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强基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浙江强基联盟2025年10月高一联考
地理试题(A卷)
浙江强基联盟研究院命制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某河谷景观图。完成1、2题。

第1、2题图
1.图中从甲至乙的河谷横断面呈
A.“n”字形
B.“U”字形
C.“V”字形
D.“S”字形
2.图中从甲至乙河谷横断面的特征是
①谷坡平缓②谷坡陡峭③谷底宽广
④谷底狭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为可升降水槽示意图,该水槽用于模拟流水侵蚀与堆积地貌。实验过程中仅有一个变
量,其他实验条件和操作步骤完全相同。完成3、4题。
第3、4题图
【高一地理第1页(共8页)A】
3.若要使甲面的侵蚀沟加宽,则可
①加快在斜面甲顶端倒水的速度②减慢在斜面甲顶端倒水的速度
③将可升降水槽的倾
斜角度增加④将可升降水槽的倾斜角度减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与实验中乙面上形成的地貌类型相同的是
①牛轭湖②冲积扇③河流阶地
④江心洲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太阳系雪线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是水、甲烷等挥发性物质能否凝结为固态冰粒的临
界点。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完成5、6题。
第5、6题图
5.太阳系雪线位于图中
A.甲
B.乙
C.丙
D.丁
6.太阳系雪线之外的水、甲烷等挥发性物质易凝结成固态冰粒的原因是该区域
A.太阳辐射强度高
B.行星引力作用强
C.太阳风格外强烈
D.与太阳距离较远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积石山县(35.70N,102.79°E)发生里氏6.2级地
震,震源深度10千米,造成大量房屋损毁。完成7、8题。
7.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8.积石山县灾后进行民居重建,适宜选择在
A.平坦开阔地
B.地质松软区
C.临河低洼处
D.陡峭山崖旁
2024年9月,我国“天宫”空间站观测到一颗近地天体与地球擦肩而过。该天体绕太阳公
转,体积小于月球。完成9题。
9.该天体所在层级最低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高一地理第2页(共8页)A】浙江强基联盟 2025 年 10 月高一联考地理试题(A 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7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C D B D C D A A B B C C A B D A C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
题号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D CD AD AC BC CD B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45 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5 分)
(1) 少;多;少;纬度(每空 2 分,共 8 分)
解析:结合黑龙江省年太阳能空间分布图,东部(如佳木斯附近)数值低于西部,中部地区数值较低;南部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辐射更强,北部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能资源较少,故南北差异主要因素是纬度。
(2) 火电(2 分);非可再生(2 分);风电(2 分)
解析:从表格数据可知,火电装机容量占比 51.17%,为最高;火电能源多为煤炭、石油等,属于非可再生能源;风电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导致地表冷热不均,形成大气运动,产生风能),与太阳能同属太阳辐射能相关发电类型。
(3) 色球层(1 分);2021 年(1 分);2036 年(1 分)
解析:极光由太阳活动中的耀斑、日珥等产生,其物质来源于太阳外部结构的色球层;太阳活动周期约 11 年(上升期 4 年 + 峰值期 + 下降期 7 年),2025 年为第 25 个峰值期,故周期开始年份为 2025-4=2021 年;下次峰值期为 2025+11=2036 年。
(4) 罕见原因:佳木斯位于中纬度地区(35°N 以北),而极光多出现于高纬度(南北极圈附近)的极地地区,中纬度地区受地球磁场影响,高能带电粒子难以到达,故极光罕见(4 分)。
重要条件:2025 年为太阳活动峰值期,太阳活动剧烈,产生大量高能带电粒子;地球磁场将高能带电粒子引导至中纬度地区(佳木斯),与高层大气碰撞,形成极光(4 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 分)
(1) 温带大陆性气候(1 分);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较差大(1 分)
解析:新疆伊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结合气候资料图(图 2),夏季气温高、降水少,冬季气温低、降水少,符合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
(2) 滑坡(2 分);甲→乙→丙→丁(2 分)
解析:图 1 中显示土体沿岩土界面滑动,地裂缝逐渐发展,符合滑坡(土体整体下滑)的特征,而非泥石流(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形成顺序为:初始降水导致径流产生(甲)→径流渗透,岩土界面摩擦力减小(乙)→土体开始滑动,地裂缝出现(丙)→土体进一步下滑,地裂缝扩大(丁)。
(3) 公路被滑坡土体挤压、推移,导致路面开裂、变形甚至断裂(2 分);种植植被(如乔木、灌木,2 分);挡土墙(或抗滑桩,2 分);GNSS(2 分)
解析:滑坡发生时,下滑的土体对公路产生推力,破坏公路结构;生物措施可通过植被根系固定土体,减少滑坡;工程措施中,挡土墙、抗滑桩可阻挡土体下滑;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可实时监测土体位移,预警滑坡风险。
(4) 4 月气温回升,冬季积雪融化,地表径流增多,雨水和融雪水渗透到岩土界面,使土体含水量增加,重量增大,且岩土界面摩擦力减小(3 分);4 月当地降水逐渐增多(结合气候资料图),进一步加剧土体湿润程度,导致滑坡易发生(3 分)。
(注:文档部分内容可能由 AI 生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