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小房子”展示会 表格式教案+课件(共18张PPT) 2025-2026学年科学教科版(2024)二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 “小房子”展示会 表格式教案+课件(共18张PPT) 2025-2026学年科学教科版(2024)二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教科2024版《科学》 · 二年级上册
6.小房子展示会
第一单元·造房子
05 展示会
· 相互评价
目录
· 反思改进
· 展示介绍
展示介绍
每个小组派出1-2位代表,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小组建造的“爱心休息站”吧。
说一说
你们的“休息站”有什么功能?用到了什么哪些材料?为什么?
相互评价
小组讨论
我们建造的“爱心休息站”怎样才是合格的?
我们可以确立哪些评价标准来对“小房子”进行检测呢?
相互评价
造房子是有标准的:对照下面的标准,做到的请打“√”。
“ 爱 心 休 息 站 ” 评 价 表 评价标准 自我评价 他人评价
1.用了两种以上的材料
2.可以抗压
3.可以防风
4.可以防水
5.有足够大的门、窗
6.房间比较明亮
7.节约材料
相互评价·测试
测试:门、窗大小测试
· 试一试:
选择统一的模型小人代替真人,它能否进入“小房子”中?
· 写一写:
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互评价·测试
测试:抗压性能测试
· 试一试:
放一个小物品在屋顶,房子会塌吗?
· 写一写:
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互评价·测试
测试:防风性能测试
· 试一试:
轻轻吹气(模拟微风),房子会倒吗?
· 写一写:
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互评价·测试
测试:防水性能测试
· 试一试:
用喷雾瓶轻轻喷水(模拟小雨),屋顶会漏水吗?
· 写一写:
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互评价
① 请用“我喜欢_________的设计,因为
_________。”的句式。
例:“我喜欢第二组的屋顶设计,因为它
能遮雨。”
② 为其他小组的作品给出一个赞美和一
个建议!
反思改进
1. 小组交流
① 与其他组相比,我们的房子所用的材料是否合理?
② 同学的哪些想法让我们受到启发?
③ 在合作中,我为小组做了什么?
设计方案
2. 班级评选
优秀工程师证书
授予第__小组:
表彰你们在建造“爱心休息站”项目中的出色表现!
拓展
【增加绿化】:
如果我们要养几盆植物,应该放在房间的什么位置比较合适?
巩固 练习
展示时,我们不需要介绍的是( )。
房子的名字
用了哪些材料
谁做的最多
C
巩固 练习
下列( )是工程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设计中的问题。
给房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测试模型并根据结果进行改进
选择最贵的材料
B
巩固 练习
3. 如果我们想让爱心休息站在雨天也能保持内部干燥,
下列( )的方法最有效。
使用防水材料做屋顶
增加更多门窗
把房子涂成深色
A
巩固 练习
在设计爱心休息站时,我们应该优先考虑美观性,而不是实用性。 ( )
相互评价时,我们应该既有赞美也有建议。( )
改进房子时,我们可以借鉴自然中的设计,比如蜂巢的结构很稳固。( )
×


教科2024版《科学》 · 二年级上册
感谢您的聆听
第一单元·造房子教科版(2024)科学二年级上册
《小房子展示会》教学设计
课题 1.6 小房子展示会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 知道展示与评价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能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改进设计。 2. 了解“爱心休息站”应具备的基本功能(遮风挡雨、提供休息)。 3. 认识到相互评价与自我反思对提高作品质量的重要性。
科学思维: 1. 能够依据评价标准对作品进行客观评价,发展批判性思维。 2. 能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他人作品的优点与不足。 3. 初步形成基于反馈进行改进的工程思维。
探究实践: 1. 能清晰、有条理地向他人介绍自己小组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2. 能依据评价表对他人作品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3. 能根据评价结果,小组合作制定改进方案。
态度责任: 1. 乐于分享小组的设计成果,并能认真倾听他人的介绍。 2. 在相互评价中能尊重他人,真诚地提出赞美与建议。 3. 形成乐于接受他人意见、愿意不断改进的良好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组织学生进行“爱心休息站”的展示介绍和依据标准进行相互评价。
难点:引导学生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有效的反思与改进,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改进方案。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一、聚焦 1.[展示上节课各小组完成的“爱心休息站”模型照片,激发学生回忆。] 提问:“同学们,我们辛苦建造的‘爱心休息站’已经完成了。接下来我们要 做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开展示会”、“互相看看”、“提建议”等。 2.明确本课任务:“今天我们就来举办一场‘小房子展示会’,每个小组都要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并且要当小评委,互相学习,互相提建议,让我们的房子变得更好!”
