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贵州省黔东南州 2025-2026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1.A 2.C 3.C 4.D 5.A 6.(因无漫画,示例答案)A 7.D 8.C 9.A 10.A 11.C 12.D 13.B 14.A 15.D 16.B 17.C 18.B 19.D 20.B二、简答题(第 21 题,共 9 分)21.(1)示例:“人前‘我’”可能指在不同社会场景中的身份(如子女、学生、志愿者),“背后‘我’”指身份对应的责任(如孝敬父母、遵守校规、服务社区)(3 分,合理即可);(2)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为个人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个人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实现自身价值,推动社会发展(每点 1分,共 3 分);(3)示例: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增强责任意识;主动融入集体生活,学会与他人协作(3 分,合理即可)三、材料分析题(第 22-25 题,共 34 分)22.(8 分)(1)体现的优秀品质:①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亲社会行为;②勇担责任、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③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集体主义精神(每点 2 分,任答 2 点得 4 分);(2)原因:①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能提升个人能力,实现人生价值;②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需要每个人的付出,团结互助能凝聚社会力量,应对困难挑战;③亲社会行为是公民应具备的素养,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每点 2 分,共 4 分)23.(8 分)观点错误(2 分)。理由:①参与志愿活动虽占用时间,但能培养责任意识、提升实践能力,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②志愿行为能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③参与志愿活动能让个人在奉献中获得成就感与幸福感,实现精神层面的收获,并非“没有意义”(每点 2 分,共 6 分)24.(8 分)(1)抵制网络谣言:①提高辨别能力,不轻信未经证实的信息;②不随意转发扩散谣言,发现谣言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③关注官方发布,通过权威渠道核实信息(每点 2 分,任答2 点得 4 分);(2)传播网络正能量启示:①利用网络平台宣传家乡特色,助力乡村发展;②参与网络公益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③积极传播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营造良好网络氛围(每点 2 分,任答 2 点得 4 分)25.(10 分)(1)网络特点:①网络推动经济发展,催生直播、运营等新型职业;②网络便利生活,如智能垃圾分类提升生活效率;③网络促进社会互动,丰富社区活动形式(每点 2 分,任答 2点得 4 分);(2)青少年做法:①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避免沉迷;②利用网络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身素养;③遵守网络规则,尊重他人,保护个人信息(每点 2 分,共 4 分);(3)人们行为积极的原因:①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与发展机会;②人们具有亲社会意识,愿意通过网络或现实活动服务他人、贡献社会(每点 1 分,共 2分)四、实践与探究题(第 26 题,共 12 分)任务一(1)示例:①借助互联网学习(查资料、线上听课)、娱乐(看视频、听音乐)、社交(与朋友聊天、视频通话)(3 分);②感受:网络让生活更便捷,能快速获取信息,但过度使用易占用学习时间(3 分,合理即可);(2)影响:①网络打破时空限制,让人际交往更便捷,如与远方亲友实时沟通;②扩大交往范围,可通过网络认识不同领域的人;③但也可能减少现实交往,需平衡线上与线下关系(每点 2 分,任答 2 点得 4 分)任务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建议:①个人:提高媒介素养,学会辨别网络不良信息,自觉抵制谣言与低俗内容;②学校:开展网络素养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③社会:加强网络监管,打击网络违法违规行为,完善网络法律法规(每点 2 分,共 6 分)任务三感悟示例:参与此次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在实践中,我学会了理性辨别网络信息,也明白了营造良好网络空间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今后我会合理使用网络,传播正能量,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平衡线上与线下生活,提升自身综合素养(6 分,不少于60 字,言之有理即可)机密★启用前9.“人不学,不知义。”这启示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①学习行为规范②练好本领,为将来打下基础③懂得礼义废耻④扮演社会角色,遵守法律规范黔东南2025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第一次水平检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①10.2025年教育部推行“青少年社会实践学分制”,要求中小学生每年参与不少于20天的社区服务、职业体验等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活动。这一政策的依据是,每个人只有通过社会化才能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②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考武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③脱离他人独立生活④提升能力和行为规范意识A.①②③B.①②④【注意事项】C.①③④D.②③④1山,《论语》有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强词了对人的影响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住置上A.