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复旦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学生版+答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杨浦区复旦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学生版+答案版)

资源简介

复旦实验中学第一学期10月统一素养评估
初三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10月8日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物理量中,能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是
A.电压 B.电流 C.电荷量 D.温度
2.下列单位中,不属于电流的单位的是
A.毫安 B.伏/欧 C.库/秒 D.库·秒
3.发明世界上首个能够连续供电电源的科学家
A.安培 B.库仑 C.伏打 D.欧姆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一般电路中,开关应最靠近电源的正极
B.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断开
C.几盏灯总是同时亮,同时熄灭,它们必定串联
D.用一只开关控制两盏灯,这两盏灯不可能并联
5.对于欧姆定律的公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R=U/I,导体的电阻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根据R=U/I,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根据I=U/R,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根据U=IR,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6.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阻就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没有电流,导体就没有电阻
B.绝缘材料有电阻,像铜导线之类的导体没有电阻
C.导体中的电流很大时,就说明导体没有电阻了
D.任何材料的导体都有电阻
7.为了研究电阻的大小是否与长度有关,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其中,AC和DF分别为直径与长度均相同的铜导线和镍铬合金线,B和E分别为AC和DF的中点。在对比研究时,下列选择正确的
A.第一次接入AB,第二次接入DE B.第一次接入DE,第二次接入AC
C.第一次接入AB,第二次接入DF D.第一次接入DE,第二次接入DF
8.如图2所示为某同学连接的实验电路,关于该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L1、L2并联,电流表测通过灯L2的电流 B.开关S闭合,灯L1发光,L2不发光
C.灯L1、L2并联,开关S同时控制两个灯 D.灯L1、L2并联,开关S只控制灯L1
9.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
A.小灯泡变亮 B.电压表的示数为零
C.电流表有示数 D.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
10.如图4所示的是插入式电阻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电阻丝上方的金属块和插孔螺当于导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欧
B.该变阻器当前的阻值为3欧
C.该变阻器当前的阻值为7欧
D.该变阻器当前的阻值为8欧
二、填空题(第21~24空每空2分,其佘每空1分,共28分)
11.上海地区家庭电路中,电灯、电视机、电扇等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为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伏。
12.经过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有 电荷,这是因为玻璃棒 (选填“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通常情况下,一个物体不会带有多余的电荷,呈电中性,但是在摩擦或发生 等情况下,一个物体的电子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得到电子的物体带 电。
13.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导体接入电路的电阻丝 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某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 2A”的字样,其中20Ω表示 ,2A表示

14.为了研究串联电路的电阻关系,在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如果满足电源电压不变且电流表示数相等,则电阻R称为R1、R2所构成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这其中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在 过程中,也用到了这种方法。(选填序号)
A.引入压强的概念 B.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 C.建立合力的概念
图5 图6
15.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4安,其意义为:在1秒的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 为 。已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则其电阻为 欧。如果其两端电压增加到12伏,则该导体的电阻为 欧。
16.如图6所示,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棒AB和BC串联在一起,则导体的电阻RAB RBC,通过AB的电流为IAB,通过BC的电流为IBC,则IAB IBC;导体AB和BC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B和UBC,则UAB UBC;(以上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如果AB的电阻是BC的三倍,那么 UAB:UAC= 。
17.有两只定值电阻RA和RB,各自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像分别为图7中的A、B。若将它们串联接在电压为4.5V的电源上,则RA两端的电压为 伏,通过RB的电流为 安。
18.人类生活已经离不开电,但是不注意用电安全,会发生触电事故。一般情况下,1毫安的电流会使人产生麻刺感;当电流超过10毫安时,人会感觉剧痛;当电流超过100毫安时,短时间内会使人窒息、休克。供电局的抢修人员一般有两套工作服,一套是由绝缘材料制成,用于维修小区配电站等低压区域时保护自己所穿;还有一套软铜衣,用于维修高压电线时保护自己。
请回答:绝缘衣相当于使电路 ,而软铜衣相当于使人体 。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
19.在图8所示电路的○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
20.如图9所示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闭合开关S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小灯变亮。
图8 图9
四、计算题(共22分)
21.一个导体,通过它的电流为0.6安,求100秒内通过它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
22.在如图10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12伏和0.6安,断开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求:
①R1的阻值;
②R2的阻值;
③开关断开时,电压表示数。
23.在如图1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100Ω 1A”字样。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5安,电压表V1的示数为10伏,电压表V2的示数为5伏。求:
