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上期第一次综训试题(物理)一、单选题:本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A.春意盎然,花香四溢 B.初夏时节,柳絮纷飞C.秋风四起,尘土飞扬 D.寒冬腊月,雪花飘落2.图是德州开发区使用的“风光互补”景观照明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光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光电池板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B.照明灯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C.小风扇利用风力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蓄电池夜晚放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3.“金陵金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箔轻薄柔软,不能用手直接拿取,如图,工匠手持羽毛扫过纸垫,再将羽毛靠近工作台上的金箔,即可吸起金箔,推理羽毛吸住金箔的原因可能是( )A.羽毛与纸垫摩擦,创造电荷 B.羽毛与纸垫摩擦,带上同种电荷C.羽毛与金箔带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D.羽毛带电,吸引不带电的金箔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0℃的物体内能为0 B.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多5.在参观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时,小明发现,在一处地面上有“沉迷网络”和“交友不慎”两个圆形模块(开关)。用脚踩其中任何一个模块,与模块连接的电视上(用灯泡代替)就会播放对应的教育短片。6.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小厦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时发现,爷爷小时候使用柴草作为家用燃料,年轻的时候用液化气;如今小厦家使用天然气。使用天然气为家用燃料( )A.比热容较大 B.热值较大C.密度较大 D.内能较大7.在沿海地区,炎热、晴朗的天气里常常出现“海陆风”,当出现如图所示风向时,通常( )A.发生在白天,且陆地温度较高 B.发生在白天,且海水温度较高C.发生在夜晚,且陆地温度较高 D.发生在夜晚,且海水温度较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8.实验室需要用 显微镜(选填“光学”、“电子”)观察构成物质的分子,如题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分子间的排列情况),乙图的物质处于 态,分子间作用力最大的是 图。9.“吸烟有害健康”,即使离吸烟者很远也会闻到烟味,这是一种 现象。如图所示,用力划火柴,通过的方式使火柴的内能增加;从能量的转化角度来看,它与汽油机的 (选填“压缩”或“做功”)冲程能量转化相同。10.图为火箭升空过程,选择液氢作为燃料,是因为液氢的 大。进入大气层后,火箭外会因为剧烈摩擦而升温,此过程将 能转化为内能。此过程中 (选填“遵守”或“不遵守”)能量守恒定律。11.将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静止时其位置如图所示,已知丙球带正电,则乙球 ,甲球 (前两空选填“一定带正电”“一定带负电”或“可能不带电”);充电宝可以解决智能手机电量不足的问题,给充电宝充电的过程中,充电宝相当于电路中的 (选填“电源”“用电器”或“开关”)12.如题图甲,将热汤放在冷水中,图乙反映两者温度变化。由图乙可知,0~5分钟过程中,内能增大的是(选填“冷水”、“热汤”),在第10分钟时,两者之间 相等(选填“内能”、“温度”),两者的比热容相比 (选填“热汤大”、“冷水大”或“无法比较”)。13.如图所示,图A 是汽油机的 冲程,与它改变内能方式相同的是 图所示的演示实验;行驶时汽油机的飞轮的转数可以达到3600r/min,则每秒钟做功的次数为 次。14.如图是一种定时课间音乐播放装置的原理图,“播放器”是有电流通过时会播放音乐的装置:“定时开关”是到达设定时间,自动断开的开关。闭合开关S,当“定时开关”处于 (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时,播放器会播放音乐,此时播放器和指示灯是 联的(选填“串”或“并”)。若“播放器”不播放音乐,因为播放器 (选填“断路”或“被短路”)。二、作图题:本题3小题,共7分15.小伊家买了一辆国产纯电动轿车,其中一个智能设置是车门 (车门相当于开关),车的前门S 和后门S 中任意一个门没有关好(关好即开关闭合),车辆的驱动电动机M都无法工作行驶。请你在图中将这种控制电路图画完整。16.根据电路图完成对应的实物连接(导线不得交叉)。17.如图所示,甲是一种高压水枪喷头,其后端压柄为一杠杆。其简化图如图乙所示,O为支点,A为动力作用点,B为阻力作用点,请在图乙中作出在B点的阻力 的力臂 和作用在 A 点的最小动力 F 。