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习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习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级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习质量检测
地理 答案解析
1.B 2.D 3.B 4.D 5..D 6.A 7.B 8.D
【答案】9.B 10.D
【解析】9.二十大开幕前,2022 年 10 月 16 日 10 点,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正午太阳在正南方位。10 时未到正午时间,所以北京时间 10 点太阳大约在东南方位。根据党代表的行进路线,太阳位于他们的左后方,所以ACD 错误,B项正确,故选B。
10.二十大召开期间 2022 年 10 月 16 日-2022 年 10 月 22 日,太阳直射南半球,且逐渐向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日影越来越长。所以A项错误;太阳直射南半球,且逐渐向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白昼时间越来越短,国家博物馆被太阳照射的时间渐短,所以B项错误;太阳直射南半球,且逐渐向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所以C项错误;太阳直射南半球,且逐渐向南回归线移动,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正午太阳在正南方位,北半球白昼时间越来越短,一天中太阳转动的角度越来越小,所以日落日出方位逐渐偏南。所 D项正确;故选D。
【答案】11.C 12.B 13.C
11.极夜是一日24小时太阳高度角为零的时段,且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角最大。临近极夜时,太阳高度角大于零的时间很短,出现于正午12时前后,极夜之前最后一次日出的时刻应为正午12时,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12.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根据10月29日是距离9月23日的一个月零6天后该地进入极夜估算,极夜结束的日期应在2月13日左右,所以极夜历时3个多月,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13.极昼期间终日太阳不落于地平线以下,物体影子最长时,为太阳高度最低时,最低时为24时和0时,太阳位于正北方向,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答案】14.D 15.B
【解析】14.一天中的太阳辐射量应在地方时12时最强,由图中太阳辐射量的变化可知,该地地方时12时为北京时间14时,故该地位于120°E经线以西30°,即当地经度为90°E左右,应位于我国横断山脉(大致为100°E)以西地区,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5.由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能集热板的倾角为太阳能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冬季全部时段与秋季多数时段,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距离该地较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故倾角应升高,B正确,D错误。夏季全部时段与春季多数时段,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距离该地较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故倾角应降低,A、C错误。故选B。
【答案】16.C 17.C
【解析】16.由表可知,从周日开始,我国某城市某年某时段昼夜长短情况及其变化为,昼长逐渐变短,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一周内昼长为12小时左右,说明昼夜大致等长,太阳直射赤道即春分日(3月21日)或者秋分日(9月23日),春分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长逐渐变长,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长逐渐变短,则该月份为9月,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7.由表中时段可知,该城市的昼夜长短状况由昼长夜短到昼夜等长,再到昼短夜长,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日出东北,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长,太阳日出正东,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日出东南,那么相应的太阳升起的方位是东北—正东—东南,C正确。
【答案】18.D 19.B
【解析】18. 由图示可知,晷盘与底座(地面)夹角和当地纬度互余(和为90°),若想晷盘与底座(地面)夹角最大,则其所处地区纬度应该最低,题中4个选项纬度最低的为广州。故选D。
19. 日晷晷针的投影日变化角度最大,即昼最长,北京夏至日昼最长,日出日落最偏北,故北京夏至日晷晷针投影日变化角度最大。故选B。
【答案】20.D 21.A
【解析】20.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处于同一天,可以推测此时零时经线和180°重合,即180°经线对应时间为0:00。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根据时间计算公式“东加西减”可计算120°E和180°之间时差相差4小时,且北京时间更晚,因此北京时间为24:00-4h=20:00,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1.甲、丙所在经线为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或160°E经线,为甲丙经线靠近图示的0°经线,所以甲丙经线只能是20°W经线,由20°W经线需要向东转过20°才能到0°经线,所以推断该图示的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故此推断图示半球是南半球,丁地昼长24小时,说明在南极圈附近有极昼现象,说明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半年,1月1日在北半球的冬半年,A正确;5月1日、7月1日、9月1日都在北半球的夏半年,BCD错误。故选A。
【答案】22.C 23.A
