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两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之后开始进行土壤采样;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完成下面小题。
1.嫦娥六号发射当日,文昌的日出、日落方位分别是( )
A.东南方向、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西南方向 D.东北方向、西南方向
2.从嫦娥六号着陆月球至返回地球期间,地球绕日运动的速度变化情况大致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嫦娥六号返回地球后,我国即将迎来的节气是( )
A.立夏 B.夏至 C.小暑 D.白露
法国以东一区区时为标准时间,但夏季使用夏令时(将时钟拨快1小时)。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19:30,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黎(49°N,2°E)开幕,位于东京(35°41'N,139°44'E)的小明通过手机观看了开幕式的完整直播。8月11日晚,本届奥运会顺利闭幕。完成下面小题。
4.小明开始观看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直播时当地的区时是( )
A.26日10:30 B.26日11:30 C.27日0:30 D.27日2:30
5.巴黎奥运会期间,巴黎昼夜时长的差值(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保持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6.符合巴黎奥运会期间巴黎与西安正午太阳高度差变化趋势的是( )
A. B.
C. D.
下表为我国三个城市2024年12月某日的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 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
甲 07:06 16:48
乙 07:57 18:07
丙 08:12 17:54
7.纬度相同的城市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甲乙丙
8.乙、丙两城市日出时刻(北京时间)相同时( )
A.北极圈以北全部出现极夜 B.甲城市太阳高度全年最大
C.乙城市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D.丙城市白昼长度全年最长
胡玢在《庐山桑落洲》中写道:“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下图为我国某河曲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沿甲—乙作河流剖面图,下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某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其地形剖面如图1所示。图2呈现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地质作用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1中所示山脉的地质构造属于下列哪一种( )
A.地堑 B.背斜 C.向斜 D.地垒
11.图1中盆地的形成,主要与哪种作用相关( )
A.流水长期侵蚀 B.冰川堆积作用 C.板块相互挤压 D.地层断裂下陷
12.若图2示意地壳物质循环,那么花岗岩的形成对应的地质作用应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如图为某地野外地质剖面素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 )
A.①岩石晚于安山岩形成 B.②处谷地的形成受向斜影响
C.③岩石早于侵蚀面形成 D.断层在水平张力作用下形成
14.在石灰岩中发掘出完整的三叶虫化石,可推测( )
A.①岩石形成于古生代海洋环境 B.②处石灰岩中有被子植物化石
C.③岩石中可以发掘出恐龙化石 D.④岩石形成于新生代陆地环境
岩层埋藏深度表示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某地地形剖面及同一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高处为背斜,地势低处为向斜 B.①地和④地是同一种构造地貌
C.③地两侧的岩层较中间的新 D.④地最容易找到地下水
16.②地发生的地质作用为( )
A.内力作用下形成的褶曲凹陷 B.外力作用下形成的谷地
C.向斜作用下形成的沟谷 D.内力作用下形成的断裂下陷
二、综合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2023年12月1日,从福州(26°N,119°E)出发的李老师,到达乌鲁木齐(44°N,88°E),开始为期1个月的支教。他到达时发现乌鲁木齐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时,福州的学生已经在阳光明媚的教室上第二节课了。
(1)比较该日乌鲁木齐与福州日出时间差异,并解释原因。(6分)
李老师在给乌鲁木齐的学生讲到《地球的运动》时,展示了北京的日晷景观图(下图)。它是赤道式日晷,晷盘上有时间刻度,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晷针的影子投向晷盘面,并以此来显示时刻。
(2)描述夏至日从日出到日落,晷针投影方向、日晷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并说出影响日晷计时效果的自然因素。(6分)
经过为期1个月的支教,李老师于12月30日启程返回福州。
(3)简述李老师支教期间,乌鲁木齐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鄱阳湖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围绕其形成、特点、作用等问题,地理小组的同学们展开了深入地探究。一亿多年以来的地质作用,让我国东部大地地层错动,地形起伏,最终形成了11000平方千米的鄱阳湖盆地。图为鄱阳湖及周边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
(1)列举图示区域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判断依据。(6分)
(2)说明图中甲处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4分)
(3)庐山北枕滔滔长江,东望浩浩鄱阳,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请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视角,推测庐山的岩石在未来漫长的时期内将走过的“生命历程”。(8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南阿尔卑斯山脉纵贯新西兰南岛,山地形成和形态演变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作用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其中西坡河流侵蚀强于东坡,导致南阿尔卑斯山脉分水岭向东移动。考察发现,南阿尔卑斯山脉断层附近的山体中富含硬度大、具有铁矿斑点的石英岩(砂岩与岩浆侵入的接触带形成)。下图示意新西兰南岛地理位置。
(1)描述新西兰南岛的地形特征。(6分)
(2)从板块运动角度,分析南阿尔卑斯山脉海拔升高的主要原因。(4分)
(3)描述南阿尔卑斯山脉断层附近石英岩自形成至广泛出露的地质作用过程。(6分)
地理参考答案
1—5BACDB 6—10CBCBC 11—15DACAC 16D
二、综合题
17.(1)(6分)差异:乌鲁木齐比福州日出时间晚。2分原因:此时为冬季,乌鲁木齐比福州纬度高,黑夜时间更长,日出更晚;乌鲁木齐位于福州以西,越往西日出时间越晚。每点2分,共4分
(2)(6分)规律:方向从西南(或偏西)逐渐转向东南(或偏东),长度由长变短再变长。自然因素:昼夜状况、天气阴晴等。
(3)(6分)12月1日至12月22日前后,昼渐短;12月22日前后,昼最短;12月22日前后至12月30日,昼渐长。(3分)12月1日至12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变小;12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最小;12月22日前后至12月30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大。(3分)
18.(1)①地壳运动——岩层发生了变形,岩层错动。②岩浆活动——花岗岩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③变质作用——元古宙变质岩层。(6分)
(2)岩层受挤压(内力作用),向上拱起为背斜,形成山岭;背斜顶部受张力产生裂隙,再被侵蚀(外力作用)成台地。(4分)
(3)庐山的组成物质逐渐被风化、侵蚀成碎屑;河水等外力搬离原地;于湖盆、平原或滨海等低地沉积;固结成岩,形成新的岩石。(8分)
19.(1)(6分)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呈东北—西南走向;平原面积狭小,沿海分布;地势起伏大,中部高,东西低,坡度西陡东缓。
(2)(4分)该山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使山脉海拔升高。
(3)(6分)地质历史时期,该地发生沉积作用形成砂岩;岩浆侵入到地壳岩石中,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岩浆周边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石英岩;后经地壳运动,强大作用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岩层断裂,地壳抬升,石英岩经外力风化、侵蚀后,广泛出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