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作业 光的干涉(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作业 光的干涉(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作业 光的干涉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色散现象
B.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黄光,则条纹间距变窄
C.光导纤维丝的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
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光下的肥皂泡表面呈现出彩色条纹,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B.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发出红外线脉冲信号来变换频道的
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
D.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两缝间距增大,则条纹间距一定变大
3.将一顶角极大的圆锥形玻璃体倒立在表面平整的标准板上,其截面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从上方垂直玻璃上表面射向玻璃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者应从玻璃体右侧观察干涉图样
B.产生干涉的两束光是来自圆锥形玻璃体上下表面的反射光
C.若换用频率更大的单色光照射,条纹间距将变大
D.产生的干涉条纹是以顶点为圆心的同心圆,且疏密均匀
4.如图所示,一束激光射入肥皂泡后(入射激光束未在图中标出),肥皂膜内出现一亮环。肥皂膜内的激光( )
A.波长等于亮环的周长 B.频率比在真空中的大
C.在肥皂膜与空气的界面上发生衍射 D.在肥皂膜与空气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5.下列实验现象或应用中,与光的波动性无关的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把一个凸透镜压在一块平面玻璃上,在凸透镜的下表面和平面玻璃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很薄的狭缝层。单色光从上方垂直凸透镜的上表面射向凸透镜,沿光的入射方向看到的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可能是( )
A. B.
C. D.
7.薄膜干涉技术是平面表面质量检测的一种常用方法。标准样板与被检查工件平面之间形成一个楔形空气薄膜,如图甲所示。现用两种颜色不同的平行单色光a、b分别从上向下垂直照射,分别形成如图乙所示的两种明、暗相间的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检测工件上表面有一个明显的凸起
B.单色光a、b从同种介质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单色光a的比单色光b的小
C.单色光a、b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双缝干涉实验时形成的相邻明条纹间距,单色光a的比单色光b的小
D.单色光a、b在同一介质中,单色光a的速度大于单色光b的速度
8.一个半径较大的透明玻璃球体,截取其下面的一部分,然后将这一部分放到标准的水平面上,现让单色光竖直射向截面,如图所示,在反射光中看到的是( )
A.平行的明暗相间的直干涉条纹 B.环形的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C.只能看到同颜色的平行反射光 D.一片黑暗
9.检验物体平面平整度的一种方法的原理图如图所示,该方法利用了光的( )
A.衍射现象 B.折射现象 C.干涉现象 D.偏振现象
10.地球表面附近空气的折射率随高度降低而增大,太阳光斜射向地面的过程中会发生弯曲.下列光路图中能描述该现象的是( )
A. B.
C. D.
11.在水池底部水平放置三条细灯带构成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发光体,直角边的长度为0.9 m,水的折射率,细灯带到水面的距离,则有光射出的水面形状(用阴影表示)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光子具有能量
C.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光子具有动量
D.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说明在微观世界里能量辐射是连续的
13.某学习小组为探究影响干涉条纹宽度的因素,在实验室用蓝光做了双缝干涉实验,在光屏上呈现出蓝暗相间的平行条纹,设相邻两条蓝条纹间的距离为.你认为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单缝到双缝间的距离越大,就越大
B.双缝之间的距离越大,就越大
C.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越大,就越大
D.双缝之间的距离越小,就越大
14.在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 )
A.两列光波谷和波谷重叠处出现暗条纹
B.两列光波峰和波峰重叠处出现亮条纹
C.从两个狭缝到达屏上的路程差是光波长的整数倍时,出现亮条纹
D.从两个狭缝到达屏上的路程差是光波长的奇数倍时,出现暗条纹
15.晋代陆机《文赋》中的“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呈现了树叶振动和水波传播的情境,则( )
A.树叶做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其驱动力的频率
B.飘落到水面上的树叶会被水波推向岸边
C.若有两列水波在水面上相遇叠加时,必然能形成干涉图样
D.当水波遇到尺寸与其波长相差不大的障碍物时,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三、填空题
16.一双缝距屏幕为1m,双缝间距等于0.25mm,用波长为589.3n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屏幕上中央最大两侧可观察到干涉条纹,则两相邻明纹中心间距等于___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将附着肥皂膜的圆形金属线圈竖直放置,用单色光照射肥皂膜时可以观测到如图所示的干涉条纹,用紫光照射产生的条纹比红光照射时产生的条纹___________(选填“窄”或“宽”);若用白光照射,可以观测到___________(选填“黑白”或“彩色”)条纹;若将金属线圈在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90°,则干涉条纹___________(选填“同步旋转”或“保持不变”)。
四、实验题
18.用白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多数亮纹都是彩色的,为什么中间的一条亮条纹是白色的
五、计算题
19.马路积水的表面常漂有一层油膜,油膜呈现彩色图样,这是光的什么现象?
