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检验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检验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6届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检验考试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1.某质点在多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仅撤去其中一个恒力,关于质点之后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做曲线运动
B.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C.质点的动量可能不变
D.若做曲线运动,合力的瞬时功率不可能为零
2.我国第三代海事卫星采用地球同步卫星和中轨道卫星结合的方案,它由4颗同步卫星与12颗中轨道卫星构成。中轨道卫星距地面高度约为10354千米,分布在几个轨道平面上,在这个高度上,卫星沿轨道旋转一周的时间为6小时。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中轨道卫星的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角速度
B.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
C.中轨道卫星的加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
D.在中轨道卫星经过地面某点的正上方24小时后,该卫星仍在地面该点的正上方
3.如图所示,一位同学手持球拍托乒乓球沿水平直线跑动,球拍与乒乓球相对静止且均相对该同学静止,球拍平面和水平面之间夹角为。设乒乓球质量为m,不计球拍和乒乓球之间摩擦,不计空气阻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球拍受到的合力大小为0
B.乒乓球受到的支持力对乒乓球做正功
C.乒乓球有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球拍对乒乓球的支持力大小为
4.2025年1月20日,中国的“人造太阳”(EAST)创造新世界纪录,首次完成1亿摄氏度1000秒“高质量燃烧”,标志我国聚变能源研究实现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对人类加快实现聚变发电具有重要意义。已知核的比结合能约为,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聚合成核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释放约的能量 B.吸收约的能量
C.释放约的能量 D.吸收约的能量
5.过去几千年来,人类对行星的认识与研究仅限于太阳系内,行星“51 peg b”的发现拉开了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序幕。“51 peg b”绕其中心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约为4天,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运动半径为,该中心恒星与太阳的质量比约为( )
A. B.1 C.5 D.10
6.中欧班列在欧亚大陆开辟了“生命之路”,为国际抗疫贡献了中国力量。某运送防疫物资的班列由40节质量相等的车厢组成,在车头牵引下,列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行驶时,第2节对第3节车厢的牵引力为F。若每节车厢所受摩擦力、空气阻力均相等,则倒数第3节对倒数第2节车厢的牵引力为(  )
A.F B. C. D.
二、多选题
7.明朝谢肇淛的《五杂组》中记载:“明姑苏虎丘寺庙倾侧,议欲正之,非万缗不可.一游僧见之,曰:无烦也,我能正之.”游僧每天将木楔从塔身倾斜一侧的砖缝间敲进去,经月余扶正了塔身.假设所用的木楔为等腰三角形,木楔的顶角为θ,现在木楔背上加一力F,方向如图所示,木楔两侧产生推力N,则(  )
A.若F一定,θ大时N大 B.若F一定,θ小时N大
C.若θ一定,F大时N大 D.若θ一定,F小时N大
8.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
B.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可以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
C.电磁波在真空中自由传播时,其传播方向与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垂直
D.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可以实现无线通信,但电磁波不能通过电缆、光缆传输
E.电磁波可以由电磁振荡产生,若波源的电磁振荡停止,空间的电磁波随即消失
9.2025年2月23日凌晨3时17分,我国成功完成人类航天史上首次“太空加油”,为濒临退役的北斗G7卫星注入142kg推进剂,使其寿命延长8年。已知北斗G7卫星处于地球同步静止轨道,且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斗G7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
B.北斗G7卫星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北斗G7卫星的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角速度
D.加注燃料后,北斗G7卫星的加速度大小不变
10.2017年,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根据科学家们复原的过程,在两颗中子星合并前约100s时,它们相距约400km,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12圈,将两颗中子星都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由这些数据、万有引力常量并利用牛顿力学知识,可以估算出这一时刻两颗中子星(  )
A.质量之积 B.质量之和
C.速率之和 D.各自的自转角速度
三、实验题
