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秋学期自主练习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略
2.(1) ①zhuó②贮③簇 (2)A (3)朋友是一盏明灯,明明亮亮地照亮你前行的道路
3.B(3分) 4.A(3分)
5.友:两只手协同合作,表示以手相助 ,志同道合者为友。
6.(1) 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藤野先生 ③范爱农 (3分)
(2)示例一:归入书单A中(1分),长妈妈给“我”买来了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经》,满足了“我”的好奇,激发了“我”的兴趣,“此后我就更其收集绘图的书”。(2分)
示例二:归入书单C中(1分),长妈妈懂得各种规矩,如正月初一说“恭喜”吃福橘等,让我很不耐烦。(2分)
7. 左迁;贬官
8. 青枫江上,秋帆在萧瑟秋风中渐行渐远,如离人漂泊的孤影;白帝城边,古木参天,庭
院幽深静谧,似在诉说岁月的沧桑。画面开阔寂寥,满含离情别绪。
9. 两首诗皆表达对友人的真挚牵挂与深厚情谊。甲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借月传情,对王昌龄贬谪牵挂;乙诗“蓝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借景抒情,以猿啼,雁归写别情愁绪、牵挂不舍,皆借意象营造意境、达深情厚谊,体现友情珍贵永恒,引共鸣共情。
10.B
11.(1)第二天,两个小和尚进入房间看见了尸首,非常惊讶。
(2)一会儿狗跳进酒馆,咬住其中一个人不放。
12.一智是警觉,能够及时发现盗贼,提醒僧人注意;二智是记忆力好,在第二天可以准确地从五六个人里面发现盗贼;三智是勇猛坚持,咬住盗贼就不松口,等待主人把盗贼抓住。(一点一分)
参考译文:
离杭州一百里的地方,有一座古老的寺庙,香火很旺盛。一天晚上,有个盗贼翻墙进入(寺庙)。狗大叫不止,一名僧人发现了盗贼。盗贼将和尚砍倒在地,于是就带着货物逃走了。第二天,有两个小和尚进入看见了尸首,非常惊讶。于是到官府告状,狗也去了。路上经过一个酒馆,看见五六个酒鬼在喝酒。狗停止不再前进,僧人对此很奇怪。一会儿狗跳进酒馆,咬住其中的一个酒鬼不放。和尚怀疑他是盗贼,绑起来送到官府。官吏审问后,果然就是他。原来狗也很聪明。
13.B(3分)
14.首先,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一些篇幅短小的文章;其次,可以有计划的阅读,比如阅读《西游记》时,可以规定自己每天阅读一回;再次,可以利用双休日、寒暑假比较空闲的时间阅读一些大部头的书。(言之有理即可,一条建议1分)(3分)
15.(1)像把大剪刀:把树上的叶子全剪光了。(2)温暖、有趣。(3)像个调皮的娃娃:跟大树闹着玩,把叶子扯得东一片西一片。(4)调皮、活泼、天真。(5)带来丰收,富有生命力。(6)萧瑟,令人孤独。(每空1分,共6分)
16.(1)“怔住”一词形象地表现了“我”听到孩子的话后的惊讶和震撼,(1分)从侧面反映了孩子的想象力给“我”带来的冲击。(1分)
(2)示例: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秋风分别走过田野、果园、旷野,留下金黄的色彩,又将柿子比喻成小红灯笼,将石榴看成胖娃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秋风走过为人们带来丰收之景,(1分)表现了作者对秋风的喜爱之情。(1分)
17.题目的表层含义是文章记叙的是“我”给孩子们上写作课,让孩子们描摹秋风的故事;(1分)深层含义是孩子们对秋风的描摹让“我”出乎意料,(1分)带给“我”感动与感慨:即使在肃杀的秋风中,孩子们的童心,也让“我”窥视到生命的可亲和可爱。(1分)
18.“我”年复一年地教书,少了对生活的好奇与预期,因而固化僵硬地认为秋风寒冷、残酷、荒凉。成人经历人生浮沉,深感现实的艰苦,面对秋风倍感生活之愁苦。(2分)文中的孩子纯真美好,总是用发现美的眼光、用善于联想与想象的童心看世界,认为萧瑟的秋风是大剪刀、魔术师、娃娃和小仙女,充满着童趣之味,富有别样美。因此,成人和孩子眼中的秋风截然不同。(2分)2025年秋学期自主练习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略
2.(1)①zhu6②贮③簇(2)A(3)朋友是一盏明灯,明明亮亮地照亮你前行的道路
3.B(3分)
4.A(3分)
5.友:两只手协同合作,表示以手相助,志同道合者为友。
6.(1)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藤野先生③范爱农(3分)
(2)示例一:归入书单A中(1分),长妈妈给“我”买来了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经》,满足了“我”
的好奇,激发了“我”的兴趣,“此后我就更其收集绘图的书”。(2分)
示例二:归入书单C中(1分),长妈妈懂得各种规矩,如正月初一说“恭喜”吃福橘等,让
我很不耐烦。(2分)
7.左迁;贬官
8.青枫江上,秋帆在萧瑟秋风中渐行渐远,如离人漂泊的孤影;白帝城边,古木参天,庭
