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太原师院附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10月
初二年级道德与法治学情导航试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各种关系相互交织,就形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这说明()
A.个人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进步 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C.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人是社会的人,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2.某社区打造“共享花园”,居民共同参与设计、种植花草,维护花园秩序;社区还成立“议事会”,大家共同讨论公共设施维护等问题,推动社区环境改善。这体现的社会生活的特点是 ()
A.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 B.社会生活不断变化发展
C.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D.社会生活以物质需求为核心
3.八年级(2)班同学开展“议题式学习”,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2025年山西相关新闻材料:
·太原市小店区组织“青少年非遗守护计划”,中学生们走进晋剧艺术研究院,学习脸谱绘制、戏曲唱腔,还协助整理非遗档案,助力晋剧文化传播。 ·2025年暑期,山西大学返乡大学生团队深入吕梁革命老区,开展“红色故事宣讲+乡村电商培训”活动,既传承红色文化,又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路。
对以上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青少年参与社会活动,核心目标是传承传统文化
B.青少年要主动亲近社会,积极融入社会
C.青少年只需依靠高校组织,就能有效培养亲社会行为
D.青少年参与社会服务,必须前往革命老区或农村地区
4.2025年7-9月,山西省多地推进社会建设与实践。下列新闻事例中,可纳入“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及“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主题摘抄并归类正确的是()①8月15日,山西省教育厅发布通知,2025年秋季学期起,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课后服务“5+2”模式全覆盖,同时增设科普、艺术等特色课程,解决家长“接娃难”问题。
②9月2日,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公布,吕梁山生态修复工程新增造林面积12万亩,重点提升区域水土保持能力。
③8月28日,太原市启动“社区便民医疗站”建设计划,年内将在30个老旧小区建成医疗站,提供常见病诊疗、健康监测等服务,便利居民就医。
④9月5日,临汾市退休教师王建国牵头组建“乡村支教团”,组织20余名退休教师定期前往山区学校授课,帮助提升当地教学质量,入选山西省“最美志愿者团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新学期,某中学开展“我的社会实践故事”分享活动,以下四位同学的分享内容符合活动主题要求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6.道德与法治课上,八年级 (3)班同学分享周末生活片段:
小凯:和父母到社区菜市场采购食材,为家庭晚餐准备新鲜蔬菜。
小诺:参与学校组织的“晋祠文物保护”志愿讲解活动,为游客介绍古建筑历史。
小妍:在家通过“学习强国”平台观看《典籍里的中国》,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上片段共同反映的内容是()
A.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途径B.我们可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与精神滋养
C.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有益D.参与社会实践有助于青少年增强体质
2025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期间,某市八年级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安全知识宣讲、应急技能演示,还协助排查楼道消防隐患。他们在服务中收获认可,也提升了自身能力。这一活动告诉我们()
①青少年应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②亲社会行为需要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养成
③参与社区活动会占用学习时间,对个人成长无益处
④培养亲社会行为要优先关注自身安全,做好必要防护措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太原市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峥峰数防科技的智慧消防平台通过AI技术0.3秒识别初期火情,还能通过联网监测电动自行车充电等安全隐患,使社区违规充电事故清零。这说明网络能()
A.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提高生产效率 B.促进信息快速传播,方便人际交往
C.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维护公共安全 D.丰富文化生活,拓展知识获取渠道
9.下列情境能体现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5年1月,山西省政府官网开通“2025年民生实事建议征集”专栏,网民可通过网站留言、政务 App提交等方式,就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提出建议。征集到的有效建议将作为确定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的重要参考。这体现了网络()
A.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B.改变了社会治理方式,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C.打破时空限制,让人际交往变得更加便捷 D.丰富文化传播方式,促进中华优秀文化传承
