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年第一学期初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C A D C D D B B
二、非选择题
11、(12分)(1)大河流域土地肥沃,适宜农耕。(2分)例:金字塔;太阳历;《汉谟拉比法典》;佛教等等(一例1分,共2分)
(2)古希腊文明地处海洋,而古代东方文明地处大河流域。(或古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 2分)
(3)联系:哥特式建筑是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的,在建筑的许多方面都会受到罗马式建筑的影响。(2分)罗马式建筑有:大竞技场、凯旋门、万神庙等。(2分)(两例即可)
(4)古代文明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我们要注重传承、更要与时俱进。古代文明是人类共同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人类最具有厚实的传承。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古代文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彰显文化自信等等(符合题意,正确观即可得分,至少2点,一点2分)
12. (10分)(1) 《十二铜表法》;(2分)是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罗马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2分)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律,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2分)
(2) 维护教会利益,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2分)
(3)商品经济的繁荣;自然法的影响和指导;古代罗马法学家们(或西塞罗)的努力;罗马统治者的重视。(答出2点即可)(2分)
13、(8分)示例一: 观点:早期西欧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转型。(1分)
论述:14世纪前后,欧洲出现了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思想上,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诞生了《神曲》《哈姆雷特》等伟大作品,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经济上,他们要求发展商品经济,摆脱传统商路中断的困境,开拓新的贸易市场,新航路得以开辟,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6分)
结论:综上所述,早期西欧经济发展给社会带来巨大变革,促使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转型。(1分)
示例二、观点:西方步入近代。(1分)
论述: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并逐步发展,欧洲开始酝酿一场重大的变革。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促进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欧洲殖民者在美洲、亚洲和非洲的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条件。(6分)
综上所述,西欧在社会、经济、思想领域逐步走向近代。(1分)2025—2026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考试历史试题答题卡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缺考标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公整,笔记清楚。 3.严格按照题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装订,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条形码粘贴区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 A ] [ B ] [ C ] [ D ] 2 [ A ] [ B ] [ C ] [ D ] 3 [ A ] [ B ] [ C ] [ D ] 4 [ A ] [ B ] [ C ] [ D ] 5 [ A ] [ B ] [ C ] [ D ] 6 [ A ] [ B ] [ C ] [ D ] 7 [ A ] [ B ] [ C ] [ D ] 8 [ A ] [ B ] [ C ] [ D ] 9 [ A ] [ B ] [ C ] [ D ] 10 [ A ] [ B ] [ C ] [ D ]
二、非选择题(共3道题,30分)
11.(12分)(1)有利条件:(2分) 举例:(2分) (2)(2分) (3)联系:(2分) 举例(2分) (4)(2分)
12.(10分)(1) 文献:(2分) 影响:(2分)
地位:(2分)
(2)目的:(2分)
(3)原因:(2分)
(8分) 观点:(1分) 论述:(6分) 结论:(1分)2025—2026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请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找出分析正确的一项内
容。(  )
A.①处出现了种姓制度 B.②处有《汉谟拉比法典》
C.③处的文明标志是金字塔 D.④处属于典型的海洋文明
2、亚历山大东征后,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出现如下场景:来自希腊的商队满载橄榄油和
陶器,波斯商人携丝绸与香料在此交易;城中图书馆的学者们正将埃及的数学手稿翻
译成希腊文,同时巴比伦的天文学记录被编入新的研究著作。这些场景反映了亚历山
大东征(  )
A.推动不同文明交融 B.使希腊文化完全取代东方文化
C.消除各民族的矛盾 D.打破了各大洲相对隔绝的状态
(
人物1:(解下所佩武器,脱帽,下跪,把双手放到人物2合拢的手掌中)阁下,我是您的人了。(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
人物2:(拉起人物1,亲吻他的脸颊,宣誓)我会保护你。(将一把宝剑交给人物1)
