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2026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作业 波的干涉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为某一时刻波源在水槽中形成的水波,其中一条线表示波峰,另一条虚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振幅相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两列波的波长相同,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会产生干涉B.从此刻再经过四分之一个周期,a、b、c、d四点的位移均为零C.a、c、d三点的振动始终加强,b点的振动始终减弱D.a、c、d三点位移始终最大,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2.如图所示是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至时刻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 B.至时刻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C.至时刻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 D.至时刻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3.如图所示为两列频率相同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叠加情况,为波源,实线是波峰,虚线是波谷、的振幅,的振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A、D都是振动加强点B.质点A、D在图示时刻高度差为30cmC.质点B、C的位移大小始终为10cmD.质点B、C的振幅为30cm4.如图所示为两列频率相同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叠加情况,、为波源,实线是波峰,虚线是波谷、的振幅,的振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A、D都是振动加强点B.质点A、D在图示时刻高度差为30cmC.质点B、C的位移大小始终为10cmD.质点B、C的振幅为30cm5.如图所示为声波干涉仪的原理图,置于管口S前的声源发出一列单一频率声波,进入管口后分成两列声波分别沿A、B两管传播到出口D处的声音探测器,其中B可以左右平移改变其长度。当B为某长度时,D处检测到声音最弱,缓慢移动B,发现当B平移时,D处第一次检测到声音最强。已知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该声波的频率为( )A. B. C. D.6.某仪器发射甲、乙两列横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相向传播,波速v大小相等。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这两列横波( )A.在处开始相遇 B.在处开始相遇C.波峰在处相遇 D.波峰在处相遇7.均匀介质内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波源O、M和N,如图甲所示,M和N的坐标分别为(0,12m)、(16m,6m),三个波源从时刻同时垂直于xOy平面沿z轴方向做简谐运动,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质点P的坐标为(8m,6m),已知简谐波在介质中的波速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列波的波长为1mB.时刻,质点P开始振动C.时刻,质点P振动到波峰位置D.时,质点P振动的位移为10cm8.如图所示,振幅分别为3cm、4cm的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x轴相向传播,时在处的P点相遇。已知两列波的波速均为2cm/s,则位于处的Q点在内的通过的路程为( )A.13cm B.30cm C.40cm D.70cm9.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随波迁移B.只有纵波在介质分界面上能够发生反射C.机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其波长保持不变D.机械波的传播速度是由介质本身决定的10.小河中有一个实心桥墩P,A为靠近桥墩浮在水面上的一片树叶,俯视如图所示,小河水面平静。现在S处以某一频率拍打水面,使形成的水波能带动树叶A振动起来,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提高拍打水面的频率 B.降低拍打水面的频率C.无需拍打,A也会振动起来 D.无论怎样拍打,A都不会振动起来11.如图1所示,均匀介质中有一直角三角形,A、B两点处的波源同时开始振动,振动图像分别如图2、3所示,产生的两列横波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点为振动加强点B.内,质点C通过的路程为C.间有3个振动减弱点(不含A、C点)D.时,质点C位于波谷12.在氢原子光谱中,巴尔末系中最长波长为( )A. B. C. D.13.关于电磁波和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和机械波的传播都需要借助于介质B.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相同,而机械波的波速大小与介质密切相关C.电磁波和机械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D.