院幽深静谧,似在诉说岁月的沧桑。画面开阔寂寥,满含离情别绪
9.两首诗皆表达对友人的真挚牵挂与深厚情谊。甲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借月传情,对王昌龄贬谪牵挂;乙诗“蓝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借景抒情,以猿啼,
雁归写别情愁绪、牵挂不舍,皆借意象营造意境、达深情厚谊,体现友情珍贵永恒,引共鸣共情」
10.B
11.(1)第二天,两个小和尚进入房间看见了尸首,非常惊讶。
(2)一会儿狗跳进酒馆,咬住其中一个人不放。
12.一智是警觉,能够及时发现盗贼,提醒僧人注意;二智是记忆力好,在第二天可以准确地从
五六个人里面发现盗贼;三智是勇猛坚持,咬住盗贼就不松口,等待主人把盗贼抓住。(一点一
分)
参考译文:
离杭州一百里的地方,有一座古老的寺庙,香火很旺盛。一天晚上,有个盗贼翻墙进入(寺
庙)。狗大叫不止,一名僧人发现了盗贼。盗贼将和尚砍倒在地,于是就带着货物逃走了。第二
天,有两个小和尚进入看见了尸首,非常惊讶。于是到官府告状,狗也去了。路上经过一个酒馆,
看见五六个酒鬼在喝酒。狗停止不再前进,僧人对此很奇怪。一会儿狗跳进酒馆,咬住其中的
个酒鬼不放。和尚怀疑他是盗贼,绑起来送到官府。官吏审问后,果然就是他。原来狗也很聪明。
13.B(3分)
14首先,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一些篇幅短小的文章;其次,可以有计划的阅读,比如阅读《西
游记》时,可以规定自己每天阅读一回;再次,可以利用双休日、寒暑假比较空闲的时间阅读一
些大部头的书。(言之有理即可,一条建议1分)(3分)
15.(1)像把大剪刀:把树上的叶子全剪光了。(2)温暖、有趣。(3)像个调皮的娃娃:跟大树
闹着玩,把叶子扯得东一片西一片。(4)调皮、活泼、天真。(5)带来丰收,富有生命力。(6)
萧瑟,令人孤独。(每空1分,共6分)》
16.(1)“怔住”一词形象地表现了“我”听到孩子的话后的惊讶和震撼,(1分)从侧面反映了
孩子的想象力给“我”带来的冲击。(1分)
(2)示例: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秋风分别走过田野、果园、旷野,留下2025年秋学期自主练习
七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80分钟 满分分值:70分
走过夏与秋的交界线,同学们踏入初中的大门。书写身新的成长诗萬。近期,学较开展以“青卷 ·成长”为 主题的学习活动,请大家踊跃参与,共谱成长华章。
【成长 · 同行】( 24分)
1. 成长路上有古诗与我们同行,感受文人情思,体会青春物语,读下面文段,补充诗句。(8分)
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样的季节,在不同的文人骚客眼中也是各着色彩。“ ① ,洪波涌起”的秋日盛景寄寓了曹孟德的豪情壮志;“ ② , ③ 。”是李白把明月人格 化对友人王昌龄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 ;“ ④ ,小桥流水人家, ⑤ 。” 以 苍凉萧索的气氛让我们感受到马致远的孤寂悲苦;早春时节,“ ⑥ , ⑦ 。” 是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感慨时序交替,新旧更选;“春天像小姑娘, ⑧ ,笑着, 走着”是朱自清对春的赞歌。
2. 文字伴我们成长,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相应题目。(8分)
同学们,每当说起“朋友”一词时,我们内心霎时涌起一股暖流,高兴时,朋友可以与你分享快乐;失落时,朋友能帮你zhù( ) 蓄力量。朋友是一焕春风,轻轻柔柔地抚平你内心的褶皱; , 。有了朋友,我们的心就有了着( )落,有了依靠。有了朋友,我们的成长定会一路花团锦cù( ),美不胜收 。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①着( )落 ②zhù ( )蓄 ③ 花团锦cù( )
(2)下列词语中的“胜”与“美不胜收”中的“胜”同义的是( )(3分)
A. 数不胜数 B.战无不胜 C.名胜古迹 D.不胜其烦
(3)根据语境,进行仿句,句子中应使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方法。(2分)
答:
3.同学们分享了成长路上同行作家的资料卡,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 3分)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等。
B.《次北固山下》是唐代的律诗,律诗属于近体诗,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通常每首八句,每二句成一联,共计四联。第一联是首联,第二联是颈联,第三联是颔联,第四联是尾联。
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D.《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老舍,他的代表作有话剧《茶馆》,小说《骆驼祥子》等。
