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选题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了许多物理思想与研究方法,高一上学期同学们学习了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小时,就可以用表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是应用了平均值法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用质点代替物体的方法,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C.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一个纯思维实验,其正确性应接受实践的检验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2.对于速度和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改变得越快B.加速度方向为正,速度方向一定为正C.速度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D.物体的速度越小,加速度一定越小3.资江,被誉为“华夏第一漂”,全程22.5km。某游客从资江漂流的起点出发,历时3.6h到达终点,在此过程中( )A.该游客的位移大小为22.5kmB.3.6h指的是时刻C.该游客的平均速度为D.研究该游客通过某险滩时的姿态,不可以把其视为质点4.如图,A、B两本书叠放在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有向右滑动的趋势 B.A对B的压力就是A的重力C.B对A的支持力是B形变产生的 D.B对水平面的压力小于两本书的总重力5.渝昆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要通道之一,是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自重庆西站,途经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和云南省,接入昆明南站,全长,设计时速为,从重庆到昆明的行车时长将由原先的5小时缩短至2小时左右,这将极大地促进旅游业、物流业的发展。将动车组视为质点,某时刻速度为,沿直线运动经过一小段时间后速度变为。用表示动车组在这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用表示动车组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方向一定与的方向相同 B.的方向可能与的方向相反C.若,则动车组一定做加速运动 D.若,则动车组一定做减速运动6.如图所示,已知、A、、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间的距离为,间的距离为,一物体自点静止起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三点。已知物体通过段与通过段所用时间相等。A与的距离为( )A. B. C. D.7.如图所示,斜面的倾角为α,物块甲的上表面经过处理使上表面水平,物块乙被放置于物块甲的上表面,甲、乙的接触面光滑,对甲施加水平力F使甲做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则物块乙脱离甲的上表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A.抛物线B.先是直线,再是无规则的曲线C.竖直方向的直线D.沿斜面向上的直线二、多选题8.某车正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50m处发生追尾事故,立即采取紧急制动,制动后汽车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B.刹车3s时的速度大小为C.刹车后5s内汽车的位移为48m D.刹车后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9.如图是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玩具“不倒翁”摆动过程的示意图,O点是“不倒翁”的重心。将“不倒翁”扳到位置1后释放,“不倒翁”向右摆动,经过竖直位置2到达另一侧最大摆角的位置3,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倒翁”受到的支持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B.“不倒翁”之所以不倒是因为重心很低C.“不倒翁”在位置3时,“不倒翁”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平衡的力D.“不倒翁”从位置2到位置3是受到水平向右的力的作用10.如图甲所示,物块(可视作质点)以某一初速度从斜面底端点冲上粗糙斜面,某同学以点为坐标原点,沿斜面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记录了该物块运动的某物理量与位移图像,取重力加速度,根据图中所给数据(国际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纵轴物理量为B.图乙纵轴物理量为C.物块向上运动过程中的初速度为D.物块向下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三、实验题11.某同学用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1)将一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杆上,下端挂一质量为物块,在物块正下方的距离传感器可以测出物块到传感器的距离为,如图甲所示。(2)将物块换成质量为的物块,测出物块到传感器的距离为。(3)现用两根相同的弹簧挂质量为物块,测出物块到传感器的距离为x1,如图乙所示。(4)可知 。(5)一根弹簧挂时的形变量为 ,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 。(当地重力加速度为)12.某实验小组要“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关于实验中的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A.连接重物和小车的细线应与长木板保持平行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D.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越多越好(2)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A、B、C、D、E为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标出,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m/s(保留2位有效数字);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保留2位有效数字)。若实际所接交流电的频率大于50Hz,则测得的加速度与实际值相比 (选填“偏大”“相等”或 “偏小”)。四、解答题13.一辆新能源车在轻微拥挤的路段以18 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过去拥挤路段后,从t = 0起,它以2 m/s2的加速度加速。(1)求新能源车在5 s末的速率;(2)求新能源车在第3 s内的位移。14.在杭州亚运会女子十米台跳水决赛中,运动员全红婵在最后一跳上演逆袭,以出色的表现夺得冠军。图甲为全红婵比赛时的情景,假设她以4m/s的初速度从跳台向上跳起,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入水后以的加速度向下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立即上浮。将全红婵视为质点,起跳过程可视为竖直上抛运动,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不计空气阻力,求:(1)全红婵在跳台上起跳后上升的最大高度(相对于跳台);(2)全红婵运动至跳台下方1m处时的速度大小;(3)全红婵从起跳到水下最低处的位移。15.如图所示,一竖直固定的长直圆管内有一静止的薄圆盘,圆盘与管的上端口距离为。一小球从管的上端口由静止下落,并撞在圆盘中心,碰撞后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圆盘做匀速直线运动。第一次碰撞后瞬间圆盘和小球的速率均为碰撞前瞬间小球速率的一半;之后的每次碰撞,圆盘和小球碰撞前后瞬间速度的变化量分别和第一次碰撞前后瞬间圆盘和小球的速度变化量相同。小球与圆盘发生碰撞的时间极短(可忽略),小球在管内运动时与管壁不接触,圆盘始终水平,小球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求第一次碰撞前瞬间小球的速度大小;(2)求从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3)若小球与圆盘的第三次碰撞发生在管底,求圆管的长度。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D C A A C BC AB AD11. 2 24.512.(1)D(2) 0.45 1.4 偏小13.(1)15 m/s(2)10 m【详解】(1)由题意知5 s末的速率(2)新能源车在前3 s内的位移新能源车在前2 s内的位移新能源车在第3 s内的位移14.(1)0.8m(2)6m/s(3)14m,方向竖直向下【详解】(1)全红婵在跳台上起跳后上升的最大高度(2)全红婵运动至跳台下方1m处时的速度大小(3)刚入水时的速度入水深度全红婵从起跳到水下最低处的位移,方向竖直向下15.(1)(2)(3)7l【详解】(1)第1次碰撞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设第1次碰撞前瞬间小球的速度的大小为v,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得v2=2gl解得(2)以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第一次碰撞后瞬间圆盘和小球的速度分别为由题意可知,圆盘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从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两者的位移相同,设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两者的位移为x1,时间为t1,则有:解得x1=2l则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3)第一次碰撞前后圆盘速度变化量为小球的速度变化量为可知第二次碰后瞬间圆盘的速度第二次碰前球的速度第二次碰后球的速度设第二次碰撞到第三次碰撞两者的位移为x2,时间为t2,则有解得x2=4l因小球与圆盘的第三次碰撞发生在管底,可得圆管的长度L=l+x1+x2=7l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