机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是横波,也可以是纵波二、多选题14.一轻质弹性绳呈水平状态,M为绳的中点,现绳左、右两端点P、Q同时开始上下振动,一段时间后产生的波形如图所示,若两列波的振幅均为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左、右两列波的频率之比为1:2B.P、Q两端点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反C.两列波相遇时会产生明显的干涉现象D.M点在振动过程中相对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大小为2A15.如图所示,在一块正方形金属薄板上均匀地撒上一层食盐,薄板的一边与一个频率可调的振动源相连。当振动源开始振动一段时间后,金属板上的盐粒会排列成美丽的几何图形,振动源的频率不同,金属板上的几何图形也不同,这就是著名的克拉尼图形。其原理是振动波从金属板的一个边向其它边传播,又被其它边反射回来,正向传播的振动波与反射回来的反射波相遇,导致金属薄板上有的地方振动加强,有的地方振动减弱,盐粒有规律地排布而形成了美丽的克拉尼图形,关于克拉尼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克拉尼图形的成因是波的衍射B.克拉尼图形的成因是波的叠加C.图中盐粒排布的位置在金属薄板振动的加强区附近D.图中盐粒排布的位置在金属薄板振动的减弱区附近16.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沿图示路径先后到达状态B和C后回到状态A,其中BA的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BC和AC分别与T轴和V轴平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A到B,气体压强不变B.从B到C,气体压强增大C.从A到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D.从C到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17.两列频率相同、振幅分别为5 cm和7 cm的横波发生干涉时,某一时刻的图样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下列关于三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N的振幅为2 cmB.质点K为振动减弱的点C.由图示时刻再经过周期,质点M位移为零D.由于发生干涉,所以质点M始终处于波峰三、填空题18.两列相干水波在某时刻叠加情况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两列波的振幅均为,波速均为,波长均为。图示时刻,O点是AC和BD连线的交点,为振动________(选填“加强”或“减弱”)点,从图示时刻起经2s,O点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cm。四、实验题19.两列振幅相等的相干水波在某时刻叠加情况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O点为BD连线的中点。在A、B、C、D、O五个点中,振动加强的点是__________,振动减弱的点是__________。五、计算题20.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和处,两列波的波速均为,波源的振幅均为。图为时刻两列波的图像,此刻平衡位置在和的P、Q两质点开始振动。质点M的平衡位置处于处。(1)求两列波的波峰何处何时相遇。(2)求质点M运动的路程。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A.在同一介质中波速相同,因为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所以波长一定相同,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会发生干涉,故A错误;B.从此刻再经过四分之一个周期,a、b、c、d四点的位移均为零,此时刻四点处于平衡位置,故B错误;CD.此刻a、c、d三点位移最大,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在这些点两列波引起的振动总是相互加强的,质点的振幅最大,但位移是时刻在变化,在b点是两列波波峰和波谷相遇点,两列波引起的振动总是相互减弱的,质点的振幅最小,振动始终减弱,故C错误,D正确。故选D。2.答案:C解析:根据振动的周期性可知,振子从至时刻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其余的情况都不是一次全振动,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答案:A解析:A.图中质点A、D分别是波峰与波峰相遇、波谷与波谷相遇,是振动加强点,选项A正确;B.质点A、D在图示时刻高度差为60cm,选项B错误;C.质点B、C一直是振动减弱点,但两点也在振动,两点的位移大小也在变化,选项C错误;D.质点B、C一直是振动减弱点,则质点B、C的振幅为选项D错误;故选A。4.答案:A解析:A.图中质点A、D分别是波峰与波峰相遇、波谷与波谷相遇,是振动加强点,选项A正确;B.质点A、D在图示时刻高度差为60cm,选项B错误;C.质点B、C一直是振动减弱点,但两点也在振动,两点的位移大小也在变化,选项C错误;D.质点B、C一直是振动减弱点,则质点B、C的振幅为选项D错误;故选A。5.答案:A解析:6.答案:C解析:AB.由题意可知两列波的波速相同,所以相同时间内传播的距离相同,故两列横波在处开始相遇,故AB错误;CD.甲波峰的坐标为,乙波峰的坐标为,由于两列波的波速相同,所以波峰在处相遇,故C正确,D错误。故选C。7.答案:C解析:A.由图乙可知振动周期为则三列波的波长均为,故A错误;B.