4. 成长路上与朋友同行,请同学们观察以下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其实,人与人之间亦是如此,良好交际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②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冬季的一天,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空地。
③但寒冷又迫使大家再次围拢,疼痛又迫使大家再次分离。
④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紧紧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拢后,它们身上的长刺又把同伴刺疼,很快就 分开了。
⑤如此反复多次,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较佳的位置——保持一个忍受最轻微疼痛又能最大程度取暖御寒的距离。
A.②④③⑤① B.②③④⑤① C. ③②④①⑤ D.②④⑤③①
5. 踏进初中的大门,同学们认识了许多新的朋友,与人交往,须知交友之道,因此班级开展了“有朋自远方来”的 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请根据下表,与其探究“友”字的本义。(2分)
木 mù 本义:树。 林lín 本义:两棵树并 排着。 表示:树木数量 多 。
本义:一只手。 本义:① 表示:②
【成长 · 阅读】(46分)
(一)名著阅读(6分)
6.散文集中的作品既单独成篇,又具有整体性,同学们在阅读《朝花夕拾》的过程中有以下两个任务,请根据你的理解,将它填写完整。
(1)内容梳理,补全思维导图。(3分)
① ② ③
(2)设计专题,制作阅读书单。(3分)
制作《朝花夕拾》专题探究阅读书单的时候,同学们就《阿长与<山海经>》所在的位置发生了争执,你觉得把它归到书单A、B、C 中的哪一处合适?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专题探究阅读书单
研究专题 研究内容 阅读篇目
阅读专题 研究鲁迅先生的读物对他的影响。 A
教育专题 研究鲁迅对封建教育的看法。 B
风俗专题 研究鲁迅对传统观念习俗的思考。 C
我认为可以归到 ,理由是
(二)诗歌阅读(6分)
【 甲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自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送季少府①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唐 · 高适
嗟②君此别意何如,驻马③衔杯问谪居。
巫峡猿啼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④上秋帆⑤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⑥即今多雨露⑦,暂时分手莫踌躇⑧。
【注】①少府:官名。②嗟:表示感叹或叹息。③驻马:使马停下不走。④青枫江:地名,在长沙。⑤秋帆:指秋 风吹着小舟。⑥圣代:当代的美称。⑦雨露:指皇帝的思泽,⑧躇:徘徊、犹豫。
7.甲诗诗题中的“ ”与乙诗诗题中的“ ”意思相同,都指“降职”。( 2分)
8.请用优美的语言、恰当的修辞方法描绘乙诗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答:
9.比较甲乙两首古诗,说说甲、乙两首诗在情感上有何共同之处 (2分)
答:
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智犬破案
去杭州百里许,有一古刹①,香火颇旺。一夕,有盗逾墙而入。犬吠,僧觉。盗劈僧首,立仆。遂越②货而亡。翌日,二小僧入室见之,讶甚。乃诣官府诉之,其犬亦从。途经一酒肆,见五六酒徒狂饮。犬伫足不前,僧怪之。俄而犬跃入肆,啮一徒不置。僧疑为盗,缚而送官。吏审之,果然。盖犬有智也。
【注】①刹(chà):寺庙。②越:抢劫。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去杭州百里许 去:距离 B.遂越货而亡 亡:死亡
C.乃诣官府诉之 诣:到,往 D.僧怪之 怪:对……感到奇怪
1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翌日,二小僧入室见之,讶甚。(2分)
译:
(2)俄而犬跃入肆,啮一徒不置。(2分)
译:
1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犬之“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答: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6分)
◎材料一

我国未成年人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长
(摘自《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材料二