11.在研究新型纳米材料制成的电容器性能时,科研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将两片镀有纳米氧化钛绝缘层的石墨烯电极平行放置,组成平行板电容器,电极通过导线与高精度静电计相连。实验过程中,通过精密机械装置改变极板间距,同时向两极板间缓慢注入不同配比的绝缘硅油和蓖麻油混合液(介电常数可调),以此来探究电容的变化规律。实验时保持电容器电荷量Q恒定不变。
(1)实验前需校准设备,下列操作错误的是______;
A.闭合电路前,检查静电计金属球与电极是否良好接触
B.为消除残余电荷影响,每次实验前需用导线短接两极板放电
C.缓慢注入绝缘混合液,可使溶液分布均匀,从而保证介电常数的均匀性
D.调节电极间距时,无需关注纳米涂层因机械挤压导致的微小形变
(2)一般来说,介电常数随着蓖麻油比例的提高而增大。若保持电极间距和电极材料不变,仅增加溶液中蓖麻油的比例,会发现静电计指针张角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实验过程中,若不慎将少量金属碎屑掉入两极板间(碎屑未接触两极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金属碎屑会使两极板间等效距离减小,电容增大
B.金属碎屑会导致极板间发生短路,电荷量变为0
C.金属碎屑会使绝缘混合液的介电常数发生改变,影响电容
D.金属碎屑对实验结果无明显影响
12.1831年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圆盘发电机。圆形金属盘安置在电磁铁的两个磁极之间,两电刷M、N分别与圆盘的边缘和中心点接触良好,且与灵敏电流计G相连。金属盘绕中心轴沿图示方向转动,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电刷M的电势 (填“高”、“等”或“低”)于电刷N的电势;
(2)若只提高金属盘的转速,电流计G的示数将变 (填“大”或“小”);
(3)若仅将电刷M靠近电刷N,电流计G的示数将变 (填“大”或“小”);
(4)若仅将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电流计G的示数将变 (填“大”或“小”);
(5)实验结束后,断开开关时,开关处 (填“有可能”或“不可能”)出现火花放电。
四、解答题
13.质点、在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刻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正方向)做简谐运动,形成一列简谐横波沿轴传播,时刻质点第三次到达正最大位移处,此时波恰好传播到点,且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求:
(1)该波的波长;
(2)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14.一辆汽车正在平直公路上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路口处亮起红灯,于是立即刹车使汽车以加速度大小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汽车减速时,信号灯转为绿灯,司机当即放开刹车,换挡加速,换挡期间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稍后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的时间只用了减速时间的,汽车的速度就恢复最初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之后汽车维持该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从开始刹车到恢复原速一共经历了,整个过程不考虑司机的反应时间。
(1)求汽车换挡期间的速度大小;
(2)求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3)以汽车开始刹车为0时刻,求汽车在时的速度大小。
15.如图所示,在xOy平面的y轴左侧存在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y轴右侧区域I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的匀强磁场,区域Ⅰ、区域Ⅱ的宽度均为L,高度均为3L.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从坐标为(,)的A点以速度v0沿x轴正方向射出,恰好经过坐标为(0,)的C点射入区域Ⅰ.粒子重力忽略不计.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E;
(2)粒子离开区域Ⅰ时的位置坐标;
(3)要使粒子从区域Ⅱ的上边界离开磁场,可在区域Ⅱ内加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试确定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范围,并说明粒子离开区域Ⅱ时的速度方向.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C B C BC ABC AD BC
11.(1)D
(2)减小
(3)A
12. 低 大 小 大 有可能
13.(1)
(2)(m)
【详解】(1)据题意可得该波波速
设该波的周期为T,可得,
解得
(2)质点O的振动方程可表示为(m)
据题意,
解得(m)
14.(1)3m/s
(2)6m/s2
(3)6m/s
【详解】(1)根据题意,汽车减速时速度大小为
所以汽车换挡期间的速度大小为
(2)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
加速度大小为
(3)司机换挡持续的时间为
汽车在时的速度大小为
15.(1);(2)(L,0);(3) ,30°≤θ≤90°
【详解】(1)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
2L=v0t
解得
⑵ 设带电粒子经C点时的竖直分速度为vy、速度为v,轨迹如图所示:
,方向与x轴正向成45° 斜向上
粒子进入区域Ⅰ做匀速圆周运动,qB1v=m,
解得R=L
由几何关系知,离开区域时的位置坐标:x=L,y=0
(3)根据几何关系知,带电粒子从区域Ⅱ上边界离开磁场的半径满足L≤r≤L
半径为:
可得
根据几何关系知,带电粒子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夹角30°≤θ≤9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