20.观察水面上的油膜,发现色彩会不断地运动变化,如图所示。请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干涉现象,选项A错误;
B.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黄光,因黄光的波长大于绿光,根据
可知,则条纹间距变宽,选项B错误;
C.光导纤维丝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选项C正确;
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选项D错误。
故选C。
2.答案:B
解析:A.太阳光下的肥皂泡表面呈现出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干涉现象。故A错误;
B.遥控器是利用发出红外线,波长较长,来变换频道的,故B正确;
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频率太小,波长太长,故C错误;
D.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仅将双缝间距增大,则条纹间距一定变小,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D
解析:A.观察薄膜干涉图样时,应从入射光的同侧位置观察,本题中光从上方垂直入射,所以应从上方观察干涉图样,而不是从玻璃体右侧观察,故A错误;B.薄膜干涉是由空气膜前后两个面的反射光产生的,而不是由圆锥形玻璃体上下表面的反射光产生的,故B错误;C.因为频率大的光,其波长λ小,所以根据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可知当换用频率更大的单色光照射时,由于波长变小,在L和d不变的情况下,条纹间距将变小,故C错误;D.因为以顶点为圆心的各点空气薄膜间距相等,并且空气薄膜的厚度随半径的方向均匀变化。根据薄膜干涉的原理,这样就会形成以顶点为圆心的同心圆干涉条纹,而且条纹是疏密均匀的,故D正确。故选D。
4.答案:D
解析:AB.激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频率相同,波长不同,激光波长与亮环周长无关,故AB错误;
CD.一束激光打进一个肥皂泡(图中未画出入射光线),发现在肥皂泡内侧出现一个亮环,是因为激光在空气与肥皂膜分界面处发生了全反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5.答案:D
解析:A、这是单缝衍射实验,光可以发生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该实验与光的波动性有关,故A错误;
BC、这是薄膜干涉实验装置,光可以发生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该实验与光的波动性有关,故BC错误;
D、这是光的色散实验,与光的波动性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6.答案:C
解析:干涉条纹是由凸透镜下表面与平面玻璃间空气膜上、下表面的反射光叠加形成的,越靠近透镜边缘,空气膜的厚度变化越快,观察到的圆环状条纹间距越来越小,条纹越来越密集,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答案:D
解析:A.同一亮条纹所对应的光程差相等,由图可知,弯曲的亮条纹提前出现,说明该检测工件上表面有一个明显的凹坑,故A错误;
B.由图乙可知,在空气薄膜中相同的长度下,单色光a所对应的亮条纹间距较大,则单色光a的波长较长,单色光a的频率较小,单色光a的折射率较小,根据可知,单色光a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较大,故B错误;
C.由于单色光a的波长较长,根据可知,单色光a、b分别通过相同的装置,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双缝干涉实验时形成的相邻明条纹间距,单色光a的比单色光b的大,故C错误;
D.根据可知,单色光a的折射率较小,单色光a的速度大于单色光b的速度,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B
解析:玻璃球体的下表面和水平面的反射光是两束相干光,频率相同,发生干涉现象,干涉条纹是亮暗相间的同心圆环,B项正确。
9.答案:C
解析:检验物体平面平整度利用了空气劈尖干涉原理,是光的干涉现象。
故选C。
10.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越靠近地球表面,空气的折射率越大,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的光路如图所示,太阳光斜射向地面的过程中发生折射,随着折射率不断变大,太阳光不断向法线方向偏折,A正确.
11.答案:C
解析:作出一个发光点发生全反射时的光路图如图所示,设发光点照亮的圆的半径为x.
根据全反射公式,根据几何关系得,代入,联立解得.画出三角形灯带的照亮范围的示意图.
12.答案:ABC
解析:A.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选项A正确;
B.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光子具有能量,选项B正确;
C.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光子具有动量,选项C正确;
D.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说明宏观世界里能量是量子化的,不连续,选项D错误。
故选ABC。
13.答案:CD
解析:A.根据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公式可知与单缝到双缝间的距离无关,故A错误;B.根据双缝干的条纹间距公式可知如果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d,则变小,故B错误;C.根据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公式可知如果增大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L,则变大,故C正确;D.根据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公式可知双缝之间的距离越小d,则变大,故D正确。故选CD。
14.答案:BC
解析:A.两列光波谷和波谷重叠处,振动增强,出现亮条纹,故A错误;B.两列光波峰和波峰重叠处,振动增强,出现亮条纹,故B正确;CD.从两个狭缝到达屏上的路程差是光波长的整数倍时,出现亮条纹,若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出现暗条纹,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
15.答案:AD
解析:A.根据做受迫振动的物体,其振动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可知树叶做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其驱动力的频率,故A正确;
B.飘落到水面上的树叶不会被水波推向岸边,而是在自身的平衡位置上下振动,故B错误;
C.若有两列水波在水面上相遇叠加时,不一定产生干涉图样,还与两列水波的频率有关,故C错误;
D.根据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与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小时,衍射现象最明显。所以当水波遇到尺寸与其波长相差不大的障碍物时,能够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D正确。
故选AD。
16.答案:2.36mm
解析:根据干涉条纹间距的公式
解得
17.答案:窄;彩色;保持不变
解析:紫光的波长比红光波长短,根据
可知用紫光照射产生的条纹比红光照射时产生的条纹窄。
若用白光照射,因为白光为复色光,所以观察到的条纹为彩色的。
将金属线圈在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90°,肥皂膜在重力的作用下厚度的分布不会随着改变,因此,干涉条
纹保持不变。
18.答案: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不同颜色的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不同,所以亮纹是彩色的。而各种颜色的光通过双缝在光屏中央处都是加强的,因此中间的条纹是白色的。
解析:
19.答案:见解析
解析:这是光的薄膜干涉现象。白光照到油膜上,在油膜的上下两个表面产生了两束反射光,这两束光发生干涉而呈现彩色图样。
20.答案: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下呈彩色,是因为油膜的上下表面反射的光叠加发生干涉。当油膜运动变化时,上面的色彩会随之运动变化。
解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