由几何关系可知,波源N的振动最先传到P处则有传播时间故得时刻,质点P开始振动,故B错误;C.由几何关系可知,P离波源O、M的距离均为则波源O、M最先传到P处所用时间由此可知时刻,只有波源N的振动使质点P振动了0.75s,而,此时质点P振动到波峰位置,故C正确;D.内,只有波源N的振动使质点P振动了1s,而此时刻,则此时质点P恰振动到平衡位置处,质点P振动的位移为0,故D错误;故选C。8.答案:A解析:波的周期时刻Q点在乙波的波谷;甲波传到Q点的时间此时Q点到达平衡位置,即在时间内Q点的路程;甲波传到Q点时振动减弱,则振幅为则在时间内即内的路程为则位于处的Q点在内的通过的路程为故选A。9.答案:D解析:A.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传播的是振动形式,介质本身并不随波迁移,故A错误;B.纵波和横波均可在介质分界面上发生反射,故B错误;C.根据波速与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公式,可知当机械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波速变化(波速由介质决定)而频率不变(频率由波源决定),故波长一定变化,故C错误;D.机械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与波源无关,故D正确;故选D。10.答案:B解析: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条件:孔缝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相近或更小。当衍射现象明显时,形成的水波能带动树叶A振动起来,根据图示,此时水波宽度小于桥墩的宽度,不会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A不会振动起来;水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根据,如果降低水波频率,水波波长增大,此时可能发生明显衍射使得A振动起来,故B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11.答案:B解析:A.波长为由题图2、3可知两波源振动步调相反,由几何关系可知C点到A、B两点的路程差为可知C点为振动减弱点,故A错误;C.在间的点到A、B两波源的路程差满足(不含A、C点)由于波长为,且两波源振动步调相反,所以间有2个振动减弱点(不含A、C点),故C错误;B.波源B产生的波先到达C点,用时波源A产生的波到达C点的时间为内,C点振动的路程为内,C点振动的路程为故在内,质点C通过的路程为,故B正确;D.时,质点C振动,该时间为周期的50倍,故质点C仍在平衡位置,故D错误。故选B。12.答案:C解析:在氢原子光谱中,巴尔末公式为(,4,5,)当时,波长最长,此时故选C。13.答案:C解析: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而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A项错;电磁波由某种介质进入另外种介质时,它的传播速度将改变,即使是在同一种介质中,波长不同的电磁波其传播速度也不相同,波长越长,波速越大,B项错;干涉和衍射是波所特有的现象,电磁波和机械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C项正确;电磁波是横波,机械波可以是横波也可以是纵波,D项错误。14.答案:ABD解析:A.由图可知两列波的传播速度相同,根据所以左、右两列波的频率之比为1:2,故A正确;B.由图可知,左侧波起振方向为向下,右侧波起振方向为向上,故B正确;C.由于两列波的频率不同,相遇后不会产生明显的干涉现象,故C错误;D.两列波在M点相遇时,M点的振动并不总是加强或减弱,当两列波的波峰或波谷同时传播到M点时,会出现相对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大小为2A,故D正确。故选ABD。15.答案:BD解析:AB.按照题中叙述,正向传播的波和反射波(振动方向相同,频率相同),一定条件下相互叠加,形成稳定的加强区(波腹)和减弱区(波节),故A错误,B正确;CD.两列波盢加形成稳定的加强区和减弱区,加强区振动幅度较大,减弱区振动幅度较小甚至不动,盐粒会滑向减弱区并停留,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16.答案:AC解析:A.根据可知,从A到B,气体压强不变,故A正确;B.根据可知,从B到C,体积不变,温度降低,则气体压强减小,故B错误;C.从A到B,温度升高,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故C正确;D.从C到A,温度不变,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D错误。故选AC。17.答案:AC解析:N点为波谷与波峰相遇点,为振动减弱点,振幅为,故A正确;K点为波谷与波谷相遇点,为振动加强点,故B错误;M点为波峰与波峰相遇点,为振动加强点,此时位于波峰位置,再经过周期时,质点M的位移为零,故C正确;质点M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故D错误。故选A、C。18.答案:加强;16解析:19.答案:(1)B、O、D(2)A、C解析:(1)由图可知:D点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B点是波谷与波谷相遇点,O点是BD连线的中点,则在A、B、C、D、O五个点中,振动加强的点是B、O、D。(2)由图可知:A、C点是波峰与波谷相遇点,则在A、B、C、D、O五个点中,振动减弱的点是A、C。20.答案:(1)0.5m处;1.5s;(2)12cm解析:(1)两列波的波速均为,所以两列波的波峰相遇位置横坐标为所以在M点相遇。相遇时刻(2)波的周期波传到M点需要时间之后两列波在M点引起振动加强,振幅为两振幅之和,质点M运动的路程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