课 程 学 习 探索 活动一:展示介绍 1.教师活动: →组织各小组将“爱心休息站”模型放置在展示区(课前布置好)。 →讲解展示要求:“每个小组派出1-2位代表,向大家介绍你们的‘爱心休息 站’。可以介绍它的名字、用了哪些材料、有什么特别的功能或者你们觉得 最满意的地方。” →出示提示词卡(房子的名字、用的材料、功能特点),帮助学生组织语言。 →控制时间,鼓励台下同学认真倾听,并提示:“听听看,哪个小组的设计最有创意?哪个地方你最感兴趣?” 2.学生活动: →小组代表轮流上台介绍本组作品。 →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对感兴趣的介绍报以掌声。 活动二:相互评价 1.教师活动: →分发“爱心休息站评价表”(与PPT中标准一致,以√×形式)。 →带领学生逐条解读评价标准(是否稳固、能否遮风挡雨、是否有休息设施等),确保每位学生理解每条标准的含义。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到其他组的作品前进行观察和评价。“请同学们像真正的工程师一样,仔细观察,公平打分。” →巡视指导,引导学生不仅打分,还可以在表格旁边用简单的图画或词语记录下该作品的优点或发现的问题(如:“门很结实”、“屋顶有点歪”)。 →强调评价礼仪:“我们要发现别人的优点,也可以提出能让它更好的小建议。说话要有礼貌哦。” 2.学生活动: →认真学习评价准有哪些以及它们对应的测试方法。 →小组合作,带着评价表有序地参观其他组的作品,进行观察、讨论和打分。 →尝试用“他们的房子很......”、“如果......就更好了”等句式进行组内交流。 三、拓展:反思与改进 1.教师活动: →组织各小组取回自己的作品和评价表。“看看其他小组的同学给我们提了哪些宝贵的建议?” →引导小组讨论:“我们的房子哪些地方做得好?(巩固优点)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发现问题)” →提出改进任务:“如果我们要让房子在雨天也能保持干燥,可以怎么做?(引出防水材料);如果想让环卫工人叔叔休息时更舒服,还可以增加什么?(引出绿化植物放置问题)”。 →鼓励学生基于评价和建议,用简单的语言或图画在纸上写出或画出1-2条最重要的改进想法。 小结:“工程设计就是这样,需要不断展示、测试、听取意见、改进,才能做出更好的产品。” 2.学生活动: →查看其他小组对本组的评价意见。 →小组内交流讨论,分享看到评价后的感受(开心、惊讶、认同等)。 →共同思考改进方案,并尝试记录下来。
课堂 小结 今天,我们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小房子展示会。大家不仅勇敢地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还学会了如何像工程师一样根据标准去评价,并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来思考如何改进。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和成长!下次课,我们就可以动手实施我们的改进方案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展示会”的形式,有效地整合了前一阶段“造房子”的学习成果,为学生提供了表达、交流与反思的平台,符合低年级学生喜欢展示自我的心理特点。 将PPT中的评价标准转化为学生可操作的评价表,使相互评价环节有据可依,避免了评价的空泛。学生在实地观察、操作中进行的评价更为直观和深刻。 学生在相互评价环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在提出“建议”时容易直接说“不好”,需要教师提前示范和持续引导如何“有礼貌地提建议”,这是今后教学中需要加强的地方。 “反思改进”环节与PPT中的题目(如防水、绿化)相结合,使拓展思考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成功将评价结果导向了进一步的实践与探究,为后续学习做好了铺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