的交界处存在断层,岩层断裂下陷,形成盆地,D正确。流水侵蚀、冰川堆积、板块挤压不是形成该处盆地的原因,ABC错误。故选D。
22.花岗岩是岩浆岩(侵入岩),结合图2可知,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丙为沉积岩,丁为侵入岩、戊为喷出岩,花岗岩的形成对应图2中的地质作用是①,岩浆侵入,A正确。②是重熔再生,③是变质作用,④是外力作用,BCD错误。故选A。
23.D 24.C 25.C
【解析】23.同一时期在海洋中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④→③海退,A错误;砂砾岩为陆相沉积,②→①海进,③→②因为之间有侵蚀面,先海退后海进,B、C错误,D正确。故选D。
24.褶皱是典型的挤压构造,图中丙褶皱是岩层水平挤压的结果,A正确,不符合题意;断层可由挤压或拉张形成,乙断层的岩层是水平挤压的结果,B正确,不符合题意;图中甲侵入岩呈不规则形态贯穿沉积岩层,未明显沿断层分布,C错误,符合题意;侵入岩(甲)周围常见接触变质带(MN),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25.②→①时期为海进,海岸线向陆地方向推进。古生代末期生物大灭绝,气候寒冷,A错误;海沟位置向大陆板块方向移动,海退,故B错误;部分珊瑚岛国举国搬迁,海平面上升所致,海进,故C正确;大陆总面积可能扩大,海退,故D错误。故选C。
26.A 27.B
【解析】26.从图中地貌形态以及标注的主导风向可知,该地貌是风蚀地貌,风蚀地貌的形成主要依赖风力侵蚀作用,非流水作用,A正确,C错误;年均温高、蒸发能力强与风蚀地貌形成关系不大,B错误;气温年较差大、风化强,不是风蚀地貌形成的主导作用,D错误。故选A。
27.从图中可知,该地貌为雅丹地貌,抬升的湖相沉积地层由于气候干旱,地层干裂,在风力作用下出现风蚀沟槽,为②图所示;随着风蚀作用增强,沟槽持续加深展宽,槽间形成流线状垄地乃至演变成长垄状残丘,为③图所示;在持续风力侵蚀作用下,长垄状风蚀残丘最后会变成破碎长垄状或柱状风蚀残丘,风蚀残丘体积变小,由于向下侵蚀的加剧,土层厚度随之变薄,依次为④①图所示。故其发育过程由早到晚的顺序依次是②③④①,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8.D 29.A 30.A
【解析】28.苏西特纳河溯源切穿塔基特纳山脉后,截获其以东水系,水量增加,且切穿山脉的河段地势落差较大,河流流速加快,而非减慢,A错误;河流结冰期主要受气温影响,与苏西特纳河溯源切穿塔基特纳山脉后的水文特征变化无关,B错误;苏西特纳河通过溯源侵蚀切穿山脉,并截获其以东水系,意味着其汇水范围扩大,流域面积扩大,C错误;水量增大及侵蚀增强会导致河流搬运能力提升,含沙量可能上升,D正确,故选D。
29.覆盖沿海地区的冰川消融、退缩时,冰川侵蚀作用较强,①正确;流水沉积会形成平原(或沙洲),②错误;末次冰期结束后,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海水侵蚀较强,③正确;风力侵蚀对海岸形态影响较小,④错误,BCD错误,故选A。
30.该地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带,地壳剧烈抬升,①正确;自末次冰期结束以来,气候转暖导致冰冻圈萎缩,地壳承受压力减小,会引起地壳回弹,②正确;外力侵蚀速率大于抬升速率,会降低地势,③错误;海底火山喷发对该区域整体地表隆升的直接作用较小,④错误,BCD错误,故选A。
31.(1)丙>甲>乙(丙甲乙)
(2)8:00;8小时;6:00;12小时
(3)23.5°
A
1:1
32.(1)岩浆岩;变质岩
(2) ①③④; ②
(3)③; ②
(4) 侵蚀(外力侵蚀); ②
33.(1) 背斜;向斜山;向斜槽部受挤压,比较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
(2) 断层 ;挤压; 上升
(3) 乙 ; 拱形构造,较稳定;不易积水;易开凿(任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FIBA亚洲杯于2025年8月5日至17日在沙特阿拉伯吉达(21.5°N,39°E)举行。
某球迷于北京时间8月4日22:30从广州(23°N,113°E)飞往吉达观赛,飞行时长约
10小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航班到达吉达时,当地时间接近()
A.4日13:30B.4日17:30
C.5日3:30
D.5日7:30
2.FIBA亚洲杯举办期间,吉达()
A.昼长夜短且昼越来越长
B.昼夜长短差值逐渐增大
C.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D.正午物体影长逐渐变长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于9月29日10:00在北
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当颁授仪式开始时,美国旧金山(38N,122W)的观众收看电视转播实况的当地区
时为()
A.7:00
B.16:00
C.18:00
D.22:00
4.颁授仪式开始时,全球日期分布范围最接近于(空白部分表示与北京同一日期)()
100°
120°
)1809
2109




