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浙南名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通用技术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浙南名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通用技术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6届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技术试题-
高中通用技术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国产的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超过4万平方米的公共区域配置了餐厅、剧院、健身房等设施,被称为移动的“海上城市”。以下相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配置了餐厅、剧院、健身房等设施,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B.该邮轮可以更好地应对多变的海洋环境,体现了技术的复杂性
C.该邮轮是全球首创的5G游轮,配备了最先进的无线技术,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
D.研制团队进行了长期大量的技术攻关,体现了技术的实践性
2.如图所示是一款药丸分配器,使用者只需预先设定好服药时间,它便会在指定时刻发出警报声,同时将药片准确无误地分发至托盘之上,从而提醒使用者按时服药。下列关于药丸分配器的分析与评价中,不恰当的是( )
A.托盘选用食品级材料,实现了人机关系的健康目标
B.外观透明设计,便于观察内部药物,符合设计的实用原则
C.可以放置各种形状的药物,主要是从“物”的角度考虑
D.会在指定时刻发出警报声,考虑了人机关系的信息交互
3.如图所示为小明设计的竹蜻蜓,虚线框中为螺旋桨。根据旋转方向,能使竹蜻蜓向上方飞行的螺旋桨方案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是某形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相对应的左视图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的垃圾桶内垃圾压缩装置,通过摇动手摇柄实现升降横杆的向下运动,带动压盘挤压垃圾桶内的垃圾。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根据图示观察视角,手摇柄逆时针转动时,实现垃圾压缩
B.压缩垃圾时,曲柄受弯曲、受扭转
C.压缩垃圾时,升降横杆受扭转
D.升降横杆与立柱之间的连接属于铰连接
6.小明设计了一个如图a所示的电路。他在实践课上用面包板搭建了该电路的模型(如图b所示),其中搭建错误的是( )
A.R1和R2 B.R2 和Rp C.VT1和VT2 D.VD和VT2
7.如图所示的信号处理电路,Ui为输入信号,Uo为输出信号,R1和R2为相同规格的电阻,C1和C2为相同电规格的电容。下列输出波形和输入波形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的水池水位指示电路。磁体浮球处于高水位干簧管a处时,绿灯亮;磁体浮球处于低水位干簧管b处时,红灯亮。已知S1、S2为干簧管,三极管V3和V4始终工作在开关状态。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S2是干簧管a,S1是干簧管b
B.红灯和绿灯均无法发光,可能是R2和R3阻值过小
C.磁体浮球从干簧管a处降到滑杆中间时,绿灯一直亮
D.磁体浮球从干簧管b处升到滑杆中间时,红灯不亮
二、选择题组
9.如图所示为某汽车空气悬架高度控制系统,其工作原理为:高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高度,并将这些数据传输给电子控制器ECU。同时,电子控制器ECU还会接收其他多种输入信息,诸如车速、制动状态、供气压力等,在综合分析这些信息的基础上,电子控制器ECU依据遥控器预设的控制信号,适时触发电磁阀进行工作;电磁阀则负责对各个气囊的精准充放气调控,从而实现对车辆高度的精确控制。请根据描述和图示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从系统角度进行的分析中,恰当的是( )
A.司机的驾驶习惯是汽车空气悬架系统设计时的影响因素
B.电磁阀性能与气囊性能相匹配,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
C.车辆运行时,高度传感器实时采集车辆高度数据,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
D.使用一段时间后,气囊需要定期维护,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
(2)下列从控制系统角度进行的分析中,恰当的是( )
A.控制量是车辆的实际高度 B.预设控制信号的改变不是干扰因素
C.控制器是遥控器 D.被控对象是电磁阀
三、分析题
