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下)七年级10月份语文“独立作业”考生须知:1.全卷共四部分,18小题,满分为12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等信息。学校开展“品景物之美·感四季芳华”研学活动,请你参与。活动一抑扬顿挫,读出四季之声(24分)1.当今科技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在我们身边广泛应用。小语回顾所学,感悟颇深。下面是她在DeepSeek里输入几个词语后生成的一段话,请你按要求加以完善。(8分)轻轻打开语文课本,四季之声,皆在文中。春回大地,百花竞开,春的朗润里酝niàg(▲)着花香,人们花枝招展地迎接暖阳到来;蝉声阵阵,夏雨热烈粗犷,万物争先恐后地生长;听!黄晕(▲)的灯火下,雨声应和(▲)着风的节奏;金风飒飒,风中有黄昏时“断肠人”的秋思:岁暮天寒,可爱的水藻把终年Zhù(▲)蓄的绿色全奉献给了温情的济南。大自然不仅给予我们美不胜收的风光,传染着生生不息的正能量,还让我们感悟到世间温暖。AAA(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4分)酝niang(▲)黄晕(▲)应和(▲)zhù(▲)蓄(2)文段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花枝招展B.争先恐后C.美不胜收D.生生不息(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2.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样的季节,在不同的文人骚客眼中也是各着色彩。四季美景一经诗人的浸润便有了情思。请你阅读并完善下列表格。(10分)情感种类古诗名句借助意象表达技巧季节思念亲友①“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明月秋季以景衬情②“▲,▲。”(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秋季羁旅愁思③“▲,▲。”(王湾《次北固山下》)大雁虚实结合初春④“▲,▲;▲,若出其里。(曹操《观沧豁达心胸日月奇特想象秋季海》)”⑤“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春季身世之悲落花即事写情⑥“▲,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暮春标遥有此寄》)2025年(下)七年级10月份语文“独立作业”第1页(共6页)3.鲁迅在《朝花夕拾》中通过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描绘了属于他独特的多彩人生四季。阅读题目,完成下列任务。(6分)(1)请你根据图片和提示,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写出相应的人物名字。(3分)温馨提示人名保姆,一字不识①▲日本人,鲁迅的解剖学老师②▲鲁迅的朋友,也曾经留学日本③▲(2)假如鲁迅先生及《朝花夕拾》中的人物有机会来到现代,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他打算与朋友一起去天安门广场看阅兵式。你觉得鲁迅先生最有可能与谁同行?请你从以上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位,并结合名著相关内容阐述理由。(3分)▲活动二以声传情,领略四季之美(2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秋意胡竹峰①秋,一天天深了,天空渐渐变得清澈、深邃。走上前,像一头撞进了古画。②秋天有光,东边的山越来越蓝,西天常常披上各色霞帔,人被一泓秋光包裹着。古人早发现了秋光,在诗词里一次次抒写:“高梧叶下秋光晚”“小院秋光浓欲滴”“露洗秋光透”“极目秋光夕照开”“银烛秋光冷画屏”“当檐飒飒生秋光”…秋光下,一个人出去走走,融入无边的秋,如无舵之舟,越漂越远,漂到秋意的深处。③秋意,在古城里。漫步在老旧的街巷,秋意从铺地的方砖里涌上来,秋意从红墙黄瓦中挤出来,秋意从钟鼓楼里游过来,秋意从老城墙下冒上来。走过了春夏的灯笼有些陈旧了,衬着粉饼般色调的外墙,墙角石灰有些脱落斑驳,裸露出藏青色大砖。几位老先生在老房子里转悠,举手投足颇有些俗世的清雅。触摸市井生活,就能感受到秋意。④秋意,还在山野中。⑤石榴挂色,梨已青黄,紫色的葡萄一串串饱满熟透了,青枣越来越大,开始泛红,柿子渐次发黄变软,还有白海棠、木瓜、香橼,累累如浓荫匝地。后山的栗子树枝繁叶茂,撑开了肥大的斗篷,露出深红的皮壳,惹得顽童眼馋。⑥秋菊冷香扑鼻,在田坝上,在山岚间,在篱笆下,在土墙旁,一簇簇,一丛丛。芒花漫山遍野开2025年(下)七年级10月份语文“独立作业”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