【解析】22.由图可知,北极星仰角为46°,即该地纬度为46°N,该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6°,由此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公式可计算出,该日直射点位于12°N,即该日为北半球夏半年,该日全球有日出日落的地区,应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127°E正午时,华盛顿地方时约22时24分,为夜间,没有日落现象,故A错误;悉尼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北半球夏至日取得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影长达一年中最长,B错误;内罗毕位于赤道附近,约为地方时6点日出,此时内罗毕地方时为5时58分,当地即将日出,C正确;根据127°E大致为12点,新的一天大约占15.5个小时,可知全球新的一天与旧的一天大约是31:17,故D错误。所以选C。
23.由北极星仰角为当地纬度值可知,该角不会发生改变,始终为46°,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夏至日取得最大值,由此可列式子:a =180°-46°-H=134°-H,a在夏至日取得最小值,冬至日取的最大值。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12°N,距离夏至日约为46天,日期可能为5月6日前后或8月5日前后,若该日为5月6日前后,则夹角a之后半年变化特征是先减小,后增大,且最小值在偏前部,A正确,BC错误;若该日为8月5日前后,则夹角a之后半年变化特征是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应在偏后部,而不是在偏中部,D错误。所以选A。
【答案】24.A 25.B
【解析】24.2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除赤道和极昼区外,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我国所处的北半球正午太阳在正南方向。结合仰仪的示意图可知,仰仪投影应与太阳方位相反,即由西北到正北再到东北,方向应为顺时针,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月1日正午时,北京、杭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在正南方向,仰仪投影应在北方,CD错误;杭州位于北京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正午太阳光点投影位置应在北京正午太阳光点投影位置的下方,B正确,A错误。故选B。
【答案】26.C 27.C 28.D
【解析】26.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20°E经线的地方时)6:30时,成都的地方时是5:26,早于地方时6时日出,说明太阳直射北半球,AD错误;成都纬度较低,地方时5:26日出,说明该日距离二至日较近,不可能是离春分日较近的4月,且第二日同一时间,太阳位置降低,说明昼变短,即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7月符合题意,B错误,C正确。故选C。
27.日出方位偏东,说明张经理此时应向东跑步。甲路线方向大致朝西,乙路线方向大致朝南,丙路线方向大致朝东,丁路线方向大致朝北,图中符合方向大致朝东的是丙路线,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8.维斯塔斯位于8°E~10°E之间,采用东一区区时。成都使用北京时间,即东八区区时。东八区比东一区早七个小时。子公司维斯塔斯的时间是8:00~18:00时,北京时间是15:00至次日1时,选项中符合题意的是D选项,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答案】29.C 30.A
【解析】29.两地处于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太阳直射当地纬线的时候,并不是夏至日,A错误。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由于李准滩的纬度较低,李准滩的正午太阳高度比琛航岛要低,B错误。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两地都属于北半球,所以冬至日都达到最小值,C正确。两地每年都有两次太阳直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的次数一样多,D错误。故选C。
30.琛航岛的纬度比李准滩的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比李准滩的大,A正确。琛航岛与李准滩之间相差大约10个纬度,经度大致接近,所以推测两地直线距离大约1110km,尚未达到1200km,B错误。李准滩靠近赤道无风带,台风不易形成,C错误。李准滩附近海域由于受到赤道低压带影响较多,降水多,表层海水盐度较低,D错误。故选A。
【答案】31.B 32.B
【解析】31.北京中心坐标大致为北纬40°,东经116°,结合图中所给当地经纬度可以判断,该镇位于北京西南方位,A项错误;结合当地经纬度可以判断出,该镇位于华北平原,B项正确;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粮画原料主要是小麦,C项错误;读图可知,当地交通方式主要是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水运不便利,D项错误。故选B。
32.图中最短精华路线是从M学校至传统民居保护地这条线路,根据图中比例尺进行计算,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可以计算出最短的精华路线里程约为10千米,B项正确。故选B。
【答案】33.B 34.A 35.A
【解析】33.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甲、乙、依次为喷出岩、侵入岩;根据图中的“沉积物”可推知丁为沉积岩;则丙为变质岩;而花岗岩为侵入岩,属于乙类岩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4.岩浆岩、变质岩通过外力作用形成沉积物,②属于外力作用,A正确。岩浆通过冷却凝固变为岩浆岩,其中①为侵入作用,形成侵入岩乙,①属于内力作用,B错误。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重熔再生生成岩浆,④表示重熔再生作用,C错误。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丁,③表示固结成岩作用,D错误。故选A。
35.甲为喷出岩,多具气孔构造,A正确。化石在沉积岩中,乙为侵入岩,不可能找到化石,B错。丙为变质岩,无层理构造,C错误。丁为沉积岩,代表岩石为石灰岩、页岩等,大理岩属于变质岩,D错误。故选A。