A.①
B.②
C.③
D.④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
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计划于2025年4月下旬或5月上旬返回东
风着陆场。下图为我国东风着陆场和四子王旗着陆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四子王旗
着陆场
东风着陆场
420.1002877
104
112
42°
·着陆场一河流黑沙漠会草原
5.火箭发射时()
A.巴西里约热内卢(23S,43W)位于正午时刻
地理试题
第1页共8页
B.澳大利亚悉尼(34S,151E)已经日出
C.中国南极中山站(69S,76E)发生极昼现象
D.孟加拉国达卡(23N,90E)遭受洪水侵袭
6.返回时,与四子王旗着陆场相比,东风着陆场()
A.正午影长更长B.日出方位更偏南C.沙尘天气更少D.昼夜时长差值大
衡水市(115°E,37°N)地处河北省东南部,位于华北平原中北部。下图示意地
球上四个不同地,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方位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30°
459

挡60

7
90
3
45
309
/5e
7.图中能反映衡水市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图中四地位置由北向南的排序是()
A.③①④②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③①②④
2025年8月23日迎来处暑节气,“三伏”将尽,凉爽愈加明显,我国华北地区民间有
“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的说法。下图示意二十四节气及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相
邻两个节气之间约为15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立复谷雨
清明春分
惊蛰
雨水
●】
立春

。大寒
芒种
中小寒
夏至
太阳
一冬至
小暑
乎大雪
大暑
°小雪
立秋
立冬
处暑
霜降
白露
秋分
寒露
9.2025年处暑节气到来后的一周内,我国大部分地区()
A.昼夜时长差值逐渐增大
B.日出方位逐渐偏南
C.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D.日落时间逐渐推迟
10.导致我国华北地区“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的主要原因是()
A,白昼时间达全年最长
B.日地距离达全年最小
C.正午太阳高度仍较大
D.太阳辐射在不断增强
11.下列各组节气中,贵州兴义的昼长最接近的是()
A.清明、雨水B.立冬、立秋
C.立春、立冬
D.雨水、处暑
第2页共8页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题答题卡
考号(班号)填涂区
班级姓名:

0


准考证号:







考场考号:





贴条码区域

a
9
g
a
9
b
第1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
单项选择题
1AB
D
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B
c
D
2
B
D
7
A

D
12
D
a

17
A
B
a

3 A
B□
D
8
A
B
a
D
13
A
B
c
D
18
A
Bc□

4⑧

9
A
a

4
A
D
19A

5A
D
10
N
c

A⑧a
D
20a D
21
A

D
26
A

D
22
A


222



23
A
B
a


24
A
B
D
29

25
A
B
[c]
D
30
A
B

D
二、综合题(共40分)
31.(每空2分,共16分)
(1)
(2)
(3)
(4)
(5)
高二地理答题卡第1页共2页
32.(每空1分,共8分)
(1)
(2)
(3)
(4)
33.(每空2分,共16分)
(1)
(2)J
(3)
高二地理答题卡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