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秋第一次阶段性测试九年级历史学科试卷(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1. 古埃及人根据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涨水的规律,制定了太阳历;由于测量尼罗河水位的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这反映了古埃及人A.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B.融合吸收外来文明 C.善于总结自然规律 D.农耕经济领先世界2.“由于商业贸易的发达,雅典的商税成为重要的财政来源,有了充足的国家财政,城邦才能利用工资和津贴调动贫困公民的参政热情,从而保证民主制度的持续发展。”这段材料主要说明雅典民主制度 ( )A.值得充分肯定 B.具有较大局限性C.拥有经济基础 D.建立在农耕文明上3. 据记载,汉谟拉比当政的第8、9、24、33年都是兴修水利之年。《汉谟拉比法典》第53至第56条对不精心维护河渠而造成损失的人规定了具体的惩办方法。这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 )A. 重视发展农业 B. 法律体系严密C.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 商品经济活跃4.有人说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历史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其“狭隘”之处体现在: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群体只有( )A. 成年男性公民 B. 妇女、外邦人 C. 城邦上层贵族 D. 五百人会议成员5. 亚历山大到了埃及,成了有绝对权威的法老,是神的化身;在巴比伦,他顺应当地传统理念,大力推行融合政策,以便控制庞大的帝国。从中可知,亚历山大采取这些做法是为了( )A 推动科学发展 B. 学习东方制度 C. 扩大统治基础 D. 实现文明希腊化6.“1、2、3、4…….”这些我们常用的数字,其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A中国人、阿拉伯人 B印度人、埃及人 C阿拉伯人、波斯人 D印度人、阿拉伯人7. “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他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材料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是( )A. 亚历山大帝国 B. 罗马帝国 C. 西罗马帝国 D. 法兰克王国8. 有同学收集了部分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言论。据此可知,古希腊孕育了( ) “认识你自己。”“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 “人生的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亚里士多德A.封君封臣的契约精神 B.君权神授的思想观念C.早期人文主义思想 D.科学理性精神9.记载历史的年代,一般都说公元多少年或公元前多少年。“公元元年”是把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作为计算历史年代的第一年。现在世界上多数国家都采用这种纪年方法。这种通行的公元纪年与哪一宗教有关?( )A. 佛教 B. 道教 C. 伊斯兰教 D. 基督教10.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这个时间大致位于年代标尺中的( )A. A B. B C. C D. D11. 小明同学课下收集了大化改新、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西欧庄园等相关资料。据此判断小明学习内容的主题是( )A. 古代亚非文明 B. 亚欧封建社会 C. 古代欧洲文明D. 迈入近代社会12. 城市商业发展,促使新的极具先进性的市民阶级出现。市民阶级脱离农庄,要求自由,最终走向封建制度的对立面。这表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 )A. 有利于欧洲社会的稳定 B. 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C. 使市民获得了自治权力 D. 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13. 中世纪一些著名的大学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的学生前来学习,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这既扩大了当地城市的影响,又为所在地的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这主要说明中世纪大学 ( )A.培养了大量人才 B.促进了城市发展 C.受基督教会影响 D.获得了自治地位14. 14-15世纪,拜占庭帝国受到奥斯曼帝国的进攻而灭亡。大批知识分子逃亡到意大利,以深厚的古典文化功底影响着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材料主要强调拜占庭帝国( )A. 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 B. 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C. 保存了大量希腊、罗马古籍 D. 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15、下面所列举的古代国家,其版图没有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是:(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法兰克王国 D 阿拉伯帝国16. 19世纪,著名法学家耶林曾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据此可知( )A. 依托军事力量才能维系辽阔疆域 B. 罗马的法律体系有利于维系持久统治C. 基督教的思想垄断最能体现和平 D. 罗马法是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17.13、14世纪,欧洲城市中有一支不断发展壮大的新的政治力量,它是指( )A. 封建农奴 B. 庄园领主 C. 富裕农民 D. 市民阶级18.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出现,包括①出现了租地农场 ②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 ③手工工场出现 ④市民阶层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9. 它的特征体现为对知识的热衷、对美的爱恋以及充满宽容精神的自由论辩……它的另一个特征体现为对古希腊罗马时期著作的发现与再发现。“它”指的是( )A. 中世纪大学 B. 文艺复兴运动 C. 思想启蒙运动 D. 近代大众教育20. “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进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材料主要强调新航路开辟( )A. 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推动欧洲思想文化的繁荣C. 成功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 D. 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二 、材料分析题 :(共5大题3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 分)材料一 通过远征而形成的欧亚非三洲一体的希腊化世界,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至印 度的商业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希腊化各国的君主改变了以往东方宫廷和国库贮藏巨额金银 的习惯,将大量金银铸成货币以利流通,形成了一种融合东西方特色的新兴经济……材料二 6 世纪下半叶, 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掌权的圣德太子主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来加强中 央集权,并派大量遣唐使出使中国,向中国送去大量留学生等,全面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材料三 古代历史上, 曾有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 ”,奔波往返于欧洲与亚洲之间,漫漫的沙漠, 长长的驼队和悠悠的驼铃,是他们路途中的常伴,那些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人们,在进行贸易活 动的同时,实际上也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1) 写出材料一中“远征 ”事件的名称。