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光合作用 第3课时 导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生物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光合作用 第3课时 导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生物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4.1.3 光合作用(导学案)
1.掌握叶片的基本结构(表皮、叶肉、叶脉)及其功能。理解气孔的分布、开闭机制及其在气体交换(二氧化碳进入、氧气排出)和蒸腾作用中的作用。
2. 认识光合作用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维持碳—氧平衡)。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光合作用的应用
重点:
1.叶片的结构与功能(重点分析气孔、叶肉细胞、叶脉的作用)。
2. 光合作用的意义(从物质、能量、生态三个层面理解)。
难点:
1.结构与功能的联系(如气孔的开闭机制、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差异)。
2. 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宏观意义(如碳氧平衡的维持、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阅读教材7页,填写相关知识点:
1.不同植物的叶片形态各异,但内部结构基本相似。都是由 表皮  、 叶肉  和 叶脉  三部分组成。
2.叶片的结构和功能
(1)属于保护组织的结构是[ 1 ] 上表皮  和[ 4 ] 下表皮  。
(2)叶片的营养组织是[ 2 ] 栅栏组织  和[ 3] 海绵组织 。
叶片的上表面颜色比下表面的深,这是因为含有的叶绿体更 多 。
叶片的输导组织是[3 ] 叶脉  ,内有两种管道,其中导管
运输 水和无机盐  ,筛管运输 有机物  。
表皮上分布有[ 6 ] 气孔 ,它是由成对的 保卫细胞 围成的,
是 气体交换  和   水散失 的门户。大多数植物叶片的上表皮气孔数比下表皮气孔数  少 。
光合作用的意义
人和动物的食物   来源;动、植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能量   来源;维持大气中 氧气 和二氧化碳_________的含量相对稳定。
4.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1)在农业生产上,采取增大单位空间的叶总面积, 以提高光能利用的效率。
合理密植 是充分利用光能的典型实例之一。立体种植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在 时间 和 空间 上进行最优化组合,以达到增产、增收、增加品种、延长供应的目的。
(2)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方法:
方法 原理
合理密植 充分利用 光能
适当补充二氧化碳 提供光合作用的 原料
增加光照强度 光照增强,光合作用随之加强
合理灌溉和施肥 保证作物的需要
白天升温,夜晚降温 白天促进 光合 作用,夜晚抑制 呼吸 作用
温度 10~35 ℃正常进行光合作用,25~30 ℃最适宜,35 ℃以上开始下降,甚至停止
一、合作讨论
【讨论】1.为什么叶片的正面颜色深,背面颜色浅?
叶片的正面接近栅栏组织,栅栏组织含有的叶绿体多于接近下表皮的海绵组织,因此正面的绿色深于背面的绿色,也反应了叶绿素的合成和光有关。
【讨论】2.相邻叶片的排列方式对于接受阳光照射有什么优势?
相邻叶片的排列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互生,对生,轮生,簇生,叶面都是错开的,同一枝条上的许多叶片呈镶嵌式排列,这样有利于接受阳光的照射,增加参与光合作用的面积。
【讨论】3.光合作用的意义有哪些?
①食物来源
②能量来源
③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讨论】4.总结提高光合作用的方法?
①立体种植 ②合理密植
③间作套种 ④增强光照强度
⑤延长光照时间 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气肥”
1.关于叶的结构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叶的表皮细胞是无色透明的 B.叶片上只有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
C.叶脉具有输导和支持作用 D.叶表皮上的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的门户
【答案】B
【解析】叶片的保卫细胞也有叶绿体,因此B答案错误。
2.莘县香瓜闻名全国,为提高产量,果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面列举的措施中,与光合作用无关的是( )
A.合理密植 B.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C.增长光照时间 D.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
【答案】D
【解析】合理密植,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增长光照时间均和光合作用有关,ABC正确;夜间已没有光合作用,自然和光合作用无关,选D。
3.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分别在清晨、傍晚、深夜三个时间内在绿色植物体上摘下相同的绿叶,然后脱色;滴加碘液,蓝色最深的应该是哪个时间摘取的叶片( )
A.深夜 B.清晨 C.傍晚 D.三个时间相同
【答案】C
【解析】滴加碘液,蓝色最深就是指累积的淀粉是最多的,深夜已一段时间没有光合作用,反而消耗了一些淀粉,A错误;清晨消耗了一晚上的淀粉,应该是淀粉最少的时候,B错误;傍晚刚结束光合作用,累积了最多的淀粉,因此颜色最深,选C。
4.下列做法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不利的是 ( )
A.对草原实施轮牧并控制放牧数量 B.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C.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 ”和“互赠贺卡 ” D.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答案】C
【解析】对草原实施轮牧并控制放牧数量,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上均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ABD正确;我们不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这不利于环保,C错误。
