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多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多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地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5月5日,国家天气监测中心发布如下信息提示:北京时间14时01分,太阳爆发了一个强耀斑(1.3X级),预计未来三天仍可能爆发M级甚至X级以上耀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耀斑( )
①发生在太阳大气光球层②持续时间约为11年
③是太阳内部能量剧烈释放的表现④表现为太阳表面增亮的斑块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 耀斑爆发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 引发持续性干旱 B. 诱发高震级地震
C. 提供丰富太阳能 D. 干扰无线电通讯
3. 应对耀斑爆发,比较合理的做法是( )
A. 扩大电信网覆盖度,保证网络通畅 B. 加强监测预报,做好应对准备
C. 延长户外活动时间,提高身体素质 D. 取消所有航班,保证旅客安全
2024年4月22日(农历三月十四),银河系天琴座流星雨迎来极大值,流星如同绽放的烟花般点缀夜空,为观赏者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天琴座流星雨是彗星1861的轨道碎片,该彗星是由澳洲新南威尔士的天文学家约翰·泰布特于1861年5月13日所发现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材料所述地理事象属于天体的有( )
①银河系②天琴座③流星雨④彗星1861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5. 下图中最接近当日月相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在用户场地附近建设,运行方式以用户侧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等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2024年6月,国家发布了补贴加码、市场扩容等一系列重要政策调整与支持措施,在用电紧张地区大力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使该行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光伏发电( )
A. 发电量昼夜差异小 B. 能量分布区域差异小 C. 发电成本低于火电 D. 环保友好性高于火电
7. 分布式光伏最适宜普及的地方是( )
A. 东北林区 B. 西南山区 C. 长三角平原区 D. 内蒙古草原区
8. 大力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可以( )
①节约土地资源②消除环境污染③推进新能源使用④减少输配电能耗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6月27日,6月“天象剧场”迎来谢幕演出——月掩土星。遗憾的是,中国公众与这幕星空“捉迷藏”无缘,不过当天深夜可以在东方天空欣赏到土星与一轮下弦月“相依相伴”的画面(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土星伴月”现象涉及天体共同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
A. 可观测宇宙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
10. 与土星相比,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是( )
A. 日地距离适中 B. 宇宙环境安全 C. 体积质量较大 D. 光照条件稳定
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最新发现了昼行性猫头鹰的化石。本次发现的是一种已灭绝的猫头鹰,生活在距今约950万年至600万年,这只猫头鹰刚刚吃饱还没消化就变成了化石。下图为青藏高原发现的该猫头鹰化石图和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猫头鹰化石最可能位于(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2. 该猫头鹰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可能是( )
A. 前寒武纪 B. 中生代 C. 古生代 D. 新生代
13. 该猫头鹰生活时期的青藏高原地区环境特征可能是( )
A. 广阔的海洋 B. 物种资源丰富 C. 干旱的荒漠 D. 冰川覆盖较广
地震预警系统是利用地震波和电磁波的速度差异,以及地震波内部纵横波传播速度的差异来实现工作的。下图为某地地震发生时所测出的地震波图。该地探明地下有丰富石油储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对两种地震波的特点判断合理的有( )
①W1为横波,传播速度快
②W2为纵波,传播速度快
③W2波可以传递给空中飞鸟
④W1只能传递给水中游鱼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15. 该地探明发现石油的地震波图为( )
A. A B. B C. C D. D
16. 收到地震预警下列做法安全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光伏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有前景和活力的产业之一。作为中国的热带岛屿省份,海南以其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政策优势,正在迅速崛起成为国内乃至国际重要的光伏产业基地。下面左图为海南岛地形图,右图为海南岛年太阳辐射等值线分布图。
(1)描述海南岛太阳辐射分布特征。
(2)指出海南岛现有光伏电站布局的优点。
(3)请为东方市高效开发太阳能资源出谋划策。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的演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地理环境变迁中,生物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对化石和地层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地球演化的历史。下面左图为地球地质年代表,右图为形成于寒武纪,化石能源储量丰富的南阳盆地。
(1)分析南阳盆地化石能源储量丰富的原因。
(2)描述该地球演化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特点并从生物演化角度分析其变化原因。
(3)从植物、动物角度,描述甲地质时期地球环境特点。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天文摄影爱好者为了拍摄他认为最美的极光,于2023年7月下旬到达冰岛天文营地,准备蹲守极光出现。7月28日,冰岛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他在微博记录下了这次难忘的旅程:“我选择了正确的拍摄时间,只是运气不好没能等到最美的画面、地震那来自地幔的能量涌动,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发怒的威力。”
(1)找出两处摄影爱好者微博中描述不准确的地方,并解释原因。
(2)若你去拍摄极光,请列出你需要做的准备。
(3)说出图片中任一景观所属的地球圈层,并任选两个圈层说明二者之间的联系。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地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题答案】
【答案】1. B 2. D 3. B
【4~5题答案】
【答案】4. D 5. A
【6~8题答案】
【答案】6. D 7. C 8. B
【9~10题答案】
【答案】9. C 10. A
【11~13题答案】
【答案】11. A 12. D 13. B
【14~16题答案】
【答案】14. C 15. A 16. C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海南岛太阳辐射分布不均;从四周向中部递减;东方市太阳辐射最丰富,琼中市最少。
(2)靠近省会城市,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靠近大城市,科技水平较高;地势平坦,建设难度小等。
(3)积极建设屋顶光伏等项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积极开发海上光伏项目,节约土地资源;开展“光伏+”项目,提高经济效益等。
【18题答案】
【答案】(1)形成历史悠久,沉积层深厚;发育过程中有大量动植物遗体沉积;地壳稳定,储藏条件较好。
(2)前寒武纪地球氧气含量不断增加,前寒武纪后,地球氧气含量保持较高的稳定状态。原因: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生物光合作用释放大量的氧气,不断改变地球大气成分。
(3)这一时期,蕨类植物繁盛;动物经历了海生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的演化,末期生物大灭绝。
【19题答案】
【答案】(1)“正确的拍摄时间”错误,高纬地区拍摄极光比较合适的时间为冬半年;“震源深度10km”“来自地幔的能量”,地壳平均厚度17km,震源位于地壳。
(2)上网查阅天文现象发生的时间;冬半年拍摄;带足保暖衣物等。
(3)云彩属大气圈(积雪属于水圈;树木属于生物圈)。联系:大气圈通过降水为水圈补充水分;水圈通过蒸发为大气圈提供水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