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四川省广安市友谊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3 小题,共 33 分。1.早在 19世纪我国就有一位进步官员意识到毒品的危害,他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为此,他领导了( )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 C.收复西藏 D.黄海海战2.观察表格,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口货物税率变化表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棉花 24.19 5.56棉纱 13.38 5.56斜纹布 14.92 5.56A.通商口岸的开放 B.小农经济的破产 C.纺织工业的发展 D.协定关税的影响3.“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英、法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以下英国攫取的侵略权益,哪一项不是出自这次侵略战争( )A.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B.增开天津为商埠C.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D.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5.如图是小王同学整理的太平天国运动发展曲线图,其中①②处应填入的事件是( )A.①金田起义 ②天京事变 B.①永安建制 ②天京事变C.①金田起义 ②天京陷落 D.①永安建制 ②天京陷落第 1页,共 9页6.史学界一般认为,太平天国有两个革命纲领,一个主张经济平均,另一个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明定国是诏书》 D.《海国图志》7.有人说,洋务运动“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其中“取新器”和“握旧物”中的“新器”与“旧物”指的是( )A.新式武器和旧式武器 B.守旧的官员和洋务派C.新式武器和旧的制度 D.新的制度和旧的制度8.19世纪 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为了加强西北塞防,被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并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成功收复新疆的是( )A.左宗棠 B.李鸿章 C.曾国藩 D.张之洞9.如表所示表格反映出近代西方列强( )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东南沿海)五处为通商口岸1858年《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十处为通商口岸1895年《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长江上游地区)、苏州,杭州为商埠A.侵略势力不断深入中国腹地 B.不断割占中国领土C.逐渐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勒索中国大量赔款10.1895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败给日本,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这一重大变局导致了( )①谋求制度变革的维新变法运动兴起②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失败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④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1.1898年,“戊戌六君子”被杀害于北京菜市口。其中,临刑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人物是( )A.刘光第 B.杨深秀 C.康广仁 D.谭嗣同12.如图示意图反映的主题是( )第 2页,共 9页A.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C.中华民族探索现代化发展的曲折历程 D.中国民族工业的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13.1905年 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在成立大会上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宣传的主要思想是A.变法救国 B.民主科学 C.三民主义 D.扶清灭洋14.“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下列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②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④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5.1925年 3月 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方法计算,孙中山逝世于( )A.民国十二年 B.民国十三年 C.民国十四年 D.民国十五年16.《讨袁檄文》称:“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 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此后发生的“戮此民贼”的事件被称为()A.武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17.以下列人物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在 20世纪初掀起了一场主张改造国民思想的新文化运动。他们标举的口号是( )A.救亡图存 B.民主共和 C.实业救国 D.民主与科学18.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探索。这些探索的共同作用是(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实现了国家的富强 D.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19.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代表顾维钧先生说:“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第 3页,共 9页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直接导致了(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辛亥革命的爆发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0.图中①处应填( )A.新文化运动兴起 B.护国战争爆发 C.中国共产党诞生 D.国共两党合作21.某历史小组的同学设计红色旅游路线,对以下两处介绍词撰写恰当的是( )上海“中共一大”会址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A.开天辟地,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星火燎原,创立农村革命根据地C.转危为安,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D.新中国成立,开辟历史新纪元22.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A.朱德 B.叶挺 C.贺龙 D.刘伯承23.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失败。下列属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事件有( )①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②召开国民党“一大” ③召开“分共会议” ④建立黄埔军校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4.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革命道路艰苦卓绝,留下许多充满豪情的诗句。其中歌颂秋收起义的是( )A.“红船一叶破迷蒙,辟地开天气若虹” B.“泣鬼惊神第一枪,从来弱小变强梁”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D.“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25.毛泽东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道路。“革命道路”是指(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C.和平民主建国 D.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第 4页,共 9页26.有人将贵州省的旅游归纳为:一栋房子,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子(黄果树)。“一栋房子”成为人文旅游景点是因为这里( )A.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一大”B.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起点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D.召开了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27.这是长征途中的一场漂亮的运动战,红军战士在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下,声东击西,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这场战役是( )A.四渡赤水 B.血战湘江 C.飞夺泸定桥 D.巧渡金沙江28.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 1935年,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着中华民族儿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当时北平学生的行动是( )A.发起“五四运动” B.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C.发起“一二 九运动” D.组建东北抗日联军29.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A.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C.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D.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0.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战争取得胜利的法宝,第一次国共合作和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都建立了统一战线,并取得重大的革命成果。两次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分别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中共三大召开;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C.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D.中共三大召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31.电影《八佰》的故事原型为 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役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淞沪会战持续 3个月,毙伤日军 4万多人,这场战役( )A.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32.1941年底到 1942年初,正值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之际,中国战场取得了哪一次会战的胜利,极大地振奋了反法西斯盟军的士气(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第一次长沙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第 5页,共 9页33.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鼓舞了全国军民的信心。一时间,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成为令人向往的圣地。横线处应是( )A.瑞金 B.井冈山 C.延安 D.西柏坡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4 分。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 19世纪末 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摘自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材料二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6月 5日起,上海就有六七万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随后,北京、汉口、南京等地工人相继罢工,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面对工人声援带来的强大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使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这一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材料三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纲,写明:( 1)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2)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3)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4)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归社会公有。——摘自《党史上的重要会议》(1)材料一中,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分别指什么?根据材料指出为什么作者认为这些运动都是失败的?(2)根据材料二,请指出五四运动中,从 6月 5日起运动的中心和主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材料三中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纲的大会是指什么会议?依据材料三概括该党纲所确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35.抗日战争是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不论如何,九月在百余年中日两国关系史上,确实是特别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月。华夏子孙每逢这“九月”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一八九四年九月以后,是愤慨痛恨的“苦”滋味。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以后,是忍辱负重咬牙切齿声。一九四五年九月以后,是喜形于色的“甜”在心头的欢呼快乐声音。——摘编自唐德刚《从甲午到抗战》材料二第 6页,共 9页1937年 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报道如下消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百人的比赛,向井杀了 106人,野田杀了 105人,但不知谁先杀到 100人,两人胜负难分,重新再赌谁先杀满 150名中国人。材料三 20世纪 30年代面对日本侵略,国共两党提出了抗日战略构想。党派 抗日战略构想现在对于日本,只有一个法子——就是作长期不断的抵抗,越能持久,越是有利。我预料国际上中国总有新的发展,敌人自己国内也一定有新的变化,这样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有死中求生的一线希国民望。党——1933年蒋介石在南昌军事整理会议上的讲话中国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反革命势力的事业,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成功的,必须准备花费长久的时共产 间;不是少一点力量可以成功的,必须聚积雄厚的力量。中国革命战争还是持久战,帝国主义的党 力量和革命发展的不平衡,决定这个持久性。——1935年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与 1894年、1931年、1945年三种不同“滋味”直接相关的史实。(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与此直接相关的重大事件。(3)依据材料三,说出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抗日战略构想上的共同点。结合所学,请分别列举一例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领导的著名战役名称?第 7页,共 9页参考答案1.A2.D3.C4.C5.A6.B7.C8.A9.A10.D11.D12.B13.C14.C15.C16.C17.D18.D19.A20.C21.A22.B23.C24.C25.B26.D27.A28.C29.B第 8页,共 9页30.C31.A32.D33.C34.【小题 1】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理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小题 2】中心:北京到上海;主力:学生到工人。【小题 3】中共一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35.【小题 1】甲午中日战争;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小题 2】南京大屠杀。【小题 3】持久战。国民党:台儿庄战役;共产党:百团大战第 9页,共 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