36.【答案】(1)(21°S,105°W)
(2)东南 16 24
37【答案】
(1)23时 1/8 (2)16 东北 正南
38【答案】
(1)
(2)24 66.5°
39.【答案】(1)沉积岩  岩浆岩  岩浆 (2)变质  重熔再生  ④2024级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习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2025.10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7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3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客观题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A、B、C、D)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用0.5mm黑色签字笔答题。
第Ⅰ卷(共70分)
读右图,完成下题。
1.C点的人们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是( )
A.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B.比地球自转真正周期多3分56秒
C.比地球自转真正周期少3分56秒
D.为23小时56分4秒
2.在A、B、C、D点中,地球自转速度是( )
A.各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A,B,C,D
B.各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C,D,A,B
C.A无角速度和线速度,B,C,D三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B > D > C
D.A无角速度和线速度,B,C,D三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B < D < C
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完成下题。
3.P点所属时区是( )
A.东六区 B.东七区
C.东八区 D.东九区
4.此时北京时间为( )
A.8:20 B.12:40
C.13:00 D.13:20
某区校长要到美国洛杉矶(119°W)友谊学校参观访问,机票上飞机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12月3日9:40。途中飞行时间为16小时50分钟,到达洛杉矶。据此完成下题。
5.校长从北京到洛杉矶时,当地区时是( )
A.12月2日16:10 B.12月2日17: 00 C.12月4日2:30 D.12月3日10:30
6.到达洛杉矶后,为了与当地时间一致,区校长调整手表时间的方法是( )
A.顺时针拨快8小时 B.逆时针拨慢8小时
C.顺时针拨快4小时 D.逆时针拨慢6小时
图甲为长江中游某河段平面图,图乙为图甲中一个过水断面的剖面图,据此回答下题。
7.图甲中的四条剖面线符合图乙剖面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古代聚落通常选择在“汭位(凸岸)”布局的原因有( )
①凸岸有利于军事防御 ②凸岸有利于泥沙沉积、土壤形成
③凸岸有利于取水 ④凸岸有利于航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22年10月16日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二十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下图)开幕。二十大会期共6天,期间多为晴天。完成下题。
9.二十大开幕前,党代表从广场西侧路进入人民大会堂时,太阳位于他们的( )
A.左前方 B.左后方 C.右前方 D.右后方
10.二十大召开期间( )
A.天安门广场上旗杆的正午日影渐短 B.国家博物馆被太阳照射的时间渐长
C.广场西侧路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大 D.长安大街上日落日出方位逐渐偏南
2021年10月29日,居住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某地的居民在极夜前记录下2021年最后一次日出,画面唯美而震撼。据此完成下题。
11.该群岛上的居民看到最后一次日出的时刻是地方时( )
A.6时 B.9时 C.12时 D.15时
12.该地极夜期约长( )
A.2个多月 B.3个多月 C.4个多月 D.5个多月
13.该地极昼期间,物体影子最长时,太阳位于( )
A.正南方向 B.正东方向 C.正北方向 D.正西方向
一日内太阳能集热板与太阳光线间的角度是不断变化的。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一日内该角度与太阳辐射强度的逐时(北京时间)变化,图中角度为太阳能集热板与太阳光线的角度。据此完成下题。
14.图示城市可能是( )
A.成都 B.大连
C.上海 D.拉萨
15.为了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该城市太阳能集热板的倾角应当( )
A.夏季升高 B.冬季升高
C.春季升高 D.秋季降低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造成全球各地日出、日落时刻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下表为我国某城市某年某时段日出、日落时刻表。据此完成下题。
16.根据表中日出日落时刻判断,该月份为( )
A.7月 B.8月 C.9月 D.10月
17.表中时段,该城市日出方位是(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北一正东一东南方向 D.东南—正东一东北方向
日晷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是观测日影来记时的仪器。常见的赤道日晷的晷针上端指向北极星,且垂直于晷盘,可通过晷针在晷盘上的投影所指示的刻度来粗略估算时间。下图为某地赤道日晷及其放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以下四地放置赤道日晷时,晷盘与底座(地面)夹角最大的是( )
A. 北京 B. 上海 C. 拉萨 D. 广州
19.北京故宫里设置的赤道日晷晷针投影日变化角度最大的节气是( )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绘制的某日某半球的等昼长线示意图(单位:小时)。此刻,全球处于同一天,甲、丙所在经线为东西半球分界线,丁地的纬度为71°。据此完成下题。
20.此时北京时间为( )
A.6:00
B.8:00
C.18:00
D.20:00
21.上图所示昼长分布情况最可能出现在( )
A.1月1日
B.5月1日
C.7月1日
D.9月1日