)3、某学校戏剧社团正在排演课本剧。有的同学看到如下场景,据此判断剧中( )
A.人物分别是领主、佃户 B.人物关系以血缘为纽带
C.人物正式结成契约关系 D.场景出现在罗马共和国
4、9世纪初,查理曼大帝签署了一道命令,指导管家的庄园工作,其中规定:管家必须保证庄园里有铁匠、鞋匠、伐木者、刀剑制造者、渔民、织网者、面包师等各种职业人员。据此可知,庄园( )
A.经济自给自足 B.司法公平公正 C.属于管家所有 D.保护市民利益
5、日本在历史上曾有过大规模吸取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7世纪中期,日本学习中国文化的事件是( )
A.明治维新 B.建立庄园 C.倒幕运动 D.大化改新
6、历史学习小组做了一份思维导图,▲中应该填写( )
A.印度文化 B.阿拉伯文化 C.拜占庭文化 D.儒家文化
7、观察示意图,这反映出当时西欧(  )
意大利自治城市的毛纺织业生产流程(部分)
A.租地农场的兴起 B.手工业行会的发展 C.工厂制度的形成 D.生产的资本主义化
8、关键词提炼是高效的学习策略。历慎思同学在笔记中记录了“但丁与《神曲》”、
“人文主义”、“思想解放”等核心词汇,由此可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智者运动 B.启蒙运动 C.宗教改革 D.文艺复兴
9、1500年到1800年间的几个世纪,刮起了以玉米、马铃薯、马等动植物为代表的洲际
物种交流之风,给世界各地带来了惊人的变化。这一交流之风开始出现的前提是(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殖民扩张 D.启蒙运动
10、从15世纪到16世纪,欧洲黄金数量从大约55万公斤激增至119万公斤,白银数量从
700万公斤飙升至2140万公斤;同时期英国、法国和德国的物价平均上涨超过2倍。这
缘于(  )
A.手工工场的兴起 B.早期的殖民掠夺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世界市场的形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这里大河奔腾,土地肥沃,宜于农耕,孕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的文明无不充满智慧和神奇。
材料二: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它的自然地理环境明显不同于古代东方。它的文明在古代世界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但一位历史学者说:一个国家(古希腊)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却因本身的弱小被强大的国家所灭。
材料三:有学者认为,鉴赏西方古代建筑时,不要单纯、孤立地去探究是罗马式建筑还是哥特式建筑,把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严格地对立起来是不正确的。因为哥特式建筑是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的,在建筑的许多方面都会受到罗马式建筑的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孕育东方文明的有利条件。(2分)并列举东方文明成就两例(2分)
(2)阅读材料二,概况古希腊文明与古代东方文明源地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罗马式建筑和哥特式建筑的联系。(2分)写出罗马式建筑的代表作两例。(2分)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文明的看法(2分)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罗马人在思想上的一个最重要的贡献是,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一部简单、保守、代表农业民族的成文法……从它的制定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平民与贵族斗争胜利的产物。反映了平民在政治、经济、法律地位上的要求。
——改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查士丁尼法典》明确宣布皇权无限,维护教会利益,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据此可见,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完全一致的,他试图通过法律规范的系统化,达到巩固皇权的目的,并运用这个法典来为其挽救奴隶制的统治服务。
材料三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但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一次。罗马法以其法理精深、体系完备著称于世。……如果离开了古代罗马发达的商品经济,罗马法要达到如此发达的程度,那是不可想象的……罗马共和国末年,自然法思想从希腊传入罗马。……西塞罗把自然法思想加以通俗化、系统化、理论化,使之成为具有深远影响的罗马法的理论基础。罗马人也就成了"世界上最懂得使法律为自己意图服务的民族"。罗马皇帝认识到,其统治不仅仅靠武力,还要靠法治来维持。
——摘编自谭建华《罗马法发达之成因探析》
(1)材料一中的"成文法"指的是哪部法律文献?(2分)依据材料指出它的制定带来什么影响?(2分)它在罗马建制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2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概括古代罗马法"达到如此发达的程度"的原因。(2分)
13、请阅读下面材料,从下列观点中选择一个,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8分)
材料
从14世纪到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而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则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摘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观点一:早期西欧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转型
观点二:西方步入近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