四、实验题:本题3小题,每空1分,共21分18.实验室现有a、b、c三种液体,以及1、2、3三种燃料,需要完成如下两个实验:实验一是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实验二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如图所示,小明设计了甲、乙、丙三套装置。(1)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该是 (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实验除用到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和 ;(2)为完成实验一,应选用 两套装置,实验时通过比较 (选填“燃料燃烧时间”或“液体升高的温度”)来反映燃料燃烧放热多少,这里采用了的物理方法是 。(3)为了两个实验都能完成,须对图中器材进行调整,以下方案可行的是 ;A.将甲图中的液体换成c B.将乙图中的液体换成cC.将甲图中的燃料换成3 D.将乙图中的燃料换成1(4)小明使用未调整的甲、乙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并作出液体a、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丁所示(两燃料充分燃烧均用时5分钟)。若燃料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液体吸收,燃料1热值是燃料2的0.2倍,则液体a比热容是液体b的 倍。19 .如图1所示是小明同学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实物图,请按要求回答:(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2)图1中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灯泡 的电流;(3)小明同学连接好电路后,用开关试触,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2所示,则接下来他的操作是: ;(4)小明同学纠正错误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则电流表测出的电流是 A;(5)如果要用电流表测通过L 和L 的总电流,且只允许移动一根导线,应将导线 (选填“a”*b”或“c”)的右端接在电流表的 (选填“3”、“0.6”或“-”)接线柱上。20.如图1所示,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将溢水杯盛满水,将小桶放在溢水口,将物块(不吸水)逐渐浸入水中直至完全浸没,记录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并填入表格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和水的总重填入表格中,溢水杯的底面积为50cm 。(g取10N/kg)实验次数 1 2 3 4 5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V/cm 0. 20 40 60 80弹簧测力计示数F/N 2.2 2.0 1.8 1.6 1.4小桶和水的总重力G/N 0.2 0.4 0.6 0.8 1.0(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密度一定, 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2)分析表格数据还能得出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3)分析表中数据,物块浸没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N。物块的密度为 kg/m 。(4)完成第5次实验操作后,用弹簧测力计将物块向上拉出液面一小部分,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1.7N,此操作会使容器底所受液体的压强减小 Pa。【拓展】为了测量某实心物块的密度,小红设计了如图2的方法进行实验。①如图甲,将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放在已清零的电子秤上,测出总质量为m 。②如图乙,将物块轻轻浸没于水中,读出电子秤的示数为m 。③如图丙,使物块沉于容器底部,读出电子秤的示数为m 。④此物块密度的表达式ρ物= (用ρ水、m 、m 、m 表示)。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小题7分,第22小题6分,共13分21.“环境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性活动中对小明家新装燃气热水器(如图甲)耗能进行测试,按表中热水器铭牌事先在热水器水箱中注满水,将与计算机相连的红外线热传感器接入热水器水箱后,开始加热。