根据材料分析“希腊化世界 ”产生的影响。(2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吸收中国先进技艺的方式。(1 分)(3) 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三中“奔波往返 ”者是什么人?列举一例他们“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 ” 的例子。(2 分)(4) 综合上述,谈谈你对人类文明交往的认识。(1分)22. (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任务一:某班同学们搜集了一些东西方文明成就的代表,请根据类别进行分类(只填序号)。①楔形文字 ②封君封臣制 ③阿拉伯数字 ④《天方夜谭》(1)东方文明:_______ 西方文明:_______ (2分)(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西欧庄园的性质(1分)(3)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指?请写出一项它的自治权利(2分)23、(8分)改革与创新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的国体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材料二、诏书规定: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第三,确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第四,兵制方面,京师……材料三:“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流行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常规(1)材料一中“全体人民”可以参加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伯里克利改革在政治上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2)材料二指什么事件?依据材料回答这场改革在政治方面的内容,结合所学回答对该国社会转型有何影响?(3分)(3)材料三反映了西欧的什么制度的特点?这种制度最先形成于哪一国家 ?(2分)(4)综上探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1分)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分)材料一: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等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材料二: 西班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需的第一件东西。—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材料三: 西方国家长达300年的殖民扩张和掠夺,造成千百万人民的死亡。在美洲的殖民过程中,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整个的部落被消灭。罪恶的奴隶贸易又使非洲丧失1亿左右的壮年黑人。在欧洲殖民强盗的掠夺下,殖民地的社会经济不可避免地陷入停顿甚至倒退。—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材料一中提到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指的是什么 这次变革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2)据材料二,指出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直接目的。结合所学,从全球格局的角度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2分)(3)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三所述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1分)25、某学校九年级甲、乙两位同学对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这一问题持有分歧。你赞成谁的观点 请结合史实论证你的观点。(6分)甲同学:文艺复兴是意大利人不满意当时教会对文化的控制,重新学习和宣传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实际上就是复古乙同学:文艺复兴是那些对教会不满的先进人物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 开创新文化、新思想的运动2025年秋期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 参考答案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5 CCAAC 6--10 DBCDB 11--15 BDBDC 16--20BDCBA二、非选择题(共30分 属开放性答案的符合题意即可给分)21. (6 分)(1)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东西方商业贸易(经济)交流;推动希腊文化的传播。(2 分)(2) 日本派遣唐使、留学生等来中国学习。(1 分)(3) 阿拉伯人。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中国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2 分)(4) 认识:人类文明的交往方式是多元的,有战争冲突,有和平往来;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明;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学习借鉴不同的文明成果;开展对外交流,促进自身和世界的发展。(1 分)22.(5分)) (1)东方文明:①③④; 西方文明:②(2分)(2)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1分)(3)大学的兴起。(1分)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答任一点1分)23.(8分)(1) (1)公民大会;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2分)(2) 大化改新;政治上的内容:确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3分)(3) 法兰克王国;封君封臣制度(或封建等级制度)。 (2分)(4)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改革必须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与时俱进。要对外开放,善于学习其它国家的先进文明成果。(1分)24、(5分)(1)文艺复兴 ;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2分)(2)直接目的:寻找黄金。(1分) 影响: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1分)(2)联系:新航路开辟为早期殖民掠夺创造了条件和机会(或者提供了地理上的可能性和经济上的动力)。(1分)25、(6分)答案:我赞同乙同学的观点。(1分)论证:14 世纪中叶,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提倡发扬人的个性,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文艺复兴运动实质是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4分)综上,文艺复兴运动不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简单“复兴”,而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的兴起。(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秋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docx 九年级历史月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