10.在通用技术实践课中,小明准备用大小足够、厚度为3mm的钢板加工如图所示的零件,该零件对硬度和耐磨性有一定要求。请根据图示下面小题。
(1)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为了使加工轮廓线更加明显,可以在钢板上反复划线,直至清晰为止
B.锯割时,用平口钳夹持钢板,采用远起锯,锯条和钢板的倾斜角约为15°
C.进行表面处理时,可先用砂纸打磨,再用锉刀锉削
D.锉刀上的锉屑需用钢丝刷刷净,零件表面的锉屑可用毛刷刷净
(2)下列加工流程中,合理的是( )
A.划线→锯割→锉削→钻孔→淬火 B.划线→锯割→锉削→淬火→钻孔
C.划线→钻孔→锯割→锉削→淬火 D.划线→锯割→钻孔→淬火→锉削
11.如图所示是小明睡觉用的枕头,某天早上小明起床发现自己落枕了,于是对枕头展开了研究,想设计一款智能枕头。该智能枕头可以由充电电池供电,具有:加热、按摩、调整高度等功能。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发现问题的途径是( )
A.观察日常生活 B.收集和分析信息 C.技术研究和试验
(2)小明从设计的一般原则角度进行思考,不合理的是( )
A.从可持续发展原则出发,填充材料使用植物基可降解材料
B.从技术规范原则出发,充电接口采用Type-C通用标准
C.从道德原则出发,小明不能将自己申请的枕头设计专利无偿赠送给他人
(3)将智能枕头视为一个系统,以下关于智能枕头的论述,不合理的是( )
A.当检测到房间温度低于23℃,自动启动加热模块,维持颈部温度28℃;当环境温度升至30℃,则关闭加热并增强透气,适应不同室温,体现了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B.智能枕头具有加热、按摩、调整高度等功能,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
C.系统优化时,既要考虑优化所需的成本,又要考虑枕头按摩的舒适度,体现了系统分析的整体性原则
(4)小明针对枕头的不同组成部分设计了若干试验,不合理的是( )
A.采用优选试验法:选取多种面料,在温度25℃的环境下,测试其对传感器信号的传导效率
B.采用模拟试验法:在极端环境(-100℃至100℃)下测试智能模块的工作稳定性
C.采用虚拟试验法:借助电脑软件仿真,对枕头填充材料进行抗压、抗拉测试
四、综合题
12.小明想设计一个装置用来调节智能枕头的高度以及颈部与床面的角度,以适配不同的体型和睡姿。设计要求如下:
(a)装置安装在枕头内,内腔水平方向尺寸为40×20cm;
(b)枕头的内腔高度调节范围为5-15cm,且可保持在所需高度;
(c)枕头与水平面角度调节范围为0°-30°,且可保持在所需角度;
(d)采用电机驱动,电机数量不限。
请完成以下任务:
(1)小明进行了以下设计分析,其中不恰当的是( )
A.枕头的调节可设计为连续调节
B.考虑驱动电机的动力,最好采用220V交流电
C.设计时尽可能采用标准件
D.装置放置在枕头腔内,外部应包裹柔性材料
(2)请在头脑中构思符合设计要求的多个方案,并画出最优方案的设计草图(电机可用方块表示并注明,枕头内部柔性填充材料不需要设计),简要说明方案的工作过程;
(3)在草图上标注主要尺寸。
13.小明完成了智能枕头的高度和角度调节功能后,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颈部热敷功能温控电路,其中Rt1和Rt2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当枕头的温度低于设定值下限时,电热丝开始加热,温度达到上限时,电热丝停止加热,当温度下降到温度下限后,电热丝才会再次加热。请完成以下任务:
(1)VD1发光表示枕头正处于( )
A.加热状态 B.保温状态
(2)试验过程中,小明发现加热温度未达到上限温度,加热模块就停止加热了。此时他需要( )
A.将电阻RP1的中心抽头向上滑 B.将电阻RP1的中心抽头向下滑
C.将电阻RP2的中心抽头向上滑 D.将电阻RP2的中心抽头向下滑
(3)小明发现电路通电之后,加热模块始终无法工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二极管VD3接反 B.三极管VT1发射极虚焊
C.555芯片的4脚接地 D.电容C1断路
(4)小明发现手动开、关温控电路不太方便,想给电路增加一个定时模块,闭合开关S,按下按钮SW后立刻松开,温控电路能够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停止工作。请在图c虚线框处连接电路,实现该功能。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C D C B B A C
9.(1)D
(2)B
10.(1)D
(2)C
11.(1)A
(2)C
(3)C
(4)B
12.(1)B
(2)①高度调节
实现枕头高度调节:可画X型结构、竖直螺杆、曲柄等;
装置降低收拢时,高度未超出 5cm:可画X型结构等;
可保持在所需高度。
②角度调节:
实现枕头角度调节:可画横向螺杆、曲柄等,如果电机轴直接连接转轴转动;
可保持在所需角度。
(3)见图。①枕头的内腔高度调节范围为5-15cm(画竖直螺杆,这项标对也不得分);②角度调节范围为0°-30°;③方案的长和宽尺寸不超过腔内尺寸400×200mm。
13.(1)B
(2)C
(3)ABC
(4)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