对未成年人图书阅读量的分析发现,2021年我国14~17周岁青少年课外图书的人均阅读量最大,为13.10本,高于2020年的13.07本;0~8周岁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33本,高于2020年的10.02本;9~13周岁少年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21本,高于2020年的9.63本 综合以上数据,2021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93本,比2020年的10.71本增加了0.22本
(摘自《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材料三
对某市初级中学706班学生的阅读调查后发现,706班学生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长约为53.7分钟,课外图书的人均阅读量约为6.7本/年 阅读情况调查分析还发现,“我只在老师要求时才读课外书”的学生占比6.12%,“我非常喜欢课外阅读”的学生占比65.3%,“作业那么多,哪有时间看课外书?”的学生占比28.57%
13.根据以上材料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所有未成年人中,我国14~17周岁青少年在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长和课外图书的人均阅读量方面均为最好的
B.我国9~13周岁少年儿童在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长和课外图书的人均阅读量方面的增长速度,均比14~17周岁青少年快
C.某市初级中学706班学生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长约为53.7分钟,足足高出我国未成年人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长的2倍多
D.在所有未成年人中,我国9~13周岁少年儿童在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长和课外图书的人均阅读量方面的增长速度最快
14.请你给材料三中认为“作业那么多,哪有时间看课外书?”的学生一些阅读课外书的建议 (3分)
答:
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孩子和秋风
丁立梅
①我和几个孩子站在一片园子里,感受秋天的风。园子里长着几棵高大的梧桐树,我们的脚底下,铺了一层厚厚的梧桐叶。叶枯黄,脚踩在上面,嘎吱嘎吱,脆响。风还在一个劲儿地刮,吹打着树上可怜的几片叶子,那上面,就快成光秃秃的了。
②我给孩子们上写作课,让孩子们描摹这秋天的风。以为他们一定会说寒冷、残酷和荒凉之类的,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
③一个孩子说,秋天的风,像把大剪刀,它剪呀剪的,就把树上的叶子全剪光了。
④我赞许了这个比喻。有二月春风似剪刀之说,秋天的风,何尝不是一把剪刀呢?只不过,它剪出来的不是花红叶绿,而是败柳残荷。
⑤剪完了,它让阳光来住,这个孩子突然接着说一句。他仰向我的小脸,被风吹着,像只通红的小苹果。我怔住,抬头看树,那上面,果真的,爬满阳光啊,每根枝条上都是。失与得,从来都是如此均衡,树在失去叶子的同时,却承接了满树的阳光。
⑥一个孩子说,秋天的风,像个魔术师,他会变出好多好吃的,菱角呀,花生呀,苹果呀,葡萄呀;还有桂花,可做桂花糕。我昨天吃了桂花糕,妈妈说,是风变出来的。
⑦我笑了。小可爱,经你这么一说,秋天的风,还真是香的。我和孩子们一起嗅,似乎就闻见了风的味道,像块蒸得热气腾腾的桂花糕。
⑧一个孩子说,秋天的风,像个调皮的娃娃,他把树上的叶子,扯得东一片西一片的,那是在跟大树闹着玩呢。
⑨哦,原来如此。秋天的风一路呼啸而下,原是藏着笑的,它是活泼的、热闹的,是在逗着我们玩的。孩子们伸出小手,跟风相握,他们把童年的笑声,丢在风里。
⑩走出园子,风继续在刮。院墙边一丛黄菊花,开得肆意流畅,一朵一朵,像新剥开的橘子瓣似的,瓣瓣舒展,颜色浓烈饱满。一个孩子跳过去,弯下腰嗅,突然快乐地冲我说,老师,我知道秋天的风还像什么了。
像什么呢?我微笑地看她。她的小脸蛋,真像一朵小菊花。
秋天的风,像一个小仙女,她走到菊花旁,轻轻吹一口气,菊花就开了。这个孩子被自己的想象激动着,脸上有兴奋的红晕。
我简直感动了。可不是,秋天的风,多像一个小仙女啊!她走到田野边,轻轻吹一口气,满田的稻子就黄了。她走到果园边,轻轻吹口气,满树的果实就熟了,橙黄橘绿。有小红灯笼似的柿子,还有青中带红的大枣,和胖娃娃一样的石榴。她走到旷野边,轻轻吹一口气,一地的草便都睡去了,做着柔软的金黄的梦。小野花们还在开着,星星点点,红的、白的、紫的,朵朵灿烂。在秋风里,在越来越高远澄清的天空下。
孩子有本心,即便是肃杀的秋风,他们也给它镶上童话的金边,从中窥视生命的可亲和可爱。
15.秋风在“我”和孩子眼中是什么样的?请阅读本文,补充下面的内容。(6分)
孩子眼中的秋风 “我”眼中的秋风
秋风的模样 秋风的特点 秋风的模样 秋风的特点