5.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依据是光合作用( )
①消耗二氧化碳 ②产生氧气 ③消耗水 ④产生有机物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此题是问光合作用的产物,即氧气和有机物,选D②④。
6.农业生产上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的措施是(   )
A.农田松土 B.合理密植 C.带土移栽 D.人工授粉
【答案】B
【解析】充分利用光能提高产量的措施有:立体种植、合理密植、延长光照时间、增强光照强度等,B符合题意。
7.下列有关大棚蔬菜种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大棚中通入“气肥”,目的是提高氧气量以增产
B.适当施加有机肥,可提高蔬菜对有机物的吸收量
C.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
D.只要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就可提高蔬菜的产量
【答案】D
【解析】“气肥”是指二氧化碳,A错误;蔬菜不吸收有机物,自行 光合作用合成,B错误;种植密度合理即可,D错误;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C对。
利用周末和家人去参观大棚种植,体验采摘的同时,也可以和父母聊聊光合作用相关的知识。4.1.3 光合作用(导学案)
1.掌握叶片的基本结构(表皮、叶肉、叶脉)及其功能。理解气孔的分布、开闭机制及其在气体交换(二氧化碳进入、氧气排出)和蒸腾作用中的作用。
2. 认识光合作用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维持碳—氧平衡)。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光合作用的应用
重点:
1.叶片的结构与功能(重点分析气孔、叶肉细胞、叶脉的作用)。
2. 光合作用的意义(从物质、能量、生态三个层面理解)。
难点:
1.结构与功能的联系(如气孔的开闭机制、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差异)。
2. 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宏观意义(如碳氧平衡的维持、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阅读教材7页,填写相关知识点:
1.不同植物的叶片形态各异,但内部结构基本相似。都是由   、   和   三部分组成。
2.叶片的结构和功能
(1)属于保护组织的结构是[ ]   和[ ]   。
(2)叶片的营养组织是[ ]   和[  ]  。
叶片的上表面颜色比下表面的深,这是因为含有的叶绿体更 。
叶片的输导组织是[ ]   ,内有两种管道,其中导管
运输   ,筛管运输   。
表皮上分布有[  ] ,它是由成对的  围成的,
是   和   的门户。大多数植物叶片的上表皮气孔数比下表皮气孔数   。
光合作用的意义
人和动物的   来源;动、植物和人生命活动的   来源;维持大气中 和_________    的含量相对稳定。
4.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1)在农业生产上,采取增大单位空间的叶总面积, 以提高光能利用的效率。
是充分利用光能的典型实例之一。立体种植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在 和 上进行最优化组合,以达到增产、增收、增加品种、延长供应的目的。
(2)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方法:
方法 原理
合理密植 充分利用
适当补充二氧化碳 提供光合作用的
增加光照强度 光照增强,光合作用随之加强
合理灌溉和施肥 保证作物的需要
白天升温,夜晚降温 白天促进 作用,夜晚抑制 作用
温度 10~35 ℃正常进行光合作用,25~30 ℃最适宜,35 ℃以上开始下降,甚至停止
一、合作讨论
【讨论】1.为什么叶片的正面颜色深,背面颜色浅?
【讨论】2.相邻叶片的排列方式对于接受阳光照射有什么优势?
【讨论】3.光合作用的意义有哪些?
【讨论】4.总结提高光合作用的方法?
1.关于叶的结构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叶的表皮细胞是无色透明的 B.叶片上只有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
C.叶脉具有输导和支持作用 D.叶表皮上的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的门户
2.莘县香瓜闻名全国,为提高产量,果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面列举的措施中,与光合作用无关的是( )
A.合理密植 B.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C.增长光照时间 D.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
3.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分别在清晨、傍晚、深夜三个时间内在绿色植物体上摘下相同的绿叶,然后脱色;滴加碘液,蓝色最深的应该是哪个时间摘取的叶片( )
A.深夜 B.清晨 C.傍晚 D.三个时间相同
4.下列做法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不利的是 ( )
A.对草原实施轮牧并控制放牧数量 B.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C.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 ”和“互赠贺卡 ” D.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5.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依据是光合作用( )
①消耗二氧化碳 ②产生氧气 ③消耗水 ④产生有机物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农业生产上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的措施是(   )
A.农田松土 B.合理密植 C.带土移栽 D.人工授粉
7.下列有关大棚蔬菜种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大棚中通入“气肥”,目的是提高氧气量以增产
B.适当施加有机肥,可提高蔬菜对有机物的吸收量
C.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
D.只要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就可提高蔬菜的产量
利用周末和家人去参观大棚种植,体验采摘的同时,也可以和父母聊聊光合作用相关的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