11.某校八年级 (1)班开展了“文明上网,争做合格网民”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调查小组的同学对本校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内容 聊天打游戏 浏览闲杂网站 查阅学习资料 看电影听音乐 其他
比例 50% 20% 15% 10% 5%
上述调查结果说明了()
A.该校学生都能合理利用网络,将其作为学习工具
B.该校学生上网主要用于学习,网络利用效率极高
C.该校部分学生存在不能合理利用网络、自制力不强的现象
D.该校学生完全沉迷网络,无法分辨网络信息的优劣
12.共青团山西省委推出《网络安全倡议书》,倡导青少年“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主动传播正能量”。这一倡议要求青少年要()
①提升媒介素养,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②学会“信息节食”,走出“信息茧房”
③传播网络正能量,践行网络文明 ④恪守网络道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3.某中学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职业体验”活动。同学们在体验不同职业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 和 。
14.小明从一个懵懂的孩童,通过在家庭中学习基本生活技能、在学校掌握知识与规则,在社区参与志愿活动学会责任和奉献。这一过程印证了,人的成长是不断 的过程,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15.从古代的“同窗”“窗友”“同门”“同席”到今天的“同学”“学友”“校友”“学长”,这些社会关系的确立都是基于 关系。
16.2025年,山西公安开展“净网2025”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络谣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这一行动启示我们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要做到 。
三、简答题(共29分)
17.2025年8月,山西太原举办“中欧班列(中鼎号)国际经贸对接会”,来自德国、波兰等国的企业代表参会。西山中学选拔王萌、陈昊、张琪3名学生担任志愿者,参与会议服务,以下是他们的经历:
经历一:王萌负责引导外国客商前往洽谈区,提前用翻译软件熟悉“物流时效”“关税政策”等专业词汇,精准传达信息,还协助客商连接会场WiFi,解决沟通难题。
经历二:陈昊在整理会议资料时,发现部分欧洲客商习惯阅读纸质文件,便主动协调会务组增加打印份数,还在资料封面标注英文索引,方便客商快速查找。
经历三:张琪与其他志愿者分工协作,有的负责登记签到,有的负责分发纪念品,他则承担现场应急指引,团队配合高效,确保会议流程顺畅,获中外嘉宾点赞。
三名同学在参与经贸对接会服务过程中的经历对中学生成长有何启示 (9分)
18.近年来,山西积极拥抱数字浪潮,“数字+”场景在三晋大地加速落地。山西省人民医院推出“住院一码通”,患者扫码即可实时查询住院流程、费用及检查结果,实现“一码贯通全程服务”;寿阳、怀仁等地通过直播助农活动,邀请嘉宾代言,让血钻燕麦、米面粮油等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并大力发展数字化农业,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省级政务服务大厅的AI数字人“咨询通”,可智能解答600余项政务事项疑问,还支持英文交流。
(1)请从网络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9分)
(2)数字浪潮下,网络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隐患。请你列举至少一个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消极影响。(2分)
(3)山西某中学学生小宇最近沉迷观看游戏短视频,还在网上随意转发未经核实的“本地农产品滞销”虚假信息。请结合材料与教材知识,谈谈小宇该怎么在网络世界里“好好冲浪”,不迷失方向 (9分)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5 DABCD 6-10 BACBB 11-12 C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3. 物质支持;精神滋养
14. 社会化
15. 业缘
16.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或遵守网络规则)
三、简答题(共29分)
17. ①要提升自身能力,主动学习实用技能(如外语、翻译软件使用),以应对社会实践中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他人;②要学会换位思考,关注他人的习惯和需求(如为欧洲客商准备纸质资料、标注英文索引),做到细心周到,提升服务质量;③要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明确分工、相互配合,发挥集体优势,提高工作效率;④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服务中锻炼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实现自我成长,培养亲社会行为。(每点3分,共9分,任答3点即可)
18. (1) ①网络为医疗服务赋能,“住院一码通”让患者便捷查询就医信息,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体现网络改善民生、方便生活;②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直播助农推动特色农产品销售,数字化农业助力现代农业发展,说明网络能拓展经济发展渠道,促进产业升级;③网络优化政务服务,AI数字人“咨询通”智能解答政务疑问,支持多语言交流,体现网络改变社会治理方式,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促进民主法治建设。(每点3分,共9分)
(2) 示例: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易传播虚假、不良信息;部分人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信息在网络上易泄露,存在安全隐患。(任答1点,2分)
(3) ①合理安排上网时间,控制观看游戏短视频的时长,避免沉迷网络,做到“信息节食”;②提升媒介素养,学会辨析网络信息,不随意转发未经核实的虚假信息(如“本地农产品滞销”谣言),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③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主动传播正能量;④利用网络做有意义的事,如通过网络学习知识、了解农业发展动态,将网络作为提升自我、服务社会的工具,而非娱乐消遣的单一渠道。(每点3分,共9分,任答3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