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B C D D A D B B9.(1)质量(2)加热的时间(3)升高的温度(4) b b(5)转换法 控制变量法10.(1)扩散(2)温度(3)分子间存在引力(4)增大 减小 液化11.(1) 5040(2)等于(3)偏小 燃料不能完全燃烧且有热损失12.(1)见解析(2)见解析13.(1)1.08×105J(2)3×103J/(kg·℃)(3)0.6kg14.(1)3.78×105J(2)3.4×106J(3)答案第1页,共2页物理答题卡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缺考标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公整,笔记清楚。 3.严格按照题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装订,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条形码粘贴区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 A ] [ B ] [ C ] [ D ] 2 [ A ] [ B ] [ C ] [ D ] 3 [ A ] [ B ] [ C ] [ D ] 4 [ A ] [ B ] [ C ] [ D ] 5 [ A ] [ B ] [ C ] [ D ] 6 [ A ] [ B ] [ C ] [ D ] 7 [ A ] [ B ] [ C ] [ D ] 8 [ A ] [ B ] [ C ] [ D ]非选择题(共6小题,满分36分), , , , , , , , , , , , , , ,答题卡背面12.13.14.2025-2026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学科试题(满分60分)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生产和生活中,常见到“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应用情景,以下事例中与这一特性无关的是A.沿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地区变化小B.夏天,洒水车给路面洒水降温C.夜间,在秧田里灌水保温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2.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习俗,如图所示,刚把艾草挂在门口,不一会儿整个屋子都能闻到艾草的清香,这一现象说明了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之间有空隙3.图中是美食“油端子”,它是将面糊装入模具放入热油锅内炸出来的美食,下列情境在改变内能的方式上与之相同的是A.弯折铁丝 B.压缩空气C.钻木取火 D.给水加热4.课间,几位热爱物理的同学,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5.2023年5月17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不计燃料质量损耗,在火箭搭载卫星加速上升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在上升过程中与大气摩擦,有部分能量转化为内能B.火箭加速上升时,机械能守恒C.燃料燃烧时,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D.火箭加速上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6.如图甲、乙、丙,为蒸汽机或汽(柴)油机原理图,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 A.汽油机有喷油嘴,柴油机有火花塞B.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将柴油和空气的混合气吸入气缸C.图甲为汽油机工作原理图,图乙为蒸汽机原理图D.图丙为汽油机做功冲程,它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7.某汽油机的能量流向如图。在未来的汽车市场,零碳内燃机采用绿氢等零碳燃料,在全生命周期可实现零碳排放,未来可观。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零碳内燃机比普通内燃机更环保B.汽车尾气中的“汽油味”越浓,说明燃料燃烧得越不充分,会降低燃料的热值C.冬天汽车利用尾气中的余热给车内供暖,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D.由图可知该汽油机的效率是28%8.如图,物理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简易汽轮机装置。在易拉罐中装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水沸腾后从管口喷出蒸汽使风车转动。简易汽轮机工作过程中 A.酒精燃烧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B.水的内能增加的方式是热传递C.蒸汽被喷出后内能保持不变D.蒸汽的内能全部转化为风车的机械能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36分)9.(7分)在探究“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小东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中要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 (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液体a和b。(2)选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a和b两种液体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 (选填“加热的时间”或“升高的温度”)来反映吸收的热量。(3)实验过程中,如果让a和b吸收相同的热量,就要通过比较 (选填“加热的时间”或“升高的温度”)来判断物质的吸热能力。(4)小东利用合理方法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后,描绘了液体a和b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则液体 (选填“a”或“b”)吸热能力强,因此冬天如果想自制暖手袋,应选液体 (选填“a”或“b”)作为供暖物质,其效果更佳。(5)上述实验中,主要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 和 。10.(6分)下列关于下图所示现象的说法均不完整,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将其补充完整:(1)甲图:抽取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是气体的 现象;(2)乙图:滴在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在冷水中更快使水变色,说明液体扩散的快慢跟 有关;(3)丙图:把端面磨平的铅块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此现象表明 ;(4)丁图:用气筒向装有少量酒精的瓶内用力打气的过程中,瓶盖内气体的内能会 (选填“增大”或“减小”)。当向瓶中继续打气,瓶塞从瓶口处跳出时,观察到瓶内有“白气”产生。这是由于瓶内的气体对外做功使其内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温度降低而 (填物态变化)。11.(5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某种燃料的热值。他取少量燃料置于燃烧皿中,测出总质量为,点燃后对的热水加热立即熄灭燃料,再测得燃料和燃烧皿的总质量为,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中所示。(1)已知实验过程中燃料均匀燃烧放热,所放的热量仅60%能被水吸收,则内水吸收的热量为,则该燃料的热值为 。[水的比热容为,整个过程中忽略水的质量变化](2)若实验装置和热损失比例均不变,利用该燃料加热另一杯水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中所示,则这杯水的质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上一杯水的质量。(3)用此方法计算的燃料的热值比实际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理由: 。12.(4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燃油车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图所示是一辆行驶中的燃油车,滚滚浓烟正从它的排气管中排出,请分析:(1)燃油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2)相比于燃油车,电动汽车的能量转化效率得到了巨大提升,有厂家宣称:将来有一天电动汽车的能量转化效率可以突破100%,请判断并说明这种说法是否合理。13.(7分)A、B是两个底部装有完全相同的加热器的容器,加热器产生的热量90%可以被容器中的液体吸收,已知加热器每秒钟放出热量为1000J。现将甲、乙(油)两种液体分别倒入A、B杯中,其中甲液体的质量为0.2kg,加热过程中甲、乙两种液体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求:(1)加热2分钟时,乙吸收的热量;(2)甲液体的比热容;(3)油的质量。[c油=1.8×103J/(kg·℃)]14.(7分)如图所示,“围炉煮茶”是一种休闲方式,源自云南的“火塘烤茶”,采用木炭作为燃料。茶壶中装入1kg初温为10℃的山泉水,用围炉加热至100℃消耗了100g木炭。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木炭的热值为3.4×107J/kg。求:(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木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3)若围炉刚好用完了木炭,改用小瓶装的燃气灶来加热,其热效率是25%,将上面的水烧开。需消耗多少千克燃气?(燃气的热值为4.2×107J/kg)初三物理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docx 答题卡-物理-月考-9.24.docx 试卷-物理-月考-9.24.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