生理木能B。遗传因紫D.自然环境2.答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弄选涂C.社会化过程12。“双减”政策实旌以来,凯里市某校八年级学生小敏放学后,有了更多的时间学习生活技能,如包饺子、洗农其它答案标号服、整理房间…她不仅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学会为父母分忧、增强了能力,而且更加热爱生活、小敏的经历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告诉我们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①参与家务劳动会降低对学习的热情②学习生活技能比学习课本知识更重要③学习生活技能能够照顾自己、服务他人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0个小题共40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④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生活技能1、现在,各地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旅行活动,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与社会真正有了个“亲密按触”,参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研学旅行活动能使学生13.“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意思是那些喜欢聚群而厌恶自己一个人呆看的人,被此之A.认识社会生活B,学会课堂上学不会的知识间相互扶持相互帮助,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快乐。下列与此观点相符的是C.快速提高学习成绩D.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A.培养规则意识B。培养亲社会行为C.维护社会秩序D.提升媒介素养2.费阳市某中学国庆期间为学生准备了“三个一”作业清单:为家人做一次早餐、做一次志愿者、访谈一位社区(村14.“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提醒我们委)工作人员。这份作业清单旨在引导学生A,网络丰富我们生活,是锋利的双刃剑B.网络有独特优势,只有益处没有第端①提高学习成绩,不断扩大交友范国②关注国家发展,积极参与文化生活C.网络让我们享受绝对的文化权利和自由D.网络改变交往方式,我们无需选择朋友③增强责任意识,丰言社会生活感受④体验社会生活,提高个人实践能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5.2025年“数字乡村”建设提速,农民通过直播卖货、智慧农业APP管理农田、销售额同比增长60%。这说明3.公园、商场、交通设施等供众人使用: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涉及众人利益;公共设施、文化成果等为社会成员网络共同享有等。这些说明社会生活具有A,导致农民失业A。联系性B.封闭性C,公共性D,共享性B.替代传统农业4.今年是长征出发90周年,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贵州某校组织师生前往遵义,开展了一场意义率凡C.消除城乡差距文起是方便多7信万的红色研学实践活动。此次活动自在让学生们亲身感受革命先翠的奋斗历程,在实践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定理想D.推动农村生产和经营方式变革信念,此举有利于引导青少年16.右边漫画折射出网络①服务社会,创造物质财富②认识社会,感受社会生活①使我们更加便利地参与政治生活③正视不足,杜绝一切错误④培根铸魂,增强爱国情感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②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5.2025年国庆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突破8亿,超过近几年同期水平。其中,高铁新开通线路带动沿线旅③能解决我们面临的所有生活难题游热度上涨40%,“智慧录区”刷脸入园、AI导游等新服务广泛应用。这一现象说明社会生活④有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監督权①日益丰富多彩,出行方式和服务不断创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0D.②③④②在持续发展,交通运输和科技体系持续完善17.2025年“国家辟谣平台”上线,可一键核查信息真伪。辨别网络谣言还可通过③具有公共性,公共服务覆盖更多民众雷求①多方验证信息②自目转发扩散③关注官方发布④查看信息来源是否权威④通过技术升级已完全满足人们的出行期待A.①②③B.①②①C.①③④D.②③④A.①②②B.①②④18.网络正能量的传递不是一阵风、一场雨,而是需要持久发力的。传插网络正能量,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C.①③④D.②③④下列做法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6.下列对右侧浸画中社会关系进行分类正确的是①积极参加网络微公益活动②在网络上传播一些体现亲社会行为的新闻A。血缘关系B.业缘关系③只要看到需要激助的信息,就在朋友图转发④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C.地缘关系D.亲缘关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小贵在家是“孙子”,在校是“班长”,在社区是“志愿者”,身份变化源于19.、下面是老师针对网络给同学们的建议,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A。网络影响B,个人兴趣C,血缘关系D.社会关系不同提高蝶介素养学会拼别网络谣言自觉扳制不良信息8.2025年“互联中国公益行动”在云南启动,帮助老年人和青少年提开数字素养。这说明A.禁止学生上网B.消除网络的“弥”C.鼓励学生沉溷网路D,营造清朗网路空间A,网络对老年人没有帮助B.公益行动与中学生无关20.2025年修订的《网络安全法》强调,网络运营者带保护用户个人信息。这体现了()C.社会为个人提供发展机会D.青少年不需要网络素养A,网路的积极作用B.网络生活需要遵守规侧C,网络是自由的空间D.个人信息无法得到保护勤东南2025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第一次水平检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第1页(共4页】盼东南2025年秋季学期敬学质量第一次水平检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参考答案.docx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