①定值电阻R1的阻值。
②电路中的总电阻R。
③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时,电压表V2的示数。
五、实验题(每空2分,共24分)
24.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必须将电流表 在电路中(选填“串联”或“并联”),电流流入电流表的 接线柱(选填“+”或“-”)。如图12所示,在用电压表测电压这个实验中,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如图(b)(c)所示,则电压表V2所选的盘程为 ,你判断的依据是 。
25.某同学用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提出问题:在如图13所示的串联电路中,电路中ab、bc、ac两点之间的电压可能有一定的关系。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①按图13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把电压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bc、ac两点之间,闭合开关S,测出它们的电压,填入下表,并多次实验。
实验 序号 ab两端的电压 Uab/伏 bc两端的电压 Ubc/伏 ac两端的电压 Uac/伏
1 1.0 1.0 2.0
2 1.4 1.5 2.9
3 2.0 2.0 4.0
请完成以下空格处的内容
①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
②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是: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

26.某小组同学完成“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这个实验,这个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该小组同学分别用图14所示的两种方法完成该实验,则(b)图所示方法的优点在于 (写出一点即可)。
通过改变串联干电池个数多次测量 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多次测量
27.小张和小王做“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他们用干电池作电源,通过改变串联的干电池个数改变电压。
图15
①图15分别是小王设计的实验电路图。他交流后认为电源电压为1.5伏的整数倍,只需数干电池的个数即可记录电压值。小张认为这是错的,请分析原因: ;
②修改了错误后他们选用导体A、B进行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导体A 表二:导体B
实验序号 电压(伏) 电流(安) 实验序号 电压(伏) 电流(安)
1 1.2 0.12 4 1.2 0.08
2 2.4 0.24 5 2.4 0.16
3 3.6 0.36 6 3.6 0.24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数据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b)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或表二的敛据,可归纳得出:
。复旦实验中学第一学期10月统一素养评估
初三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10月8日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物理量中,能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是D
A.电压 B.电流 C.电荷量 D.温度
2.下列单位中,不属于电流的单位的是D
A.毫安 B.伏/欧 C.库/秒 D.库·秒
3.发明世界上首个能够连续供电电源的科学家C
A.安培 B.库仑 C.伏打 D.欧姆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在一般电路中,开关应最靠近电源的正极
B.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断开
C.几盏灯总是同时亮,同时熄灭,它们必定串联
D.用一只开关控制两盏灯,这两盏灯不可能并联
5.对于欧姆定律的公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根据R=U/I,导体的电阻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根据R=U/I,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根据I=U/R,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根据U=IR,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6.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电阻就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没有电流,导体就没有电阻
B.绝缘材料有电阻,像铜导线之类的导体没有电阻
C.导体中的电流很大时,就说明导体没有电阻了
D.任何材料的导体都有电阻
7.为了研究电阻的大小是否与长度有关,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其中,AC和DF分别为直径与长度均相同的铜导线和镍铬合金线,B和E分别为AC和DF的中点。在对比研究时,下列选择正确的D
A.第一次接入AB,第二次接入DE B.第一次接入DE,第二次接入AC
C.第一次接入AB,第二次接入DF D.第一次接入DE,第二次接入DF
8.如图2所示为某同学连接的实验电路,关于该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灯L1、L2并联,电流表测通过灯L2的电流 B.开关S闭合,灯L1发光,L2不发光
C.灯L1、L2并联,开关S同时控制两个灯 D.灯L1、L2并联,开关S只控制灯L1
9.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D
A.小灯泡变亮 B.电压表的示数为零
C.电流表有示数 D.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
10.如图4所示的是插入式电阻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电阻丝上方的金属块和插孔螺当于导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该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欧
B.该变阻器当前的阻值为3欧
C.该变阻器当前的阻值为7欧
D.该变阻器当前的阻值为8欧
二、填空题(第21~24空每空2分,其佘每空1分,共28分)
11.上海地区家庭电路中,电灯、电视机、电扇等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为 220V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1.5 伏。
12.经过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有 正 电荷,这是因为玻璃棒 失去电子 (选填“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通常情况下,一个物体不会带有多余的电荷,呈电中性,但是在摩擦或发生 化学变化 等情况下,一个物体的电子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得到电子的物体带 负 电。
13.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导体接入电路的电阻丝 长度 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某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 2A”的字样,其中20Ω表示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0欧 ,2A表示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