位于127°E的我国某中学生在学校附近进行天文观测,下图为根据观测数据绘制的该日北极星和正午太阳的位置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题。
22.该日正午时刻,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华盛顿(39°N,77°W)即将日落西北 B.悉尼(34°S,151°E)影长达一年最长
C.内罗毕(1°S,36.5°E)即将日出东北 D.全球新旧一天范围比大约是1:1
23.该中学生又绘制了该日之后半年中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a的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仰仪是我国古代天文观测仪器。主体为铜质半球面,在其南部放置东西向横杆和南北向缩杆,缩杆末端延伸到半球中心,并装有一块中间有小孔、可以旋转的小方板。观测时,让小方板正对太阳,使太阳光通过小孔在球面上形成光点,读取球面内刻度可以判断太阳的位置。完成下题。
24.若2月1日天气晴朗,光点在铜质半球面上的移动轨迹为( )
A.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
B.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
C.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
D.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
25.7月1日正午时,北京、杭州光点位置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W公司的总部位于成都(31°N,104°E),子公司维斯塔斯位于丹麦。周末,在总部工作的张经理连续两天环湖跑步,北京时间6:30跑经同一地点时,均看到太阳位于正前方。图1为“张经理所见的太阳位置示意图”,图2为“张经理跑步线路示意图”。星期一办公时间(均为当地时间8:00-18:00),张经理将给子公司召开1小时的网络在线会议,图3示意维斯塔斯位置,读图完成下题。

26.该月可能为(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7.张经理观日时的位置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28.网络在线会议应定在北京时间( )
A.8:00-9:00 B.10:00-11:00 C.14:00-15:00 D.16:00-17:00
1909年5月,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水师官兵乘伏波舰、琛航舰巡查南海诸岛。在今三沙市西沙区测绘地图,勘察岛屿,勒石竖旗,逐一命名,其中琛航岛(16°27′N,111°42′E)以琛航舰命名。李准滩(7°48′N,110°28′E)位于三沙市南沙区,是为了纪念李准当年巡查南海诸岛而命名(下图)。
据此完成下题
29.一年内李准滩的正午太阳高度与琛航岛相比,正确的是( )
A.夏至日都达到最大值
B.始终大于琛航岛
C.冬至日都达到最小值
D.达到90°的次数多
30.依据所学地理知识推断( )
A.琛航岛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比李准滩大
B.琛航岛与李准滩的直线距离约120千米
C.李准滩和琛航岛都不易受台风影响
D.李准滩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较琛航岛低
我国某镇利用当地主产的粮食制作粮画,打造粮画小镇。图a是M学校设计的小镇地理位置指示牌,图b是该校设计的四条“行走的思政课”精华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题。
31.该镇( )
A.位于北京东南方向 B.地处华北平原
C.粮画原料主要是稻米 D.水路交通便捷
32.图中最短的精华路线里程约为( )
A.5千米 B.10千米 C.15千米 D.20千米
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①~⑤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完成小题。
33.图示岩石中,花岗岩属( )
A.甲类岩石 B.乙类岩石 C.丙类岩石 D.丁类岩石
34.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
A.②—外力作用 B.①—喷出作用
C.④—地壳下沉 D.③—高温熔融
35.关于岩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 B.乙类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
C.丙类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D.丁类岩石的典型代表是大理岩
第Ⅱ卷(共30分)
36.下面图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小题。(8分)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
(2)该日,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 方向。M地昼长为 小时。Q地夜长为 小时。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下图是以某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阴影部分表示白昼,晨昏线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此时,太阳直射16°N。
(1)此时,北京时间为 ,新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为 。
(2)A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度,B地此时太阳位于
方位,C地的正午物体影子朝向 方位。
3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图a中AB为晨昏线的一段,请将其转绘到图b中,并用阴影 画出夜半球。
(2)此时a的昼长为 小时,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39.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完成下列问题。(6分)
(1)左图中方框内的地理事物:甲是_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_;丙是____________。
(2)写出左图中数码所表示的地质作用名称:
①____________作用,③____________作用。图甲中______(填数码)可表示花岗岩的形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