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翱翔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翱翔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语文大练习一
亲爱的七年级同学:进入初中,你的语文学习来到了一个新阶段。希望在
初中三年里,你能以生活为媒、文字为桥,通过品析文章、感悟温情、书写体
验,在语文学习中健康成长。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经典诗文默写。(15分)
中国古代诗文中有许许多名篇名句,或写风景,或抒情怀,或讲哲理,或
谈追求。
曹操在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时,以“(1)
写水波荡漾,山岛高耸的景象;
李白在听闻王昌龄被贬谪后,吟出“(2)
两句,希望明月化为信使,传寄他对朋友的牵挂与关切之情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的(3)
”两句,
写出了新旧事物更替的哲理;“(4)乡书何处达,
”两句,用
书信点明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孔子教导弟子们“(5)
思而不学则殆”,引导
学生们要将“学”与“思”结合起来;还指出“(6)
其不善者而改之”,告诚学生们要虚心向他人求教。
现代作品中,也有许多隽永的名句。朱自清在《春》中,用“(7)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衬托春花的活力;用“(8)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表现春风的温暖:
用“‘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9)
,有的
是希望”号召我们要满怀希望地走向未来。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晨光在荷塘上酝ni a ng①(),将薄雾染成暖金色。露珠沿莲叶滚落,
终以一声轻响觅得着③落。蜻蜓掠过水面,尾尖点开环环涟漪。若有清风莅④
临这方静m】@(),必会裹着半池荷香与半池初醒的波光一一整个夏天
便安然泊在了一瓣粉荷的摇颤里。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处相应的汉字,并给③④处的加点字注音。(4分)
①酝niàng①(
静mi②(
③着③(
)落
莅④(
)临
(2)下面四组词语中,不全是名词的一项(
)。(1分)
A晨光薄雾
B.露珠莲叶
C.蜻蜓
点开
D,涟漪
波光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1分)
A.比喻
B比拟
C.对偶
D.排比
二、阅读(49分)
第1页(共6页)
器扫摧全能王创速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2分)
五猖会(节选)
鲁迅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
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
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
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三本了
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年一句地
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
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
记着,一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局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过三
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里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
《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
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
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
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
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
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
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
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必
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
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选自《朝花夕拾》)
第2页(共6页)
器扫摧全能王创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