14.为了研究串联电路的电阻关系,在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如果满足电源电压不变且电流表示数相等,则电阻R称为R1、R2所构成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这其中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等效替代法 ,在 C 过程中,也用到了这种方法。(选填序号)
A.引入压强的概念 B.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 C.建立合力的概念
图5 图6
15.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4安,其意义为:在1秒的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 电荷量 为 0.4C 。已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则其电阻为 15 欧。如果其两端电压增加到12伏,则该导体的电阻为 15 欧。
16.如图6所示,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棒AB和BC串联在一起,则导体的电阻RAB 大于 RBC,通过AB的电流为IAB,通过BC的电流为IBC,则IAB 等于 IBC;导体AB和BC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B和UBC,则UAB 大于 UBC;(以上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如果AB的电阻是BC的三倍,那么 UAB:UAC= 3:4 。
17.有两只定值电阻RA和RB,各自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像分别为图7中的A、B。若将它们串联接在电压为4.5V的电源上,则RA两端的电压为 3 伏,通过RB的电流为 0.3 安。
18.人类生活已经离不开电,但是不注意用电安全,会发生触电事故。一般情况下,1毫安的电流会使人产生麻刺感;当电流超过10毫安时,人会感觉剧痛;当电流超过100毫安时,短时间内会使人窒息、休克。供电局的抢修人员一般有两套工作服,一套是由绝缘材料制成,用于维修小区配电站等低压区域时保护自己所穿;还有一套软铜衣,用于维修高压电线时保护自己。
请回答:绝缘衣相当于使电路 开路 ,而软铜衣相当于使人体 短路 。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
19.在图8所示电路的○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
20.如图9所示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闭合开关S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小灯变亮。
图8 图9
四、计算题(共22分)
21.一个导体,通过它的电流为0.6安,求100秒内通过它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
Q=It=0.6安×100秒=60库。
22.在如图10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12伏和0.6安,断开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求:
①R1的阻值;
②R2的阻值;
③开关断开时,电压表示数。
①R1=U1/I1=12伏/0.6安=20欧;
②断开开关,R1R2串联,R总=U总/I总=12伏/0.2安=60欧,
则R2=R总-R1=60欧-20欧=40欧;
③U1=I1R1=I总R1=0.2安×20欧=4伏。
23.在如图1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100Ω 1A”字样。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5安,电压表V1的示数为10伏,电压表V2的示数为5伏。求:
①定值电阻R1的阻值。
②电路中的总电阻R。
③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时,电压表V2的示数。
①R1=U1/I1=10伏/0.5安=20欧;
②串联电路,则U=U1+U2=10伏+5伏=15伏,故R=U/I=15伏/0.5安=30欧;
③当R2大=100欧时,R总大=R1+R2大=20欧+100欧=120欧,
I小=U/R总大=15伏/120欧=0.125安,则U2大=I2小R2大=I小R2大=0.125安×100欧=12.5伏。
五、实验题(每空2分,共24分)
24.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必须将电流表 串联 在电路中(选填“串联”或“并联”),电流流入电流表的 + 接线柱(选填“+”或“-”)。如图12所示,在用电压表测电压这个实验中,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如图(b)(c)所示,则电压表V2所选的盘程为 0~15V ,你判断的依据是 电压表V2测的是电源电压,V1测的是L1电压,而它们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所以V2是大量程 。
25.某同学用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提出问题:在如图13所示的串联电路中,电路中ab、bc、ac两点之间的电压可能有一定的关系。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①按图13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把电压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bc、ac两点之间,闭合开关S,测出它们的电压,填入下表,并多次实验。
实验 序号 ab两端的电压 Uab/伏 bc两端的电压 Ubc/伏 ac两端的电压 Uac/伏
1 1.0 1.0 2.0
2 1.4 1.5 2.9
3 2.0 2.0 4.0
请完成以下空格处的内容
①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断开 ;
②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是: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
各串联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
26.某小组同学完成“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这个实验,这个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R=U/I ,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该小组同学分别用图14所示的两种方法完成该实验,则(b)图所示方法的优点在于 待测电阻两端电压及通过的电流可以在一段范围内连续变化,记录数据简便 (写出一点即可)。
通过改变串联干电池个数多次测量 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多次测量
27.小张和小王做“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他们用干电池作电源,通过改变串联的干电池个数改变电压。
图15
①图15分别是小王设计的实验电路图。他交流后认为电源电压为1.5伏的整数倍,只需数干电池的个数即可记录电压值。小张认为这是错的,请分析原因: 没有电压表测量导体两端电压 ;
②修改了错误后他们选用导体A、B进行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导体A 表二:导体B
实验序号 电压(伏) 电流(安) 实验序号 电压(伏) 电流(安)
1 1.2 0.12 4 1.2 0.08
2 2.4 0.24 5 2.4 0.16
3 3.6 0.36 6 3.6 0.24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数据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同一导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
(b)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或表二的敛据,可归纳得出:
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的比值相同,不同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的比值不同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