① ② 风还在一个劲儿地刮,吹打着树上可怜的几片叶子,那上面,就快成光秃秃的了。 ⑥
像魔术师:他会变出好多好吃的。 芬芳且富有生命力
③ ④
像一个小仙女:走到菊花旁,轻轻吹一口气,菊花就开了。 ⑤
16.联系文章内容,品味下面的语言。(5分)
(1)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2分)
我怔住,抬头看树,那上面,果真的,爬满阳光啊,每根枝条上都是。
答:
(2)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她走到田野边,轻轻吹一口气,满田的稻子就黄了。她走到果园边,轻轻吹口气,满树的果实就熟了,橙黄橘绿······她走到旷野边,轻轻吹一口气,一地的草便都睡去了,做着柔软的金黄的。
答:
17.文章以“孩子和秋风”为题,说说你对标题含义的理解。(3分)
答:
18.成人眼中的秋风是如此相似,而孩子眼中的秋风却截然不同,你觉得是为什么呢?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你的理由。(4分)
答:2025年秋学期自主练习
七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分值:70分
走过夏与秋的交界线,同学们踏入初中的大门。书写身新的成长诗萬。近期,学较开展以“青
卷·成长”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大家踊跃参与,共谱成长华章。
【成长·同行】(24分)
1.成长路上有古诗与我们同行,感受文人情思,体会青春物语,读下面文段,补充诗句。(8分)
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样的季节,在不同的文人骚客眼中也是各着色彩。“①,洪波涌
起”的秋日盛景寄寓了曹孟德的豪情壮志;“②
③。”是李白把明月人格
化对友人王昌龄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④,小桥流水人家
⑤。”以
苍凉萧索的气氛让我们感受到马致远的孤寂悲苦;早春时节,“


.”
是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感慨时序交替,新旧更选;“春天像小姑娘,

笑着,
走着”是朱自清对春的赞歌。
2.文字伴我们成长,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相应题目。(8分)》
同学们,每当说起“朋友”一词时,我们内心霎时涌起一股暖流,高兴时,朋友可以与你分
享快乐;失落时,朋友能帮你zhù(
)蓄力量。朋友是一焕春风,轻轻柔柔地,抚平你内心的褶


有了朋友,我们的心就有了着()落,有了依靠。有了朋友,
我们的成长定会一路花团锦c(),美不胜收。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①着(
)落
②zhù(
)蓄
③花团锦cù(
(2)下列词语中的“胜”与“美不胜收”中的“胜”同义的是(
)3分)
A.数不胜数
B.战无不胜
C.名胜古迹
D.不胜其烦
(3)根据语境,进行仿句,句子中应使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方法。(2分)》
答:
3.同学们分享了成长路上同行作家的资料卡,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
草》等。
B.《次北固山下》是唐代的律诗,律诗属于近体诗,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通常每首
八句,每二句成一联,共计四联。第一联是首联,第二联是颈联,第三联是领联,第四联是尾联。
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D.《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老舍,他的代表作有话剧《茶馆》,小说《骆驼祥子》等。
4.成长路上与朋友同行,请同学们观察以下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其实,人与人之间亦是如此,良好交际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②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冬季的一天,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空地。
③但寒冷又迫使大家再次围拢,疼痛又迫使大家再次分离
④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紧紧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拢后,它们身上的长刺又把同
伴刺疼,很快就分开了。
⑤如此反复多次,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较佳的位置一保持一个忍受最轻微疼痛又能最大程度取
第1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