计算机显示出热水器中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水的比热容为4.2×10 J/(kg·℃), 天然气的热值约为 求:型JY燃气热水器 能耗等级 热效率 容量 /L 适应水压 /MPa适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 II 75% 13 0.02-0.8(1)加热4min,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 (2)加热4min,消耗了多少m 的天然气 22.一辆汽车以20m/s 的速度在某段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了15min,消耗汽油5L,已知此过程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60kW,若汽油的密度为 汽油的热值为4.5×10 J/kg,求:(1)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汽车发动机的效率。(3)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3小题6分,第24小题7分、第25小题6分,共19分。23.阅读下列短文,完成计算和回答问题。油罐车后面为什么总是要拖一条铁链油罐车在运输过程中,在尾部总是有一根铁链在地上拖着走(左下图)。这根铁链不是多余的,而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运油的车中装载的是燃油(如汽油、煤油等),油罐车在开动的时候,里面装着油也不停地晃动,晃动的结果,会使油跟油槽的壁发生碰撞和摩擦,这样就会使油槽带电。因为汽车的轮胎是橡胶,油槽里产生的电荷不可能通过轮胎传到地下,这样电荷就会积聚起来,甚至有时会发生电火花。遇到火花,汽油很容易发生爆炸。为了防止这一危险,采用拖在汽车后面的铁链来作导电工具,把多余的电荷传导到大地,使产生的电荷不能积聚,保证油罐车的电荷平衡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右下图)。请回答问题:(1)汽车的轮胎是 ,铁链是 。(均选填“导体”或者“绝缘体”)(2)若车带正电,电子是从 通过铁链传导到 上去。(选填“车”或“地面”)(3)装燃油的桶应该选用铁桶还是塑料桶比较安全 。(4)如图所示,图A、B、C、D是汽油机四个冲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A是压缩冲程,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缸内气体的内能B..图B是做功冲程,缸内燃料燃烧后产生的高温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C.图C是排气冲程,废气带走了很多热量D.图D是压缩冲程,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汽缸内气体的内能减小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物体带电的几种方法。自然界经常出现物体带电的情况,你知道有几种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吗 摩擦起电:实验室经常用玻璃棒与丝绸、橡胶棒与毛皮相互摩擦起电。其实,日常用的塑料梳子笔杆、尺子与头发或腈纶针织物摩擦也极易起电。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在摩擦过程中,电子发生转移而使相互摩擦的两物体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根据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本领的大小不同,科学家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出了起电顺序表:兔毛——玻璃——羊毛——丝绸——铝——木—硬橡胶——硫磺——人造丝。顺序表中任意两种物质相互摩擦时,排在前面的物质带正电,排在后面的物质带负电;两物质次序相隔越多,起电的效果就越好。接触起电:将一带电体与一不带电体接触时,就会有一部分电子或从带电体跑到非带电体上,或从非带电体跑到带电体上,使原来不带电体上带上了与带电体相同的电荷。感应起电:如图甲所示,将一带正电的物体A靠近与大地绝缘的导体B的左端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B的左端聚集了与 A 所带电荷相反的负电荷,右端聚集了与A 所带电荷相同的正电荷。这就是感应起电。(1)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其实质是 发生了转移;(2)若用兔毛与木条相互摩擦而带电, 将带正电;(3)如图乙是在科技馆看到的静电游戏“怒发冲冠”,这是因为通过 起电,电荷通过人体传到头发上,头发由于 而使头发竖起来;(4)甲图中,此时站在地面上的人用手碰触B的右端,电子将从大地通过人体跑到物体B 上,这说明人体是__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此过程中通过人体的电流方向是 (选填“从大地到物体B”或“从物体B到大地”)。25、如图甲是珠海航展上展示的大型无人作战艇,其动力系统采用柴油机及电动机双模推进。由于采用了特殊的结构设计和涂有特殊材料,使它在战区航行时敌方军舰的雷达几乎探测不到它,从而达到“隐身”效果。通过北斗卫星可遥控指挥该艇发射导弹及鱼雷进行作战。(1)该艇采用的柴油机如乙图中的 (选填“A”或“B”)。(2)该艇船头的尖锐设计,是为了减小航行时的 ,它由内河航行到海洋,其吃水深度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若该无人艇在某次直线航行动力测试中.采用柴油模式总消耗2t柴油,航行的总路程为85km。设发动机当前消耗柴油质量占总消耗柴油质量的百分比为D,图丙为D对应发动机输出功率P,图丁为D对应该艇的航行速度v,表格中数据为D相应阶段内行驶距离s.在s 和s 两段距离内该艇的发动机输出功率p相同,航行速度v也相同(图像中未画出),柴油发动机效率为35%。则在此次动力测试中,完全燃烧2t柴油放出的热量为 J , S = km (已知:D 0-10% 10%-60% 60%-65% 65%-95% 95%-100%S 4.65Km S S S 答案及解析一、单选题答案:A解析:分子运动是肉眼不可见的扩散现象。只有“花香四溢”体现了分子无规则运动;B、C、D均为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答案:C解析:小风扇利用风力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A错误(光电池板将光能→电能);B错误(照明灯将电能→光能);D错误(蓄电池放电时化学能→电能)。答案:D解析:羽毛与纸垫摩擦带电后吸引轻小物体(金箔)。D正确;B错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C未提及金箔带电。答案:D解析:热量传递方向由温度差决定,与内能多少无关。A错误(0℃物体内能不为零);B错误(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增多”);C错误(内能增加可通过做功或热传递)。答案:C(假设选项为并联设计)解析:两个开关需并联,任一闭合即可导通电路,符合题意。答案:B解析:天然气热值高,单位质量释放更多热量,更适合作燃料;B正确。答案:A解析:白天陆地升温快,气压低,风从海洋(高压)吹向陆地(低压)。A正确。二、填空题答案:电子、液、甲解析:电子显微镜观察分子;乙为液态(分子较紧密);甲为固态,分子间作用力最大。答案:扩散、做功、压缩解析:烟味扩散是分子运动;划火柴通过做功增加内能;汽油机压缩冲程类似。答案:热值、机械、遵守解析:液氢热值高;摩擦生热(机械能→内能);能量守恒定律始终成立。答案:一定带正电、可能不带电、用电器解析:丙带正电,乙排斥丙,故乙带正电;甲可能不带电;充电时充电宝为用电器。答案:冷水、温度、无法比较解析:冷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大;10分钟两者温度相同;比热容需质量,无法比较。答案:压缩、乙、30解析:图A为压缩冲程;乙图压缩气体做功类似;3600r/min即60r/s,每2转做功1次,共30次/s。答案:断开、并、被短路解析:定时开关断开时电路导通;播放器与指示灯并联;若被短路则不工作。三、作图题答案:S 与S 串联后控制电动机M,任意开关断开则电动机不工作。16.答案:按电路图正确连接导线,注意并联分支与电流表正负极。17.答案:力臂L为支点O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最小动力F 垂直于OA,方向向上。四、实验题18.答案:(1) 由下到上、天平、秒表(2) 甲与丙、液体升高的温度、转换法(3) B(乙换液体c)(4) 4解析:燃料2放热为燃料1的5倍(0.2倍热值),a升温为b的1/4,故比热容为4倍。19.答案:(1) 断开(2) L (3) 换用大量程(4) 0.32(5) b、-20.答案:(1)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2) 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3) 0.8、2.75×10 、120(4) ρ水·(m - m )/(m - m )解析:物块浸没时浮力=1.0N-0.2N=0.8N;物块密度=质量/体积,体积由浮力计算。五、计算题21.答案:(1) Q吸=4.2×10 ×13×(60-20)=2.184×10 J(2) Q放=2.184×10 /0.75=2.912×10 J,V=2.912×10 /(4×10 )=0.0728 m 22.答案:(1) Q放=5×10 ×0.7×10 ×4.5×10 =1.575×10 J(2) 效率=60×10 ×15×60/1.575×10 ≈34.3%(3) 阻力F=P/v=60×10 /20=3000 N六、综合能力题23. 答案:(1) 绝缘体、导体(2) 地面、车(3) 铁桶(4) A、C24.答案:(1) 电子(2) 兔毛(3) 接触、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4) 导体、从大地到物体B25. 答案:(1) B(2) 阻力、变小(3) 8×10 、16.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兴宁市实验学校、宁江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期第一次综训试题(物理).docx 答案及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